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緣》,兩地相隔一生無緣,半世姻緣皆有因果

張愛玲於1951年在上海《亦報》上開始發表小說《十八春》,17年後,她將其改編成了《半生緣》,對《十八春》中的時代背景、人物關係和劇情走向都進行了重新的梳理,這裡面融入了張愛玲對於人生、愛情和命運的反思,不管在人物刻畫還是內心描寫,都給讀者帶去了強烈的時代特色和美好回憶。

《半生緣》是張愛玲少有的長篇小說,全文一共19萬字,其中出現的人物眾多,情感飽滿,1997年,許鞍華將其改編成了不到三個小時的電影,在如此“倉促”的時間段中要表現出長篇小說中原有的故事情節顯然是做不到的,於是她必須完成小說的改編工作,從效果來說,《半生緣》無論在演員陣容還是劇情編排上都好於前一部改編的張愛玲作品《傾城之戀》,一方面許鞍華吸取了之前失敗的經驗,更深刻理解這部作品的內涵,另一方面邀請的演員吳倩蓮和黎明很符合小說中的人物性格,把人物特點原汁原味的表現出來,因此獲得了改編的成功。

《半生緣》,兩地相隔一生無緣,半世姻緣皆有因果

談到創作初衷,許鞍華是這樣說的:“《半生緣》有點接近(張愛玲)。這個小說也是我一直想拍的,我很喜歡那個故事的調子……我不是喜歡他們的技巧,是喜歡他們影片中那種比較悲涼的調子”。正是因為共同的上海、香港經歷,讓許鞍華理解這種分離的痛苦,也忠實展現出了小說想要表達的內涵。

本文將從敘述方式、時間的含義、情感表達和主題內涵四個方面對影片進行解讀,讓觀眾體會到上海關於那份逝去青春的追憶,以及流走的時間、事件的偶然性帶給生活的劇烈變化。

《半生緣》,兩地相隔一生無緣,半世姻緣皆有因果

01、選取小說中最重要、最具表現力的場景、事件進行表現,以倒敘方式最大程度表現出小說的意圖,以顧曼楨的視角取代小說中的全知視角,充分利用色彩、音樂烘托小說中的情節氛圍。

小說中的故事因為抗戰的背景而顯得有些動盪,影片沒有凸顯這一時代背景,而完全按顧曼楨與沈世鈞相識、相戀、分別、重聚的情節展開,選取了小說中提到的小飯店見面為故事的起點,注重刻畫了不愛說話、有些呆板的沈世鈞形象,並採用了倒敘的方式進行故事回憶,這在小說中是沒有刻意凸顯的。

在第一次見面時,沈世鈞由於緊張,許鞍華還特意加入了一個細小的情節,那就是沈世鈞把洗筷子的水當成茶水給喝了,這些都是對於人物性格的延伸,當得知這是洗筷子水時,沈世鈞不但不以為然,反而還想繼續喝,受到了許叔惠的阻攔,三人之間親密的關係立體生動起來。

《半生緣》,兩地相隔一生無緣,半世姻緣皆有因果

小說採用的是第三人稱客觀視角來描述整個故事,這樣可以全面洞悉每個人物的內心和行為,讓觀眾產生一種俯視的距離感,便於觀察故事的全貌。影片由顧曼楨的獨白開始“他來城裡已經好幾個月了,我一共見過他四次,每次他都像看不見我,可能是他太專心吧,根本沒留意旁邊的事情”,這種女性的第一視角將觀眾帶入到故事之中,而這個視角也會在不經意間短暫切換為沈世鈞的視角“年輕的時候,我做過許多無聊的事,也見過許多過後就忘記的面孔。直到有一天,她突然在我面前出現”,這種類似互文的對仗很有看點,將兩個人物的命運糾葛緊密相連,強調了緣分的巧合。

《半生緣》,兩地相隔一生無緣,半世姻緣皆有因果

音樂在影片中也起到了渲染氛圍、凸顯故事情節走向的作用,可以用“費盡心思”來形容,當沈世鈞送顧曼楨上班時,音樂激昂澎湃,如同傾瀉的洪水衝擊著觀眾的心房,那是沈世鈞愛情的宣言;當顧曼楨為沈世鈞收拾行李時,音樂歡快動人,朗朗上口,沒有絲毫傷感的元素,似乎這只是一次正常的離別;當祝鴻才強暴顧曼楨時,那段音樂如同出閘的猛獸令人毛骨悚然,讓觀眾不由得不寒而慄,這是人性的悲涼和命運的無常,也讓觀眾感到深深的惋惜。

色彩在愛情電影中是必須要重視的抒情手段,這個故事發生在冬季,於是人物的服飾以灰暗色為主基調,並且因為故事的悲慘性,採用了寬闊的取景空間,一次來造就被壓抑的感覺。為了表現影片的時代感,還採用了通篇發黃的色調,以此營造舊上海懷舊、傷感的場景氛圍,通過環境的營造來表現故事的戲劇張力。

