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老民师待遇有什么现实意义?

手机用户期盼2020


提高民办教师待遇有什么现实意义?提到民办教师,相信很多人都还是非常有感情的,毕竟他们当年的老师大多都是民办教师,这部分人如今多数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的顶梁柱,可以说他们为国内基层教育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民办教师主要存在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前,他们长期坚守在农村学校岗位上,可以说他们为我国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为很多农村孩子改变自身人生命运提供了机会。毋庸置疑,他们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史上,将会留下最为光辉的一笔。

经历了我国农村教师队伍整顿之后,很多民办教师被辞退,他们又从人民教师转为了农民,而今大多已经到了退休年龄,但是他们并没有获得一定的养老待遇,也就是说他们依然与其他普通农民一样,依靠着自己活着儿女照顾养老,这显然是不太合适的,也显然对不住他们曾经为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所洒下的汗水。

提高民办教师的现实意义肯定是很大的。在笔者看来,提高民办教师待遇是尊师重教社会舆论的体现,我们现如今一直在提倡尊师重教,但是没有将民办教师摆在突出的位置,这又如何体现出尊师重教呢?提高民办教师待遇为老民办教师提供有力的养老保障,让他们能安享晚年;提高民办教师的待遇,也有利于增强他们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至少可以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有一丝安慰。

从总体来看,提高老民办教师待遇是非常符合实际的,能从更高的角度来体现出我国尊师重教的风气,更是体现出对老民办教师的关心与爱护。


东爱雨小公


提高老民师待遇,实际上是对这些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的老民办教师的一种肯定。

我进学校是1979年,当时学校只有一名公办教师,是从原下放知青选拔上“五七大学”的,当时属“社来社去”的,所以他们毕业了,仍然回到原下放所在地的小学教书,身份变成了公办教师。

支撑着当时全县教育事业的,我没统计,应该是民办教师,估计至少占65%或以上。一个乡的所有大队都有一所村小学。而我们村小的教师,除1个公办教师外,其他十几名都是民办教师。

我当时连民办教师都不算,是临时代课教师,一个女老师请产假,我只是临时代下课。民办教师除了教书外,还得种田干农活。尤其当时还承担了“普九”这项任务。可能有些人不太了解“普九”,普九,即是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在普九中,最难的是”适龄儿童入学率”。我说的是79年及以后的三四年,当时我正是在村小学,普九的任务落实到村(那时仍然叫大队)里与学校,而具体干事的主要是村小的民办教师,大队干部予以配合。

首先动员适龄儿童入学(适龄指7---11周岁),当时要求90%,后来提高到95%。可当时我们大队适龄儿童入学率只有70%多。工作的难度很大,学校造花名册,逐个上门动员。让他们到村小读书,免学费。

对12---14周岁未入学的,有个脱盲率。(读过4年级的算脱盲),没有上过学的,通过上扫盲班,逐渐脱盲。这项工作也是上门动员。各生产小队都办了扫盲夜校,民办教师有的本人就兼了夜校老师。是没有报酬的,大约配一个手电筒,报销电池。

那几年,队队有夜校,有不少人通过上扫盲班,也真的认了不少字。现在有时去农村碰到了熟人,他们还认得我。说我当时教过他们。可以说,民办教师为当时的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为当时的扫盲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我虽然转了,退休了,拿养老金。我不能忘了我的老同事。

我们乡镇对民办教师还算是可以,按乡镇企业人员,每月发生活补贴。可听说不少地方,民办教师的生活待遇,目前仍然很低。所以说,提高原民办老师的待遇是非常必须的。


笨笨潮爷1


苍天不负有心人,感谢党和国家,社会各界关心老民办。我1966年初中毕业下放农村,从小学民办教师,初中民办教师,到高中民办教师,发愤自学,甘为腊烛。并暗下决心冲刺大专民办教师。后因种种原因被抽调去大工程任文秘兼文宣队编导,队长,从此离开了教育界。但我生不会忘记我那批热血民办的拳拳敬业之心。回想那些各种原因离开民办教岗位,到老尚无养老舍的老教师,总是唏嘘心疼。


易可85635859


六、七十年代各自然村(上了20户的)几乎都有小学一~二年级,老师由生产队长指派,待遇是享受一个主要劳动力的工分,七十年代末期八十年代初才由各公社(相当于如今的乡镇)教办统一安排,统一发工资。民办老师可以报考大学,可以报考民师班,确实优秀的可以直接转为公办教师。九十年代初,通过像征性考试,绝大多数都己经转为了公办教师。但早期从教过,但有些嫌待遇差自动退了,有些文化素质低自觉转正无望退了,有一大部分因违反计划生育开除了。农村稍上年纪的农民和村委会退下的老干部都清楚。


田野15874


提高民师待遇,己是刻不容缓,因为他们大多六,七十岁的老人了,提高民师待遇,有几下几个现实意义。一,体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民师是特定历史下的产物,在六,七+年代,农村师资匮乏,是民师撑起了农村教育的一片天。他们工资低微,每个月几块钱,几十块钱,仍然坚守在农村教育的第一线,不计得失,默默奉献着青春与热血,为当时培养一批又一批有用之才。现在他们年事己高,政府补助每个月十元或二十元,已远远不能解决他们的生话所需,比起公办教师退休金五,六干元,真是悬殊太大了,他们是当时教育的中流砥柱,有目共睹,切实提高民师的待遇,同工同酬,才能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二,提高民师待遇,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民办教师,说实在话,他们真是把最好的年华献给了农村教育,微薄的工资,几十年的坚持,试想现在的人有几个能守得住。民师们年事己高,切实解决民师问题,提高工资待遇,解决他们生活所需,还他们一个幸福的晚年,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也是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三,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使教师更好地坚守职责,为教育振兴贡献力量!


