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里》的长亭,丈夫对她很好,她为啥总回娘家不回去

这篇长亭的故事,还是很有意思的。说的是泰山人石太璞和师傅王赤城学会了驱鬼,可是师傅教他驱鬼的是上卷,下卷驱狐的没有教给他。

他偏偏喜欢上了狐妖美女长亭,在帮狐妖一家驱鬼时,喜欢上了他们的漂亮女儿长亭,并娶她为妻,上演了他和弧妖一家爱恨情仇的故事。

《聊斋志异里》的长亭,丈夫对她很好,她为啥总回娘家不回去


狐狸是无情的反复无常的动物

狐狸确实太狡猾了,石太璞的岳父就是狐狸变的,反复无常,答应的事反悔,甚至还想害死女婿,幸亏长亭舍命告诉丈夫,才使石太璞及时逃走,免遭杀生之祸。

石太璞平时喜欢学一些画符念咒,降魔驱鬼的法术,有一道人王赤城很赏识他,收他做了徒弟 ,并交给他一个驱鬼的书下卷,让他诚心诚意的学好这本书,就可以学到一些本事 ,帮人们驱鬼,一生吃穿不用发愁,娶个漂亮媳妇结婚生子完全没有问题。

师傅将书上写的法术,驱鬼的口诀全部传授给他,他认真理会,虚心求教,很快就掌握了要领,十分的精通 ,在当地小有名气,许多有钱人不惜重金请他上门驱鬼。

驱鬼

有一天,有一个自称翁姓的老头,上门拿出许多银子和绸缎,说他女儿被鬼所缠,得了重病,危在旦夕,请求石太璞上他家里驱鬼,救救他女儿。

他听说他女儿病得很重,就推辞不收重礼,答应过去看看。跟着老头来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老头家的房子富丽堂皇 ,家具摆设布置也十分的考究。

进入房间,只见纱帐后面有一个姑娘躺在床上,枯瘦如柴,已经奄奄一息了。石太璞走近观察时,姑娘突然睁开眼睛说话了,称他是救命的良医。全家人都很高兴,因为姑娘好几天都不会说话了。

他出了这间房,向老头仔细询问姑娘的情况,老头说,大白天就看见一个年轻人进到姑娘房间和她睡觉,全家人上去抓时又不见了,等家人一离开了又来了。

老头怀疑这个人是鬼。石太璞对老头说,如果是鬼,可以赶走它,如果是狐,那自己就没有办法了。老头说不是狐狸,肯定是鬼。

《聊斋志异里》的长亭,丈夫对她很好,她为啥总回娘家不回去


石太璞于是画了一张符交给老头,告诉他们晚上就住在他家。

到了大半夜,果然来了一个年轻人,穿戴很整齐。石太璞以为老头家的亲属,就起身问他。

年轻人说“我是鬼,老头子一家都是狐狸,我只是一直喜欢他的女儿红亭,才暂住在这里。鬼崇惑狐狸,并没有伤阴德,你何必保护她,破坏鬼狐之间的姻缘呢?红亭的姐姐长亭,更是美貌绝伦,我特意保全她的完璧之体,是留给你享用的,如果那个老头答应长亭嫁给你,你再给红亭治病,到时候我自己会离开的”。

石太璞按照鬼说的,把那个符烧掉了,鬼晚上也没有再来,第二天早上,红亭姑娘也苏醒了。老头很高兴。请他去看其他病人,他看到房间的帷帐后面站着一位姑娘美若天仙,他猜想这一定是长亭姑娘,他感到姑娘有一种说不出的风韵,让自己迷醉,帮老头驱鬼的事也忘记了,称要配几副药,向老头告辞了。

石太璞一离开,一连几天,老头家又开始闹鬼,除了长亭没有受鬼的干扰,家里其他的女人,新媳妇,丫鬟,女仆等等全部被鬼糟蹋了。

老头只得叫仆人上门求石太璞来家里驱鬼,他却称病不去。第2天老头亲自上门来请,他又装作腿有生疾,拄着拐杖出来见老头。

《聊斋志异里》的长亭,丈夫对她很好,她为啥总回娘家不回去


为了得到长亭,装病不驱鬼

老头问他脚怎么回事?他却说光棍汉真苦恼,晚上丫鬟替他换汤壶,不小心失手把汤壶打破,滚烫的开水把两只脚都烫坏了,老头问他为什么不娶老婆?他却说遗憾的是没有遇到像您老这样清高的门第。老头一听就走了,过了几天老头又来了,他故意一瘸一拐的去见老头,并且说不用亲自来,腿好一点,会亲自去。

老头沉默了一会儿才说“已经和老伴商量好了,如果你能把我家的鬼赶走,保证一家人平安,就把小女儿长亭嫁给你”。石太璞一听,心中大喜,连忙磕头致谢,腿也好了,立刻出门骑上马和老头一起向老头家赶去。

