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从别人手中抢过来的姨太,为何后来和张作霖老死不相往来?

点灬小点


张作霖(1875年-1928),爱国将领张学良的父亲,乳名老疙瘩,也被人称为"张大帅"。


张作霖贫苦出身,投身绿林,清政府将其招安,先后担任奉天督军、东三省巡阅使等,号称"东北王",为北洋军奉系首领。

成立东三省陆军整理处。与孙中山、段祺瑞及卢永祥结成同盟。第二次直奉战争胜利后,张作霖打进北京,任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

张作霖对日本人寸土不让,同时治家严谨,给家里定下了不少的规矩,也注重子女的教育。



张大帅有六个夫人,共育有八个儿子,六个女儿,我们来看一下他的夫人们:

  • 大太太赵春桂,因张作霖的风流韵事常闹冷战,关键也没起作用,而且自己还气坏了身体。

  • 二太太卢寿萱,庄重自持,精通诗词歌赋,有大智慧,日子过的比较滋润。

  • 三太太戴宪玉,最貌美,极有个性,一味争宠,最后出家为尼。

  • 四太太许夫人,读书怡情,培养子女,遇事有见解,七七事变后移居美国。

  • 五太太寿夫人,受过高等教育,单名为懿,有人称之为张寿懿。

  • 六太太马夫人,原为寿夫人身边丫鬟,1975年病逝于台湾。

今天的主人公就是这位三太太戴宪玉,那最后二人又为何老死不相往来,像是仇人一样?

戴宪玉有国色天香,倾国倾城之貌,怎奈名花早早有主,故事却有了另外的发展,一说是在路上,二人偶遇后,就把张作霖的魂给勾去了。



此时,戴宪玉刚刚婚后不久,小日子过得很好。但是张作霖硬是找人给戴宪玉婆家送去2000两银子,让他家远走高飞,自己则夺了人家的媳妇。

另一说是戴宪玉的父亲犯了事,判了死刑,戴宪玉家人托张作霖帮忙,张作霖看上了戴宪玉,为了救父,戴宪玉救委曲求全跟了张大帅。



跟了张大帅后,戴宪玉才知道,大帅府还有大太太,二太太,在自己后面还又娶了四太太。于是,开始闹脾气,但是没办法,心里也落下了对张大帅的怨气。

张大帅虽然四处拈花惹草,但是同时也制定了家规,希望各房太太能和平相处。但是单单这个三姨太总是闹事,争宠。

张大帅经常四处征战,其中之一随军的太太中,就有戴宪玉。可是戴宪玉又受不了风餐露宿的苦,于是经常闹脾气,有一次还和张作霖的亲信吵架,并泼了人家一盆水。



士可杀不可辱,气得人家离开了张大帅。张大帅知道后,对戴夫人是大发雷霆,说兄弟是手足,没有他们,自己怎么打仗,怎么立足江湖,而女人是衣服,没了可以娶。

戴夫人听了是极度心寒,二人之间的距离更大了。

后来,戴宪玉的弟弟,仗着自己是大帅的小舅子,酒后把路灯都更打坏了。张作霖为正军威,杀一儆百,就把小舅子给咔嚓了。戴宪玉曾去苦苦相劝,要他给弟弟留条命,但是张作霖不听。



感到人情薄冷的戴宪玉一气之下去了尼姑庵,带发修行。张作霖此时心中也有些后悔,一连数月都去劝她回心转意,也让二姨太去劝,并带去了戴宪玉爱吃的菜。戴宪玉摔了菜,说自己的心已经死了。

一年后,戴宪玉病死在尼姑庵,结束了自己并不满意的一生。戴宪玉真的是最后做到了与张大帅老死都不相往来的结局,令人唏嘘不已。


历史漫谈君


张作霖的一生中,先后共有过六个妻妾。在这六个人当中,有五人都是张作霖明媒正娶而来,唯有一人是张作霖强娶过来。因为,这个女人长得实在太漂亮,以至于让信奉“女人如衣服,兄弟如手足”的张作霖,也不得不动手抢。

这个人,就是张作霖的三夫人戴宪玉,又称陶夫人。这位戴宪玉,原本是北镇县捕盗班头未过门儿媳妇,后来张作霖在一次外出剿匪的过程中无意间见到美丽动人的戴宪玉,当即对她一见倾心,于是张作霖便利用其权势和金钱迫使戴宪玉跟了自己。

婚后,张作霖对戴宪玉是百般宠爱,每日都会花大量的时间去陪着她,对她的要求也是有求必应。如果事情到此,两人的日子也还算圆满。但在不久此后,张作霖便与戴宪玉彻底闹翻,以至于两人直接老死不相往来,这又是为何呢?