用户119159757125


试答如问如下:

当时在农村,民办教师和护林员、兽医、赤脚医生、商店售货员等都是从社员中选出了的,绝大多数是文化水平较高的优秀份子。

民办教师数量最多,水平参差不齐。

在后期,民办转公办机会非常多,文化考试和教学成绩考核两部分组成,最后没有成为公办教师,那是水平和能力达不到。

当然,也有违反当时的政策(如计生政策)和其他多种原因离开的,这一部分有非常优秀的,他们不可能转为公办教师。

换位思考:提高民办教师待遇,“民办”护林员、“民办”兽医、“民办”赤脚医、“民办”售货员等也得提高待遇。

结论:“牵耳腮动”,当时未干农活的“优秀”社员都得提高待遇。


孙庆国:读了不到2年的高中,教了不到3年的学(民办教师),参加了4次高考(自学的高中教材)的机械工程师。

孙庆国:业余时间专注中高考30年,对中高考至今“不忘初心”、“痴心不改”、“死不改悔”、“顽固不化”、“一如既往”。


孙工的文话旅行笔记


我认为提高老民师待遇的最大现实意义在于对他们曾经的付出、努力的肯定,并且能够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01

提高教师待遇这个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提高老民师待遇更是人心所向

有人问 : “教师工资那么低,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去考教师资格证,还拼了命往教师群体里冲?”

我认为原因是以下几点 :

  1. 师资力量还需要提高。每年考教师资格证的人数都在增长,但是现在的实际现象是人们只是持有教师资格证,并没有进入教育行业,学校还在缺老师,教师队伍还需要壮大。
  2. 成为一名教师是人们的理想。我相信很多人从小的梦想就是当老师,长大以后很多人都忘了初心,而有的人还在努力实现理想。教师行业是一个令人尊敬的行业,当老师也是一份很体面的工作。


  3. 教师的工资普遍偏低,但是福利还是挺好的。教师在社会的地位高,受人尊敬,而且假期都比其他职业多,这也是一个很大的诱惑!
  4. 教师行业是个铁饭碗,社会上一直都缺老师。很多人把教师作为自己的第二选择,这种说法可能有点不太好,但是事实确实是这样的。

人人都想往教师队伍里奔,但是苦于教师工资低。教育行业也一直在改革,很早就听说要提高教师工资,但是一直都没有明确的文件说要提高。


每个老师都在盼望着涨工资,他们所做的事业是最伟大的,给国家、社会培养了一个又一个人才,但是他们所得到的却很少,生活过得很朴素。

老民师的生活我觉得过得也是很艰苦的,退休了虽然有退休工资,但是我认为他们为社会做出的贡献更大,而且他们所处的环境条件也比一般老师艰苦,他们的生活质量还有待提高,而提高待遇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法。

02

教师社会地位高,名声好,受人尊敬不能当饭吃,提高民师待遇才是最实际的

(1)在理想的层面上,教师真的是一个特别好的职责,桃李满天下,被喻为蜡烛、春雨,但是我觉得这些美誉、荣誉在生活面前真的只是精神粮食,填不饱肚子。


(2)当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的时候,人人都想逃离,教学质量有所下滑,教师行业越来越缺人。

(3)现在培训机构越来越多,很多老师都跑去培训机构或者私校教书,留在公办学校、民办学校的老师有些也心猿意马,教书有所保留,想着出去补课。

(4)从前的老师都是挖空心思、绞尽脑汁、竭尽全力去教学,但是待遇低让他们向生活低头,越来越多老师教书只是走个形式,不管学生到底学习如何。


(5)为什么补课班能够迅速发展壮大?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校内教学质量下滑。当家长发现孩子学习不好的时候就想着给孩子报补课班,或者是老师自己提出有偿补课。教师工资低了,这个伟大的行业就变味了,人人都变成了俗人。

(6)如果我拿教师和明星相比,那简直工资就是天壤之别。虽然明星在光鲜亮丽的背后也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是他们的片酬、演唱费、广告费,真的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天价了。同样是有付出,而收获则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老师们的心不被“迷惑”都很困难。


(7)民办教师越来越少的原因不仅是因为教学条件差,需要花费的精力多,还有生活更艰难。他们远离城市的繁华,到农村去教书,但是他们也需要养家糊口,他们也需要生活,他们的孩子也需要一个好的生活环境。老民师更是经历了更多的艰难困苦,给他们提高待遇是对他们付出最好的回应和报答!

