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径重机枪可以当做“狙击枪”使用吗?

皇家橡树1972


在以前看科教频道关于朝鲜战争的“狙神”张桃芳时曾说过,对他威胁最大的并不是美军的狙击手,而是美军的M-2重机枪,因为这种12.7毫米的大口径机枪不但射程远,而且单发精度高、穿透能力强威力大。这就说明大口径重机枪的确是可以狙击枪使用,因为大口径重机枪使用的是大口径机枪弹,口径大装药多,这就使得了重机枪的射程远、威力大,再加上重机枪使用的是重型枪管,在射击时往往都会配合进行稳定射击,所以在单发点射的时候配合瞄准机使用其经度是非常高的,甚至可以和狙击枪相媲美。




不过这种拿大口径重机枪当狙击步枪使用的情况是非常少的,毕竟作为火力支援型武器的重机枪在配备重枪管与枪架使用的时候并不是考虑精度问题,不是考虑火力的持续性问题。只不过重机枪的这些配置达到了狙击枪精度的标准,在一些特殊情况也的确可以当狙击枪使用,但这种情况一般少之又少,不过这种口径的重机枪用来进行反狙击作战还是挺有用的。毕竟12.7毫米口径的机枪可以当拆墙机使用,射程远威力大,无论是是点射狙杀还是炮射压制对于躲在掩体后面的敌方狙击手真人是致命的。


日本的九二式重机枪同样也配备有倍镜用作
精度点射,不是用作狙击枪使用的哦

而目前世界前5的最远距离的狙杀排行榜有4个是拿12.7毫米口径的大口径狙击枪弹来完成的,这说明12.7毫米这个口径,在进行远程狙杀的时候有着巨大的优势。如果重机枪用单发点射的方式来进行射击所带来的高精度和专业的狙击步枪是一样一样的。不过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分析,就比如中国的那款世界最轻的12.7口径重机枪,其射击的散布范围可不是一般的小啊,这时候拿它来当狙击枪来使就有点悬。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可以,但是不合适,而且有偶然性。


很多人可能看到了美军在给M2重机枪加上了瞄准的照片,并认为它在某些条件下可以客串狙击枪适用。尤其是越战时,美军的枪炮军士,专业狙击手卡罗斯·海斯卡克用M2在2286米的距离击杀一名12岁的童子军还一度成为了当时最远狙杀的世界纪录。

但其实这是对狙击枪的一个误解,而且重机枪即便是加了瞄准镜,它的用法也不能称之为狙击枪。

啥叫狙击枪?兵工技术辞典对其的描述如下

要注意的是,狙击枪它是延伸自步枪,而且是单兵携带的武器。得有舒适的握把和贴腮装置,重机枪就一个傻不拉几的D型握把,算个毛狙击步枪。

所以光从定义上来说,重机枪这种不便携的玩意加了高倍瞄准镜,也撑死了算是一个固定高精度火力点。

而且重机枪由于后坐力太大的,往往都带有枪管后坐原理,这种枪管不固定的设计很影响精度。正常情况下的M2精度在8MoA的样子...这个精度打鬼啊

但我并不是说卡罗斯·海斯卡克的记录就是造谣,毕竟大口径弹在远距离的弹道非常稳定,但拿这玩意在远距离狙杀敌人有一定的偶然性。


疯狗的轻武


短号,陶氏,红箭8,有效射程2000米到3000米。60,85,120迫击炮,从2000米到10公里内。

12.7毫米,14.7毫米重机枪加个倍镜射程在3公里内,

车载双联37高炮5公里。

剩下的我就不多说了。基本上这些武器攻击这8公里内得软目标,效果不要不要的,而且比狙击步枪简单。比如美国通用M249,这类班用支援机枪他就和一般精确射手狙击步枪打的一样远,给他装个四倍镜,他能把狙击手压的抬不起头。

