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官手里的手枪有什么用?

漩涡鸣人yy


完全没什么鸟用,基本上到指挥官用自己的手枪的时候,这仗就没个好了。连排低级军官要在一线,影视上到还看得见他们把手枪当发令枪用,不过实战里,一线军官大多会拿把步兵武器,除非没条件,手枪这东西在战场上,取得好成绩的实战用途,是二战太平洋战场上,美国兵用来对付日本人的白刃战,其余像盒子炮在中国大行其道,实在是没办法,前面中国军阀混战,各国对中国武器禁运,盒子炮是打着手枪名头进来的,不在禁运之列,又比一般手枪打的远、打得准,后来还加上自动火力,可以当冲锋枪用,在中国军队低烈度火力里面,已经很优秀了,但是抗日后期,美援到位的国军嫡系部队里,盒子炮就已经淘汰,解放战争时期,国军一方,盒子炮已基本淘汰,大概也就一些军官因为情怀,自己或卫队还在用。



在欧洲在德国,“战斗手枪”盒子炮就是因为当手枪嫌大嫌笨重,当步枪嫌威力不足,才地位尴尬,没有军队列装,你看看,这款有效射程达到一百五十米的手枪,在手枪里已经够奇葩了。

但是拿到步枪的世界里,还是显得寒酸的很,所以战场上到了手枪可以发威的距离,真得基本也就是白刃战的距离了,而在欧洲战场,这一距离,由冲锋枪控制,二战后轻武器普及化,冲锋枪都小型化,别说战场,连传统由手枪和匕首控制的特工界,手枪都被冲锋枪排挤的厉害,干湿活的都爱用乌兹这种家伙。那么你说说,指挥官拿把手枪还能干嘛?这句话我以为元首一直想问问保卢斯的…


李三万的三万里


我过兵,我根据我当兵的那段时间的感受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我是八十年代的兵(野战部队),那时候,排级干部以上才配备手枪(五四式),连级干部配备的手枪要小一些,估计是六四式吧。

在平时,军官配备手枪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就是一种职位和身份的象征。那时候没有军衔,干部也就是四个兜的衣服,从手枪配备上大概可以分辨出是那一级指挥员。

在战时指挥官配备手枪的意义就更好理解了。拿手枪的肯定是指挥官,他怎么指挥兵就怎么打。残酷的战争环境一些不可预测的事情是有可能影响到一支作战部队的士气,影响战斗的成败的,比如临阵脱逃,投敌变节,这是候指挥官是有权根据情况相应处置的。还有一个作用当然是遇到不测生还无望的情况下自杀用的。

当然,在残酷的战争中,训练有素的士兵极少有变节投敌临阵脱逃的可能,手枪射程近、威力小,用起来很不顺手,因此像直接带队的指挥员会再拿一把和普通士兵一样冲锋枪。


别的部队是不是这个样子我不清楚,反正我们侦查排的那个排长就是这样做的。

枪越小官越大。呵呵!


山里的新鲜事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要看哪一级指挥官。

基层指挥官和高级指挥官是不同的。

抗战中,我军排长、连长,往往都是要参加战斗的。

尤其是排长,往往要亲自带领主力班作战。

所以,民国时期的排长,清一色装备实战能力强悍的盒子炮。

盒子炮这种手枪,最大射程高达150米,在50米内有着不错的精度,远远强于不同手枪的25米精确射程。

同时,盒子炮可以装弹10发,采用弹匣则是20发,可以连续单发射击。

只要操作得法,盒子炮在近战中可以一次对付四五个的敌人。

盒子炮可以看做为最早的战斗手枪,或者是缩短的卡宾枪。

到了连长一级有的携带盒子炮,有的携带大威力勃朗宁手枪,比如枪口撸子、马牌撸子或者大眼撸子(M1911)这种。

这些手枪虽然没有盒子炮这么厉害,但近距离也是很厉害的,装弹量6发以上,可以连续单发射击,可以快速更换弹匣,子弹威力大。

这主要是连长一级,就以指挥为主了,非到万不得已不应该随便操枪作战。

但在抗战中,敌人火力强大,我军1个连100多人往往很快就会伤亡殆尽,连长变为排长,操枪作战也就是必须了。

只是,连长参加战斗总体是少的。

营长以上的军官,佩戴的手枪五花八门,军衔越高就越小。

大家看过《兄弟连》吗?