石太璞来老头家看完病人,又担心老头反悔,一定要老太太出来,一起把这件事说定。老太太说你怎么这么不相信我们呢?说着从长亭头上拔下插着的一支金簪子,交到石太璞手里作为信物。

石太璞这才相信老头,将老头家的妇女全部召集在一起,一个个去除她们的邪气,又写了一道符叫人交给长亭避邪,果然安静了,一夜平安无事,鬼真的离开了。

把老头家病人治好后,他想离开,老头却热情的挽留,言辞很恳切,他只好留下来,到了晚上老头设宴招待他,山珍海味,好酒,好菜感谢他。

老头答应的事想反悔,半夜预谋杀害石太璞

请他吃喝到半夜二更才让仆人扶他回房休息。他刚躺下,就听到急促的敲门声,他急忙爬起来看,只见长亭气喘吁吁地说“快逃走,我家人要杀你”,说完转身就走了。

石太璞吓得惊慌失措,急忙翻过墙头逃走,看到打猎人回来,跟着他们才一起平安回家的。

回家以后又气又恨,想去找师傅,父亲躺在床上又没办法离开,心里天天在想怎么样出这口怨气。有一天,门前忽然停着两顶轿子,原来是老头老太太亲自把长亭送上门了。

石太璞喜笑颜开,也把胸中的怨气怨咽了回去。老太太督促两人拜天地。石太璞想好好款待岳父岳母,岳母却劝阻,对他说“没有福气享受好吃的东西,我家老头子糊涂,有什么对不起你的,请你看在长亭的份上,看在我的份上,就不要计较了,我就很高兴了”。

《聊斋志异里》的长亭,丈夫对她很好,她为啥总回娘家不回去


终于得到长亭

原来老头想杀死女婿的预谋,老太太并不知道,她没想到老头子能够做出这种事,非常的气愤,心里很不安,每天跟老头的生气吵嘴,骂他干的不是人事。女儿长亭也整天哭哭啼啼,连饭都不吃。老太太自己做主,硬是将长亭送过来。

这些都是长亭后来告诉石太璞的,过了两三个月,岳父母家来人想接长亭回去,石太璞担心长亭一去不复返,就不让她回去。长亭回不去娘家,时常哭泣。

又过了一年生下一个儿子,取名叫慧儿,也特别喜欢哭闹,只有他妈妈抱才不哭,别人一抱就哭。

后来有一天,又来了一顶轿子,要接长亭回去,说老太太十分想念她。长亭看到娘家来的轿子,思念母亲,越发的悲伤。石太璞不忍心阻拦,同意她回去看爹娘,长亭想把孩子一起带回去,石太璞不肯答应。

回娘家一去不复返

说好的回去一个月,结果半年长亭也没回来,石太璞叫人去他家探明情况,可是人家已经人去楼空,一家人不知道搬哪里去了。又过了两年,再没有长亭的任何消息。石太璞感到绝望,也彻底断了念想。

孩子想妈妈整天啼哭不止,弄得石太璞心烦意乱,心情沮丧。不久以后父亲去世了,接连的打击,使他悲伤不已,病倒了,躺在床上无法动弹,都连父亲的丧事也没有办法办理。

正在昏昏沉沉之际,忽然看见一妇人穿着孝服,一脸悲切。他看到这一切,以为自己死了,是在阴间和长亭相会。

长亭告诉他,他没有死。她回去以后,一直得不到老父亲的欢心,不准自己回来。实在对不起。这次正好家人经过,才也知道公公去世,是自己不孝,是瞒着父亲偷偷来的。

说话之间,慧儿看到母亲,扑向母亲的怀抱,母子相见,悲喜交加,长亭说我有父亲,我的孩子却没有母亲,母子抱在一起伤心哭泣。长亭忍着悲痛,重新开始料理家务,并请丈夫的表兄代为接待来家里吊唁的宾客,直到丧礼完成。

可是,过了没多久,长亭娘家人又来人,说她母亲病了。长亭对石太璞说“我为你的父亲而来,难道你就不能为我的母亲而放我回去吗”?

石太璞只好答应,长亭却一去不复返,回去一年多也没有任何动静。石太璞和儿子两人相依为命,已经习惯了再也不想她了,差不多把她忘了。

可是有一天,天刚刚亮,石太璞刚刚打开门,一个女人飘然而至,长亭又出现了,只见她满头大汗,满脸悲伤。她的到来让石太璞出乎意料。

《聊斋志异里》的长亭,丈夫对她很好,她为啥总回娘家不回去


再次回到丈夫身边,只是为救爹爹

长亭满脸愁容,说她走了1000里地才来到这里,石太璞很迷茫问她,长亭却欲言又止,石太璞一直追问她才说“我今天我所悲痛的,正是你所高兴的事”。

原来,她家搬到山西,租的赵员外的房子,两家相处很和谐。老头就把女儿红亭嫁给赵员外的公子,可是那公子哥整天浪荡不成器,小两口很不和睦。红亭回娘家把这事和老头一说,老头很生气,就强留红亭不准她回婆家。

可是,公子不知道从哪里请来一个凶狠的人,施法术,把老头拴上铁链绑走了,全家人吓得要命,四散奔逃。

石太璞一听这事,喜形于色,笑了起来。长亭一看丈夫果然这么高兴,很生气,没想到他真是个无情无义的人,心里好后悔,把心一横,那就彻底决裂吧,愤而摔门而去。

石太璞想追都追不上,可是没想到过了两三天,常婷和老太太亲自上门了,石太璞十分的高兴,急忙上前赔礼道歉。

可是母女二人跪在地上不肯起来。石太璞大惊,忙问怎么回事?母女二人跪在地上都哭了,长亭哭着说“那天我赌气走了,今天又来求人,我还有什么脸”?