在电视剧《少帅》中,有关张作霖与戴宪玉的恩怨情仇并没有展开演绎,但剧中却特意演绎了这样一段情节,那就是张作霖枪决戴宪玉的弟弟时,随着处决枪声响起,伴随而来的是戴宪玉的一声凄凉的喊叫。自此,戴宪玉的性情大变,一点小事也能将她惹火。再后来戴宪玉便和张作霖大吵一架后负气出走。

从某种意义上说,戴宪玉与张作霖的决裂,导火线确实是因为她的弟弟被枪决。当时,在戴宪玉做了张作霖的姨太太后,其亲弟弟也进入到张作霖的卫队中担任官职,可谓是风光无限。

但是,戴宪玉的这个弟弟却不是个好东西,自己沾上大麻不说,还经常仗着自己是张作霖的小舅子而为非作歹。有一次,他酒醉后晚上外出游荡,用短枪连射路灯当游戏,结果一条马路的路灯全被他打碎。

电灯公司发觉后向帅府禀报,张作霖大怒,立即命令卫队长将其枪毙。卫队长考虑到戴某好歹也是张作霖的小舅子,罪不至死,于是暂时将其禁闭起来。几天后,三夫人戴宪玉趁张作霖高兴的时候,就趁机为弟弟求情。

此时,张作霖才知道自己这个小舅子还活着,这让张作霖非常生气。因为,自己亲自下的命令竟然没有被执行,这不是反天了吗?于是,张作霖立马将卫队长喊道,严厉的告诫他,总而言之,倘不立即枪毙他,我就立即枪毙你。于是,戴宪玉的弟弟就这样被枪决。



此事之后,戴宪玉便性格大变,在府中不仅时常对下人说打就打说骂就骂,还经常与张作霖争吵,甚至后来干脆直接搬出大帅府,自己一个人居住。不过此时,两人还并没有彻底决裂,但紧接着又发生了一件事情,彻底葬送了两人之间的情分。

这件事是这样的,就是戴宪玉因为和张作霖闹得不愉快,便又想念起自己以前的未婚夫李海庭,恰好当时这位李海庭正在奉天税务局当科长,于是戴宪玉便趁张作霖又外出到蒙古作战之际,派人与李海庭联系上。自此,李海庭不时会到戴宪玉的居所看望这位旧时的“情妹妹”。

由于戴宪玉性情孤僻暴躁,对身边佣人时有责难、辱骂,致使许多人对她多无好感,有的甚至很仇视她。因此,她与李海庭之事,很快在佣人间你传我讲,诽闻四起。所以等到张作霖回到奉天不久,便从他人口中得知戴宪玉“出轨”的消息。

对此,张作霖自然怒不可遏,于是他便借肃清乱党之名,把李海庭逮捕入狱。随即派亲信以酷刑审讯,后来证实两人确实没有不轨的行为。此时,戴宪玉为让情人活下去,又给张作霖写下与李海庭断绝来往的“保证书”,张作霖这才罢休。

不过,李海庭虽然被释放,但因为在狱中受到残酷的折磨,所以出狱不久后便病逝。戴宪玉得知消息,悔恨交加,便决意离开张作霖,后来在二夫人卢寿萱等人的劝说下,戴宪玉被送往沈阳城一座寺庙带发修行,至此不再与张作霖往来,1921年戴宪玉在慈云寺郁郁而终,时年34岁。


我是赵帅锅


便先不说此时先看看张家的宅规:一、严禁夫人干预政事,不听枕边风

二、严禁夫人聚众闲聊,以免滋生事端

三、各房太太地位不分尊卑,均以夫人相称

四、严禁夫人私自做寿

五、严禁虐待下人

六、实行严格的薪俸制,各夫人每月按时支取

七、饭菜实行等级分餐制,各夫人与子女分别在自己房间用餐

八、严格作息时间,外出活动一律不超过晚上十点钟

九、重视子女文化教育,延聘名师为子女启蒙

十、子女婚姻不得自主。便只看一和六此后出事也因此了。

戴宪玉是张作霖在北镇看上便成为了三姨太,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他的弟弟戴宪生给张作霖当卫士也是个中尉排长,他也有个嗜好:抽大烟。当时戴宪生去烟馆抽烟因为军饷不够,所以向姐姐戴宪玉要钱却因为家规六月钱花完便没给,却因此戴宪生没钱却把奉天的一条街的路灯崩了,张作霖要枪毙他,戴宪玉因为家规一无法干预便开始与张作霖闹翻。

戴宪玉离开去当尼姑也是因为家规六而没有领到月钱因此去了尼姑庵,出家。


鄙人易寒笙


自古红颜多薄命,这话也非常适合张作霖的三姨太戴宪玉,在张作霖的六个老婆中,这位戴宪玉可能是最有姿色的,但也是对张作霖带来负面影响最大的。原配赵春桂好歹是张作霖发家的贤内助,张作霖不断纳妾导致原配赌气回老家,而这个戴宪玉不仅没有给张作霖带来任何帮助,而且成为张家后院的定时炸弹,最终也是看破红尘,出家为尼,给老张的脸上抹了黑的同时也未生下一个张家后代。


戴宪玉的来历

张作霖的六个老婆来历各不相同,原配夫人赵春桂算是与张作霖自由恋爱,而赵春桂的家庭算是富裕的,这个老婆也算是张作霖起家的第一层阶梯;二姨太卢寿萱生于书香门第,张作霖当土匪头子的时候,他的手下看上了卢寿萱,便请张作霖做媒,哪只张作霖见了卢寿萱也有些把持不住,干脆给自己提亲做了老婆,卢家多少有些害怕张作霖,所以二姨太也有威逼迎娶的意思;四姨太许澎阳是个贫苦人家的孩子,她是与三姨太前后脚进的门,当时的张作霖已经混的有模有样了,所以这门亲事算是高嫁,入了张家大门,她也是本本分分的相夫教子,也是最老实的一位姨太;五姨太张寿懿算是名气最大的一位,这个老五在皇姑屯事件后的处理上彰显了过人的智慧,帮助张家平稳渡过危机,这位机智又有大局的五姨太也是张作霖明媒正娶的大家闺秀;六姨太马岳卿本来是一个戏子,老五看出张作霖对这位戏子的喜爱,便自己做主将马岳卿带回了帅府,起初张大帅没太好意思下手,只是令其做了通房丫鬟,当马岳卿生下张怀敏后才正式有了名分。

