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無名詩人不幸落第,寫下一首唯美思鄉詩,驚豔了千年時光

歡迎關注我的“文化點心鋪”:詩和遠方並不遙遠,它就在眼前。多數時候,這裡只談文學;偶爾也會看看窗外,聊聊外面的精彩;

唐代無名詩人不幸落第,寫下一首唯美思鄉詩,驚豔了千年時光

生命苦短,在歷史的長河中,很多人都是渺小的一朵浪花,微不足道,不值一提;但是,也有很多人憑著自己的天賦與才華,成為夜空中最閃亮的星。其實,微不足道也罷,熠熠生輝也罷,在萬丈紅塵之中,孤獨永遠都是存在的。

就像在歷史上只留下一首詩或者一首詞的無名詩人一樣,熱鬧都是後人的,孤獨卻是他們自己的。今天,筆者要與大家分享的這首唐詩,其作者就是一位無名詩人。然而,這首詩作卻揚名後世,流傳至今。其中的一句點睛之筆“一樹梨花一溪月”真的好美你知道出自哪首詩嗎?你能背出全詩嗎?

唐代無名詩人不幸落第,寫下一首唯美思鄉詩,驚豔了千年時光

舊山雖在不關身,且向長安過暮春。一樹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屬何人。

此詩名為《雜詩》,作者號稱“太上隱者”,具體姓甚名誰,是哪裡人氏,皆不可考證。然而,他的這首詩作卻熠熠生輝,在歷史上留下了永遠不滅的痕跡。從詩作內容來看,這首詩作與唐代著名詩人常建的《落第長安》有很多共同之處,都表達了落第後羈旅長安,有家難回的思鄉之情。

然而,常建的詩作“家園好在尚留秦,恥作明時失路人。恐逢故里鶯花笑,且向長安過一春”在意境上卻失色很多。其內容過於寫實,抒情也過於直白,少了些許含蓄蘊藉。比較而言,這位無名詩人的“雜詩”深婉含蓄,更有韻味,驚豔了千年時光。

唐代無名詩人不幸落第,寫下一首唯美思鄉詩,驚豔了千年時光

這首詩低沉婉轉,洗練唯美,通過記憶之河的開啟和對故鄉山溪梨樹的眷想,給了讀者一幅溫暖的故鄉春夜圖,浪漫,柔美,動人。我想,至少在那一時刻,詩人孤獨寂寞的心中有一片燦爛的星辰大海!

詩作開篇“舊山雖在不關身”,用字洗練,情感真摯。那“舊山”是什麼山?我們無從知道。但是一句“不關身”卻讓我們讀出了作者心中的無奈與落寞。其實,那“舊山”並非自然界中真的高山峻嶺,而是暗指世間所有的功名利祿、失意無奈和人世滄桑等等。如今這一切都與作者沒有關係了。

唐代無名詩人不幸落第,寫下一首唯美思鄉詩,驚豔了千年時光

第二句,詩人話鋒一轉,情緒也隨之昂揚了許多。此時,長安城所有的繁華都如過眼雲煙,已經與我毫無關係。但至少,我還可以留在這裡欣賞春日美景,直到暮春時節。與常建的詩作相比,這首詩少了很多沮喪和失落,顯得豁達而平和,多了幾分適宜自然。

詩作三、四句最是唯美深情,是整首詩的神來之筆,驚豔千古。遊子思鄉,可供思念的東西很多。可是此詩的作者卻獨闢蹊徑,選取了“一樹梨花”和“一溪月”,樸實而唯美。在遊戲心中,最美的地方自然莫過於自己的故鄉了。

唐代無名詩人不幸落第,寫下一首唯美思鄉詩,驚豔了千年時光

對作者而言,故鄉此時最深的記憶,就是那一樹樹的梨花和映照在溪水中的月亮了。這些梨花或許並不如長安的嬌嬈富貴,卻樸實而親切。詩人飽經世態炎涼,故鄉那淡雅幽靜的梨花和溪月,恰恰是最能撫慰遊子思鄉之情的美景了。

試想,在皎潔的月光之下,溪水潺潺,映照著一樹盛放的梨花,宛如仙境,空靈縹緲;而且“一樹梨花”與“一溪月”往復迴環,把作者對故鄉的依戀之情刻畫得蕩氣迴腸。而那“一溪月”新奇可愛,即寫出了溪水的清亮,又寫出了月色如捧手可掬,真是十分生動形象。這樣唯美而深情的詩作,如果不能夠被人們熟知,未免太可惜了!

(注:文中圖片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作者刪除。在此,感謝圖片的提供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