石太璞听了后说”岳父固然不是人,但是岳母厚待我,还有你对我的情意,我怎么会忘记呢?那天真的为岳父遇到祸事而高兴,这也是人之常情,你为什么不能忍耐一下呢”?

石太璞了解到绑他岳父的是他师傅,虽然有把握救出来,但是也很有顾虑,如果不救他出来,他和长亭就可以长久团聚,孩子也不会失去娘。如果救他出来,丈夫又要失去妻子,孩子也要失去母亲。说出他的担忧后,岳母倒是通情达理,长亭也表明心迹,一定报答丈夫。

他这才去师傅王赤城道士那,拜见师傅,看着地上捆着一只老狐狸,他向师傅说明原委,师傅却担心这东西太狡猾,不敢轻易放它,石太璞一再向师傅保证,师傅才答应他。

石太璞把老狐狸牵出来,用刀子割断绳子,为了让它长记性,就用绳子抽他,老狐狸疼的直咬牙,并向他瞪着愤怒的眼睛,石太璞就是紧一阵,慢一阵地抽它,并问它痛不痛,直到它夹着尾巴离开寺院。

之后,长亭也没有食言,回家过两三天,又回到丈夫家,长亭和母亲妹妹来往密切,和爹爹却疏远了,它爹还记恨女婿戏弄过他,整天为这事唠唠叨叨发脾气,连他的女儿长亭也不爱听了,不再听他的话,和丈夫反而关系密切了。岳父和女婿几乎断绝关系,互不问候,互不来往。

故事虽然讲的是人狐和人鬼之间的事,却说明了许多道理,该不该信守诺言?夫妻关系,岳父母关系应该如何相处,石太璞帮了老头大忙,成功驱鬼,条件是长亭嫁给他,虽然有要挟的意思,那也是迫不得已。

老头却想反悔,为了女儿不嫁给石太璞,竟然预谋害死女婿。自己女儿嫁人了,也要控制女儿,不准女儿心向夫家,是多么狭隘和愚蠢。

《聊斋志异里》的长亭,丈夫对她很好,她为啥总回娘家不回去


长亭也不是一个合格的妻子和妈妈,娘家的一句话,就可以抛弃丈夫孩子,义无反顾的回到娘家,盲从父亲,父亲不让她回到丈夫家,她就不敢回,一点都不敢反抗。

使丈夫被迫做光棍,有妻子和没妻子没什么区别。不敢尽妻子和妈妈的责任。

丈夫对她一往情深,她却视而不见,对父母的感情远超过对丈夫孩子的感情,只要父母要她回娘家,她恨不能马上回去。和丈夫过日子却度日如年。

娘家一回去就几年,使丈夫从先开始想她,希望到失望,最后绝望。要不是她父亲被王道士抓去,生命受到威胁,她才不会去求丈夫。

假如她父亲安好,求不到丈头,估计她一辈子也不会上门求丈夫救她父亲。

终于履行承诺,不再离开丈夫

长亭其实也是不太喜欢石太璞的,只不过为的是报恩,为了父亲履行诺言,才愿意和石太璞一起生活的,她也没有做好做妻子和母亲的准备,心一直在娘家。

最后愿意和丈夫石太璞生活在一起,并非她的本心,还是为了报恩,报丈夫救她父亲的恩。第一次报恩是石太璞赶走了害人的鬼,她并不愿意以身相许,而是为了父母和石太璞的约定,她不想父母食言。第二次报恩是丈夫救了他父亲的性命。如果丈夫不出手救她父亲,她也不可能主动回到丈夫身边。

《聊斋志异里》的长亭,丈夫对她很好,她为啥总回娘家不回去


人不能言而无信,一定要履行承诺。但是,爱情是你情我愿的事,是双方面的好感,没有爱情的报恩式婚姻,不可能有幸福。长亭嫁给石太璞后,并没有看到多少幸福,整天就哭哭啼啼,悲悲切切,以爱情为代价实现承诺,并不幸福。

长亭对父母的想念和感情,多于对丈夫感情。甚至对孩子的感情也小于对父母的感情,她可以是父母眼里孝女,绝不是一个好妻子和好妈妈,不过结局还算完美,长亭终于愿意回到丈夫身边陪伴丈夫和孩子。

蓝色的忧伤U3 感谢朋友阅读,评论,转发,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