以上五个夫人的来历并没有太大争议,惟独三姨太的来历在历史上留下了两个版本,这两个版本也都可以说成是“抢来的”。不同的是第一个版本说的是抢来的少妇,第二个是说抢来的未婚妻。



第一个版本说戴宪玉是北镇县捕盗班头的儿媳妇,由于戴宪玉姿貌出众,可能是未曾生育且保养的也非常好,所以街头的偶遇令张作霖看上戴宪玉,偶遇后张作霖让义父杜泮林上门提亲。但毕竟是别人家的儿媳妇,哪有上门提亲儿媳妇的道理,所以也就试图劝阻张作霖,但正如张作霖自己所言,没有什么事是他想做而做不到的,杜泮林拗不过张作霖,只好硬着头皮去提亲。捕头儿也是头回遇到这样的事,上别人家提儿媳妇的亲可谓是新鲜,但他却是儿媳妇的公公,碍于张作霖的威名,捕头儿客客气气的回绝了杜泮林,这要不是张作霖有头有脸的,估计杜泮林少不了挨顿毒打。



第一次提亲未成,杜泮林回去继续劝阻张作霖不要再执着下去,而张作霖的副官却表示快刀斩乱麻,建议杀掉捕头儿的儿子。张作霖自己拿定了主意,让杜泮林带上2000两白银再去提亲,这一次交代杜泮林先吓唬,再给好处,这样的话就能成功。果不其然,杜泮林先是陈明了得罪张作霖的下场不好,然后拿出2000两白银,让捕头儿父子离开此地,去他乡安家度日,再娶上一房老婆,这些钱足够他们一辈子享用。经过这一威逼利诱,张作霖终于把戴宪玉占为己有。



第二个版本说戴宪玉是为了救含冤入狱的父亲才舍身嫁给张作霖,这个版本中,捕头儿就是戴宪玉的父亲。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戴宪玉跟随父亲戴锡成迁往新民府,父亲就是新民府的捕头儿。此时的戴宪玉已年芳十八,由于家庭条件尚可,读过书,学过女工,又生得漂亮,故而到了新民就被当地男子李海庭看上,双方情投意合,定下婚约。同年,戴锡成因通匪之嫌被下狱,此事与张作霖有直接关系,在其担任奉天巡防营前路统领时平定了惯匪杜立三,收押的杜立三手下供出戴锡成与杜立三有旧,张作霖报告了新民府尹增棋后将戴锡成收监关押。



这个版本中,上述张作霖义父杜泮林又是戴宪玉爷爷的拜把子兄弟,事发以后,戴宪玉与母亲到处奔走,最终求到了杜泮林。杜泮林念及与其爷爷有旧,也就费尽心思的搭救,在一次张作霖喝酒正尽兴时,带着戴宪玉母女前往相求,这一去便让土匪头子起了色心。酒桌上的张作霖并没有完全暴露出自己的歹心,只是让戴宪玉为其斟酒,戴宪玉救父心切,害羞之余只得硬着头皮伺候这个老土匪,要说这个戴宪玉也是读过书的女子,谈吐优雅,举止大方,这更引起张作霖的喜欢。



酒后张作霖并未提起戴宪玉父亲的事,待数日后杜泮林再找张作霖说起戴锡成的事时,张作霖便直言不讳的说要迎娶戴宪玉。这即是张作霖给义父杜泮林的台阶,也是他提出的条件,而杜泮林可能也不知道戴宪玉有婚约在身,也觉得这事儿可行,算是当年拜把子兄弟家因祸得福攀了高枝儿,于是欣然做了了媒人。这个说媒与上一个版本大同小异,戴宪玉的母亲觉得土匪出身的张作霖是趁人之危,杜泮林则以戴锡成所犯死罪、张作霖家大业大晓以利害,戴宪玉最终选择舍身救父,同意了嫁给张作霖做三姨太。

老死不相往来的原因

戴宪玉虽然是张作霖准备迎娶的三姨太,但家里的原配夫人赵春桂是位刚烈的女性,这位赵春桂就是因为不满张作霖的招妻纳妾选择了回老家,也是与张作霖老死不相往来的,就连重病之时也不愿意去奉天城疗养,最终骨瘦嶙峋的病死于老家。这位刚烈的女人在张作霖准备迎娶戴宪玉时,刚与张作霖大闹了一场,原因就是张作霖迎娶二姨太卢寿萱。所以张作霖在得到戴宪玉后,只是先将其安排在亲民县菩萨胡同,老张的把妹功夫也是有一套,金屋藏娇的戴宪玉从一个被“强占”的民女,变为一个十分欣赏和喜欢老张的娇妻。但这种家里家外两头跑的生活毕竟不会长久,戴宪玉也从风言风语中愈发的看重名分,未过门的戴宪玉永远只能算是老张的外室,算不上姨太,这就萌发了对张作霖的不满。


