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事,是你当了领导才明白的?

新少001


#职场路由器#为您解答:俗话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领导在公司属于集责权利为一身的人群,其背后承接的压力和问题也会相应较多。

这两年一直在从事管理工作,手下少的有四五个人,多的五六十人,自从当上领导后,个人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认知改变:

作为领导者,需要身体力行。

之前在做职员的过程中,工作只是考虑自己那“一亩三分地”,早干完早收场,不那么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大不了挨领导骂的时候,装下“无辜”或者“傻瓜”。

当领导就不一样了,管理一块业务,说话沟通不能那么随意了,并且需要说到做到。自己就是部门的那个标杆,自己不能带头去破坏标准。所谓“人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自己撒出去的水,别想着接回来。

原来有些问题我一直错怪领导了

你的初衷可能是为了下属的成长,给他安排一些比较有挑战性的工作内容,有的下属不一定理解你的苦衷,觉得你是在刁难他,给他找麻烦,曲解你的意思。

有些决策是基于公司或者部门的发展需要,一些认知较浅的员工不理解,可能需要不厌其烦的去解释,能够听的懂得还好说,听不懂的会觉得你是在“画饼”。尽是在玩虚的,这是种无奈!

领导者做的“挖井人”、未雨绸缪的角色,前期可能背负很多的不理解,等到“水”出来后,自然能洗刷所有的质疑。

原来当领导没有我想的那么简单

没当领导前觉得领导可能只是耍耍嘴皮子,遥控指挥,不做具体的事情。当了领导之后发现,领导者需要通盘考虑全局,每块都不能出差错,而且还非常的操心,上要跟更高的领导汇报工作,下要给员工传达公司要求,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有时还有各自场合需要应对,沟通技巧和情商也要高要求,特别在酒桌饭局里。

工作需要提前规划好,每块还要和下属提前沟通确认好,还需要不断的复盘确定工作计划的进度,有没有问题,需不需要协调资源。

小结:既然能坐上领导,肯定有其过人的一面,我们不能擅自揣度,需要虚心的学习别人的长处,领导都是从员工一步步的努力爬上去的。

当领导后最大的明白可能就是“还不如不当”。

#职场路由器#专注解决职场困惑,欢迎关注讨论!!


职场路由器


去年6月升的职,目前是一名普通的管理者。手下大概有20号员工。当了领导之后终于明白了这几件事:



1、当员工时,永远无法看到领导看到的点。


当我还是一名员工时,我总会想我要把自己手头的工作做好。事实上也是这么做的。可是,每到月底评绩效、年终奖金评好的级别时,很少有我的一份。直到我当领导了才明白,作为一名员工能将自己手头的工作按时按量完成,不需要领导额外再确认,只能说是一名合格的员工。无法多为团队、领导多做一点,与领导者之间差的就是一个责任。愿不愿意多付出,多担当,你觉得你做得很不错。其实在领导面前不过是你应该做好的。




2、当员工时,你觉得某某同事还不错。


C员工做事麻利、干的活也漂亮。当领导了你就不觉得了,看问题时会去关注整个团队。观察团队中每一个人工作时的作业状态、包括工作完成情况及工作中遇到异常的处理方式。多个员工放在一起看,你就发现你曾经的观点不攻自破。没有对比没有伤害,有的同事喜欢说一大堆话,到头来事情没做几个;有的同事,很踏实努力干活话也不多;有的同事喜欢提各种建议,但是对于上级要求的接受散漫、永远做不到位。有的同事嘴上好,但领导面前一套,做又是另一套。这大概是角度变了,心态也变了。




3、当我还是员工时,认为领导交代的事你照做就行。


当了领导之后,才明白领导交代工作任务后,执行当然是第一位,但是要及时反馈工作进度。让领导清楚,工作做到哪了,有没有异常。工作做完也要汇报,等到领导问了事情一般严重了。