03

老民师现如今面临的是年龄增长和生活压力大,教育工作开始力不从心

说说我的高中班主任吧,虽然他是公办学校的高级教师,不是民办教师。我的班主任有很多私校以高薪聘请他去教学他都没有去,忠诚的守候在陪伴了他多年的公办学校里。


他是人人都称赞的老教师,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学生,但是生活却有些心酸!

他已经快55岁了,教三个班的语文,还担任了三个班的班主任,因为有班主任费,偶尔学生犯错了,还会被学校扣,每个月剩下的也没有多少了。他想要给他儿子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提供好的生活,不得不这样劳累。他儿子也没有辜负他,大学读的是吉林大学,考研考上了上海中科院。

一个公立学校的高级教师待遇尚且如此,虽然一身荣誉,但是养家糊口还是很吃力,更别提民办教师了!

民办教师大多数都是小学教师,为了普及农村小学教育,他们要做的工作比一般老师多很多。

  1. 因家庭困难而无法上学的孩子,这些老师要去做思想工作。有的家长铁了心要让孩子辍学,家长的思想工作做不下来,甚至需要教师自己去补贴、资助孩子上学。

  2. 偏远农村的环境极其艰苦、生活条件差、交通不方便、学习条件简陋,这些因素导致教学工作难以开展。
  3. 有些农村孩子因为与外界很少接触,思想闭塞,老师要反复教,不仅要教他们课本上的知识,还要给他们讲解外面的世界。
  4. 有些农村教育还比较落后,政策还没有完全实行,教学工作开展难度大。

  5. 民办教师只要去农村了,一待就是很多年,甚至是一辈子,自我牺牲大。
  6. 教学设施、设备、资料不齐全,师资力量不足。一个民办教师需要担任多个科目的老师,工作量大。
  7. 很多教师不愿意去农村。

国家现在颁发了很多文件,对民办老师、民办小学实行了很多政策,但是还没有普及,老民师年龄大,已经在这个岗位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精力,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荣誉,更需要的是生活,他们的奉献是教师的责任,但是不是理所当然。所以必须得提高他们的待遇!


总结 :

再多的荣誉、再多职称,都不如提高他们的待遇来得实际。我们常常说,付出了就要有所收获,民办教师所付出的,远远比我们知道得多,提高他们待遇是对他们的肯定,对他们的支持。

我觉得提高他们的待遇,就像是孩子回馈父母一样,让他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任任的教育观


提高老民办教师的待遇意义:1、体现我们党和国家的政策英明,没有忘记那些在国家困难时期不计报酬只讲贡献的民办教师们;2、是老民办教师们年老多病生存的迫切需要。


用户6069641856024


还是一个关于【原民办教师】的养老问题,只是这个问题又深化了一点,也就是【提高待遇】的问题。

待遇,以中国国情而言,一般不外乎两个方面,【政治待遇】,【经济待遇】。

上世纪由于国情的特殊性,为了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特别是农村的农民文化素质,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大办教育,在此背景下,老民师也就是现在所称的【原民办教师】应运而生,民办教师为农村学校的主力军,当年由于师资馈发,公办教师在农村学校中比例是相当少的,以当年本人当民办教师的学校为例,将近20名教师,公办教师只有4名,后来办了初中班上面也只给了一位公办体育老师,其它语文,数学,政治,英语,物理……都是由民办教师担任,至今印象最深的是英语,音乐两个班的课程是由一位【上海知青】的女民办教师授课的。民办教师的来源多数为【回乡知青】【下乡知着】【退伍军人】及农村原来的有文化人员考核后录用。或许,他们都有一个简单的梦想【好好教书,转为公办教师】可惜的是他们中的大多数由于当时及后来的国情所至,终未修成正果,离开他们为之奉献了一腔热血的教育事业。

他们的离开,自然而然地也就被打回了原形———农民。是的,他们年青时是从生产队跨进学校去【教书】的【老师】,他们当老师之前是农民,老了也就【农民】一个,或许,在他们居住的村庄会有人还会尊称【某老师】外,学校似乎已经与他们无:缘。什么【教师节】什么相关活动通统与他们无关了……

近年,由于国家政府的重视,重将【原民办教师】之事提出,各省市也基本上对【原民办教师】的养老作了一些经济上的改善,虽然不一定尽如人意,但做总比不做好,虽然多数地方给予的经济仍只是杯水车薪,但总比分文没有好一些。

【政治待遇】方面,在过去的相关文章中,本人也曾建议过”应该将现在尚存的原民办教师,让他们参加过”教师节”,或到附近他们曾教过书的学校参加一些相关活动,提高他们的知名度”不要再让这些老民师成为被社会遗忘的人,不要让他们变成老年闰土。

以上所谈或许就是提高老民师待遇在现实中的意义所在。

【个人观点,共同探讨】








杨老帅


原民师的补助应该早些年提高,民师在6一一70年的辛苦,是为新中国提高民族文化走向社会文明而付出,值得21世纪的高管们,手板手背一样对待民师,因为民师太苦了,这是我的经过,不要把文件匡得太死了,提高民师补助是6一一70岁的老民师希望和恳求,让过去为社会做了点辛苦贡献的生活有所改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