与此同时,戴宪玉的事情被赵春桂和卢寿萱得知,老张的家里再次热闹起来,好在是张作霖此时被清政府任命为奉天马步营统带,腰板更加硬气,干脆借机修理一下原配夫人和二姨太,于是将戴宪玉明媒正娶抬进府里,但抬进张府的不只是戴宪玉一人,还有一位四姨太许澍阳,而且是大着肚子进的府。这件事让戴宪玉心生寒意,更有风言风语说她沾了许澎阳怀孕的光才进了张府,从菩萨胡同的甜言蜜语,到进张府后的冷暖自知,戴宪玉也开始变得满腹牢骚,性情大变。



张作霖本来喜欢的是戴宪玉温文尔雅,可如今变成了怨妇,且在张府动则打骂下人,搞得家庭人缘也不是很好,老张就想着带着戴宪玉出去走走。1908年,张作霖奉命前往辽北剿匪,戴宪玉便被带着随军,在老张看来这是带着老婆散心,而军旅生活相当艰苦,且军中都是粗鲁的爷们儿,更有些起初就跟着张作霖的绿林土匪,娇生惯养的戴宪玉哪受的了这个。性情本就变得暴躁的戴宪玉,在军中与负责服侍她生活的军官发生了矛盾,引起了争吵,戴宪玉觉得委屈,就向张作霖哭诉。老张作为一军主帅,遇到这种事就是家里哄着老婆,军中护着将士,一边跟戴宪玉说严惩该军官,一边跟该军官论手足之情,不巧的是戴宪玉知道了这件事,更觉得老张平时都是欺骗自己的,这就有了另一件事——给老张“戴绿帽子”。


上文的第二个版本说戴宪玉有个未婚夫名叫李海庭,对老张失望透顶的戴宪玉愈发的怀念这位青梅竹马。正是此时,对军旅生活水土不服的戴宪玉患了疾病,被送回了奉天城疗养,青梅竹马的李海庭恰好又在奉天税务局任职,这便为两人再续前缘提供了机会。戴宪玉当时在奉天小南关处疗养,李海庭时常前往探望戴宪玉,这本来只是一种正常的嘘寒问暖,但由于戴宪玉的人缘不好,被人看见之后就传出了绯闻。到1911年10月,武昌起义暴发,张作霖趁机驰援奉天“救驾”,回到奉天的张作霖听闻了戴宪玉与李海庭的绯闻,张作霖的暴脾气是出了名的,怎能受的了绿帽子,于是就借肃清乱党之名,把李海庭逮捕入狱,令亲信以酷刑审讯,李海庭忍受不住严刑拷打,写下了与戴宪玉不轨的证词。


张作霖的这一招着实有点狠,不管戴宪玉有没有不轨行为,李海庭的证词都给她戴上了不忠的枷锁,然后看在戴宪玉的面上向总督赵尔巽求情,放了被打的半死的李海庭,表现出你对我不忠,我不能对你不义的宽广胸怀。而戴宪玉是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既不能帮李海庭求情,以免被说心里有鬼,又不想拖累老情人李海庭,两头为难的戴宪玉只能任凭张作霖处理,最终写下再不与李海庭来往的保证书。李海庭被释放后,不仅因作风问题丢了工作,还落下一身伤残,回老家新民后窘迫至极。戴宪玉忍不住修书一封表示宽慰,哪想又落到张作霖手里,再次被张作霖辱骂了一番,坐实了她毫无悔改知心的不忠行为。随着1912年春节期间,李海庭病故的消息传来,戴宪玉的精神状态一落千丈,变得郁郁寡欢,绝望之中也产生了对张作霖的痛恨。


至1915年,戴宪玉有个弟弟在张作霖卫队旅当卫兵,这个弟弟仗着姐夫是张作霖,在军队里毫无组织纪律性,有一次酒醉后外出游荡,开枪打碎了一整条马路的路灯。电灯公司报告给张作霖后,引起张大帅的勃然大怒,随即命令卫队长枪毙戴宪玉的弟弟。卫队长觉得大帅可能是一时生气才做此决定,又觉得戴某是三姨太的弟弟,骨肉至亲且罪不至死,于是擅作主张暂时将戴某关押起来,然后禀报戴宪玉。戴宪玉得知后便向张作霖求情,张作霖这才知道卫队长还未枪毙戴某,气急败坏的张作霖对卫队长说“若不枪毙他,我就枪毙你”,并向戴宪玉表示,如果不严惩其弟弟,就是辜负了家乡父老,就没有脸面再治理政务。


这件事情本身上确实做的有些过了,张作霖治军确实严厉,但也极为袒护将士,这种破坏公共财产的行为有损军容军貌,但罪不至死,这里的处理方式更多的表现了张作霖对戴宪玉的厌烦。这种厌烦还表现在家庭内部,戴宪玉弟弟被枪决以后,她的心情更加糟糕,时常对周边的人发怒,有一次当着张作霖的面打了丫鬟一巴掌,张作霖忍无可忍的说了句“不愿在帅府可以滚”。此话一出,戴宪玉便心生了离开张作霖的念头,但此时的张作霖毕竟是个人物,一个帅府容不下一个女人,传出去对大帅的名声不利,二姨太卢寿萱此时在家主持大局,几经劝说下,戴宪玉被送往沈阳城一座寺庙带发修行。

