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團盟輝哥:不深度思考社區團購底層邏輯,縣域再熱也難分食


京東團盟輝哥:不深度思考社區團購底層邏輯,縣域再熱也難分食



京東團盟輝哥:不深度思考社區團購底層邏輯,縣域再熱也難分食


去年年底時候,包括整個去年下半年去看社區團購這個行業,整個行業是一片蕭條的。因為資本越來越不看好社區團購這個賽道。


再一個就是,這種專門從事社區團購的創業者,其實去年大部分沒有賺到多少錢,賺到的錢可能更多的是一些貨物搬運的辛苦錢。所以大家過的都比較累,整個行業相對起來比較蕭條。


京東團盟輝哥:不深度思考社區團購底層邏輯,縣域再熱也難分食


但在去年下半年,我們又發現這個行業一些新地方。有線下零售這種實體連鎖店,去做社區團購這個事情,讓我們看到了這個行業信心。


去年其實已經有一些這種線下連鎖店跑出了比較好模式,實現持續盈利,並且這個模式還可以規模化複製。這是一個對行業來說非常好一個事情。


今年有個非常大特殊情況,就是這次疫情發生。疫情好像就催生了社區團購這個行業普遍信息相融,一片繁榮。不管是賣菜還是賣水果、做品牌經銷商零售商等等,都在去關注和討論社區團購,一些行業內研究者也推出了類似社區社群這樣一些名詞。


京東團盟輝哥:不深度思考社區團購底層邏輯,縣域再熱也難分食


確實,通過我們京東團盟合作伙伴實際訂單數據來看,只要是這次疫情期間開工合作伙伴,訂單量都得到倍增。不止一倍兩倍增長,可能還有更多增長。政府、各個行業對於社區團購模式認可和加持,進一步地提高了社區團購這個行業火爆程度。


但這種表面繁榮背後,我們看到更多的是,支撐社區團購這個模式繼續往更遠更深前進背後底層邏輯,其實並沒有發生什麼特別大變化


因為疫情期間這些訂單量增長,更多是需求被迫增加,而不是消費者意識到社區團購有多好的主動增加。因為大家都被關在家裡出不了門,或者是超市菜市場不開門,一切只能在社區團購這個情景裡去進行消費和購物。


京東團盟輝哥:不深度思考社區團購底層邏輯,縣域再熱也難分食


以團盟為例,團盟是京東發起,目前國內最大社區團購聯盟。團盟目前有300多個社區團購平臺,分佈在200多地級市。通過我們數據發現,這些300多個合作伙伴當中,70%以上都是三線以下城市平臺,說明團購本身就是下沉市場生意


01


案例一:咱小區

——縣域規模化專業化社區團購平臺


京東團盟輝哥:不深度思考社區團購底層邏輯,縣域再熱也難分食


這個案例主體是“咱小區”。“咱小區”也是團盟非常重要一個合作伙伴。他們公司在一個三四五線地級市,他們倉庫是在市區。但是他們給到的數據顯示,在縣城裡面銷售額市場佔比能夠達到56%。也就是說,超過一半訂單來自於縣城。


“咱小區”代表一種模式,公司在三四線城市,但市場主要分佈在縣城。在這種下沉市場的地級市裡面,可以實現規模化,現有縣域市場需求,其實可以支撐一些社區團購平臺進行這種規模化運轉。它代表是一種規模化、專業化、可複製社區團購模式,把縣域市場都納入到他們體系中來。


02

案例二:縣城商家社群


京東團盟輝哥:不深度思考社區團購底層邏輯,縣域再熱也難分食


在這幾天,我讓縣城裡面朋友截了幾張圖。目前在縣城裡面這些商貿,也開始通過社群方式進行商品售賣,並且配送到小區。

這樣的社群模式已經非常常見。這代表了縣城裡面這些商家也開始在自己搜索,通過社群進行產品銷售。


03


案例三:農產品上行縣域水果蔬菜群


京東團盟輝哥:不深度思考社區團購底層邏輯,縣域再熱也難分食


這是另外一個比較有意思案例。左圖中是鄉鎮水果、蔬菜基地,或者是批發商、商家。他們在縣城裡面以小區為單位或幾個小區建立社群,是農產品上行,相當於之前從鎮上賣商品,或者是供給縣城批發市場商品,通過商社社群組織形式來進行銷售。


右圖就代表了大家對於社區團購、對於這種社群購買農產品水果蔬菜模式歡迎和認可。大家都反映在裡面購買到商品更加新鮮,並且還不貴。


04

案例四:鄉鎮&農村水果蔬菜社群


京東團盟輝哥:不深度思考社區團購底層邏輯,縣域再熱也難分食


最左邊這個群是某個村裡一個群,通過口碑傳播介紹了一個賣水果店主。這個店主是鄉鎮上面一個賣水果商家。加了他微信好友後我發現他朋友圈裡都是一些商品銷售,以及送貨配送、接受訂單一些視頻和圖片。


