博士导师不管不问,怎么办?

单鑫


答题/帅小西De--期待为您解惑!


博士生导师不管不问,怎么办?

小西觉得能问出这个问题,应该是和导师之间的沟通出现问题,亟待解决。

在大部分心中,读博期间导师是天天找、事事找,不是写材料、做实验,就是要求撰写学术小论文,甚至一作、通讯都被导师占据。简单的回想下,是不是觉得我说的好像真的是心中所想啊。

不过,的确有部分博士生导师和学生间沟通少,但是并非是"不管不问",而是采用邮件、电话等为主的沟通方式。日常中,得自己主动沟通导师,而不是等导师催、问。

1.导师是引进的学者,非全职。

比如,湖南省的"百人计划学者",非全职,每年得在单位工作至少2个月。在引人协议中,就有配套的博士生、硕士生招生计划。

这类专家的学生指导工作日常都是以邮件、电话为主,毕竟他们仅有2-3个月的时间在国内工作。其他,诸如其他高校引进的××学者,也会采用联合招生的模式。

2.导师出国做访问学者,或进修等。

这类情况其实不普遍,能遴选为博士生导师的人,丢下团队、学生,出国深造的可能性不大。反而是硕士生导师可能存在,比如部分高校要求晋升教授职称得有海外学习经历,最低得是半年以上。

3.个别导师在外有企业,或做工程等,对于学生管理和培养比较懈怠。

部分导师在遇到"打压"、科研之路不顺、将要退休等,自己对个人学术已经没有啥追求。但是,为应付学校考核,依然每年都有招生(博士、硕士),日常中对于自己团队的博士生、硕士生不管。

换个思路,这样的导师也还好,只要他能提供足够的科研经费让学生开展课题。毕竟,他没有让学生去处理自己企业或工程上的各类杂事,如跑腿、干活等。

其实,攻读博士学位的课题研究更多的是靠自己,"散养"的模式培养和锻炼学生,不可能要求导师经常去实验室、学习室指导实验、论文、生活啥的,甚至和学生一起实验。不否认,的确有不少大牛导师做到这点,但无法强求到所有导师。

一般,只有青年教师才有这个时间和精力,更多的陪伴学生。作为博士生导师,同样有不少的工作和任务,尤其是一些课题组带头人,要"养活"一个团队不容易,每年都得保障有足够的科研经费进账,否则青年教师的绩效、博士(硕士)生津贴拿什么发放。

也许,只有自己成为导师,或者课题组带头人之后,才能懂之间导师的不易。

其实,一年级是不少博士的迷茫期,尤其是看到其他同学已经开题或开展实验,甚至已在硕士期间的成果上整理出小论文。换做谁,心里都有些着急的。但是,这个时候更不能乱,自己结合课题组的研究方向,阅读文献、凝练出创新点之类的。再找导师进行沟通,顺利开题。

另外,部分大课题组的博士生,并非是导师直接指导,而是有青年老师协助指导。日常中,和青年老师之间的沟通也必不可少。之前,我们经常发现不少博士很轻视这些年轻教师,觉得差不了几岁,指导自己也不够格等。还有不少爆发矛盾的,有点不值得。

而且,每个导师的培养模式也不同。信不信你说出去,还有不少博士生反过来羡慕你的喔。比如,遇到一些"时刻催着"的导师,你也头疼不是。没事就催你交论文、交材料、交方案,时间给的少,做不出来还骂人,你也不喜欢这类导师不是。也许,最后是否放你毕业才是导师间的区别。

你遇到的导师如何,有对你不管不顾吗?

小西的答题肯定有些许不到之处,欢迎各位朋友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小西期待您的关注与点赞,这将是我答题最大的收获!

