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水能手——抹香鯨

抹香鯨(學名:Physeter macrocephalus):頭部巨大,下頜較小,僅下頜有牙齒。主要食烏賊。體長可達18米,體重超過50噸,是體型最大的齒鯨,頭部可占身體的1/3,無背鰭;潛水能力極強,是潛水最深,潛水時間最長的哺乳動物。體型似魚,用肺呼吸。頸短,頭似與軀幹相聯;頸椎癒合;鼻孔為噴孔,位於吻端,前肢成鰭,前臂退化,掌部變長,趾數增加,但從外部看不出趾和爪;後肢退化;尾似魚,有水平尾鰭,游泳靠尾揮動。


潛水能手——抹香鯨

抹香鯨雄性體長11-20米,雌性體長8.2-18米,成年體重25-45噸;出生時幼體長4米,體重達500千克。與身軀比較,抹香鯨的頭部顯得不成比例的重而大,具有動物界中最大的腦,而尾部卻顯得既輕又小,這使得抹香鯨的身軀好似一隻大蝌蚪。成年雄鯨的頭部尤為突出,一般頭部占身軀全長的四至三分之一,外表大致呈方體。它的鼻孔就位於這個巨大的長方體頂部左前方的兩側。異常的是,抹香鯨雖有兩個鼻孔,但只有左側鼻孔暢通,用來呼吸,而右側的鼻孔則天生阻塞,這致使抹香鯨在浮出水面呼吸時,總是身軀偏右,水霧柱以約45°角向左前方噴出。抹香鯨的下頷短小且狹窄,似棒狀,長度要比頭部的上頷短,很不相稱,由側面觀看時不易分辨。它的下頜雖小但骨骼結實且強有力。下頜頜面上生有數顆圓錐體牙齒,環繞下頜20多釐米長。而抹香鯨的上頜則不生牙齒,只有被下頜牙齒刺出的一個個圓錐形的小洞。

身體呈流線形口內無須,均具齒,是不換性齒、單根、單尖、同形。吻甚長,鼻骨、額骨、頂骨向背後方向推移,頭骨左右不對稱,特別在鼻孔區最明顯。外鼻孔一個,位於頭頂,俗稱噴氣孔。前部肋骨為雙頭肋。無鎖骨。前肢鰭狀,適於游泳。腰帶和後肢退化,尾鰭水平。呼吸道和消化道完全分開。雙角子宮,乳腺一對,位鼠蹊部。陰莖可完全縮入體壁內,睪九位於腹腔內。 [3] 身體中後段的皮膚表面通常有許多水平方向的折皺,這點與其他鯨類平滑緊實的皮膚不同,肥胖個體的皮膚折皺通常較不明顯。噴氣孔位於頭部前方且偏左,這是因為抹香鯨的頭骨在發育過程中會極嚴重地向左邊歪斜。背部相對於背鰭的位置有低矮的隆起,其後有一連串較小的突陵一路延伸至尾鰭,尾柄厚實。胸鰭短而寬闊,尖端渾圓,尾鰭呈三角形,邊緣筆直。抹香鯨的性別體型差異很大,成年雄鯨的身長通常比雌鯨長三分之一,體重可達雌鯨的二倍。下顎有二十至二十六對大而呈圓錐狀的牙齒,上顎的牙齒小而埋於牙齦中,或僅具牙槽。

抹香鯨背面膚色深灰至暗黑,在明亮的陽光下呈現為棕褐色。腹部銀灰髮白。上唇與下顎近舌頭部位為白色。側腹處通常有不規則的白色區塊。

抹香鯨骨骼的特點是頭骨巨大,約為骨架全長的1/3。顱頂形成巨大凹陷,翼骨發達,枕骨癒合,無淚骨;頭骨左右明顯不對稱,左骨質鼻孔比右邊大;左鼻骨發達,右鼻骨退化;左前頜骨較短,向後僅達鼻孔,右前頜骨後延超過鼻孔達顱凹後壁。寰椎遊離,其它6枚頸椎癒合;肩胛骨高大於寬,第11對肋發育不全,扁直、短小,是鯨類骨骼中最特殊的。


潛水能手——抹香鯨

抹香鯨廣泛分佈於全世界不結冰的海域,由赤道一直到兩極都可發現它們的足跡,主要棲息於南北緯70之間的海域中。其中以深且富生產力的海域為最。成年雄鯨與雌鯨的分佈情形有明顯的不同,雌鯨通常棲息於水深1,000米以上、緯度40度以內的海域,但在北太平洋可達北緯50度左右 ;雄鯨幼年時跟隨母親在熱帶海域生活,成長後會離群逐漸向較高緯度移動,體型越大、年齡越老的雄鯨,分佈範圍也越偏高緯度,甚至會接近兩極浮冰地帶。雌鯨與未成年抹香鯨群通常會停留於1000公里寬的區域內至少10年,而成年雄鯨移動情形寬廣的多。


潛水能手——抹香鯨

活動

抹香鯨喜群居,往往由少數雄鯨和大群雌鯨、仔鯨結成數十頭以上,甚至二三百頭的大群,每年因生殖和覓食進行南北洄游,其游泳速度很快,每小時可達十幾海里,而且抹香鯨有極好的潛水能力,深潛可達2200米,並能在水下呆兩個小時之久。

因為抹香鯨的潛水時間很長,在海面上看到的機會不大,但其特殊的外形與噴氣使其不易與其他大型鯨類混淆。兩次下潛的間隔抹香鯨會在海面漂浮或緩慢遊動,外觀上很像巨大的漂流木;左傾約45度的噴氣低矮而呈樹叢狀。經常有躍身擊浪或鯨尾擊浪的動作。抹香鯨浮在水面上睡眠,睡眠很沉,常在水面上靜浮幾個小時。船隻夜間在海上停航.漂流中,常發現大鯨靜靜地睡在船的旁邊。

