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訓機構的老師是否是吃青春飯的,教育機構的老師未來在哪裡?

安靜小菇涼


我來聊聊這個問題。

為什麼機構老師會給大家一種青春飯的感覺

整個培訓行業其實並沒有存在多少年,我們往前推,最初做培訓機構(培訓班)的基本都是學校老師,後來一部分學校老師感覺這個挺賺錢的,時間還自由,就出來單幹,因為最開始基本都是大班,加上上課的老師都是公立學校老師,所以雖然補課班存在二十多年了,但真正全職的老師是在後來個性化項目大爆發時才出現的,距今也才十幾年的時間,同時也是近幾年的培訓行業告訴發展,讓更多的畢業生選擇在培訓機構工作,整個行業教師的年齡佔比肯定是年輕教師居多的。

另外,因為這個行業創業相對較簡單(不考慮執照問題),加上老師很容易看到收入的天花板,所以很多老師選擇自己創業,在培訓機構就更少能看到年齡較大的老師了。

是否在吃青春飯

可以很肯定的是,培訓機構老師確實是在吃青春飯。

但這個青春飯不是說年長之後就不能幹了,而是培訓機構老師的收入完全來自於上課,而學生大部分時間還是在學校學習的,只有少部分時間是在補課,所以對於培訓機構老師來說,要抓緊一切學生休息時間上課,這樣就非常非常的累,所有收入都來是老師一口吐沫一口吐沫賺來的,年齡大了真上不動了,加上所有休息日都在上課,跟自己的家人、朋友幾乎沒有交集。

未來在哪裡

出路有兩條:

1.繼續在教學道路上走得更遠。在自己的授課能力越來越高後,其實上較少的課就能帶來原來的收入,另外也可以通過自媒體等平臺,將自己的課錄下來賣出去,換取一定的收入,可以解決上課量大、週末不休息的問題。

2.成為管理者。不管是給其他人打工還是自己創業,成為一個完全不上課的管理者至少可以讓自己的週末是休息的,同時收入也可以更快的突破天花板。當然,教師自己創業很多人都最終會陷入自己上課不能抽身的局面,要提前做好規劃。

至於換行,不算出路吧。

以上是我的看法,歡迎大家討論

關注我,每天分享教培機構運營與管理的心得


教培行業於盼


大概看了很多人的回答。我說說我親身經歷的真實案例。

最核心的告訴大家一件事:老師是吃青春飯的。

我父親全國優秀教師,特級教師,輔導出的清華北大名校學生無數,今年53歲。50歲之前,還是各大機構,各大私立爭的死去活來的老師。一過了50,沒人想要了。

為什麼呢?

很多30歲的管理者,不喜歡50歲以上的老師。

一方面年齡大了,需要照顧的太多,開會時間不能太長,福利待遇要給夠。

另一方面,這樣的老師往往不再懼怕領導。畢竟兒子成家立業,家中無經濟負擔,不再像三十歲的時候,對那些領導唯命是從,畏首畏尾。

所以中層和高層幹部不喜歡。總之一句話,能力是有,但不是不可取代,與此同時,管理的成本和難度又在增加。

那麼我想說的是,如果你願意在培訓機構,那就一定奔著管理崗位走,但如果你想做老師,培訓機構別說一輩子,到50歲,也就沒人想要你了。


Jason老高


教培機構有一部分是純粹的青春飯行業,投入精力非常之大,非青春所不能為也。下面我來具體聊一聊。



拼命的高考美術集訓行業

全國每年大約60萬美術高考集訓學生,以1:20左右配置師資力量的話,大約省3萬多一線美術集訓教師在崗位上拼博。

這個行業相當於用半年的時間來完成一年多的教學工作量,從七月初到國慶前一段時間一般是早八晚十,國慶後到聯考一般會是早八晚十一、二,過份的會到凌晨一點,日復一日地拼搏著,而對於參培的美術學生來說,每天也就4-6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其它時間全部在教室裡度過。

所以,這個行業的教師,好多八零後甚至九零後,外表年齡超過七零後都屬正常,青年突頭已是常見。

藝考培訓行業基本上就是一樣,只是美術佔比較高罷。



對於文化補習行業來說,青春飯現象也是比較明顯的。

文化補習機構一般都是在學生休息時間進行,抓緊每一個休息時間一分一秒地進行教學安排。

對於補習機構一線教師而言,必須拋下所有休閒時間、拋下家庭去全身心投入培訓教學。這種工作狀態只能是未婚前最為適合的一種狀態,除了自己外無牽無掛,拼出一個自己的“好”生活。



隨著年齡增加,家庭負擔加重,個人精力不濟,從而造成培訓機構的無奈拋棄。於是乎在這種狀態下出現了各種培訓機構專職教師的出現,培訓機構成本大幅上升,也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競爭激化。

所以,總體來說,教培機構目前70%以上屬於青春飯行業。未來的趨勢必定是規模化、標準化、職業化甚至是在線化教育教學,方可解決問題。

具體可以進一步私聊。歡迎關注本人頭條號,瞭解更多教育資訊。

YiRon


對於社會來說,教書育人比較特殊,不論是學校還是輔導機構,只要站在講臺上就要有使命感,肩負祖國下一代的重任。

對於老師個人發展來說,我認為和其他行業沒有差異,都是工作,養家餬口實現個人目標罷了。靠青春吃飯的行業多了,學校老師不在列,輔導班老師我認為也不在列,教學經驗永遠不過時。輔導機構未來的發展怎麼樣我們現在都不能百分百肯定,與其說靠青春吃飯,不如說是賭注,說是投機。

就拿現今輔導機構的模式,老師還是有出路的,有招生崗,教學崗,教務崗。個人職業規劃,也可以有教研崗,教學崗,管理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