《半生緣》,兩地相隔一生無緣,半世姻緣皆有因果

02、張愛玲對時間的敏感性轉換為秋冬季感情的物是人非,從《十八春》到《半生緣》見證了顧曼楨和沈世鈞的感情變遷,也寓意了時代洪流下小人物跌宕起伏命運的無奈。

張愛玲的小說處處流淌著繁華背後的蒼涼,這與她對於時間的敏銳感知有很大關係,她選擇改編自己的長篇小說《十八春》,兩者的時間跨度很長,時間空間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這時的改寫本身就預示了時間的循環往復。

小說中最為淒涼的就是顧曼楨再次遇到沈世鈞時說的那句“我們回不去了”,整個故事由之前的18年再相見變為了14間再相聚,這14年間發生的故事僅僅通過這一句話就能體會到當事人垂垂老矣的心態變化。

張愛玲從13歲時就體會到了“黃卷青燈,美人遲暮,千古一轍”,於是在張愛玲的作品中她喜歡描述情人們的此時此刻,卻對分別之後的相聚並不抱有樂觀的態度。她經歷過戰爭的洗禮,目睹過戰爭之中帶來的死亡,這些都是真切發生在她面前的故事,戰爭也打碎了她對理想的憧憬,為此她寫下“想做什麼,立刻去做,都許來不及了。人是最拿不準的東西”,

這份蒼涼感也放到了顧曼楨和沈世鈞的感情變遷之中。

《半生緣》,兩地相隔一生無緣,半世姻緣皆有因果

推動顧曼楨變化的除了感情,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時間,她說“現在不像以前了,正是努力做事的好時機”,影片關注的不僅僅是他們兩人之間的愛情故事,更關注這份感情變化的時間因素,個人的現實慾望在時間的循環往復中變得猙獰,這其中有祝鴻才的醜陋嘴臉,有沈世鈞父親的橫加阻攔,也有顧曼璐將妹妹推入深淵的人性之惡。

叔惠出國因為“在這裡混不出什麼來”,沈世鈞和石翠芝保持平淡的夫妻生活也是因為物是人非,成為聊以度日的藉口而已,所以當沈世鈞接到了顧曼楨的電話後,他必須要見她一面,產生“心裡不知道多痛快”的感受。

然而當昔日的戀人再相見,那份彼此的親暱感又回到了心中,他們彼此傾訴著當年的種種因緣際會,可是卻因為錯過了最好的年紀而無法“再回到過去”,這是非常令人痛心的,明明相愛的人卻因為別人的錯誤而無法彼此相守。

當提到那個死去的罪魁禍首祝鴻才時,顧曼楨也表示“不會再恨他了”,這其實也是時間讓她選擇了遺忘,讓她可以面對過去的傷痕,重新認識自我和世上的一切罪惡,這些種種變化都寓意了時代洪流下小人物跌宕起伏命運的無奈。

《半生緣》,兩地相隔一生無緣,半世姻緣皆有因果

03、以三對青年的感情糾葛為主線,顧曼楨與沈世鈞的情投意合,顧曼璐與祝鴻才的萍水相逢,許叔惠與石翠芝的陰差陽錯,都表現出緣分的宿命感和生命無常的偶然性。

影片對小說的劇情進行了大幅的刪減和改編,從顧曼楨和沈世鈞的初次見面開始,他們就彼此產生了好感,而想要合影留念卻沒有底片也隱喻了兩人最終未能走到一起,這其實就是緣分的宿命感。

石翠芝與沈世鈞郎才女貌兩小無猜,可是在沈世鈞心中是看不上石翠芝的,為了讓影片更具看點,當家裡安排兩人爬山時,影片將其改為了多人一同爬山,不僅包括了顧曼楨,還有許叔惠,而在爬山的時候,顧曼楨還問到石翠芝和誰般配的問題,沈世鈞的玩笑話“和我比較般配”,沒有想到的是此話一語成讖,最終兩個並不適合的人卻陰差陽錯的走到了一起,在好友許叔惠的心中,他仍然留有一處給石翠芝的位置,不得不說命運的戲謔。

許叔惠如果不是對石翠芝失望落空,可能也不會選擇出國,他對朋友用情至深,把自己的最好同學顧曼楨介紹給了沈世鈞,可是卻因為種種原因無法走到一起,這與顧曼楨和沈世鈞的經歷何其相似。

