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要想羊好,一干兩飽”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俗話


農村老活"要想羊好,一干兩飽",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農合社村姑還真不知道要想羊好,一干兩飽是什麼意思,你所說的農村老活,就不是現代科枝大型養殖廠,所養羊的方法,而是傳統各家各戶流傳下來的餵養羊的方法。

農合社村姑現在都餵養了幾隻羊,自然也是留傳下來的傳統老方法餵養,每天下午趕到外面吃草,後半響把羊找回來,喝了湯把刷了鍋的水在加上一把面讓羊喝。要是下雨天,會到地裡弄點玉米葉了,還者紅薯頭讓羊吃,到晚上照樣離不了讓羊喝水。上二年有一次有個小羊羔跑到玉米堆上吃了一會玉米,當時以為吃吧,一個小羊羔也吃不了多少,也沒管它,誰知還沒到晚上,小羊羔就翻白眼啦,讓我心痛死啦,到最後從羊羔肚裡取出不到二斤玉米孑。

當時想是不是吃著農藥了,還者是聽老人說吃了玉米上的蜘蛛啦,一時還真搞不明白。隨後有一位老大爺說,羊最怕吃幹東西,如糧食孑之類的,吃一個死一個。羊羔是倒沫的動物,也就是說羊羔吃的每一口,到停下來的時候,都會在重新翻一遍,除了乾草之外,無論吃什麼乾的食物,不死必傷。

你所提到的要想羊好,一干兩飽,這個幹如何解?兩飽有如何解?農合社村姑還真想多學習學習養殖技術。無論那位條友經常餵養羊,請傳播養羊知識,農合社村姑會虛心學習。


農合社村姑


我的一位沒出五服的大哥,是養羊專業戶。大集體時代給生產隊餵羊放羊。改革開放後,養過綿羊、山羊、波爾山羊等,現在年近七十了還養著三十多隻黑山羊。他養羊的經驗就是"要想羊好,一干兩飽"。

要想羊長得好,必須做到一干兩飽。既羊舍要通風乾燥,早晚兩次要餵飽。大哥的羊舍建在村頭的責任田裡,很寬敞。早飯後,等草葉上的露水退去後,就把羊趕到山場上放牧,羊不能吃帶有露水的草,若吃了露水草,肚子發脹,引起腹瀉。下午也要趕到山坡上放,並且要晚點回家,因為太陽快要落山時越發能吃草,吃得飽。晚上飲水時,放上少量精飼料,如豆餅、玉米麵等。冬天雨雪天不能放牧,還要給羊準備充足的草飼料。正是由於大哥的勤快,能吃苦,精心飼養,抓住了"要想羊好,一干兩飽"的關鍵,他養得羊年年都賺錢。


落英鄉間


農村老話“要想羊好,一干兩飽”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這是廣泛流傳於民間的言簡意賅的養羊諺語,反映了養羊人的的養羊實踐經驗,“要想羊好,一干兩飽”是很有科學道理的。


農村老話“要想羊好,一干兩飽”是什麼意思?意思是要養好羊,羊不生病,並且要羊長的很快就必須保證養羊的圈舍乾燥,每天至少要讓羊吃兩個飽,才能達到養殖的目的。


首先講一下羊的生活習性有哪些?


一、喜歡乾燥,山羊、綿羊最害怕潮溼的放牧地和圈舍,潮溼的環境容易使羊發生寄生蟲和腐蹄病,它們不喜歡棲息在低凹潮溼環境,最講究清潔的飲色、飼料、飼草、用具。因此,放牧不能在低凹潮溼的地方放牧,圈舍保持乾燥,山羊以樓圈養為好。綿羊以水泥地面養殖為好,注意經常保持環境、用具的清潔衛生。


二、合群性,任何家畜的合群性都不及羊特別是綿羊,只要有領頭羊先行,其他的羊就尾隨而來,所以利用這一習性可以大群放牧,節省勞力。


三、山羊勇敢好鬥,容易馴養,山羊的神經敏銳,容易領會人的意圖,使放牧人容易調教、指揮和管理,山羊勇敢好鬥,有助於防禦敵害。綿羊十分聽話,軟弱,不喜歡打架,容易受到敵害。


四、食性廣泛,消化能力強,山羊特別喜歡吃樹葉和灌木林的柔嫩枝葉,綿羊可以充分利用草地,可以在牛馬不能放牧的短草牧場上放牧。在牧場上的各種植物,牛不能很好利用和完全不能利用的植物種類達66%,而羊僅為38%。


為什麼要吃兩個飽以上呢?

