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真的在鹿鼎記吹清朝嗎?事實上除了康熙外沒有不被黑

常有人說金庸在《鹿鼎記》中吹清黑明,黑明或許有,然而對於清朝,金庸給予讚美吹捧?實際上在整個鹿鼎記,大清王朝上上下下,除了康熙皇帝外,基本黑了個遍,當然了,在這部小說中,只有康熙和陳近南兩個是正常人,在碰到韋小寶時不會被降低智商,本文就來說一下《鹿鼎記》是如何黑康熙朝的文武大臣的。

金庸真的在鹿鼎記吹清朝嗎?事實上除了康熙外沒有不被黑

康熙

索額圖、明珠

看過《康熙王朝》都知索額圖和明珠,是康熙朝的兩個重要大臣,就先從他倆說起吧。

索額圖知道韋小寶是皇帝親信後,居然以堂堂皇親之尊去和一個太監結拜(當時韋小寶身份還是公公),這好比寫本近代小說,讓李鴻章去和李蓮英結拜,如此作踐自己就為了討好自己的侄女婿。在戰場上索額圖也是畏敵如虎,在雅克薩之戰時,躲得遠遠的。

欽差和索額圖聽了大喜,感激無比,適才對陣之時,他二人躲得遠遠的,唯恐受了火器矢石之傷,哪有半點“親臨前敵,奮勇督戰”之事?

金庸真的在鹿鼎記吹清朝嗎?事實上除了康熙外沒有不被黑

索額圖

明珠也沒好到哪去,在歷史上明珠是力主裁撤三藩的,而在鹿鼎記中的明珠又是什麼表現?啥建議都沒出,就在猛拍康熙馬屁而已:

上召諸大臣詢方略,戶部尚書米思翰、刑部尚書莫洛等主撤,明珠和之。

明珠道:“聖上天縱聰明,高瞻遠矚,見事比臣子們高上百倍。奴才想來想去,撤藩有撤的好處,不撤也有不撤的好處,心中好生委決不下,接連幾天睡不著覺。後來忽然想到一件事,登時放心,昨晚就睡得著了。原來奴才心想,皇上思慮周詳,算無遺策,滿朝奴才們所想到的事情,早已一一都在皇上的料中。奴才們想到的計策,再高也高不過皇上的指點。奴才只須聽皇上的吩咐辦事,皇上怎麼說,奴才們就死心塌地、勇往直前的去辦,最後定然大吉大利,萬事如意。”

金庸真的在鹿鼎記吹清朝嗎?事實上除了康熙外沒有不被黑

納蘭明珠

施琅、傑書

說完文臣代表,就到了武將,康熙朝比較著名的武將有康親王傑書、靖海侯施琅,這兩位在鹿鼎記小學中又是什麼表現?

施琅也成了馬屁精,各種賄賂韋小寶和猛拍韋小寶馬屁,甚至在攻滅明鄭後,還起了割島自立的野心,此外,金庸在小說中更是明確表示施琅的才能遠不如陳近南:

心想自己才能確是遠不如陳近南,此人倘若不死,局面自然大不相同。

金庸真的在鹿鼎記吹清朝嗎?事實上除了康熙外沒有不被黑

施琅

傑書在歷史是平定三藩之亂,清軍的主要指揮官,而在鹿鼎記中簡直是一個諧星,廢了老大勁找了一堆“江湖高手”,結果是一堆廢材,連楊溢之都遠遠不如(對比一下倚天汝陽王手下,簡直悲劇),搞丟四十二章經嚇得要命,整天提心吊膽。

康親王搖頭道:“只要保得性命,就真把我這親王的王爵革去,貶作庶人,我也已謝天謝地,心滿意足了。鑲藍旗旗主鄂碩克哈因為丟了賜經,昨兒給打入了天牢,聽說很受了拷打,皇上派人嚴審,那部經書到底弄到哪裡去了。”說著臉上肌肉抖動,顯是想到了身入天牢、備受苦刑的慘酷。

金庸真的在鹿鼎記吹清朝嗎?事實上除了康熙外沒有不被黑

康親王傑書

順治

最後還要老皇帝順治,在書中順治已經出家為行痴,但金庸說順治頭腦不太清楚,被韋小寶幾句話就忽悠了,還不及十幾歲小康熙的十分之一。

順治七歲登基,二十四歲出家,此時還不過三十幾歲。他原本性子躁、火性大,說到頭腦清楚,康熙雖小小年紀,比父親已勝十倍。

金庸真的在鹿鼎記吹清朝嗎?事實上除了康熙外沒有不被黑

行痴

官場

至於清朝官場的黑暗,金庸更是從頭抨擊到尾,明史案中上上下下的醜態,韋小寶去趟天津,全天津的武將只有趙良棟一個人不巴結他,去了揚州當欽差大臣,收了一路的賄賂,滿朝文武沒有一個不收吳三桂好處的,說句難聽,這都黑出翔還吹呢。

金庸真的在鹿鼎記吹清朝嗎?事實上除了康熙外沒有不被黑

吳三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