《半生緣》,兩地相隔一生無緣,半世姻緣皆有因果

顧曼璐作為顧曼楨的姐姐,因為誤會妹妹與自己的初戀相好,而設計陷害妹妹,這種人性的狠毒令人傷心,在剛開始的時候,她的內心是拒絕的,可是正是因為誤會,才讓她和妹妹撕破臉皮,成為了祝鴻才的幫兇,徹底改變了善良妹妹的一生。 

電影也改變了祝鴻才在小說中的形象,在書中,他是一個紈絝子弟,有情人性格暴戾還喜歡沾花惹草,佔有了顧曼楨之後他並沒有改邪歸正,仍然保持著掙昧著良心的錢,對於顧曼楨極盡諷刺之能事,可是在電影中,許鞍華卻沒有這份狠心讓心地善良的顧曼楨再受摧殘。祝鴻才變成了賢良淑德的改邪歸正之人,不僅處處照顧母子倆,還在道德上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儘自己最大努力給她們提供幫助。

在小說中,舞女姐姐顧曼璐和祝鴻才是一丘之貉,影片卻讓姐姐有諸多難言之隱,姐夫成為了醉酒之後的誤入歧途。小說中,不知悔改的祝鴻才在偷渡臺灣的帆船上死亡,而影片卻給出了一個皆大歡喜的圓滿結局,這些可以歸結為許鞍華的於心不忍,亦或是對於商業電影的一種藝術妥協。

在上面錯綜複雜的幾段感情中,無處不流露出緣分的不期而遇和變化多端,人生處處都可能有機遇和危險,這份無力的宿命感貫穿在影片始終,也是張愛玲真正想要表達的內涵。

《半生緣》,兩地相隔一生無緣,半世姻緣皆有因果

04、蝴蝶效應對人生的劇烈影響、時間對於感情的淡然以及人物之間的情感波動成為本片的主題,讓觀眾隨著時光的流轉體會到滄海桑田的青春之歌。

儘管在形式上影片與小說有些差距,但在表達主題上電影卻貫徹了小說中的主題。由於沈世鈞的離開,不僅給了祝鴻才可乘之機,還因為他沒有收到顧曼楨的信件而失去聯繫十餘年,這些都是因為命運的捉弄而使人生軌跡發生了巨大的偏移,原本天仙配的圓滿結局竟然變得天各一方不得相聚,這種真實而殘酷的現實其實就是張愛玲的切身感受。

每個人的感情都在發生變化,每一個細小的事件都可能影響我們對周圍人的看法,不管是親戚、朋友或者是最愛的人。在整個故事中,處處流淌著愛的成分,沈世鈞對顧曼楨是無私的愛,他可以為了她放棄所有,一遍遍的追問她是否可以嫁給自己,可是卻因為家庭的緣故沒有在一起。

顧曼璐與祝鴻才是世俗的物質婚姻,祝鴻才愛的是顧曼璐的風姿綽約和嬌豔欲滴,這份愛是自私之愛,就像他對顧曼楨一樣,不過是垂涎於顧曼楨的青春和學識,一旦得手則不加珍惜。就連顧曼璐對顧曼楨的姐妹之情都因為摻雜了戀人的感情而發生了變化。原本為了家庭默默隱忍付出的姐姐成為斷送妹妹錦繡前程的劊子手,這無疑是可悲可嘆的。

《半生緣》,兩地相隔一生無緣,半世姻緣皆有因果

對於石翠芝,她如願以償得到了自己的愛情,但是這份愛情卻是附加了條件的,如果沒有顧曼楨的中途離場,她不會有現今的生活,可是即使得到了美滿的婚姻,她也沒有表現的多麼珍惜,這又反映出人性的複雜和自私,讓觀眾再次憐惜顧曼楨的不幸。

在這個故事中,每個人都是鮮活生動的,從年輕跨入中年,似乎就是每位觀眾正在經歷的人生

,相愛的人無法在一起、不愛的人因為各種原因走到了一起,組建了家庭,甚至有些仇人因為共同的利益言歸於好,這些都是真切發生在我們周圍的感情故事。

張愛玲的作品中埋藏著關於人物內心不安全感的種種隱喻,在閱讀中,讀者總會跟隨著這種痛苦感而備受煎熬,這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主人公命運的跌宕起伏,影片借用一個完整的愛情故事來映射現實生活,讓我們在時光的循環往復中體會到感情變化的滄海桑田以及我們正在或已經逝去的青春之歌。

《半生緣》,兩地相隔一生無緣,半世姻緣皆有因果

結語:

許鞍華對《半生緣》的理解是非常準確的,她在尊重原著的基礎上進行了視聽轉換,無論從劇情編排、演員選擇還是主題把控方面都可圈可點,雖然由於影片時長的限制,小說中的很多內容仍然沒有體現出來,但總體來看這部作品還是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成就,之前許鞍華沒有改編好《傾城之戀》,這次的《半生緣》算是一次很好的彌補之作,也算對張愛玲的一份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