4、当员工时,无法换位思考。


很多时候我们做工作,总认为自己的方法是正确的或者说作为一名新员工容易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工作。碰到不止一个新员工,进入一个新的公司新的岗位基本会有入职培训。再到具体岗位一般会有老员工带着,相应直接上级也会到现场指导。能当你领导的,必定有他的过人之处,工作经验必定比你丰富。




作为一个新人首先要相信、听话、照做。你碰到的坑、碰到的难题,前人早就经历过。先照做,当你熟悉了、熟练了再向领导提出你的想法、建议。可以改善的领导会很开心、不能改变的领导会耐心讲出原因。若"初出茅庐"就学会指手画脚、毕竟不是谁都有诸葛亮那样的才能。

当领导后,你会明白很多事。当你还是个员工时,如果能够像领导那样去思考问题、去做事情那么你离领导之位也不远了。


欢欢姑娘


您好。领导是对某一群体的统称,在企业领导可以有两种区分。一种是相对于没有任何管理权的最基层员工来说的,对他们来讲,所有管理者基本都是领导;另一种是相对而言的,上级的代名词,主管是他有限下属的领导,但主管又有自己的领导;经理是部门的负责人,是领导,但经理也有自己的领导。

讲究层级制的领导,是相对于金字塔式垂直管理模式的公司来讲的。在这样的企业处于不同的层级面对的问题、担负的责任和所拥有的视野也是各不相同。所以根本不可能以领导二字一下子概括起来。

一、站在处于绝对基层地位的最基层员工角度。

最基层的员工是绝对执行型的员工,日常工作的特征如下:

1.接受各种工作指令,并执行。

2.对自己的工作进度和质量负责,并接受督检查。

3.有工作的建议权,但不承担管理责任。

4.所有公司管理人员职级都比自己高,他们的指示和安排都要配合,是所有目标和任务达成的最后一步,也是关键一步。


如果这个层面的员工因为某种原因得到了提升,成为班组长或者主管,对他们来讲工作发生了质的变化。

1.由单纯的被动指令工作转变为接受指令与发布指令。

2.由原来的只对自己个人负责转变为对自己的团队负责。

3.由原来的只承担个人任务和指标,转变为承担集体任务和指标,并按照一定规则分解和安排其他团队成员的任务。

4.由原来单一的执行工作转变为管理与执行一体。

5.由原来不管理任何人,转变为一个团队的负责人,要在组织、监督、协调和控制工作的同时,站在公司和组织角度与身边的员工相处。反之,大家对待你的标准和要求也会发生质的变化。


如果一个员工从来都是在最基层工作,一旦角色发生变化,意味着工作性质的变化,自己面对的一切都是转变之后才会真正了解和明白的。

二、本来是某一级别的领导,转换为更高级别的领导。

1.本来自己就掌握一部分资源,拥有一部分权力,但总觉得自己在处理事情和工作担当的时候需要自己上级领导的支持和帮助;现在一下子转变为自己要帮助和支持更多的直接下属,要统筹更多的团队成员,管理幅度变化很大,管理的深度要求也变化了。

2.原来和自己的兄弟部门由扯皮现象,或多或少有一些部门主义,突然发现原来自己的“对手”一下子变成了自己的下属,由原来的“竞争”转化为体谅、宽容、帮助,原来冷面相对,现在却要加倍呵护。

3.原来的有些决策只要等上级决定就好了,现在大家却眼巴巴的等着自己拍板。面对有些重要决策,甚至没有人商量;原来犯了错误由上级帮助顶一下,现在自己就是团队和问题的责任人,无可推卸,只能面对。

4.越来越多的问题推倒自己这里,越来越多的人把“皮球”踢到自己这里。急需重新适应新的角色,重新进行授权,重新决定自己的管理宽度和深度。

5.原来只需要部分知识和技能就可以,上到更高一级才发现,为了完成目标并达成任务,自己的知识领域和专业需要拓宽和加深,甚至需要跨界。对自己的复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6.自己原来思考问题的方式不能有效解决问题了,需要重新梳理思维;考虑问题的格局发生了变化,逐步脱离原来的视角。原来自己不理解的很多问题,现在都理解了,原来自己对上级不理解的很多事情,现在都理解了。