你會發現,現在農村人群也可以接受在社群、朋友圈裡面進行購物。


以上四個案例,能夠給大家兩種思路。一種是疫情期間,存在通過社群進行商品銷售,也就是社區社群這樣的社區團購,這是從市到縣、從鄉到村這樣的層級網絡進行打通的。

京東團盟輝哥:不深度思考社區團購底層邏輯,縣域再熱也難分食


在這之前其實是割裂的,最多是“咱小區”這樣的模式,覆蓋的範圍最多也就到縣城。但現在你會發現,越來越多農村鄉鎮消費者也能接受社區團購這種模式,這是層級網絡。


再者就是圈級網絡。圈級網絡就是在市域、縣域裡,在鄉鎮上或者農村裡,有一個圈子。這個圈子裡面商家、消費者,也都在通過社區團購方式進行鏈接。


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是像京東也好,阿里也好,似乎就通過社群這麼一種方式,很容易將商品進行下沉。因為之前下沉最大難點是,越往下沉,訂單其實是越少,不足以支撐運營成本。在這種情況下,其實是很難再往下沉的。


但是在疫情刺激之下,大家需求得到了極大的釋放。通過社區團購這樣的方式,像毛細血管一樣,進行非常好的下沉

京東團盟輝哥:不深度思考社區團購底層邏輯,縣域再熱也難分食


“疫情就像春雨”

,這句話用在社區團購這個行業裡面,本來一片蕭條的這個行業,變得生機勃勃,因此而活了起來。


以上講的只是目前看到社區團購這個行業裡一些新的變化,一些好的變化。但社區團購真的有大家目前看到的或者是想象的這麼好嗎?


京東團盟輝哥:不深度思考社區團購底層邏輯,縣域再熱也難分食


人往往有一種心理,尤其是創業者有種心態,你看重一個項目或者一個行業時候,你會不自然地去往好方面考慮。但是你從社區團購這個單純模式裡面抽離出來再去看設計團購這個事情時,對於消費者來說,社區團購社群、朋友圈只是他們消費一個購物場景而已


就好比菜市場,目前是水果生鮮流通效率最高的渠道。但為什麼大家對菜市場關注並沒有那麼激烈?因為它太平常了,大家感覺這個是髒活累活,其實這個團購也差不多,因為大家都是做零售生意。


你從消費者這個角度去看社區團購,社區團購其實就相當於他們購物一種渠道。因為疫情發生,大家出不了門,而更多地選擇在社區團購這個場景裡面進行購買。


這種情況下,其實大家可以稍微冷靜一點,理智地去看待社區團購。


京東團盟輝哥:不深度思考社區團購底層邏輯,縣域再熱也難分食


從整個大的、通用行業來看,商業零售主要分成三個大的塊兒。

一是供給側,二是零售端,三是消費者。


從這三大板塊來看,對於供給側品牌方,或者水果基地這種(貨源地)來說,社區團購出現可能更多是一個出貨渠道而已。他之前可能是給超市供貨,現在超市銷量下降,社區團購出現彌補了這個供求差。社區團購銷量增長,可能與多增加了幾個門店渠道銷量,體量是差不多。


對於經銷商和批發商來說也是同樣道理。目前他們主要還是給到一些實體店,社區團購更多是一種to b出貨渠道。


京東團盟輝哥:不深度思考社區團購底層邏輯,縣域再熱也難分食


站在零售終端,比如說菜市場、超市,社區團購可能是跟他們現有到家業務、門店自提多了一種銷售渠道,電商平臺是一樣道理。


對於已經從事社區團購創業者來說,社區團購可能是更加普遍一面。因為最多的就是零售生意,零售生意就是一件彎腰撿鋼鏰事情。


對於消費者來說只是一種社區服務的場景而已。


再從整個資本市場去看社區團購,你會發現目前資本其實非常鎮定,因為他經歷過去年的社區團購火熱。


以上並不是說,從商業模式上否定社區團購模式,只是說大家要更加清醒地去認識社區團購。


京東團盟輝哥:不深度思考社區團購底層邏輯,縣域再熱也難分食


對於想要進入社區團購朋友來講,是想把社區團購當成

一門生意嗎?生意的目的就是賺錢,這種情況下其實就比較容易做


那如果想要把它當成一門事業,或者是一個投資項目,那需要考慮,這個商業模式到底能不能去規模化可複製化

京東團盟輝哥:不深度思考社區團購底層邏輯,縣域再熱也難分食


目前疫情出現,催生了社區團購火熱。品牌方、經銷商、零售商、各種平臺都在做社區團購這樣業務。但是目前我個人觀點,其實並不非常看好。只能當做疫情期間一種拓展渠道方式,疫情過後可持續性還是比較弱。


但我們還是持續地看好線下連鎖實體店做社區團購,因為實體店擁有做社區團購所需要的一些非常好的資源。他是有線下門店的,可以幫助他們去建立社群組織流量


他們的商品資源也適用於社區團購,他們本身配送能力、倉儲能力都可以進行復制。在這種情況下,社區團購運

營成本相對比較低,就可以實現盈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