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的「意義」

感謝拍照設備的大眾化,現在我們幾乎每個人的手中都有可以拍照的設備(手機),拍照這件事兒再也不會像過去那樣是一種儀式性的存在,也不是某些專業人士或愛好者的專屬,而變成一種全民,且隨機的活動。

而社交網絡的普及,也讓圖像傳播有了更高的流動性,人們不再是像是對著一面銅鏡一般的去欣賞自己的作品或者只能看到某些專業攝影師的作品,我們隨時都能看到世界各地的各種不同的人拍攝的照片。於是每個人都養成了拍照的習慣,也習慣將自己的作品發到微博朋友圈上分享。

凡事都有利弊,內容多了,界線也就隨之混亂,很多人喜歡說自己掃街,說自己喜歡拍攝街頭,但其實更多的人的所謂「街頭攝影」其實與真正的街頭攝影一點兒關係都沒有。

街頭攝影可能是一種很尷尬的存在:

第一,誰都能拍而且誰都以為自己在拍街頭,只要他的照片是在大街上拍的;

第二,街頭攝影的存在感很薄弱,人們往往會對街頭攝影有一種誤解,認為這樣「沒有技術含量」又「不好看」的照片拍出來有什麼意義?

第三,街頭攝影最容易受到批評,聖母們往往認為這樣在大街上隨便拍陌生人是不禮貌的,是一種完全錯誤的行為。

照片的「意义」

Photo by Gueorgui Pinkhassov

照片的「意义」

Photo by Guy Le Querrec

首先,讓我們來定義一下究竟什麼才算是街頭攝影。

森山大道說過:「我是個在街上且拍且走的攝影家,始終喜歡朝那些包含平交道或橋樑的空間按下快門,它們是我的必拍風景。」(《邁向另一個國度》)

街頭攝影的首要條件是街頭,其實就是有人活動的場所,因此對街頭攝影師而言,作為容器存在的城市就是必須要存在的因素。

照片的「意义」

Photo by 森山大道

但城市僅僅只是一個容器(其實鄉村,小鎮等也一樣),它的作用是讓人們聚集起來,有人的地方就有故事,因此城市承載著無數的故事的可能性。

有的時候有的人會認為某些照片不屬於街頭攝影,因為它發生在房間內,並不在街頭。但我們不能狹義的將城市理解為街道、建築等等外在表面的內容,它甚至應該包括一個建築物內部的場景等等。「街頭」的主要內核是社會性,人提供了情緒,情緒則放大了照片的主題。

街頭攝影的另一個屬性就是上面所說的社會性,也就是故事。就像攝影師 Valérie Jardin 所說的:「街頭攝影只是記錄生活。」

照片的「意义」

Photo by Valérie Jardin

街頭攝影不允許擺拍以及任何事先設計好的故事情節,必須要抓取隨機發生的瞬間。

究竟什麼才是街頭攝影,我們可以用一個簡單的方程式來概括街頭攝影:

社會(場景)美學 + 非控制場景 = 街頭攝影

照片的「意义」

Photo by herbert List

而街頭攝影的「技術含量」,正因為上面所說的街頭攝影的「非控制」性,註定了街頭攝影不可能會想那些精心設計的那些照片那樣好看,也正是因為這個「非控制」,我認為街頭攝影是最複雜最困難的,美好的照片誰都會拍,只要對攝影技術有一定的瞭解,知道用什麼樣的設備在什麼樣的時間什麼樣的設置按下快門就可以。可街頭攝影完全不一樣,它需要的不是那種一學就會的技術,而是觀察,對周遭世界的敏銳觀察,以及用最快的速度去捕捉這個瞬間的能力。

有時候我發一些街頭的照片,有些人會問“這種照片有什麼「意義」?拍幾張這樣的照片就能***(諷刺 or 讚揚 or 其他)了?”

影像本身本來就是沒有「意義」的。

意義是觀看者賦予的,作為拍攝者,他們要做的僅僅是將當下最真實的情緒固定,用一種有組織的形式展現給觀看者。看照片的人,他們的思想、心情、世界觀、價值觀等等一切與照片中的情緒產生共鳴,形成了意義,這個「意義」,是屬於觀看者的,是觀看者和影像產生連接的一種方式。你認為它有什麼意義,只是你想讓它有什麼意義,而已。

照片的「意义」

Photo by Vivian Maier

很多人對街頭攝影抱有一些偏見,認為在街頭拍攝陌生人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無關對錯,我也不想去爭論,但是如果這樣的話,佈列松算什麼?薇薇安邁爾算什麼?森山大道算什麼?幾乎所有的瑪格南攝影師都是出色的街頭攝影師,他們又算什麼?

如果因為他們是「大師」所以沒有問題而別人你就要不爽就要罵的話,這個雙標很嚴重。

就算是「大師」,很多也都是後人賦予的,薇薇安邁爾拍了幾十年也沒人認識她,但是她還是依然堅持在街頭將鏡頭對準那些平凡可愛的陌生人。

照片的「意义」

Photo by Vivian Maier

街頭攝影並不僅僅是拍攝陌生人的故事,薇薇安邁爾留給我們的也不僅僅是她的那些巧妙的好看的自拍,街頭攝影的存在是為了保留人類社會發展中,不被人所重視的那些細微的瞬間,它只發生在那幾十分之一秒,如果我們不將其記錄,它將永遠的消失。

就像我們看 薇薇安邁爾 的照片,她記錄的街頭影像能瞬間將我們帶回那個時代的芝加哥,讓我們身臨其境的感受那個時代的生活方式,在她留給我們的那些大量的照片中,完整的記錄了那個年代的時尚,穿著,人文,建築以及文化。

正是攝影保留了這些渺小的,瑣碎的時光碎片,組成了一副龐大的卷軸,精密的保留了那些可能會永遠消失的記憶。

照片的「意义」

但有一點,在我看來(當然並非所有的街頭攝影師都這樣認為),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不要「介入」,首先「介入」勢必會改變當前場景的情緒,而使得場景由被動的社會現實變成了攝影師本人的進入所導致的針對性的畫面。再來,「介入」會帶來攻擊性,對被攝者本人也是不友好的。

最重要的是,不要利用手中的相機去做不道德的事情,你做的一切都要能夠擺到檯面之上。

當然,如果你有一套完整的拍攝計劃也會另當別論,就像一些紐約街頭攝影師就喜歡開閃光燈懟人,拍攝突然的表情,這要在我們大東北晚上街頭大排檔裡亂閃。。。那畫面簡直不敢想象。

照片的「意义」

Photo by Daniel Arnold

街頭攝影創造了一種連接,將瞬間情緒、攝影師、觀看者三者有機的連接在了一起,攝影師發現了故事,發現了人與人之間最真實的情緒,他們用鏡頭將之連接,再通過照片的形式讓觀看者與另一個時空曾經發生的故事連接。這同樣也是攝影的時間性,一張照片應該包括三個時間,照片中的故事發生的時間,這張照片被創造出來的時間(沖洗/打印),以及觀看者看到這張照片的時間。

三個時間的重疊,交錯出了照片的「意義」。

即使在不同的時空中,我們都在彼此互相緊緊的聯繫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