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書法,不配給“山東博物館”題字?專家:看看故宮博物院

由誤認書法帶來的歧義和鬧出的笑話很多,其中“山東博物館”五個字流傳出的搞笑傳聞最有名。由於行草書的藝術化書寫方式有時候的確會讓人“乍一看”像是另外一個字,比如說“山東博物館”牌匾上的“物”字,就常被搞笑高手“聯想”成“婦”字。

郭沫若書法,不配給“山東博物館”題字?專家:看看故宮博物院

爭議匾額

當這個字被讀成“婦”字之後整個牌匾就有了三四個“聯想式”讀法了,這些出於“搞笑”心態的誤讀往往是不雅的,讓這座知名文化展館無辜被貼上了“貽笑大方”的標籤。其實,製造這種“聯想式”誤讀的人都清楚,“山東博物館”匾額乃是採用郭沫若所題書法。

郭沫若書法,不配給“山東博物館”題字?專家:看看故宮博物院

爭議匾額

或許是因為對郭的書法不屑、也或者是想借此“笑話”來鞭撻醜惡,只是沒想到炮製出的幾種“誤讀”流傳甚廣以至於博物館淪為了無辜的笑柄。當然,製造出“誤讀笑話”的人也非憑空捏造,博物館大樓上高懸的五個金燦燦的大字其實並非郭沫若專程題寫,而是博物館在他題寫的一幅書法上,將原來的豎行落款部分拆分集字再進行橫排,才有了這樣一幅很容易被普通人“看走眼”的牌匾。

郭沫若書法,不配給“山東博物館”題字?專家:看看故宮博物院

郭沫若原始題字

誤讀館名的笑話傳了多年之後,一位書協專家覺得這樣的影響實在太不像話了,不久前他建議應當把這塊被人當成“笑話”的匾額給換掉,提出可以用王羲之的字體來替換掉的方案。這位書協專家就是孟鴻聲,他不但是書協理事還是一位地道的山東人,對於家鄉最大的博物館被人用流言蜚語當笑話傳這件事,他是第一個鄭重發聲提議換掉的書壇人士。

郭沫若書法,不配給“山東博物館”題字?專家:看看故宮博物院

“物”“婦”對比

儘管孟鴻聲沒有將“淪為笑話”的原因歸咎於郭沫若書法,但他指出在眾多郭所題寫的匾額當中,唯有這一塊被不靠譜地誤讀,原因之一就是使用者採用了並非為匾額而寫的書法。他的換匾提議在網上得到很多人的支持,郭沫若書法不配給山東博物館題字的論調之聲似乎挺多,但另外一位來自國家博物館的專家卻對換匾提議有不同的看法。陳履生先生既是美術領域的專家又是國博的副館長,他看到孟鴻聲的換匾提議之後也發表了一篇“商榷”文。

郭沫若書法,不配給“山東博物館”題字?專家:看看故宮博物院

孟鴻聲

陳履生覺得首先不應該在郭書上找原因,因為但就現在這塊匾額題寫書法的筆跡上來說並無錯誤,他還特地指出最常被用來做文章的那個“物”字,通過對比歷代王羲之趙孟頫所寫的“婦”字來看,完全是扯不上任何足以讓人誤會的聯繫,鬧出的笑話不是集字使用者的問題也不是書寫者的問題,原因應當在社會根源上去探究,而且這種“笑話”也不是山東博物館一家遭遇了,不應當以換匾這種舉動去“屈就”那些製造笑話的惡搞者。

郭沫若書法,不配給“山東博物館”題字?專家:看看故宮博物院

陳履生

總結陳履生的意思大概就是這樣:匾額被誤讀不是博物館和書法家的錯,而是那些惡搞者故意誤讀的後果,因此博物館也不能因為那些無知者的錯或者責任而背鍋,應當有文化自信和定力去面對這種“笑話”,你要是真換匾了,豈不是縱容了那些惡搞者?

郭沫若書法,不配給“山東博物館”題字?專家:看看故宮博物院

故博匾額

至於說郭沫若的書(人)法(品)不行(其實行不行也不是誰能說了算的事),是否真就不配給山東博物館題字呢?在專家陳履生先生這篇“商榷文”中,他還特地有舉例讓大家看看故宮博物院、周口店遺址、仰韶文化、西安碑林等重量級的博物館,這些都是採用的郭書,而且故博的匾額還是頂層授意下采用的郭書,這些都足以證明郭先生的書法絕對是“配得上”的。

至於孟先生提議的用王羲之字體,陳先生倒是不置可否未作回應,他們兩位都是精通文化和書法的專家,總之,說換匾的有必須換的道理、說不換匾的似乎也理所當然,爭議匾額換不換的問題還有待專家研究一番,未來山東博物館到底會不會換匾,咱們拭目以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