長期穩定的雌鯨群構成抹香鯨社會的核心單位,此類小群可達12頭成年雌鯨,並伴隨其雌性與年輕雄性後代,一般遊速每小時5~3 海里,受驚時可達7-12海里。身長達12至17米的年老雄鯨多半獨自在大洋中悠遊,極少發現持續達1日以上的交流情形。整群的抹香鯨有時會在沙灘上擱淺。

體溫

鯨是恆溫動物,其平均體溫35.5℃,在哺乳類中它的體溫偏低,比人的體溫低1.4℃。鯨終生沐浴大海。儘管海洋環境比較穩定,但氣候有嚴寒酷暑之更替,海域有赤道兩極之不同,海水有表層與深水之差別,水溫同樣也會有很大變化。如熱帶海表面水溫約28℃,接近兩極的寒冷海域是0℃,在千米深處,即使在盛夏的赤道海域,水溫也僅有4-5℃甚至0℃。鯨有時出沒於赤道附近,有時洄游至兩極海區,更不時地潛游於千百米水下,同樣會浴寒遇暖。有時水溫懸殊地低於鯨的體溫,鯨體的熱量很容易向冷水中逸散。而且水的傳熱速度很快,比空氣快25倍,加之鯨在水裡是不停地遊動,相當於水以一定速度流經鯨體表面,猶如冷風掠過身體,散熱就更快。

身上披一層很厚的絕緣體,是保持體溫的最好的方法但動物一到水裡,毛就被水浸溼,不僅失去了保溫作用,而且增加運動的阻力,所以促使鯨體的毛漸漸消失:而代之以很厚的皮下脂肪層。脂肪是熱的不良導體,它的導熱性比水低得多。鯨的皮下脂肪等於身上披著一層脂肪被,形成一層天然的絕熱屏障。在鯨類中,抹香鯨平均厚13-18釐米。皮下脂肪越厚,隔熱性能就越強。

鯨類的皮膚若厚為1釐米吋,溫度每降低1℃,在每平方釐米的面積上,每秒鐘就要散熱0.0005卡。照這個標準推算,鯨類每小時散失的熱量,大於它們在相同時間內所能產生的熱量。因此。鯨在冷水域吋,必須整天不斷地運動,提高代謝率,產生熱量,維持它的體溫,就是睡眠吋也不完全靜止,而且睡眠時間短。

鯨的尾鰭、背鰭和鰭肢上,循環系統的結構很特殊。它的動脈分為無數平行的小動脈,每條小動脈周圍又被許多縱行的靜脈血管包圍,形成一個個的血管束。這是一種反式熱交換系統,是調節體溫的結構。由於鰭都較薄,很容易受外界水溫的影響而變冷。據測定,即溫度高的動脈血在達鰭表面之前先被靜脈預冷,溫度低的靜脈血在返回心臟前先被動脈預熱,換言之,流往鰭表面的動脈血,在途中先把一部分熱量傳遞給靜脈血重新帶回體內,從而減少熱的散失。

鯨在長時間的激烈運動後或在暖水域吋,體內也會產生過多的熱量,但它的皮膚上無汗腺,且皮下還有一層很厚的脂肪層充當隔熱屏障,無法經這條途徑排掉多餘的熱量。它的過剩熱量是通過鰭上等部分散發出去的。的溫度到達鰭肢,把過多的熱量散發出去,中途就不再把一部分熱量傳遞給靜脈帶回去。這種調節體溫的血管網,不僅鰭上有,而且全身的皮膚上都有。動物潛水時,由於深水裡的溫度低,所以體表面的血液減少,從而抑制熱的散失;相反,體溫升高時,體表面的血液增多,加速熱的散發。體表面的血液循環可能受水溫支配,即水溫高或體內溫度上升時,體表面的血液增多,加速散熱;反之則血流減少,抑制散熱。

食性

主食大型烏賊、章魚、魚類,而烏賊、章魚主要吃蝦、蟹、等甲殼類動物和魚類。每天要消耗相當於體重3%至3.5%重量的食物。

雄鯨同樣以槍烏賊為食,不過偏好獵物的體型通常更大,例如大王酸漿魷。曾經在一頭抹香鯨的胃中發現一隻尚保持完整,長12米、重達200千克的大王烏賊。在抹香鯨的嘴邊與身上有時會有類似被抓傷的刮痕與圓形的吸盤印痕,推測可能是與這類大型獵物搏鬥時,由槍烏賊觸鬚所留下的傷痕,曾有發現直徑達11釐米的吸盤印痕的記錄。


潛水能手——抹香鯨

抹香鯨的繁殖速度緩慢,雌鯨要到9歲才能成熟,而雄鯨的成熟期要更長些。成年雌鯨每4-6年才懷胎一次,每胎一隻幼鯨,極少出現雙胞胎,而它們的哺乳期長達兩年。繁殖地一般在南、北緯40度之間的熱帶與亞熱帶海域,雖然有部分交配行為在冬季中至夏季中發生,但大多數在春季:在北半球,交配期可能自1月一直到7月,而以3至5月為高峰;南半球的抹香鯨交配期在8月與12月之間,集中在10月。 懷孕期至少在1年以上,可能長達18個月。雌鯨哺乳期至少2年,有時更長。壽命大約70年,最長可達一百餘年。每胎僅產1仔,偶見2仔,幼仔體長4~5米,哺乳期1~2年,最長壽命可達70年。抹香鯨為一雄多雌,小抹香鯨出生後,一般在10歲左右開始成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