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市-川南區域中心城市,成渝經濟圈南部中心城市

自貢

住建部


自貢市-川南區域中心城市,成渝經濟圈南部中心城市


一、城市概況

自貢市位於四川省南部,是川南區域中心城市,成渝經濟圈南部中心城市,享“千年鹽都”、“恐龍之鄉”、“南國燈城”、“美食之府”之美譽。下轄自流井、貢井、大安、沿灘四區和榮縣、富順兩縣,為四川省轄地級市。東漢章帝時,自貢地區即生產井鹽,北周武帝時,因鹽置縣設鎮。1939年9月1日,自貢市政府正式成立,隸屬四川省政府。

1986年12月,國務院核定公佈自貢市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境內有仙市、趙化、牛佛和艾葉4個為國家歷史文化名鎮,有獅市、三多寨2個省級歷史文化名鎮;有中國傳統村落13個,省級傳統村落1個。

二、文保單位的有關情況

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自貢市共調查錄入不可移動文物2404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處(西秦會館、桓侯宮、彚柴口古鹽道、漆樹樂善坊、東源井古鹽場、張伯卿公館、艾葉灘碼頭、貢井老街鹽道、燊海井、吉成井鹽作坊遺址、仙市古鎮鹽碼頭),另有聯合申報的國保文物點5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6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78處,區縣級文物保護單位53處。在這些文保中包括歷史井鹽生產和運輸的古鹽井、鹽場、天車、橋航堰閘等水利設施,有服務生產的經典生活設施和公共配套設施,如廟宇公祠、會館、民居宅院等,也有反映人們精神世界的石雕石刻、牌坊、塔樓等。再有自貢地區英才輩出,名人故居、墓冢也是文保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上述人文歲月遺蹤,自然對自貢的偏愛也可以說是得天獨厚,在自貢境內地下多處埋藏有豐富的恐龍時代的古生物和植物化石,豐富了文保的內容。

自貢市有博物館3個,紀念館1個,其中國家一級博物館2個,國家三級博物館1個。全市國有單位收藏的可移動文物8027件套,其中館藏珍貴文物4591件,國家一級文物106件,二級文物255件,三級文物4230件。

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有關情況

1、歷史名人:戊戌變法六君子之一的劉光第、秋收起義總指揮盧德銘、平江起義組織者之一鄧萍、紅巖英烈江竹筠、無產階級革命家、教育家、歷史學家吳玉章等名人。

2、川劇藝術:作為川劇資陽河系的中心地位,自貢以獨佔鰲頭的川劇高腔和以川劇高腔戲的幫、打、唱為特色的川劇流派享譽全國。自貢川劇團擁有一批知名劇作家、藝術家,《四姑娘》、《易膽大》、《潘金蓮》、《中國公主杜蘭朵》、《劉光第》等保留劇目。

3、傳統技藝: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被譽為中國繼“四大發明”之後的又一大發明——自貢古代鹽業生產中深鑽汲制等核心技術,以及相關的鑽井、探井、補井、打撈等一系列精湛的技術。

4、民土風情: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有著“天下第一燈”美譽的自貢燈會。

5、民間工藝:自貢民間工藝美術種類繁多,尤以細如髮,柔若絹,薄如蟬翼的龔扇、雋秀、清新、淳樸、富有民間特色的扎染和雋永雅秀的剪紙最為有名。

6、土特名產:首批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富順豆花和自貢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牛佛烘肘。另外以鹽幫菜為代表的獨具地方特色的小河幫菜系享譽全國,向有“食在四川、味在自貢”一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