目前,还有了30毫米自动榴弹枪。


风车骑士45541173eg



理论上来说,现代大口径重机枪(指的是12.7以上口径)完全可以当成“狙击枪”使用,并且使用大口径重机枪狙杀单个目标的战法早在二战期间就已经开始了。

那么,大口径重机枪这种自动武器射击时震动极大,并且属于联动自动机械与现代狙击步枪机械原理不一样,精确性相对较低,为何可以当狙击枪使用?其实,大口径重机枪当做“狙击枪”是有条件的,首先是:大口径重机枪枪身很重通常都在30㎏,在单发、3~5发点射状态下枪身抖动并不大,而且它的支撑三脚架也有30㎏以上的重量,这在低速射击过程中是相当稳定的!
这是“拉切式”冷加工枪管膛线生产工艺,就是先在枪管的棒材中心点打一个空,然后使用长杆“多钻刀头”往复式拉切加工膛线。这样加工出来的枪管精度非常高,要好于目前采用的冷锻锤头加工方式,冷锻方式加工一般步枪还可以,但是四个锤头旋转冷锻造会将钢材的分子链都打断了,使枪管强度明显降低,而大口径重机枪射击过程中所经受的膛压要大大高于一般步枪,所经受的冲击力、摩擦力更大 ,不适宜采用冷锻方式,否则枪管寿命太短了!

第二:重机枪的枪管都很长,这样射击的时候弹头会更加有效的利用发射药的推力,加之在枪管较长时间膛线的旋转束缚下,飞出枪口后初速很大、弹道更加稳定平直,在1500~2000米处甚至可以与坦克主炮的弹道像媲美!这样的高初速和弹道平直性能完全可以当做狙击枪使用。

有了这样好的基础条件和狙杀单个目标不需要连发的方式,使得大口径重机枪是一件非常好的狙杀武器,早在二战期间美军就利用M2大口径机枪这些特点,安装上瞄准白光器材远距离反击日军的狙击兵。
到了越南战争期间,美军为了对付神出鬼没的越共游击队,专门开发了“狙击式M2”重机枪,由于技术的进步,已经安装了夜间红外


瞄准器材。
越南战争期间美军狙击手:海卡洛斯。使用安装大直径观瞄器材的M2机枪创造了2250米狙杀越共游击队的记录。

这个战例已经表明大口径重机枪不但可以当做狙击枪使用,并且性能很优秀!大威力、射程远的优势要比一般的7.62专用狙击步枪好的多!
我军“狙击之王”张桃芳,也经历了一次与使用安装了瞄准器材M2的美军反狙击手之间的一次对决!当时老英雄拿着苏制“莫辛纳甘”步枪进入狙击阵地进行观察,刚刚露头就受到对面美军阵地大口径重机枪的火力压制,甚至把军大衣都打穿了几个洞。


后来经过几次斗智斗勇老英雄终于将美军“反狙击兵”击毙!

大口径重机枪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不用多说了,在己方狙击手缺乏的条件下,使用各种手段之后,完全可以应对敌方的狙击手!这得益于大口径重机枪的卓越性能!

武器装备的使用原则就是要将它的性能发挥到极致!


皇家橡树1972


完全没有问题,这种配置在美军中比较多见,用M2HB重机枪加上高倍率望远镜充当狙击枪使用,在朝鲜战场和越南战场上都有应用。

到了现当代,机枪成为狙击班组的武器也仍然存在,在刚刚结束不久的本宁堡国际狙击手大赛(其实是美国国内比赛而已)就已经增加了大口径武器的分组,使用的除了M82系列反器材步枪,就是用的M2。

在设想上使用重机枪作为狙击武器不是没有好处,首先就具有很大的战术欺骗性,原来只是一发一发打,任谁都只会认为这是一个狙击小组在作战,立马就会进行火力压制希望马上消灭,但转眼之间狙击阵地瞬间变成重机枪阵地对对方的压制火力进行更为有效的反击的时候,相信这会造成任谁都无法忽视的战果。


ErikaHetzer


谢谢您的提问,谈谈个人看法,狙击枪是因战争需要催生而来。从普通步枪发展到了专人专用的制式狙击枪,口径也根据任务的需求发展出了12.7毫米,14.5毫米。甚至20毫米的也已经入役,如,克罗地亚RT--20,NTW--20。美国佬更是干脆弄了个25毫米口径的XM--25。还有更利害的,中东也门胡塞几个武器爱好者研制出了一支口径30毫米的“卡西姆”。其实按照传统的定位,超过20毫米就应该算炮了,但人家就叫它“狙击枪”,咋滴吧!



