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有十三位將軍,六人實至名歸,七人名不副實

在《水滸傳》的綽號體系當中,有一個特殊的類別,即以“將軍”作為綽號的人物。這類人物的特點在於,他們綽號中都有一個“將”字。以此為綽號,都是為了體現人物的高強武藝。這類人物在小說中一共有十三位。不過,事實究竟是不是這樣呢?我們不妨通過這些人物的表現來作出正確的評價。

《水滸傳》中有十三位將軍,六人實至名歸,七人名不副實

第一位:雙槍將董平。董平是梁山馬軍五虎將之一,歸順梁山之前是東平府的守將。當時,梁山進攻東平府,董平先是擊敗了韓滔。在與八十萬禁軍金槍班教頭徐寧單挑時,激戰五十多個回合不分勝負。不過,一旁觀戰的宋江卻連忙鳴金收兵,原因是唯恐徐寧有失。這就證明董平的武藝要高於徐寧。

《水滸傳》中有十三位將軍,六人實至名歸,七人名不副實

歸順梁山後,董平在戰場上的表現依然非常出色。朝廷圍剿梁山期間,董平曾擊敗唐州兵馬都監韓天麟,又逼退京北弘農節度使王文德;四大戰爭開始後,董平斬殺遼國大將耶律國珍、田虎部將沈驥、及樊玉明、方臘部將韓明,戰績卓著,堪稱梁山猛將。

《水滸傳》中有十三位將軍,六人實至名歸,七人名不副實

第二位:百勝將韓滔。韓滔本為陳州團練使,後隨呼延灼一起征討梁山。百勝將,百戰百勝之意,似乎武藝非常了得。不過,韓滔的戰績令人汗顏。征討梁山期間,韓滔首次出戰,就敗給了霹靂火秦明,不久後又被劉唐、杜遷生擒。在此後的戰事中,韓滔並無出彩之處,最終被方臘部將張近仁所殺,非但沒有一點百戰百勝的表現,而且是經常戰敗,這個綽號可謂名不副實。

《水滸傳》中有十三位將軍,六人實至名歸,七人名不副實

第三位:天目將彭玘。與一同隨呼延灼與梁山交鋒的韓滔相比,彭玘的表現更差。對陣梁山期間,彭玘先是敗於小李廣花榮,緊接著又被一丈青扈三娘生擒活捉。在梁山的一系列戰事中,彭玘均無出彩表現,最終在征討方臘期間於陣前被殺。對於彭玘而言,這個綽號也有點言過其實。

《水滸傳》中有十三位將軍,六人實至名歸,七人名不副實

第四位和第五位:神火將魏定國和聖水將單廷珪。與韓滔和彭玘這一對組合相比,魏定國與單廷珪的表現顯然要更勝一籌。梁山派關勝進攻凌州。在首戰中,二人便活捉了宣贊和郝思文,單廷珪又與關勝有過不分勝負的二十多個回合的單挑,足以一戰揚名。在四大戰爭期間,兩人又有生擒高彪、斬殺縻貹。儘管最終因貿然出擊導致二人命喪歙州城下,但以“將”為綽號可謂名副其實。

《水滸傳》中有十三位將軍,六人實至名歸,七人名不副實

第六位:打虎將李忠。李忠的這個綽號令人非常迷惑,指的並非李忠有打虎的壯舉,而是暗指他是西漢名將李廣的後人。不過,作為李廣的後人,李忠的表現可謂愧對祖先。他曾經是九紋龍史進的師傅,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曾經這樣點評過史進當時的武藝:中看不中用。這就足以說明李忠武藝的低劣。

《水滸傳》中有十三位將軍,六人實至名歸,七人名不副實

李忠曾與呼延灼有過一次單挑,僅僅十多個回合下來,就只能敗退而去。征討方臘期間,他又遭遇厲天閏的突襲,負傷而逃。李忠僅有的戰績,出現在宣州之戰期間。當時,沒羽箭張清用飛石將守將潘濬打落馬下,李忠見狀,連忙衝上去將其斬殺,順手撿了一個大便宜。

《水滸傳》中有十三位將軍,六人實至名歸,七人名不副實

第七位:石將軍石勇。石勇的這個綽號,其實與將軍無關,指的是辟邪的神仙。石勇本人,武藝堪稱低劣,不僅在戰場上從無出色表現,最終在隨梁山征討方臘期間,被王寅的坐騎活活踩死。

《水滸傳》中有十三位將軍,六人實至名歸,七人名不副實

第八位和第九位:飛龍大將酆美和飛虎大將畢勝。此二人都在宋軍中效力,後隨樞密使童貫一起征討梁山。酆美曾有與朱仝單挑的經歷,畢勝也曾與雷橫有過二十多個回合的較量。此後,兩人為掩護童貫撤退,先後與梁山數位好漢有過交手。最終,酆美被梁山頭號高手盧俊義生擒,畢勝則殺出重圍。從這段經歷來看,二人武藝不俗,這樣的綽號放在他們身邊,也屬於名副其實。

《水滸傳》中有十三位將軍,六人實至名歸,七人名不副實

第十至十三位:猊威將方瓊,貔威將安士榮,彪威將褚亨和熊威將於玉麟。此四人隸屬河北田虎,在樞密使鈕文忠手下效力,鎮守蓋州城。梁山進攻蓋州期間,四將奉命出戰。猊威將方瓊與病尉遲孫立有過三十多個回合的單挑,難分勝負,最終死於小李廣花榮箭下;貔威將安士榮則死於金槍手徐寧之手;彪威將褚亨與解珍解寶兄弟有過二十多個回合的較量,被兩人所殺;熊威將於玉麟在蓋州城破之時,率部突圍,最終逃出蓋州,下落不明。

《水滸傳》中有十三位將軍,六人實至名歸,七人名不副實

從這十三人的表現來看,董平、魏定國、單廷珪、酆美、畢勝、方瓊表現優異,不辱自己的綽號。其餘眾人則是名不副實。不知大家對此又是怎麼看的呢?


參考書籍:《水滸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