“有才不是德,结缡辽海成一梦;无情却有情, 暮鼓青灯也春秋。”——袁金凯代写挽联

张作霖也未曾阻止戴宪玉离家修行,也希望她能洗心革面,倒不是真希望她能一心向佛。在此期间,戴宪玉回忆起往事,心中的委屈难以平复,在想想李海庭和弟弟的离世,不胜悲痛,决定彻底与张作霖决裂。当卢寿萱再来看望她,以期她修行结束回帅府的时候,戴宪玉表示自己已经不是张家的人了,不愿再进帅府,此后张作霖再派人接她回帅府,亦被她拒绝,最终主动要求削发,遁入佛门,1921年5月,戴宪玉病逝,年仅34岁。此时正值第一次直奉战争暴发,张作霖无法抽身,是由时任奉天省署秘书长的袁金凯代为惦念,戴宪玉就连去世都显得孤独。



综上,张作霖威逼利诱拿下了三姨太戴宪玉,却未能给予她一个完美的生活,这也是由个人要强的性格决定的。戴宪玉虽然是以三姨太的身份进入了帅府,却在帅府没有任何话语权,甚至在张作霖的特殊身份下,她不如一个军官显得重要。从对自己身份的不满,衍生出个人情绪的爆发,失去优雅的戴宪玉不再是张作霖喜欢的样子,无端的争吵与发怒使张作霖厌烦至深,这也是张作霖在处理李海庭以及戴宪玉弟弟事件中较为绝情的因素。而这些事情的发生使戴宪玉逐渐心灰意冷,最终选择出家为尼,与张作霖老死不相往来。


棍哥观史


要说张作霖的老婆,好几个都是半抢半娶的,谁叫张作霖就是土匪出身呢?

除了张作霖的结发夫妻赵春桂是没发迹时娶的,剩下的妻子就没有不是张作霖带点强抢的手段,比如二夫人卢寿萱是办保险队时候强抢进门的,三夫人戴宪玉是剿匪的时候强抢进门的,四夫人许澍旸也是生拉硬拽进的大帅家门。

到张作霖娶五夫人、六夫人的时候,张作霖已经有了权势,不像去二、三、四时候那般霸王硬上弓。

这些夫人在不同时期,以不同的姿态嫁给了张作霖,大多时候都把自己看作是张家人,相夫教子,只有三夫人戴宪玉是个例外,一度和张作霖闹的不可开交,后来甚至出家,老死不与张作霖往来。

今天,纵横就来讲讲张作霖从别人手中抢过来的三姨太戴宪玉的故事。

为救父命被张作霖强抢入门的戴宪玉

戴宪玉的父亲戴锡成是新民县衙的营班头,大小也算个小吏,因此戴宪玉自幼的生活过的还算可以,还读过几年书,1905年戴宪玉正好18岁,长的也是极为貌美,戴锡成也将戴宪玉定亲给了李海庭。

本来挺好的家庭,却因为戴锡成有通匪的嫌疑含冤入狱,原来戴锡成早年的时候和辽西巨匪杜立三有交情,张作霖在平定杜立三后有人举报戴锡成与杜立三勾结,张作霖当即将戴锡成关押。

戴锡成的家里开始四处求人打点,戴宪玉和母亲最后托人找到了张作霖,当时张作霖正在酒楼喝酒,戴宪玉为父亲求情亲自给张作霖倒酒,引得张作霖心里直痒痒,对戴宪玉有了想法。

后来张作霖表示如果戴宪玉可以给她当三姨太,他可以放了戴锡成,要知道戴锡成通匪的罪名要是坐实了,犯的就是重罪,整不好就是要掉脑袋的,尽管已经订立婚约,戴宪玉为救父亲还是毁约委身于张作霖。

一入帅府深似海,今是新人明日旧

估计戴宪玉也没有想到,在嫁给张作霖后,日子会这么不好过,在娶戴宪玉之前,张作霖已经娶了两房,俗话说的好,有再一、再二,不能有再三,有了第三个老婆后,张作霖就像脱缰的野马谁也拉不住,随着戴宪玉张作霖又娶了两房。

戴宪玉18岁入张府,虽然年轻貌美,却由于性格上心高气傲,和张作霖有着极大的隔阂,因此,两人感情并不牢靠,在嫁给张作霖后,戴宪玉整天郁郁寡欢。

张作霖到辽北剿匪的时候,就让戴宪玉跟随,由于辽北风沙大,戴宪玉根本就吃不了这个苦,因此经常因为事情和张作霖大发脾气,夫妻两个人的感情更加破裂,甚至抑郁成疾,身体日渐衰弱。

戴宪玉与曾经的未婚夫往来,与张作霖关系破裂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为什么说戴宪玉是张作霖抢别人的呢?就是因为戴宪玉在嫁给张作霖之前早就已经跟人订婚,曾经的未婚夫李海庭恰好在奉天税务局当科长,在得知戴宪玉有病后,经过几番波折,两人最终见面,李海庭以同村兄长的身份去看望戴宪玉。

后来就有了戴宪玉与李海庭有染的传闻,传闻传到张作霖的耳朵里,那还了得,张作霖立即以铲除革命党为由将李海庭逮捕入狱,并且进行严刑拷打,李海庭过了堂就承认自己是革命党了。

戴宪玉得知后,心情极为复杂,最终跟张作霖坦白,他们曾经是未婚夫妻,但是从来没有不轨的行为,张作霖在逼得戴宪玉写下绝不和李海庭有往来的“保证书”后,张作霖才放了李海庭。

