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錢人都喜歡去非洲進行狩獵?獵殺大型野生動物?

Trophy獵人可能有些讀者朋友們第一次聽到,但是這個詞在美國並不陌生。 它是指以展示動物標本或休閒為目的而狩獵大型野生動物的人,例如大象,獅子,河馬,高角羚,長頸鹿。這類人往往有較好的經濟基礎,一般都從事有很高收入的工作。

為什麼有錢人都喜歡去非洲進行狩獵?獵殺大型野生動物?


Trophy 獵人主要在非洲從事獵殺活動,因為非洲很多國家允許外國人士獵殺大型野生動物,但要支付高額費用,這在非洲已經形成了結合槍支/設備/媒體等行業的巨大利益鏈,而且每年還在持續增長中。根據數據顯示坦桑尼亞為3290萬美元/年,納米比亞為3280萬美元/年,津巴布韋為2000萬美元/年,博茨瓦納為2540萬美元/年,而其中獲利最大的為南非共和國1億2000萬美元/年。因為南非共和國並不管理野生動物,主要是私人公司在野生動物生活地帶獲得土地使用權後,將其用圍欄圍起來,進行私人餵養 ,專門用於獵殺使用,這類公司在南非就多達9000多家,而全世界每年前往南非從事獵殺活動的人數就有6000多名。

為什麼有錢人都喜歡去非洲進行狩獵?獵殺大型野生動物?


Trophy獵人主要獵殺的對象為獅子,近十年間非洲獅子總量減少了40%,平均每年都有5600頭獅子死於trophy狩獵。而現在非洲獅子總量僅剩2萬頭,早在四年前已經被列入為瀕危野生動物,但這也無法阻擋trophy獵人對於狩獵的喜愛,獅子數量依然在持續下降中。這種行為雖然被很多人反對,但獵人們依舊在強烈的反駁,其中爭議最大一點是他們強調自己花了很多錢來獲得殺死獅子的資格,這筆錢也被分配到了當地人手裡,非洲人因此受益,所以不會自己殺死獅子,而會保護它們而來讓trophy獵人來殺死他們,既幫助了非洲人擺脫貧困,又可以保護野生動物。但是根據國際狩獵協會及聯合國糧食於農業組織的調查顯示,狩獵企業僅將自身收益的3%歸還給生活在狩獵區的人及地方社區,而大部分收益最後都會落入企業和政府相關人員手裡。所以trophy獵人的觀點完全站不住腳,只是花錢來滿足自己對於獵殺行為產生的快感和他們所謂的激情,為這種殘忍的行為來編織一個冠冕堂皇藉口,而不讓自己成為世人眼中的儈子手和嗜殺者。究竟人性冷血和殘酷的下線在哪裡呢,如果人類不是處於食物鏈的最頂端,而是被狩獵者,又該怎麼辦呢?雖然現在人類對於動物是神,但是自然對於人類也是神,當人類打破自然的和諧的時候,也就是承受懲罰的時候,那時人類會不會成為瀕危生物呢?想一想都是很可怕的場景。

為什麼有錢人都喜歡去非洲進行狩獵?獵殺大型野生動物?


在trophy獵殺最惡劣的行為中就是殘忍殺害津巴布韋吉祥物cecil獅王事件。Cecil是由6頭母獅和24頭幼崽組成師群的首領,它由於體型很大,高度達到1.2米,體重可達250kg,有著豐盛的黑色和褐色鬃毛,深受來到國立野生動物公園的遊客喜愛,變得很出名,所以津巴布韋把他列為吉祥物。然而trophy獵人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盯上了Cecil。由於Cecil在國立公園,不在狩獵區,而無法獵殺,但是狩獵區和國立公園之間只有一條鐵路,trophy獵人為了引誘Cecil師群越過鐵路,特意殺死一頭大象,放在狩獵區這一側,獅子聞到獵物的血腥味往往會趕過來,分一杯羹,最後trophy獵人成功獵殺Cecil。而這名獵人就是美國牙醫沃爾特.帕爾默,當時此事件在國際上引起較大反響,在美國更是反對聲浪巨大,後來美國通過了禁止被獵殺獅子遺體入境美國的法案。這件事情可見trophy獵人的狡詐,在享受自己的愛好中無所不用其極,簡直就是殘忍的代名詞。地球賦予各種生命和諧共存的環境,鑄造了美麗大自然,為什麼有些人雖然受過高等教育還會做出如此醜陋的事情呢,難道人類真的要孤獨的活在這個地球上嗎?到時候只有人看人的份了,那時trophy獵人沒有其他生物可殺,會不會出現狩獵人的事呢?也許有可能,因為人性充滿未知數。

為什麼有錢人都喜歡去非洲進行狩獵?獵殺大型野生動物?


讀者朋友對這種做法有什麼觀點呢?下方留言寫下你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