西北牧民的經驗是“一天吃三個飽,一年能下兩茬羔;羊吃兩個飽,一年一個羔;羊吃一個飽,性命也難保"。說明每天能夠充分的吃飽,並且是幾個飽,就能夠膘肥體壯,就能在繁殖季節發情配種和懷孕,吃三個飽就能達到達到養羊人的目的,能夠吃上兩個飽就是基本要求,能夠有一定的膘力進行繁殖,可以產一個羔,如果每天達不到兩個飽,羊就養不好,性命都難保,不要說繁殖後代了。


結束語,諺語告訴我們,要想養好羊,必須滿足羊住在乾燥的圈舍,每天最少吃兩個飽,才能將羊養殖好,否則,養羊是不成功的。



老周說三農


請點擊關注【鄉村關中】, 分享不一樣的“三農”精彩。

現在開春,天氣暖和,田野裡野草綻露頭腳,這時是羊羔最好享受春天美味的時候。鄉村關中準備在家裡多養幾隻羊羔,發展養殖業,增加家庭經濟收入,這個想法剛提出,就被家人阻止了。老父親說農村老話說,要得忙,養個羊。養羊很累很辛苦,牲畜張口,每天餵養,無論嚴寒酷暑都要弄草喂料,關鍵是沒有養羊的經驗,就根本養不好,還面臨很大風險。那麼,農村人在餵養時,有句老話“要想羊好,一干兩飽”是什麼意思?作為“三農”問題民間觀察員的鄉村關中請教村上的老人,那就聽聽他們的養羊經驗吧!

第一,羊圈要乾燥通風。

養羊就必須搭建羊圈,保持良好的環境。首先,羊圈必須通風透光,內部乾燥良好,羊隨時產生的糞便,要及時清理,用乾土及時墊圈,或者用清水沖洗乾淨;我們知道,羊的生活習性,是很乾淨的一種牲畜,因此,養殖戶幾必須把羊舍的環境衛生清潔整理好。因此,養羊的農戶必須手腳勤快,懂羊的生長習性,懂餵養方法,這才是把羊養好的必要條件。

第二,餵羊時確保它們兩頓要吃飽。

鄉村關中的家裡過去養羊,那時每到暑假,我們就要去荒地野外放羊、割草,這成了鄉村關中黑暑假的“必修課”。一般吃過早飯,待八點鐘左右,村外荒地野草露水散盡,就把羊吆到渠岸邊、野地裡,讓羊盡情的吃著鮮草;到了正午時間,待羊吃飽,就著急著趕羊回家;等到下午四五點時,又把羊吆進荒地放羊吃草,每天早晚都是如此,也因此羊吃得飽,長得快,也很健碩。所以,養羊一定要讓牛早晚都要吃飽,這是羊的生活習性。

第三,餵養的注意事項。

我們放善羊,或者餵養時,一定要要注意,不能給羊餵食水份過大的青草,或者飼料。在野外放羊時,雜草上有露水堅決不能讓羊吃草,這是因為,羊吃了帶露水的野草容易脹死,這是養羊餵養的大忌。尤其是陰雨天,不能在野地放羊,只能給養割好青草放在家餵養。記得有一次,鄉村關中給羊餵食玉米料,不慎餵食太多,肚子飽脹,鄉村關中急的沒辦法,鄰家二叔在他家的椿樹上折來了樹枝,使勁撬開羊嘴,羊慢慢的嚼樹枝,開始反芻,肚子脹氣才慢慢消除;否則,羊就會脹死。因此,羊的餵養需要豐富的經驗,不然,不僅喂不好,還容易造成很大的損失。

總之,這句老話道出了,農戶要想把羊好養,就必須學習和了解羊的生活習性,根據這些方面科學餵養,不可不懂裝懂,不可按照傳統的老辦法餵養;只有把養羊的圈舍環境工作做好,保持通風乾燥,餵養時做到早晚兩頓吃飽,掌握這些基礎知識,再在餵養的實踐過程中摸索,才能在養羊中獲取相應的效應;否則,就會遭受巨大損失;同時,通過這句農諺,也給我們眾多想養羊的農戶,帶來良好的教益,避免損失。

我是職業農民【鄉村關中】,我們一起關注“三農”動態,解析“三農”熱點,剖析“三農”萬象,探索“三農”規律,推動“三農”發展。你對此有何高見,歡迎留言分享。


鄉村關中


其實養羊是比較好的項目,羊吃草,而且可以自行繁殖,在眾多養殖業中,養羊性價比最高。

當然,養羊也需要技術的,不能用原始的方法,來飼養現代優良品種的羊!養羊注意事項:

一,養羊場要選好地址,要選擇地勢較高、通風、乾燥、前面有水源的,並且有草場的地方建羊場。如果沒有草場地,也要有草料的來源,或運輸方便;