其实大口径重机枪和大口径狙击枪的使用目的有相互重叠之处。差别在于使用目的和射手眼睛所能看见的射程距离。我们分析一下,大口径重机枪如12.7,14.5,的使用目的是利用远射程,(有效射程1800米左右,最大可达5000米左右)对集群目标,或低空飞机,轻装甲目标,远距离火力支撑点等等进行打击。但人的眼睛限制了它的作用,(没有狙击枪的瞄准镜)通常不超过一1000米。大口径狙击枪,也叫反器材狙击步枪(通过瞄准镜放大功能提高远距离瞄准),所谓反器材无非也是轻装甲目标,前沿观察所的观测设置备及其它的低空直升机之类的东西。这个和大口径重机枪没太大区别。其实,真实的战场上,大口径重机枪的使用也是限于对有价值的目标进行打击,这个是有规定的,不是什么都能乱打的,必竟武器是按使用体系配置的。

两种武器的性能及使用的优劣。射程上,狙击枪也不是影视剧中宣染的那样无敌,仅管有3500米左右的狙杀记录,但那是在晴朗无云无干扰的条件下,这个不是大口径狙击枪的真正使用目的。战场环境下,狙击枪受限很大,并没有突出的战果,心理战的作用远远超过了本身的狙杀成绩,对轻装甲效果不理想,远不如小口径火炮,导弹。雷达,通讯基站你又够不着,因此战场上难见作用。飞机受仰角射程限制更没门。试想,装甲车你打穿了又咋滴,达不到一枪必毁的成度,打单个人又太大才小用。

因此大口径狙击枪目前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囧境。其在反恐中的作用好于战场,对民用车辆的狙杀效果优于军用轻装甲目标。所以人们开始加大口径,提升威力。重机枪没有瞄准镜,限制了它对较远距离的目标射击能力,但重机枪的枪身由于有坚固的支架,在射击稳定性方面优于狙击枪。由于重机枪都是导气式的连续射击功能,精度明显差于狙击枪。但首发命中精度是有保障的,战场上大口径重机枪没少干大口径狙击枪干的活。如英军在阿富汗反恐战场上,用M2距离1.5公里干掉IS的指挥官。美国越战中用M2创造了2100多米的狙杀记录等等。由此可见,大口径重机枪是可以用作狙杀的。


战场上“有什么样的武器打什么样的仗”是武器的使用原则,“不怕不能用,就怕不能想”,战争能催发武器的发展,也同样能催生人们对武器的使用创造。
当然,要想让大口径重机枪能达到大口径狙击枪的性能,就必须改进,如,变导气式为栓动式,加装观瞄器材。但这样下来这还是大口径重机枪吗?把大口径狙击枪也向大口径重机枪的能力改进,这还是大口径狙击枪吗?(以上是个人观点,欢迎指正)


兔哥42928


第一,完全可以搞狙击。从某种意义上说,狙击是一种战术,和枪械的具体精度关系不大。前膛枪为主,靠排队枪毙提高杀伤率的年代,就已经有人玩狙击了。独立战争中的萨拉托加战役,狙击手莫西·墨菲射杀英军将领西蒙·弗雷泽将军用的肯塔基来复枪,基本能保证200米内精确命中。朝鲜战争中的狙击手张桃芳,使用的也不过是普通步枪,毙敌距离基本在400米以内。

第二,大口径机枪有单发精度优势。大口径机枪普遍装备两脚架、三角架,重量较大。粗重的枪管长于普通步枪,加工工艺也更加讲究。大口径弹药初速高,弹头重,弹道受气流影响小,因此单发精度甚至超过普通步枪。从95班机冒充步枪参赛的梗也可以看出重型长枪管在单发精度方面的优势。

