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家軍在對陣倭寇時基本全勝,為何調到北方打韃子軍就沒怎麼贏過?

軍武吐槽君


戚家軍之所以能夠出名,是因為他們在和倭寇對抗中,幾乎是100%的勝率。有如此亮眼的戰績,想要不引人注目都很難。不過戚家軍有一點非常奇怪,他們和倭寇對戰的時候每次都能贏,但是一被調到了北方去打仗,他們就基本會輸給韃子軍。他們這樣前後的反差,也是人們關注的點。其實要解答這個問題並不難,最主要是由幾個問題造成的結果。

第一,戰場局勢不同。在和倭寇對抗時,戚家軍根本就沒有因為物質問題而感覺煩惱。在當地,百姓們都心向著戚家軍,一旦他們物資不夠,當地人還會主動為他們提供。但是被調到北方去和韃子對抗時,他們人數非常少,而且後方力量補給也不夠快速。他們經常打一打,就發現沒有武器了,沒有糧食了,然後就只能選擇撤退,回去等東西到齊了再上場。

第二,在北方打仗時,戚家軍人數已經很少了。戚家軍其實特別厲害,但是由於明朝開始漸漸的注重火器,故而像他們這種騎兵就越來越不受重視。導致最後去遼東戰場參戰的時候,戚家軍只有3000人。這類人雖然個個都是以1抵10的好手,但是架不住人少,對方人多。再加上明軍支援的速度太慢,那3萬援軍到達戰場時,戚家軍都所剩無幾。而後和明軍一起發起反攻後,他們也因為武器消耗過快,最後甚至肉身上場拼搏,卻依然挽回不了敗局。

第三,對手的強大度不同。在和倭寇對戰之時,倭寇這邊並沒有特別出色的領導者,再加上戚家軍們研發出了對敵倭寇專用武器,所以打起來很輕鬆。但是在遼東作戰之時,其領導者皇太極,努爾哈赤等人都非常強大。和這樣的勁敵作戰,如果在相同裝備和相同人數的條件下,戚家軍可能都不會失敗。但他們就是缺乏武器,又缺乏兵,故而這一場大戰,他們打的是毫無勝算。

綜上幾點來看,並不是戚家軍太弱,而是戚家軍有心無力,改變不了局勢。在面對神對手,豬隊友的情況下,他們的失敗是必然的結果。其實這就和大家玩遊戲是一個道理,當組隊裡面匹配到了豬隊友時,對手又正好特別強大,那麼不管這個人多麼厲害,單挑多麼強,他都沒辦法在這場對抗賽中取得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