帅小西De


看开一点 毕竟博士生不比硕士或者本科 博士阶段大都有自己的想法 我们硕士阶段导师都不怎么管 只是偶尔开次组会 抽查你实验进度 或者想知道你近期在忙什么 到时一般都很忙的 我的导师就三天两头全国各地出差 偶尔还出国 根本不管我们😊 博士阶段 既然导师不管 那不还有师兄师姐么 给他们说说你的想法 如果要做实验 买试剂什么的最后都在老板基金里报销 不怕 哈哈 放手做就对了٩( •̀㉨•́ )و get!


YTQ不suibian


今天“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这个词条上了热搜,点开却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7页文档,记录了该名研究生的研究生生涯,从入读的兴奋,到过程中的压抑与迷茫,再到毕业论文与找工作的焦虑,申请了延毕,最终选择跳楼。

看完这条新闻,再看这个问题,就觉得博导不管不问并没有什么。最怕的就是导师该管的时候不管,不该管的时候又管;要管不管,管半头了。

遇到好导师是幸运,没遇到也不能自暴自弃。主要注意两点,一个是毕业,一个是工作。

毕业,论文是必不可少的,多读文献、多写论文。不过这也是有学科差异的,可以问问同门师兄、师姐。

工作,校招的机会真的要把握好,自己分配好时间。

个人建议,根据学科差异判断导师的重要性。如果比较需要导师的支持,还是跟导师聊聊,主动一点;如果自己能“野蛮生长”,就多读文献、多写论文。心态放平和,争取早日毕业。

有些现在纠结的事情,等回过头再看就都不是事儿了。


麦达知道


过来人都知道,只要不卡你毕业,这样的导师就算不是一个好导师,也绝对不算坏导师。如果是人文社科,计算机,数学等专业的博士生,你现在最重要的是,多看文献,多写论文,早点毕业走人。如果是材料,生命科学等需要烧钱做实验的学科,我对你表示同情。。。


不过如此er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做事风格,博导也不例外,有很好的,有一般的,也有很差的,根据你的描述,如果他不经常占用你的时间,不耽误你写论文发论文,不恶意卡你毕业,恭喜你,你获得一枚一般的博导,好博导是很少的,一般的博导已经很不错了,要知足,你要做的是调整好心态,抓紧时间发论文,满足毕业要求赶紧毕业,虽然有个好博导有助于自己的科研,但不要过分要求事事顺心,要安心做事


游侠194867937


读博士了为何像小学生一样需要导师随时过问呢?博士应该是传承导师学问的人,在考入前应该对导师的学问研究够透才成,对导师的学术观点也应该门清。你如果是理工科医科的博士,那就不放弃任何一点能接触导师的机会,尤其在做实验或手术时,做好观摩、录像,对导师的讲解要做好记录,以便下来反复琢磨研究;你如果是文科社科类博士,那就根据你的专业方向,把世界上相关学术前沿的论著都要认真研读、做出笔记……读博士不是仅仅为了修个学历,而是为了在专业领域有所传承和突破,你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恐怕很难得到导师认可,最终会影响到毕业……


wenyingniao


这是高校普遍现象,导师搞自己的事业,学生给其打工,而且还要积极配合,否则不能如期毕业。

教育部门应该采取激励措施:可以让学生给导师评价打分,按分数或级别拔科研经费。当然毕业了的学生最有发言权!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


悦心阁D


俗话说得好,师父引进门,修行靠个人。自己的事情都是“等、拖、靠”的话,就算导师是院士或者诺奖得主,那你最终也是一事无成而且一无是处。指导教师也只是一份工作而已,做好工作范畴即可,并不是baby sister 。


Exorcistae


看来你还不成熟,都读到博士了,还问这么低级的问题。

博士阶段很多博导都很忙,大多数博士生都属于放养型,导师给你一个研究方向,然后就不管了。

要解决这个问题自己得主动去做研究,主动找导师,你主动去找老师,老师一般都会回答你的疑问,给你指导。

博士重要的就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能力,而这能力需要自己独立培养,学习,不是靠导师教你的。


文忆天下


不知道回答问题的有几个真正读过博士的,看这些回答都是些表面之谈,首先想问你什么专业,其次你的师兄师姐也不管不顾吗,顺利毕业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