经常操枪战斗的温特斯少校,在成为营长以后就没有开过一枪。

营长任务是指挥全营数百人,自己去作战是非常愚蠢的。营长如果被打死,全营就要乱了套了。拿起战斗轮不到营长,除非全营几百人死绝。

营长如此,团长、旅长、师长、军长更是这样。

从营长开始,军官的手枪都是象征性的。

国军很多师长、军长的手枪都是自配的,或者别人送的(比如外国将领)。

有些手枪非常冷门,比如美国的掌中雷微型手枪,配备的子弹也只有几发。

有的则是少见的左轮手枪,子弹仅仅只有一个弹仓5到6发。

为什么他们只有这点子弹?

他们没有机会开枪。

唯一开枪的机会,就是兵败不愿意被俘时候的自杀了。


萨沙


一般情况下,像连、排级这样的基层指挥官,他们除了配备手枪之外,更多时候还是会像士兵一样,装备步枪、冲锋枪等火力武器。因为连、排级这样的基层指挥官,很多都要亲临战斗第一线进行指挥,面对面带领士兵进行作战,甚至要与士兵一起并肩冲锋陷阵。

所以在基层指挥官行列里,他们所配备的手枪并不是摆设,而是能够真正地用到它与敌人进行战斗。

许多高级指挥官并不用到前进战斗,那么他们所装备配备的手枪到底有什么用处呢?

像一些师级、军级这样的高级指挥官,平时除了在开战前莅临前线进行视察等以外,到战斗开始后绝对用不到这些高级指挥官进行与敌人阵,甚至很可能与敌人相隔800里开外【夸张】。

因为这些高级指挥官都是呆在前线后方的指挥所里,他们的任务就是在指挥所里排兵布阵、运筹帷幄的进行指挥。也可以说指挥所就是他们的战场,靠头脑指挥前线士兵的作战就是他们的战斗。


而在战场后方被层层保卫住的指挥官,他们同样也会配备一把手枪,虽然不能与敌人真正的打仗,但他们所配备的手枪也自有用处。

首先,可以在必要关头时进行自卫嘛,手枪本来的作战需求就是用于近身防卫,或是近距离的室内、巷战。一旦遇到特殊情况,比如指挥部被敌方偷袭,或者是指挥部附近出现叛军等等。

这样整个指挥部、甚至是指挥官都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这个时候指挥官所配备的手枪,就可以在简要关头进行自卫还击,尽大可能的让自己脱离危险。



其次,在所属指挥的部队作战不力的时候,很可能会出现一些战斗意志不高的士兵,甚至这些士兵会出现叛变投敌、当逃兵等等。所以这个时候指挥官所配备的手枪,就可以用于处决枪毙这些叛徒士兵。

这个时候使用手枪,可以做到手起枪落、干净明了,这样会让指挥官显得更加威武霸气,可以更好地震慑住那些意志不坚强、想要当逃兵的士兵。


最后,在战局不利、或是所指挥的部队全线溃败,甚至指挥部已经被敌军全面包围的情况下。在最绝望的这一刻,那些到死都不愿意投降于敌军的指挥官,很可能会用所配备的手枪自行了断、结束生命,这样也是在最后时刻保留着他作为军人的最后尊严。

头条“军器战位”报道!

发布:牧小明

作者 : 感谢我们生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愿世界没有战争。

军器战位:关注每天为你讲解军事武器装备知识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可以关注我,“军器战位”每天讲解军事知识


军器战位


个人认为指挥官使用配枪(手枪)最牛、 最奢华的当属美国的巴顿将军(萨达姆、卡扎菲之流的纯金枪不算),在欧洲战场经常看见他在腰间枪套里别着两支象牙柄的柯尔特1873 型左轮手枪,而柯尔特1873左轮在美国枪械文化当中的地位极高!是西部拓荒时代,西部牛仔们的最爱!巴顿将军经常又以机械化部队牛仔自居。


巴顿将军的柯尔特1873 左轮手枪,不但用象牙做柄,枪身上也是让人眼花缭乱的镂刻纹并且还要镀金…港真,巴顿将军的手枪搞成了这样也就失去了武器的价值,虽然这枪也能打死人,但是到了巴顿使用它防身估计美军“第四集团军”也就全军覆灭了!所以,这枪的装饰意义大于实际使用意义…这也符合巴顿将军这样性格张扬和爱出风头人的要求。
巴顿将军还有一支柯尔特M1911手枪,也是象牙柄,枪身镂空雕刻的让人炫目