李海庭本身就是一个读书人,哪里受得了大狱里面的酷刑,出狱后没多久就一命呜呼了。

李海庭死后,戴宪玉精神崩溃,选择皈依佛门,削发为尼,至此不再与张作霖往来,1921年戴宪玉在慈云寺郁郁而终,时年34岁。

谁对谁错,纵横就不去说三道四了,爱情的事情也没有什么对错,历史也未必真的如我们知道的这般清晰。


史论纵横


张作霖和三姨太戴宪玉曾经非常的恩爱,但是后来他们的感情却出现了裂痕。戴宪玉选择出家为尼,和张作霖老死不相往来。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很多人都猜测是他们的感情基础不够稳固,这个说法明显是靠不住的。戴宪玉已经许配给其他人,后来张作霖看重她的美貌,给她的婆家施压,这才成功把戴宪玉娶回家里。

张作霖对戴宪玉非常好,所以两个人开始的时候非常甜蜜,戴宪玉并没有因为张作霖破坏自己的婚姻而心有芥蒂,因为她之前的丈夫是北镇的捕头,两个人的婚姻是基于利益,而不是感情基础。张作霖能让她过上幸福的生活,给她无微不至的关系,这已经足够让她动心了。

张作霖和戴宪玉的感情没有出现问题,他们之间之所以会有矛盾点是在于张作霖杀死了戴宪玉的弟弟,也就是他的小舅子。戴宪玉和他的弟弟有着深厚的感情,她多次恳求张作霖手下留情,但是张作霖并没有听戴宪玉的话,而是选择坚持自己的想法。

戴宪玉之所以如此失望,不是因为她的弟弟被杀,而是因为她的弟弟因为一些小事被杀。张作霖的小舅子只是在喝醉后用配枪打碎了无数的路灯,甚至都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戴宪玉觉得她的弟弟应该受到惩罚,但是罪不至死。


按照她的理解,自己的弟弟之所以这样都被杀,也能够证明她在张作霖心中没有什么位置。这件事让两个人产生了巨大的矛盾,而且还是不可调和的那种。只要戴宪玉的弟弟没有办法死而复生,他们两个人的关系就不可能回到从前。

这件事从发生开始,就注定两个人的感情肯定会破裂。戴宪玉的感情是可以理解的,不过就事论事,若站在上帝角度来看问题的话,她对这件事的理解确实非常狭隘。

因为戴宪玉嫁给了张作霖,所以她的弟弟身份提高了很多,不过他的身上却仍然保留着很多的陋习。张作霖制定了严格的家规,是张作霖的弟弟违反家规在前,所以根本就不存在什么不知者不怪的问题。虽然张作霖的小舅子是酒后失态,但这不能成为他逃避惩罚的理由。


而且戴宪玉的弟弟犯得错误虽然不大,但是带来的负面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如果张作霖不严肃处理这件事情的话,那么外界的舆论对他肯定非常不友好。换句话说,张作霖小舅子的这个身份不但没有保护他,反倒是把他推向了深渊。

咱们接着说回戴宪玉。即使戴宪玉出身于书香门第,懂得张作霖的苦衷,她也不会选择原谅。毕竟对于她来说,张作霖和弟弟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她的确放不下张作霖,但是她没有办法接受张作霖是杀死弟弟的凶手,所以她选择用出家的方式来逃避。

我们或许也没有必要去指责她,如果我们将自己代入到那种环境当中,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做出相同的抉择。


夏目历史君


民国时期,作为东北虎的张作霖,可谓是一方霸主。家中有一位夫人,另外有六位小妾。妻妾中,最受疼爱的就是他的三姨太,戴氏。

这位戴氏有什么样的来历或者背景呢?

这位戴氏原本是有丈夫的。但是这位戴氏人长得确实很漂亮,得到了张作霖的喜爱。戴氏的丈夫看着自己也斗不过张作霖,遂将自己的妻子送给了张作霖。

在装多的妻妾中,张作霖最喜爱的便是这位。但是,戴氏,虽说人长得水灵,但是本性却不那么好。得到张作霖的宠爱后,蛮横无理,对应的娘家人也由此变的飞扬跋扈,不可一世。

有一次,张作霖的小舅子犯了事,也就是戴氏的弟弟,张作霖非常愤怒,下令将其击毙,戴氏由此非常的气愤,由此与张作霖决裂。

说到这里我们都不由衷的感慨。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无论任何人,拼到最后拼的都是文化和教养!所有的都是戴氏亲手毁了自己。





石历史


张作霖,草莽出身,绿林好汉,一步步的从马夫走到了东北的当家人,成为名副其实的“东北王”,颇具传奇色彩。和他争权夺利的传奇过程一样,张作霖在娶老婆,纳小妾这件事上也不含糊。张作霖先后娶了六个老婆,这六个老婆个个都貌美如花,这其中包括三夫人戴宪玉。

戴宪玉本是北镇县捕盗班头的儿媳妇,生得一副好皮囊,也正是这份外表被张作霖于万千人海中一眼望穿。于是,张作霖派自己的师爷去捕快那提亲,可怜一个捕快怎么敢和张作霖作对,只能低头答应,于是戴宪玉进了张家门。