所以,这里可以把“当了领导以后”理解为“升职以后”。不管如何升职,有“两变”和“两不变”。

两变:

1.身份角色发生变化,自己的工作方式方法,工作强度和张力发生变化。

2.自己的责任与担当,待人处事的思维与视角发生变化,对应的是自己的成长带来的回报会发生变化。

两不变:

1.仍然是公司的一名员工,要完成任务和指标,尽职尽责。

2.只要不是大股东,即使到了总经理这个岗位,还是要顾及自己的职业生涯和个人未来发展规划。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同的高度面对的风景是不同的,一旦升迁,意味着你站在更高处,是高出不胜寒还是一览众山小,都取决于你自己。


回答难免仓促,请海涵。


指尖视野


我的父亲是一位领导,从小我就耳渲目染,那些看着我父亲的面子对我笑的人,我心里特别明白,我的一些特权是仗着父亲的位置特来的。所以小时候我特别有优越感。但是我父亲常常为我仗着他的权威搞一些特殊化而恼怒不已。他常常告诫我说:等你长大了,如果也当了领导你就知道了,有些东西不能随便拿知道吗?我不屑于顾,但是在父亲的淫贼之下,我也不敢做什么过格的事。

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地方事业单位,随着工作阅历的提升,我也渐渐走上了领导岗位,当上领导之后,我突然明白了老父亲曾经给我说的那句话的含义了。

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别人对你好,送你高档名贵的东西,并不是因为你长的可爱讨人喜欢,而是看上你屁股下面的椅子!是你的位置,说白了是看上你手中的权利,他送给你100元的东西,是想从你手里拿到一千甚至一万元的好处!但是这些好处的代价就是你也许要丧失你的人格,出卖你的灵魂,直至最后也许还会为此丢掉性命,连累家庭,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呀,也就是说,按这样的线路捋下去的话,100元就把我的性命,我的家,我老父亲一生的戎马功劳都给毁了呀,这也太不划算了。

突然我觉得当领导太累了,不但要尽心尽力的干好,还要处处小心翼翼的防人暗算!


自己奋斗挣生活


对于这个问题,职前菌深有感触:

当了领导后,才知道应该经常向领导汇报工作。

作为基层员工时,只管低头做事,领导叫做啥就做啥,本本分分完成工作就可以了,不主动汇报,经常是领导找自己询问时才去总结。后来才发现,过去自己在工作中太缺乏主动性了,勤勤恳恳是不够的,应该及时向领导汇报工作进展,及时做总结汇报。领导平时可能很忙,顾不过来事无巨细的去询问,作为员工应该积极主动向领导汇报工作进展、工作成效、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等,以便领导及时了解工作进展,同时也能给领导积极主动的印象。

当了领导后,才知道应该怎么做工作汇报。

许多员工在汇报工作时只讲问题,而不动脑筋,不提自己的解决方案。这样会令领导很恼火,你是要让领导来解决问题吗?那要你有何用?因此,在向领导汇报工作时,如果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先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是否可以执行,再由领导定夺。

当了领导后,才知道眼界与格局多么重要。

低头做事的基层员工,最大的问题是缺少格局,只盯着眼前那点事儿,虽然在做着,但可能并不知道这么做的意义。站的更高才能看的更远,这话没错儿。

当了领导后,才知道领导的责任有多重。

领导不仅仅代表着有权利,更重要的是责任。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要带领一个团队共同前进。既要管人,也要管事,要把握团队的方向,要辅助员工的成长,员工犯错要兜着,员工解决不了的问题要解决,要勇于担当,给团队做表率。


还有什么呢,欢迎大家补充!