调侃完巴顿将军的配枪后回到问题的原点,在部队指挥官是分等级的,一般来说早年间团以上单位(军官)才能称为指挥机构(指挥官),现在出现了军-旅-营这样的编制,那么称为指挥机构(指挥官)的就是旅一级以上才能称作指挥官。

作为首长一级的军官在战场上必然要有配枪,虽然这一级的军官的安全是有保障的,但为了防止不测也需要配备一支手枪以往万一。这就与古代打仗时候将军们的佩剑一样,基本上没有多大用途,但是有总比没有强!真的有敌人突进指挥机构所在地没有一支手枪防身,会被束手就擒的,而有一支手枪安全感就会大增!
图片上的美军四星上将没有携带配枪,现代战场透明度非常高,大多数情况下战区司令都在大后方指挥机构里指挥作战,不需要去前线…万一出了事儿就“坏菜”了!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古今中外都适用;而图片里的二星少将则有一支手枪,少将这一级指挥官的级别不大不小,战时“师一级司令部”就在前线附近,距离敌也就20~30公里,这个距离战场环境是复杂的,说不定真的会有敌方特种小分队实施偷袭“斩首行动”…所以,师一级指挥有必要配手枪,甚至是一支突击步枪防身。


军事博物馆展出的陈赓大将所用配枪,一支军队从弱小变成无比强大,就需要在“血与火”当中去锤炼!这个时候就需要指挥官们不但要发挥出自己高超的指挥艺术,还需要具备英勇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一句:同志们,跟我上!冲锋在前,就是在给战士们增强士气和战胜一切敌人的信心!


皇家橡树1972


军队里有句话叫官越大枪越小,普通士兵们拿着威力十足的步枪、机枪等武器冲锋陷阵,而那些各级指挥官特别是将军们则只带着一把堪称珍袖的手枪。那么他们配备这些手枪有什么用呢?为什么不配一只大一些的枪呢?

在战场上,高级指挥员不需要冲锋在第一线,他们的职责是在指挥部里运筹帷幄,所以他们不需要装备步枪之类的武器。这个时候手枪就成了身份的象征,士兵们看到一个带着手枪的,那就知道他是军官,需要听从他的命令。

虽然手枪的威力小、射程近,但它毕竟是个武器。当遇到突发情况时可以作为自卫武器使用。除此之外,在战场上执行军法时手枪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这一点从很多的影视作品中就可以体现出来,一个军官举起手枪处决逃兵的时候可以说有着手起刀落般的霸气。可如果换成长长的步枪,换弹加上拉栓瞬间档次就下来了,政委的马卡洛夫可是专为逃兵准备的呦。

另外,如果战事失利,而指挥官又不愿投降苟活时。一把小巧的手枪可以让他比较体面的结束这一切,这虽然很残忍,但是历史上将军们的配枪却经常执行着这种任务,这也算是军人最后的荣誉与尊严吧。

现在,随着工业水平的提高和作战任务的多变,手枪不再是军官的标配了。不过如果在军营里碰到那种身上别着手枪的老家伙,最好还是赶紧敬礼为妙。


霹雳火防务


按照职务的高低,指挥官可以分为高级指挥官,中级指挥官和基层指挥官。想必大家都玩过陆战棋吧?陆战棋里面的司令,军长,师长,旅长,团长,营长,连长和排长都是常见的军事指挥官,其中司令,军长和师长属于高级指挥官,旅长,团长和营长属于中级指挥官,而连长和排长则属于基层指挥官。按照不同的级别,军官手里的手枪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一般来说,高级指挥官的枪主要起的是一个装饰的作用,象征一个军人的身份,很少有用到的时候。高级指挥官指挥战斗时基本不会去第一线的阵地,一般是位于后方的战情中心,协调统筹各部队之间的作战行动。最多师长一级的指挥官会下到一线部队去慰问,军长以上基本上就是呆在指挥中心靠着通讯设施指挥着手下的部队。所以他们几乎没有用到枪的机会,之所以配备手枪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为了以防万一,遇到敌方特种部队斩首的时候自卫。另外则是用于装饰,象征自己的军人身份。