不过,戴宪玉并没有陪张作霖走到最后,而是半路选择了出家,这和戴宪玉的弟弟戴宪生有关。

戴宪玉的弟弟戴宪生平素就喜欢抽大烟,抽多了就欠钱不还,因为他姐姐的缘故也没人敢收他的账。一来二往之下,戴宪生欠了烟馆一大笔钱,最后烟馆老板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去收钱,这就惹恼了戴宪生,浑浑噩噩之中竟把街道上的路灯当枪靶子一样给打碎了,这件事闹得满城风雨,有些人准备看张作霖的笑话,看他如何惩治自己的小舅子。

当时张作霖刚从北京回来,成为东三省巡阅使,正是位高权重之时。其实对于张作霖的举动应该说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为了杀人立威,张作霖肯定会处理戴宪生,只是谁也没想到竟然直接下令枪毙戴,无论戴宪玉怎么求情都没有用。

心寒的戴宪玉选择和张作霖分手,也许是心中有愧,张作霖选择了放开,此后,戴宪玉去了尼姑庵当尼姑,第二年就病逝,年仅34岁。


我是头条作者围知历史,每天带你了解不一样的历史,希望大家给我点个赞,关注一下,路转粉,不迷路,谢谢各位啦!


是阿维啊


"提起民国大元帅张作霖的风流韵事,恐怕三天三夜都说不完。这位出身草莽的枭雄,对于中意的女人必定要使尽手段,据为己有。

其中,张作霖的三夫人戴宪玉就是被他强抢过来做的三姨太。不过,后来戴宪玉与张作霖闹翻,甚至到了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这是为什么呢?有书君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戴宪玉性格桀骜不驯,张作霖忍无可忍。

戴宪玉原本是小康之家的女儿,所以读过几年书,加之容貌清秀,因此有几分傲气,连张作霖都不放在眼里。

俗话说,新婚燕尔。刚开始,张作霖对戴宪玉宠爱有加,走哪带哪,形影不离。

然而,张作霖有着天下男人的通病,喜新厌旧。

不出数月,张作霖新娶的四姨太意味着戴宪玉蜜里调油的生活随之结束。戴宪玉自此脾气见长,对家里的丫头奴才非打即骂。

有一次,张作霖带戴宪玉去西北剿匪。到那之后,戴宪玉不乐意了。因为西北飞沙走石,条件极其艰苦。

打小锦衣玉食的戴宪玉哪经得起如此折腾?因此对张作霖大发雷霆。

张作霖去西北可是公务在身,又不是游山玩水的,戴宪玉如此撒泼,张作霖就算再疼爱她也难以忍受她如此无理取闹。经此一事,张作霖不再对戴宪玉百般容忍了。

一来二去,戴宪玉在张作霖心中的地位直线下降。

戴宪玉我行我素的性子,惹恼了张作霖,导致二人最后感情降温。

二、戴宪玉得罪张作霖手下,使张作霖不悦。

戴宪玉性子倔强,情商也不在状态。

张作霖作为大帅,自然公务繁忙。一次他外出办事,临走前,派自己的心腹爱将陶历卿帮忙照应戴宪玉。

哪知戴宪玉早就因为张作霖的冷落窝心至极,如今陶历卿来了,那还不是给自己当枪靶子使吗?于是戴宪玉不由分说,对陶历卿狂轰滥炸,破口大骂。

陶历卿是跟着张作霖出生入死的兄弟,他可没那么好性子听戴宪玉唧唧歪歪,于是与戴宪玉开撕起来。

戴宪玉没想到一个小小的跟班敢公然顶撞自己,就跑去张作霖面前状告陶历卿,还天真地以为张作霖一定会替她出口恶气。

殊不知张作霖作为一介武夫,自然信奉的是女人如衣服,兄弟同手足。

他不仅没有赶走陶历卿,还在后来对他加官晋爵,完全把戴宪玉的话当成了耳边风,甚至后来公然批评戴宪玉小肚鸡肠。

戴宪玉没曾想张作霖不仅不替自己出口恶气,还反过来辱骂自己,心里当然不是个滋味,因此对张作霖失望透顶。他们的感情缝隙随之越来越大。

戴宪玉因为开骂张作霖的手下,而被张作霖当众批评,导致二人感情越来越淡。

三、戴宪玉与未婚夫私下往来,惹恼张作霖。

张作霖当年不分青红皂白抢了戴宪玉做三姨太,却不曾想,戴宪玉已有婚配,只是还没过门。

戴宪玉的未婚夫叫李海庭,原本两人关系很好。不想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张作霖从中插一杠子,生生破坏了二人的姻缘。