更多有趣、好玩、求职干货

老司机职前菌等你来哟~也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应届生求职网


先来个段子。

自从当上单位的一把手,我轻易不敢讲话了。

上个月,我刚搬进办公室,看到保洁李婶在拖地,我关心地问:“哎呦,您这么大年纪还让您干这个,多不好。”第二天,秘书就把李婶辞退了,雇了个少妇打扫卫生。

半个月前,我的司机把单位大门蹭了,我安慰他说:“不怪你,是大门太小了。”三天后,基建科长以我的建议为由,斥资128万重新建了个大门。

上个星期,财务科的李科长陪我食堂吃饭,我看他吃了3个馒头,随口感叹道:“老李,你胃口不小哇。”当晚,他送给我100万的卡,求我放过他。

两岁的儿子太调皮,一天我气得不理他。 他跑过来讨好我,一个劲叫:“爸爸,爸爸。”

我余气未消:“我不是你爸!”

老婆扑通一声跪下了:“老公我错了。”

.

看看吧,走上了领导岗位,再要像以前一样随便说话,就有可能带来令人“惊”喜的后果。

.

不能再随便说话

当了领导,手里有了权、有了资源,也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影响别人命运的立场,那随便说话,就有可能带来不想要的结果。

因为总有一些人在琢磨你说的话的背后的意思,总有一些人想通过为你办事来获得你的支持,总有一些人在密切关注你的行动。

当然,也总有一些人在等着抓你的漏洞、找你的错处,然后加工、翻炒,再用这个把你搞得灰头土脸。

这不是你的错,是你这个位置的附加值的错。

所以,“谨言”,是一个走上领导岗位的人必须要牢记的。

.

不能再随便相信人

当小兵的时候,手里的权力和资源有限,即使决策错误,后果也大不到哪里去。

但走上领导岗位,有了权力和影响力,决策错误的影响便大了。有时候,这“大”简直是难以收场。

但做了领导,前来建言献策的人多了起来。有些人也许是真心,有些人却怀有恶意;有些意见确实有用,有些意见则是深坑。

这种时候,更考验独立思考的能力,更考验个人的决策能力,更考验一个人的业务能力,以及其他能力。

如果跟谁关系好就听谁的、谁看起来说得动听就听谁的、谁的意见不符合自己的利益就排斥谁的,那有可能很快就会面临尴尬的局面——单位运行困难,在员工面前失去最起码的话语权。

.

不能再专心只埋头于业务

业务是一个人的根本,无论是领导岗位还是普通岗位。

但要干好领导岗位,只有业务好是不行的。需要圆滑的处事手腕,需要四处开疆拓土的魄力,需要面对问题时的勇敢气概,等等。

如果只埋头于业务,而疏于管理自己的这一亩三分地,内弄不好员工的平衡与士气,外抵不住有心人的各式攻击,那这个领导的位置便岌岌可危。

.

总之,走上领导岗位,会让一个人的思想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会让一个人迅速成熟起来。

这是位置(环境)对一个人产生的巨大影响,难以逃脱。

当然,也有一些人坐上了领导的位置,却怎么也成熟不起来,一直就是副婴儿的表现。这种人是老天堵住了他们的脑门,已无法可救。


也许杂谈


1、工作能力≠管理能力;

2、干实事,能干事比拍马溜须重要;

3、以前看待人和事很单纯、幼稚;

4、关系的作用只有10%,真才实学的作用90%;

5、一味对你俯首帖耳的不一定是好人,时不时顶撞你的不一定是坏人;

6、以前想干就干,不计后果,现在三思而行,权衡利弊。

7、小成功靠自己,大成功靠团队;

8、赏罚分明,恩威并用,不可好人主义;

9、老总不要干经理的活儿,经理不要干主管的活儿,主管不要干员工的活儿,否则员工无活儿可干;

10、自己能干虽重要,让团队能干才最重要;

11、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不要把自己当圣人。

12、高层领导做正确的事,中层领导正确的做事,执行层把事情做正确。

13、有德有才,提拔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使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