中级指挥官的手枪的主要作用是用于自卫和作战。中级指挥官和高级指挥官不同,高级指挥官是作战计划制定者,中级指挥官则是作战计划的执行者,往往需要亲自带兵在一线作战。比如我国,在2015年军改之后,陆军全面优化指挥体系,全军师改旅。著名的朱日和实兵演习就是以旅为单位进行对抗的,在新闻报道中经常可以看到前往朱日和挑战蓝军195旅的红军部队旅长端着手枪,坐着指挥车在一线指挥着部队作战。这个时候,手枪的主要作用就是一件防身自卫的武器了。


到了连排一级的基层指挥官就不仅仅是装备手枪了,绝大多数连长排长的装备和士兵一样,全副武装。除了手枪之外,还会配备一支突击步枪。解放军的连排长甚至可能特定情况下还拎一支单兵云爆弹,用于火力支援,相当残暴。因为连排一级的基层指挥官已经没有指挥车或者指挥所了,他们的职责是在交火的第一线指挥士兵进行第一线的作战。这个时候,射程较短,火力也较小的手枪已经不能满足使用,所以会配上一支突击步枪。连排一级的指挥官手里的手枪是一支备用武器,主要作用就是作战,杀人。

当团长时,李云龙配的驳壳枪,冲锋在第一线

其实看过小说《亮剑》的会对军官配的手枪印象比较深刻。早期李云龙担任团一级指挥员时,配备的是驳壳枪,具体是德国原装还是阎老西的晋造不得而知。在那个时期,李云龙通常会跟随部队在第一线作战,不仅指挥,还跟着部队冲锋,甚至肉搏战,这支驳壳枪和鬼头刀就是李云龙在和鬼子短兵相接时的利器。其实,在那个时期,李云龙的手枪除了杀敌之外,还有一个作用就是指挥部队。在要开火的时候,作为开火的信号,以枪声为号,他打响第一枪之后,其他士兵才会搂火。

师长期间,他配的勃朗宁,经常带带突击队。

到后来,李云龙晋升为二师师长,他的配枪也从做来笨重的驳壳枪变为了更为小巧,威力更小,楚云飞当年送他的勃朗宁手枪了。这是因为他已经成为高级指挥员,不再需要在冲锋第一线了,手枪的作用由杀敌变为身份的象征。不过,李云龙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师长,他喜欢特种作战,经常会带着段鹏的侦察连深入敌后搞事情。在带着段鹏进行小股部队渗透作战的时候他虽然带着手枪,但是很少用,他通常会使用冲锋枪。这个时候,他和基层指挥官没有多大区别,手枪主要是在他冲锋枪子弹打光之后的备用武器。

当上军长之后,李云龙几乎都已经不怎么配枪了。

解放后,李云龙成为C军代理军长,他依然配的是楚云飞送的勃朗宁。这个时候,这把枪已经几乎成了装饰品了,因为他作为军长,不可能再带着侦察连搞事情了,他的职责是在指挥部协调统筹一整个军,他需要对整个军负责。所以这个时候,这把勃朗宁手枪的作用是他军人身份的象征。最后在迫害中,李云龙用这把手枪打碎了自己的天灵盖,用自己军人身份象征的手枪证明了自己作为军人的尊严。


赤焰哒哒哒


指挥官手里的手枪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装饰和自卫(如图)国产64式手枪,该枪由于其小巧轻便,外形美观,便于隐蔽携带,易于维护保养,射击可靠性好和精度高等有点而广受青睐。因该枪曾作为礼品赠送国外要人,故又有人称其为“将军手枪”。64式手枪;

弹容量:7发

全枪质量:560克

有效射程:50米

由于其外形精美,且质量轻便虽弹容量略低,但是自卫住够,所以目前主要装备于团级以上军官使用。另一类是自卫和督战使用。(如图)92式手枪;该枪是为了替换原54式手枪而研发的,1998年完成9mm手枪其枪弹设计定型,2000年完成5.8mm手枪其枪弹设计定型(军用5.8mm口径,警用9mm口径)。92式手枪;

(以下是5.8mm口径的资料)

弹容量:20发

全枪质量:760克(满载子弹:943克)