但是张作霖也是心狠手辣之人,他怕日后戴宪玉和李海庭旧情复燃,于是借肃清革命党为由,逮捕了李海庭。

李海庭入狱后,戴宪玉前往狱中探望,却被张作霖知晓。光天化日,两人相见,不免让人说三道四。而堂堂元帅岂能随便被戴绿帽子,何况还是个姨太给的。

现如今情敌落在张作霖的手中,那还不是瓮中之鳖,任他宰割。

可怜李海庭在狱中受尽折磨,尽管戴宪玉求情,说明自己与清清白白,并立字为据,张作霖才放了李海庭一马,但李海庭因在狱中元气大伤,出狱不久一命呜呼。

自己的前未婚夫被丈夫间接害死,任谁都心里不好受吧!所以,戴宪玉跟张作霖结下梁子也在情理之中了。

四、戴宪玉的弟弟被张作霖杀害,致使二人感情破裂。

直接导致张戴二人感情破裂的当属张作霖杀了戴宪玉的弟弟。

因姐夫是堂堂元帅,戴弟不免也有些飘飘然。一次趁酒醉射破了一条街的路灯。

公然破坏公共财物,一条街的黎民百姓不得安生,有书君想就算他爸是李刚,也担当不起这么大的罪过呀。

结果不言而喻,戴弟锒铛入狱。戴宪玉闻讯,赶来求情。

可扰民罪,张作霖也兜不住呀。只能下令枪毙了戴弟,让戴弟去见了马克思。

如果之前总总,戴宪玉还能容忍,那么这次,自己的弟弟被丈夫枪毙,断断是容忍不了的。

戴宪玉一怒之下,走出了张府,干脆出家做了尼姑,不再与张作霖有任何瓜葛。直至最后在尼姑庵香消玉殒。

张作霖身为堂堂元帅,又是草莽出身,注定他此生三妻四妾。戴宪玉却自恃张作霖一时的宠爱,触犯他的底线,最后导致二人分道扬镳。如果戴宪玉情商高些,能够顺应张作霖的脾性,兴许就不是此等结局了!

有书君语 :有书送书季开始啦~每周会免费赠送1000本实体书给大家作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读之书《无声告白》。私信回复:福利,即可免费包邮领取书藉,本次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有书共读


张作霖马匪出身,没什么文化修养,对于喜欢的东西,根本不讲什么规矩和道理,只要想要就会想方设法,甚至是不择手段也要弄到手。三姨太戴宪玉就是他从别人手里抢来的。



张作霖邂逅戴宪玉的时候,戴已为北镇县捕盗班头的儿媳妇,虽然已为人妇,但尚未生育,身材容貌都非常惊艳,张作霖是一见倾心,日思夜想,没几天就安排人去“提亲”,这提亲确实有意思啊,别人都是看上人家家的女儿而来提亲,他倒好,提亲对象是人家的儿媳。捕盗班头得知来意,虽然极为无语,但是又惧怕张作霖,不敢得罪他,只委婉的说:这样做会让别人笑话他们家为了得到钱财权势出卖自己的儿媳妇。

张作霖听后,不但没有打消念头,反而觉得这事有戏,他让人带上钱财再次上门,捕盗班头心知张作霖对戴宪玉是势在必得,如果不答应的话。全家人都会凶多吉少,在张作霖手下的连哄带吓之下,无奈同意将儿媳妇让给张作霖。



戴宪玉对于公公将她卖给张作霖很是气愤,她不愿意离开自己的丈夫去跟一个大二十岁的老头,可是面对势力如日中天的张作霖她唯有认命。

张作霖得到戴宪玉以后,并没有立刻就娶进张府,而是找了一个僻静的小院,金屋藏娇。戴宪玉对此,内心很有自己的想法,她始终觉得只有进了张府,才是对她的尊重。唯一让她深感安慰的是,张作霖对她呵护备至,疼爱有加,只要有时间就会过来陪她,带她看戏听曲。在那四个月里,戴宪玉感觉还是很甜蜜的。



戴宪玉在四个月后等来了张作霖迎娶她的花轿,让她没想到的是同时进门的还有四姨太。心高气傲的她对张作霖的行为颇有微词。不久,张作霖奉命平定漠北叛乱,戴宪玉随侍军中。由于长途跋涉,水土不服,戴宪玉病了,而张作霖又忙于督军作战,很少有时间陪她,身心不舒服的戴宪玉因为一些小事与副官陶历卿发生争执。戴宪玉十分生气,要求张作霖给自己出口恶气,但是张作霖并没有那么做,反而好好安慰了一番副官,并且说“女人如衣服,兄弟如手足”。戴宪玉认为张作霖不但不帮自己,反而说那样的话,给自己难堪,心中很是有怨气。

戴宪玉嫁给张作霖以后,家人也跟着沾光,戴宪玉的弟弟在张作霖的卫队旅当卫士,他自认为有姐姐姐夫罩着,慢慢开始行为处事有点张扬。1915年冬季,戴宪玉的弟弟有一次喝多了,把街上的路灯悉数射碎,引起了街上居民的极大反感,张作霖听闻大怒,命令枪决戴宪玉的弟弟。戴宪玉知道弟弟闯祸以后,心急如焚,苦苦哀求张作霖,还是没能挽救弟弟的生命。



弟弟的死让戴宪玉心痛如绞,精神恍惚,性情大变,经常为了一点小事大发雷霆。在戴宪玉心中,张作霖非常冷血无情。经此事之后,戴宪与与张作霖之间本来就不深的情分算是彻底烟消云散了。戴宪玉和张作霖闹翻以后,没有马上离开张府,直到发生了一件小事,戴宪玉心灰意冷,才毅然离开。

据说是一个丫鬟给戴宪玉倒茶的时候,不小心把茶水倒在了戴的衣服上,爱干净的她气得不行,她以为丫鬟看她失宠故意为之,于是,戴宪玉命人将丫鬟狠狠揍了一顿,张作霖知道以后,认为有损自己督军的名声,所以,张作霖训斥了戴宪玉,并且说了绝情的话。

就这样,戴宪玉对张作霖彻底死心,不愿再呆在张府,更不愿意再看到张作霖。第二天就自己一个人悄然离开张府,来到奉天城南一个尼姑庵皈依佛门,削发为尼,自此,一代佳人落寂古庵,终日与清灯为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