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梓康熙年間就發明了28連發的“機關槍”,為何反被流放寧古塔?

王昆立


對於喜歡歷史並且愛好詩文的人來說,我們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所讀的那些詩詞歌賦,往往表現出了一個,我們經常喜歡說的一個詞叫做懷才不遇,時運不濟。然而在中國古代有很多的文人和武將都因為遇到了這樣的情況,而埋沒了自己一身的才幹。但是在清朝的歷史上有這樣一個人物,他所經歷的起伏跌宕,可謂是才能成就了他,也是才能害死了他,這個人到底是誰呢?他身上到底有著怎樣傳奇的故事,讓我們能夠發出這樣一句喟嘆呢?

這個人的名字叫做戴梓,他其實並不是一個多麼有名的人,但是他發明的東西卻從古流傳到今,很多人也對他非常的敬佩。這個人在清朝時期之所以能夠揚名立萬,也是出自於他的發明。他發明的一個28連發的火炮,讓整個清朝在戰爭當中佔據了一定的優勢,也得到了康熙的賞識。

他在自己賭氣的情況之下,發明出來的沖天炮也是讓一些看不起中國人的外國人有了新的看法。很多人認為他是一個天才,其實他身上所擁有的這些東西並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因為他從小非常的好學,不僅懂得一系列的兵法,甚至對於天文算法和詩詞歌賦都是非常有造詣的存在。

在我們所學的歷史人物當中,有許多人都是全才般的存在,他們對於文史哲和理工方面的東西都非常的擅長,這些全才在各個方面拿出來都能夠以一敵三。而這個戴梓在某些方面的確算得上是天賦,努力和機遇並存的存在。

他非常的有天賦,對於自己喜歡的東西有著非常刻苦鑽研的精神,正是因為這樣他的才幹,才能夠逐漸的被康熙所知道。於是皇帝也就提拔到自己身邊讓他擔任著詩詞歌賦方面的閒職,然而這個人在平時對日常生活當中,並沒有放下自己的愛好,反而是繼續鑽研著兵器方面的東西,最終發明出來的一個28連發的機關槍,康熙知道後也就瞭解到了這個人身上所擁有的才幹。

但是我們都知道的是,一個人光擁有才幹是遠遠不夠的。他的才幹能夠為他帶來一定的成就感,但是也容易給他招來別人的嫉妒和皇帝的猜忌。康熙一直以來在歷史上都有著善於猜忌人的這樣一個特點,所以對於自己的周圍的人都充滿著懷疑,甚至對自己後宮當中最為親近的人也保持著一份芥蒂。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一個能夠製造出如此大殺傷力武器的人在自己的身邊,怎麼能夠讓他安然入睡呢?清朝是一個少數民族組建起來的王朝,統治者自然是對於一個有特殊才幹的漢人有著非一般的隔閡。

當時在皇帝身邊還有一個人跟戴梓兩個人是死對頭,但是戴梓這個人一直以來都將自己的心思放在了科學研究上,所以並沒有認識到自己已經身處險境之中。而跟他相對有所不同的這個人叫做南懷仁。他是康熙最早的科學指導,也是科學上面的啟發老師,在某些方面跟戴梓有著一定的相似之處。他對於軍事以及軍火武器的製作也有自己的看法,但是自己在某些方面卻沒有戴梓那樣的天賦,正是因為這樣,他對於戴梓有著非常大的敵意。

我們非常能夠理解,在職場當中相互之間的嫉妒和攀比是普遍存在的現象,但是當時的南懷仁卻用一種小人的方式,解決掉了自己人生當中最應該敬佩的對手。他用一種默誣陷的方式,說自己的對手勾結起義軍企圖想要叛變。

他將這樣一個不經過仔細調查的罪狀,放到了康熙面前。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皇帝也沒有經過仔細的查證就認為這個人有著反叛之心,於是就給這個有著極高才幹的人定了罪,最終他也就被流放了。但是根據歷史資料,我們能夠發現,將他流放的地點並不是大家所認為的寧古塔,而是被趕到了瀋陽地區。他度過了35年左右一個灰暗的生活,直到新皇帝登基大赦天下的時候,他才能夠被赦免,可是這個人在沒過幾年也就病死了,可見一代天才最終的下場真是悽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