14、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吃草的领导带不出吃肉的狼群。


杨君波2018


我在没走上管理岗位之前,是个率性而为的人,在工作中对于没有交集或者看不顺眼的人,通常是一副面瘫的样子,迎面而来,擦肩而过,扬长而去。我很清楚除了领导、本部门的同事、少数美女外(美女我会主动巴结),公司其他部门的人都不喜欢我,说我高傲冷漠瞧不起人之类的,但我对于他们风评毫不在意,依然我行我素。

之所以面瘫,其实是因为我是高度近视眼,根本看不清谁是谁。

但当我成为高管,发现我的表情会被同事揣度,从而影响到他们的情绪后,我这副酷霸拽的样子就被一副随时保持微笑和亲和力的虚伪样子代替了。

所以,和很多人相反的是,当了领导的我走下了神坛:

一、懂得妥协

在我没当领导之前,是一个简单直接的人。但当了领导之后,为了顾全大局,平衡各种关系,懂得了让步和妥协,学会权横利弊,在一次次的斡旋中,一步步的达到自己的目标。

二、谨言慎行

随意发声的权利是低职位人士享受的专利。当了领导之后,就不能随意调侃同事或者享受“毒舌”的快乐了。

当了领导,不管面对老板、同事、客户,还是合作伙伴,说话都要深思熟虑,做事要三思而后行。因为你的言行不仅仅代表你自己,不当的言行会造成重大后果。

三、对员工不要求全责备

不能以自己的工作能力、工作效率去要求员工。对员工的工作结果要有包容度和耐心。还要在自己心里极度不满意的时候,去鼓励他们,婉转的提出清晰的改进意见。

另外,金无赤足,人无完人,不要盯着员工的缺点,只要有所长能为我所用就行。

四、不能过于追求完美

领导要有大局观,会运筹帷幄,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工作。

对某些细节不要过于追求完美,吹毛求疵,懂得有些事有些人70分还是90分,对结果的影响不大。不要因为纠结小节而影响整体工作进度,错失市场机会。

五、明白责任的真在含义

我刚当高管的时候,有过三年没请过一次假的经历,更谈不上外出旅游,为什么,因为你要对所有的结果负责,你就是天花板,责无旁贷,周末也好,假期也好,随时都处于工作状态。

每次总公司有任何新产品的培训,我只需要听一遍,就全记住并快速进行场景应用。而培训经理、主管、员工都需要反复巩固,不断考试、模拟才会融会贯通。是因为我的记忆力比他们好我比他们聪明吗?不是,因为责任心使然,因为我必须是所用问题的终点,所以,强迫自己必须用心记住。

只有当了领导的人才会知道,当普通员工时是多么轻松。

我是丁泳心,经验丰富的职场老梗,如果能帮到您,我很开心。关注我,您能获得更多的中肯的职场建议。


丁泳心职场老梗


经验浅薄,谈谈自己当领导和基层员工之间的6点差别。


下面我就来谈谈当基层员工和晋升成为管理者之后才明白的一些道理:


1.基层员工:只需要完成自己分内的工作,下班就走人

以前做基层员工的时候,心中只有一个想法,也就是我今天的工作做完了吗?做完了就下班,不是属于我的工作范畴之内,基本上不会答应,直接拒绝,总之,扫好自己门前的雪就够了,其他的一概不管。


1.管理者:对整个部门的工作负责


成为管理者之后,发现很多的时候不是说自己多做就好,而是会利用人的能力帮你做事,一个管理者如果一整天还是忙着做事,那么他的管理是不到位,下属就会存在空闲的时间,导致管理者什么都做,忙得要死,下属却是闲得要死,出现这种情况,则是管理者在工作上没有做到位。
其次是不断发现下属优势,换作之前,我会觉得这些能力根本就拿不出手,为什么还要三番五次去说这件事情呢,但是成为了领导之后,一定要在工作中发现下属的闪光点,不断去激励,表扬。