二,羊舍要建得大一些,避免羊群擁擠,因為羊群擁擠容易生病,並且要在羊舍前面留有足夠大的飼養區,方便羊群飼養,並且要有給排水設施;

三,要經常給羊舍消毒,防止羊只染病,並做好防病治病工作,做到經常通風換氣,杜絕羊群生病死亡。

四,要選擇優良品種進行餵養,選擇抗病力強、肉質好、生長快、適應當地氣候的種羊進行交配繁殖和飼養。比方說:奶山羊、麻城黑山羊、南江黃羊、小尾寒羊、波爾山羊、薩福克羊……。



五,飼羊要注意“一干二飽”,一是欄廄要通風、乾燥,飼餵要分早、晚二次。這就是題主所說的“一干二飽”。


老蛇正宗


要想羊好,一干兩飽是有一定道理的。郝說三農老家就有幾家養羊的農戶,養羊也要有良好的環境。環境好了,才能夠給羊充足的空間。每天要做到保證羊吃吃飽,喝飽。如果羊草都不充足,那麼羊肯定吃不飽,吃不飽就餓著肚子,怎麼長肉。在保證羊吃飽喝足後,同時還要羊毛保持乾的,如果不曬乾的話長時間羊就可能會發生一些疾病。

總之養羊看起來簡單,其實也是們技術。養羊的人也要勤快,不怕吃苦。畢竟沒草的時候是需要到外面去放的。冬天的時候要耐住寒冷。

感謝閱讀,希望郝說三農的分享能夠對你有幫助作用。謝謝。


映像三農



月夜簫聲414


這個問題好有意思,作為一個養羊多年的老養殖戶,既然看到了就來湊湊熱鬧。

說實話,恕我孤陋寡聞,這個說法我還是第一次聽說。剛才打電話問了我叔,一個搞養羊行業將近50年的資深老羊倌,他為我給出的說法有兩種:


第一種:一干是指圈舍要乾淨,兩飽是指中午和晚上要吃飽。

養羊的同行都知道,圈舍是羊吃喝拉撒的地方,很容易滋生各種細菌病毒 。常年保持圈舍乾淨,不僅可以為羊提供舒適的環境讓它們能更好的生長髮育,而且還能減少各類疾病的發生,保證羊群自身的健康狀況。羊是反芻類食草動物,一般都是以粗飼料為主,然後輔以適量精飼料。羊的採食時間主要在白天完成,不管是放牧還是圈養,中午和晚上的這兩頓牧草一定要吃飽。羊自身的營養需求主要來自於牧草,牧草含有豐富的粗蛋白、粗纖維以及各種維生素,它是羊的主食。


第二種:一干是指圈舍要乾燥,兩飽是指白天和夜裡要吃飽 。

羊是怕溼熱、忌高寒的家畜,尤其是圈舍潮溼會給羊帶來一系列的疾病。比如痢疾、羊口瘡、羊腐蹄病等等都是因為圈舍太過潮溼引起。平時保持圈舍乾燥,定期消毒防疫,羊群才能少生病。有些羊喜食夜草(比如湖羊),有個說法叫馬無夜草不肥,其實這種說法也適用於羊,因此我說這兩飽是指白天和夜裡牧草要管飽。圈養羊白天給它們添3次草,即早中晚各一次,如果人勤快且條件允許,最好在夜裡12點左右再給它們添一次草。羊的睡眠時間很短,每天合起來僅僅2~3個小時,有些還是站著睡,根本不用擔心打擾了它們的睡眠。


我想農村流傳“要想羊好,一干兩飽”這種說法的目的還是為了能更好地通過養羊賺錢。以上兩種說法不管是哪一種都有它自己的道理,我們就不要糾結到底哪個是正統了。


西北郭郭


農村老話“要想羊好,一干兩飽”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要想羊好”就是羊的圈舍保持乾燥和乾淨,又要不斷草,才能膘肥體壯。“一干兩飽”就是冬季快要到到來,平常多準備存儲些乾草,大雪冰凍了,隨時都有乾草餵養它們,早晚不斷草保持不餓。



平淡才精彩65


在農村養殖業越加越普遍,養羊的農民也很多,因為在農村養羊的飼料比較充足,草、秸稈等都可以作為飼料,只要把羊要吃的食草備足,冬天也是不會餓著的,另外還得多給羊喝水,把水也得喂足,才能長得更快,羊對生活環境也很講究,要把羊養在空氣流通好、空間大的地方,餵養場地必須乾燥,所以個人認為“羊的兩飽一干”指的就是吃飽、喝飽,羊毛要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