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48句名言,學會為人、處世,受益一生


《論語》48句名言,學會為人、處世,受益一生


談錯誤

1.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論語·衛靈公》

【註釋】犯了錯誤卻不改正,那就是最大的過錯呀。

2.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論語·子罕》

【註釋】孔子杜絕四種毛病:不主觀臆測,不絕對肯定,不固執成見,不自私自利。

3.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論語·里仁》

【註釋】人們的錯誤,總是與他那個集團的人所犯錯誤的性質是一樣的。所以,考察一個人所犯的錯誤,就可以知道他有沒有仁德了。

談處世

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論語·為政》

【註釋】君子團結而不勾結,小人勾結而不團結。

5.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論語·里仁》

【註釋】君子關心的是道德,小人關心的是土地;君子關心的是法度,小人關心的是好處。

6.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論語·里仁》

【註釋】君子懂的是道義,小人懂得的是利益。

7.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論語·衛靈公》

【註釋】君子一切求之於己,小人一切求之於人。

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論語·顏淵》

【註釋】君子要成全別人的好事,不助長別人的壞事;小人與此相反。

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論語·子路》

【註釋】君子講求和諧而不同流合汙,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講求協調。

《論語》48句名言,學會為人、處世,受益一生


談為人

10.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論語·里仁》

【註釋】君子言語上要謹慎,行動上要敏捷。

11.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論語·憲問》

【註釋】君子認為口裡說的超過實際是可恥的。

12.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論語·季氏》

【註釋】君子有三件事要警惕:年少的時候,血氣還不成熟,應該警惕不要沉溺酒色;到了壯年,血氣正旺,應該警惕不要爭強好鬥;到了老年,血氣已經衰退,應該警惕不要貪求佔有。

13.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論語·季氏》

君子有九件事要思考:看的時候要明察,聽的時候要聽清,臉色要溫和,態度要恭敬,說話要忠誠,辦事要謹慎,產生疑惑要詢問,生氣時要避免惹禍,得到利益要考慮是否符合道義。

14.君子不憂不懼。

——《論語·顏淵》

【註釋】君子問心無愧,所以不憂愁不恐懼。

談理政

15.政者,正也。子帥子正,孰敢不正。

——《論語·顏淵》

正字的意思就是端正。你帶頭端正自己的行為,誰還敢不端正呢?

1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論語·子路》

【註釋】統治者自身端正,即使不下命令,事情也能行得通。統治者自身不端正,即使下了命令,老百姓也不會聽從。

17.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論語·季氏》

【註釋】不擔心財產少,只擔心財富分配不均;不擔心生活貧窮,而擔心生活不安定。

18.其未得之也,患不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

——《論語·陽貨》

【註釋】當他沒有得到的時候,總是憂慮不能得到。得到以後,又會擔心失去。如果擔心失去什麼,那就會什麼事都幹得出來。

19.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論語·子路》

【註釋】名分不正,說起話來就不順當合理,說話不順當合理,事情就辦不成。

20.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論語·子罕》

【註釋】人數眾多的軍隊,其首領可以被改變;但一個有志氣的人,卻不能強迫他改變志向。

《論語》48句名言,學會為人、處世,受益一生


談追求

21.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論語·述而》

【註釋】財富如果是可以求得的,即使是執鞭這樣的低級職務,我也願意擔任。如果不可以求得,那就按照我所愛好的行事吧。

22.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論語·衛靈公》

【註釋】志士仁人,不會因為求生而損害仁道,只會犧牲自身來成全仁道。

23.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論語·衛靈公》

【註釋】人如果沒有長遠的考慮,一定會有眼前的憂慮。

24.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論語·泰伯》

堅信不疑,努力學習,至死堅持真理。危險的國家不進入,動亂的國家不居留。天下政治清明時就出來做官,政治混亂時就隱居。國家政治清明,如果自己貧窮而低賤,就是恥辱。國家政治混亂,如果自己富裕而尊貴,就是恥辱。