2.基层员工:拿多少工资干多少活


当基层员工的时候,并不觉得这个句话是有错误的,凭什么不给钱就让我多干活,拿多少钱干多少活,如果钱不到位,早早下班,或者是看看有没有好的单位重新跳槽,总之,钱给得少了,就不要让我多干活。


2.管理者:凭本事谈加薪


而成为管理者之后,思路完全是变了,在工作中会遇到一些下属来谈加薪,当然作为管理者会评估员工的工作能力以及评估在未来能不能给公司带来价值,也就是员工的学习能力,如果说员工之前是拿多少钱干多少活,基本上就不会考虑加薪,加薪是对过去工作的肯定,以及对下属的未来买单,综合评估下来之后再决定要不要给下属加薪。


3.基层员工:人际关系,不喜欢我就不理就对了


基层员工的人际关系并没有这么复杂,主要是面对同事,有时候也会接触到客户,但是大多数时候是面对自己的同事和领导,所以人际关系是比较简单的,不想理睬的人就不会理睬。


3.管理者:处理好员工、客户以及上司之间的关系


作为管理者的人际关系就比较复杂,并不会因为你不喜欢某个人而拒绝合作或者是往来,往往是存在利益关系,却不得不称兄道弟。为了能够安抚下属,完成公司的目标,就不断地跟下属以及上司之间进行协商沟通,以保证把工作做得更好。


4.基层员工:成就个人


基层员工基本上就是属于自己管自己,你想成长你就去学习,把本事学到了才是自己的真本事,至于其他人成不成长,这并不关自己的事情。


4.管理者:成就他人


一个管理者必须要把自己的格局打开,很多管理者经常带着基层员工的做事思维,把锅甩出去,把功劳揽到自己身上,但是一个管理者的绩效并不是看个人的绩效,而是看整个部门的绩效,如果部门绩效不好,意味这个团队管理是不到位,所以管理者的责任是最大。


这就要求管理者必须要转变思维,让下属成长,想办法帮助下属,让他们能够独挡一面,能够提升自己的绩效,这是管理者必须要做的事情。


5.基层员工:领导总是刻意为难我


当基层员工的时候,感触最深的就是部门领导,总是安排一些莫名其妙的任务,总是要求加班,甚至是不给加班费,其次是只要犯一点错误,部门领导就会大发雷霆。


5.管理者:承担整个部门的责任


基层员工可能不知道,为什么部门领导总是这么凶,犯一点错误就责骂下属,但是下属看不到的时,如果目标完不成,整个部门就要承担责任,目标、任务完不成,管理者也会被上级领导骂,力度并不亚于下属,所以说中层领导必须要扮演坏人的角色,让下属把目标完成。


6.基层员工:别人是我学习的榜样


在工作里面,每一个人都有学习的榜样,而基层员工则会把领导或者是有优秀的员工当做榜样,然后努力朝着优秀员工看齐。


6.管理者:我是别人学习的榜样


作为管理者比基层员工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如果自己不能做到凭什么要求员工做到。我之前在公司上班的时候,一名领导总是自己迟到,但是每次强调员工不要迟到,但是员工根本就不听,凭什么要求我们不迟到,而自己就可以迟到。


这是员工的心理,作为管理者你想要员工信服的第一步是自己要做到,如果自己做到却非要要求员工做到,员工多数是不服,甚至会抵制这样的行为。所以当了管理者之后,更加自律,严格要求自己,因为有可能员工参照学习对象就是自己,想要树立权威,就必须比基层员工更有自律性,更要严格要求自己。


最后:人所处的位置不一样,思考的问题就不一样,收获也不一样,作为管理者我们更能够体会也理解老板的想法,在做事情会以大局为重,成为一名管理者既是自我学习的一个过程,也是在职场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


关注懂职场,同你共同成长!