第三,使用比较麻烦,没有广泛应用。大口径重机枪非常沉重,与狙击作战隐蔽灵活的特点并不协调。虽然有多次创记录的远射战果,实际几乎没有在正规军队推广过。通过改装配上8倍镜的m2机枪曾经取得过两公里以上的战果,但狙击手卡罗斯·海斯卡克并没有说服军方大量改装m2狙击型。

第四,连发和狙击有先天矛盾。枪械的振动会被瞄准镜成倍放大,特别是大口径枪弹,一发过后目标都不在视野里了,必须重新瞄准。机枪的连发精度远低于单发精度。比如m249的单发精度高于步枪,但是点射精度达到12moa,折合400米子弹落入1.33米直径的圆中。所以机枪的连发能力对于狙击没有什么帮助。有精确瞄准的功夫,也许泼一阵弹雨过去更有效。不过那就不叫狙击,应该叫压制了。







味冷


兵无常态,对于武器的使用也是没有固定的说法的。历史上的确出现过很多在重机枪上安装大倍率光学瞄准镜的案例。

这种装备有光学瞄准镜的机枪也被广泛的用于战场上。

但这种加装了大倍率光学瞄准镜的机枪其实还是机枪,并不充当狙击枪的作用。还是用作火力压制的用途上的,只不过压制的目标距离要远上很多。


所以硬说是狙击枪……也成吧。


M2重机枪和巴雷特M82狙击枪同样都是使用.50BMG弹(12.7X99mm)但这两种枪的射击特性是不一样的。从枪械结构上看下

大家基本上都知道M2机枪是一张采用枪机后坐原理进行自动发射的武器,那么再细说,这是枪机后坐原理里面的哪一类大家就可能会蒙圈了。枪机后坐设计中其实还有很多分类,M2属于枪机加速后坐的一种设计。这种后坐来自于枪管推动一个杠杆将枪机大幅度后移,因此我们会看到M2机枪射击的时候枪机运动的范围要比很多的枪支大很多。


同样如果仔细看上面的动图的话,就会发现M2 在射击的时候枪管不仅仅前后移动,还会不规则的颤抖。

这样对于重机枪是一件好事,它可以形成弹幕散布,杀伤更大范围内的敌人。

为何在M2上安装光学瞄准镜?M2的有效射击距离是2200米,而这把枪的最大杀伤距离是7400米。加装光学瞄具是为了突破2200米的有效射程,利用2200米-6000米距离上的杀伤力。虽然弹丸散布更大,但要注意这是机枪,可以迅速的补枪的。


再说下巴雷特M82,这是一款同样适用 .50BMG弹的半自动步枪。其实严格意义上说巴雷特M82并不是狙击步枪,而应该划分为反器材步枪。

看下巴雷特的结构

这是一个半自动枪,M82所采用的自动原理为枪机短后坐原理,整个枪上没有导气管等机构,完全依靠枪管短后坐力作用于枪机上使枪机后退。同时我们可以发现巴雷特的枪机式衣柜旋转闭锁枪机。

这种枪机在待发过程中会通过轨道闭锁,增加射程和提高发射精度。


但由于巴雷特同样需要利用枪管传递能量到枪机,因此对子弹的射击精度还是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影响。

这种偏差对命中一辆800米距离上的装甲车没太大影响,但对于800米外的人头就不行了。


真正的打人用的狙击步枪,一般的情况下都是手动设计的栓动式狙击步枪,在射击的时候所有火药气体能量只做加速子弹使用。

例如我国的NSG-50

外形酷似巴雷特,要采用了12.7mm口径但要注意的是枪栓部分,这是一个完全手动的步枪,也是目前精度最高的大口径狙击步枪,但设计和原理就和机枪相差甚远了。


军武数据库


如果条件允许你拿30mm机炮当狙击枪效率更高!朝鲜战争中美军王牌狙就是拿机枪对付我军狙神张桃芳的。所以能高效击杀敌人才是狙击作战的精髓。就像苏制地空导弹为了提高击杀率,将战斗部做成破片式,在接近目标时引爆,用大面积破片完成对敌机的毁伤。


装机帝


大口径机枪还要狙杀敌人?直接吓死敌人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