25.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論語·述而》

【註釋】吃粗糧,喝冷水,彎著胳膊當枕頭,快樂也就在其中了!幹不正當的事獲得的富貴,對我而言就如同天邊的浮雲。

談交友

26.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

——《論語·子罕》

【註釋】可以一起學習的人,未必都能學到道;能夠學到道的人,未必能夠堅守道;能夠堅守道的人,未必能夠隨機應變。”

27.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論語·衛靈公》

【註釋】可以跟他說的,卻不跟他說,就會錯過值得交往的人;不可以跟他說的,卻跟他說了,就是說錯話了。聰明人既不會錯過值得交往的人,也不會說錯話。

28.道不同,不相為謀。

——《論語·衛靈公》

【註釋】原則主張不同,就不能一起謀事。

29.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語·衛靈公》

【註釋】自己不喜歡的事情,不要強加給別人。

3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論語·學而》

【註釋】不擔心別人不瞭解自己,擔心的是自己不瞭解別人。

31.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

——《論語·顏淵》

【註釋】忠心地勸告他,好好地勸導他,不聽就作罷,不要自討羞辱。

《論語》48句名言,學會為人、處世,受益一生


談學習

3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為政》

【註釋】只是學習,卻不思考,就會罔然無知。只是思考,卻不學習,就會疑惑不解。

33.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語·為政》

【註釋】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真正的智慧。

34.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論語·學而》

【註釋】學習了,然後按時溫習,不也是很高興的事嗎?

3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論語·雍也》

【註釋】對於學習,瞭解怎麼學習的人,不如喜愛學習的人;喜愛學習的人,又不如以學習為樂的人。

36.敏而好學,不止下問。

——《論語·公冶長》

【註釋】勤勉好學,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請教為恥。

37.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論語·季氏》

【註釋】生下來就知道學習的人,是上等;經過學習才知道的人,是次一等;感到困惑才學習的人,又次一等;感到困惑仍不學習,這樣的人就是下等的愚民了。

《論語》48句名言,學會為人、處世,受益一生


談為師

38.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論語·述而》

【註釋】三人同行,其中一定有我可以學習師法的人。選取他們的優點跟著做,瞭解他們的缺點自己注意不去犯。

39.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論語·述而》

【註釋】孔子從四個方面來教育學生:歷史文獻、生活實踐、待人忠誠、講究信用。

40.有教無類。

——《論語·衛靈公》

【註釋】

不管什麼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不因為貧富、貴賤、智愚、善惡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對象之外。

41.當仁,不讓於師。

——《論語·衛靈公》

【註釋】遇到可實踐仁道的機會,對老師也不必謙讓。

42.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論語·述而》

【註釋】教導學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出來卻說不出來的時候,不去啟發他。教給他一個方面的東西,他卻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個方面的東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論語》48句名言,學會為人、處世,受益一生


談人生

43.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論語·為政》

【註釋】我十五歲立志於學習;三十歲能依照禮儀的要求立足於世;四十歲不再感到困惑;五十歲能樂天知命;六十歲能聽得進各種不同的意見;七十歲能隨心所欲地行事,而又從不超出規矩。

44.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論語·為政》

【註釋】聰明人喜歡流動的水,仁者喜歡穩重的山;聰明人性好動,仁者性好靜;聰明人快樂,仁者長壽。

45.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論語·為政》

【註釋】人如果失去了信用或不講信用,不知道他還可以做什麼。就像大車沒有車轅與軛相連接的木銷子,小車沒有車槓與橫木相銜接的銷釘,它靠什麼行走呢?”

46.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論語·憲問》

【註釋】見到利益就能夠想一想是否合乎道義,遇到危難願意獻出生命,長時間處於困頓之境而不忘平生所立的誓言,也可以稱作完人了。

47.性相近,習相遠也。

——《論語·陽貨》

【註釋】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於習染不同才相互有了差別。

48.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論語·里仁》

【註釋】不擔心自己沒有職位,擔心自己沒有可以立身的本領。不擔心沒有人瞭解自己,擔心自己不具備讓人知曉的本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