懂职场


职场中没有真心朋友。

没当领导的时候,同事之间的关系好的不要不要的,中午一起吃饭,晚上一起下班,一起说领导的坏话,一起发公司的牢骚。

一旦你当了领导,同事对你都敬而远之,不在和你一起吃饭、聊天、侃大山,不在和你说说笑笑,见你躲着走,你想找个人说说心里话,一个都找不到,即使有,你也会发现他是在敷衍你。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但本质就是位置不对等造成的。

在任何一个团队中,有员工意味着就会有领导,而且他们之间有比较清晰明确的界限,公司赋予他们的职责也有很大的不同。

对于员工而言,一个是做事,一个是服从,非常简单,这也是公司对于他们的要求。

而领导则不同,领导在公司面前,代表的是员工。领导在员工面前,代表的就是企业。

所以员工和领导,在公司处于不同的位置,一个是弱势,一个是强势,某种意义上,属于对立的一面。

员工和领导做不了朋友,也就情有可原了。

当然,或许还有其他的原因,比如嫉妒羡慕恨,你当领导了,我还在原地不动,我也不比你差,为什么是你不是我?由此,关系逐渐变淡泊就是大势所趋了。


做管理比做技术难很多。

做管理,主要就是和人打交道,和不同的人打交道,人是有思维的,和人相处,你永远不知道他下一秒在想什么,所以和人打交道永远是最难的。

而做技术,主要就是和事打交道,事虽然也有复杂简单之分,但事不可能有思维,相对人来说,事是死板的,是可以把控的,是可以预判的,所以做技术要比做管理简单的多。

其实很多人是由技术走向管理岗的,但当他们从事管理工作后,都不在兼做技术。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管理工作琐碎复杂,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根本就腾不出时间来做技术了。

同时,管理工作涉及面比较广,牵扯到的人也比较多,比如,你团队有20个人,你要和这20个人打交道,还要和你的上级领导打交道,还要和你同级别的其他团队管理者打交道。

做技术,只要把自己负责的这部分事情做好即可,而至于在人际关系上,更没有做管理的那么复杂。

就是这样,做技术是做一个点,做管理是做整个面,难易程度立分高下。

管理并不是任何一个人都能做好的。

职场中,经常听到有人发牢骚,说管理不过如此,自己也能做了管理,也能做好管理。

没做过管理的人,几乎都会说这样的话,但做过管理的人,从来都不会如此这样说。

管理对人的要求很高:

  • 你代表的是公司,你就得有很强的贯彻执行能力。
  • 你要和下属打交道,你就得有沟通交流以及服众的能力。
  • 你要和你的上级打交道,你就得有很强的汇报总结能力。
  • 你要承受来自上面和来自下面的双重压力,你就得有很强的抗压能力。
  • 你还得高瞻远瞩,有前瞻力,有让团队持续发展的能力。

话谁都会说,但真做起来却不是那么一回事。


职权更加复杂。

许多人没有当领导的时候,羡慕当领导的人有权,有势,能决定下属的工资,能决定下属的工作安排。

岂不知,当他当了领导才发现,决定某个下属工资的同时,还要考虑更多的事情,还要平衡更多的人,并非简单拍个脑袋说个数字就完事了的。

同样的道理,他在决定某一个下属工作的时候,他或许考虑并评估了至少数个下属员工的工作。

在普通员工眼里,看似简单的一个决定,对于领导而言,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还要考虑到各种可能性,还要去平衡各种势力。

你并非无所不能。

没当领导前,你或许觉得领导无所不能,神通广大,各种事情都可以搞定。

当了领导后,你才发现,很多的事情你都无能为力。

比如很多员工都因为工资低而不安稳工作,你没当领导前,你觉得,这就领导一句话,给他们涨工资,他们就会安心工作。

但你当领导后,你对此几乎无能为力,要么是你真没这个权力,要么是你职权受限,更要么是你真的太天真了。

员工做好了,有可能成为领导,但很大可能成不了领导。而领导做好了,还是领导,领导做不好,很大可能还是领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