有效射程:50米

该枪由于弹容量打,杀伤力高且实战能力高于其它手枪,目前主要装备于团级一下军官使用(团级以下军官经常亲临战场,所以为了更好的杀敌和督战作业而配搭该枪)。


军迷WYW


主要有三种作用:第一,显示军官的身份象征。第二,自卫、指挥用。第三,枪决用。

其实不管是二战还是到现在,手枪已经不再是军官的象征枪械,二战时大多数国家是不会给自己士兵配发手枪的,一部分原因是增加军费,另一部分原因是野战或者偶尔发生的巷战基本用不到,还有很多战士甚至不愿意佩戴。但是在二战中后期随着战事高强度的变化很多士兵都开始想搞一把防身用的手枪,尤其是美军开始接触日军的死亡冲锋和近身肉搏战,M1911一梭子下去就可以撂倒五六个鬼子,不过现实证明这种情况确实发生过,但是很少,因为美军的火力输出强度基本不会给鬼子有万岁冲锋的机会。

手枪作为一款轻便的自卫武器深得国外平民的青睐

后来整个二战期间也就是美国士兵佩戴手枪的人数最多,士兵们都会通过自己的渠道获取一把手枪,用于紧急情况下自卫。比如著名的鲁格P08手枪和美国M1911,这都是最抢手的,它们或多报战损,或缴获敌军,或自行购买等等。尤其是鲁格手枪,这款二战中最具代表性的手枪,作为德国军人的荣耀,是各国士兵争相得到的“艺术品”。

现在手枪分为自卫手枪和冲锋手枪

到了当下来说手枪的用处更为广泛,它们除了会配发军官外还有特警、侦察兵等特殊兵种。在国外喜欢左轮的军官可以自己弄一把佩戴,根本没人管,别说和平年代,就是战争年代指挥官用着它的几率也非常小,基本就是“好看的”。不过现代化战争,特种作战开始成为主流,指挥官身边有一把手枪用来自卫抵抗很有必要。

精美的左轮也是指挥官与收藏着的最爱

二战中一些真实的图片和资料我们也能看到,军官在带领士兵们冲锋时会挥舞着手里的手枪,这样可以引起士兵们的注意,达到指挥效果。其实指挥官按纪律来说是不能一起发动冲锋的,因为他是在指挥位置上,不过二战中惨烈程度过高,经常出现团营级建制消失,所以军官带头冲锋的事情屡见不鲜。现代化战场可想而知,配不配手枪已经无所谓了,基本都是见不着面的超视距攻击,顶多打打巷战有可能根敌人碰个照面,这个时候指挥官的枪只能拿来用作防身象征一下而已。

鬼子冲锋一般以倭刀和联队旗指挥,注意中间鬼子军官。

二战中还有使用手枪的大户就是游击队或敌后抵抗组织,他们的手枪甚至是自己制造的“单撸子”,但是他们凭借这种小巧便携的武器给敌人以巨大的杀伤。军官手枪的另一种作用就是枪决,它可以用来督战自己的部队,在战争期间有不服从命令的下级官兵可以直接执行“战场纪律”!最后就是兵败自裁用,有的指挥官不想成为俘虏,为了保持军人的荣誉宁可饮弹自尽,这应该是一名指挥官最不想用它的地方。

二战中很多国家都成立过专门的“手枪队”,用作精锐部队。其实零日寇丧胆的二十九军“大刀队”正式名称就是“手枪队”。

拥有一把完美的手枪也可以提高一名指挥官的品味。

本文由军武奇兵发布,期待与喜欢枪械武器和军事的亲们成为朋友,谢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战武奇兵


其实军官手中的手枪更多的是象征意义,实际作用极为有限,即使是拿来自卫,很多情况下军官也会选择使用步枪等常见的步兵武器来作战,而不是火力贫弱的手枪。

手枪主要是被设计用来自卫的,本身射程也不远,一般只有100米以内,在一战二战的栓动步枪为主的时代作用还是很大的,尤其是在堑壕战、近战、巷战等条件下,还是很有用的。但是在现代战争中,随着单兵自动火力的迅速提高,手枪的单薄火力已经作用有限了,更多的自动手枪、微型冲锋枪开始取代了手枪的位置。

而手枪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身份的象征,的多数军队都是只给军官才配发手枪的,而且有一部分军官还是专门定制的高档手枪,就在于凸显其独特的身份。虽然实际作用不如微型冲锋枪,但是更加美观,也更适于携带。在礼宾场合还是很合适的。

而手枪在中国的军事史上还有一段自己的传奇。当时的手枪成了很多军阀之间用于比较实力的依据,很多军阀纷纷组建自己的手枪队,而手枪队自然是越多越好,很能显示己方的实力。而且手枪队往往是精挑细选的精干队员,再配上火力强大的手枪,作战效能远比普通部队强,成了很多军阀用于执行特殊任务的首选部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