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容若:生命虽短,情思悠长,一个用一生在写情的男子

纳兰性德,字容若,原名纳兰成德,因避太子名讳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我更喜欢称他为纳兰容若,仿佛这般,才配得起他的地位——清初第一词人,"京华三绝"之一。况周颐说他是乌衣公子,天分绝高。他有着满洲正八旗的狂野血统,但在这血统之下,确是世人不能理解的哀感;他是出生富贵之家,衣食无忧的贵公子,但却有着他人不懂的忧伤和落寞;他用情之深,曾让无数人为之倾倒。怪不得曹寅曾说"家家争唱饮水词",可"纳兰心事有谁知?"容若是一个用一生在写情的男子。

纳兰容若:生命虽短,情思悠长,一个用一生在写情的男子

在纳兰容若的众多词作中,也许这一首,人人都会吟诵那么几句,那便是《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纳兰容若:生命虽短,情思悠长,一个用一生在写情的男子

从题目不难看出,这是一首拟古词,纳兰借汉唐典故,以失恋女子的视角谴责了负心汉,词风缠绵悱恻。人生若只如初见,读来平淡,感情却最为强烈,念完这一句,多少人会想起那些或苦涩,或美好的曾经,可遗憾的是,那都远去了,人生若一直能如初相见,又怎么会有"何事秋风悲画扇"的心酸呢?"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那女子该有多么难过啊,可容若他岂是一个负心汉,他毕竟当时只是一个十多岁的少年啊,又有什么能力主宰自己的命运呢?连唐明皇都保不住自己心爱的人,更何况是容若呢?那就分离吧,纵使决绝,我也是"终不怨"的。在最后两句,女子将二人比作唐明皇与杨贵妃,即便分离了,也仍旧恋恋不忘旧情。词到这里便结束了,可情又怎么能轻易忘记呢?

容若一生感情经历是极为坎坷的,曾与青梅竹马的表妹有婚约,后表妹入宫,这段恋情无疾而终,以遗憾结尾。后结识卢氏,并奉父母之命与卢氏成婚,渐渐被卢氏的知书达理所打动,两人琴瑟和鸣,生活自得。然卢氏红颜薄命,成婚三年因难产亡故,好不容易有了幸福生活的容若再一次受到了打击,这时,他不过二十三岁。其后,迫于家庭压力,娶官氏,可两人夫妻关系并不融洽,他还是怀念那个温婉的卢氏,时常生出"一种娥眉,下弦不似初弦好"的感慨。三十岁时在同是"京华三绝"之一的好友顾贞观的帮助下,纳江南艺妓沈宛为妾,可仅在二人相处一年后,容若便离世了,这短暂的爱情又以悲剧告终了。

这短短一生,纳兰几乎未曾与哪个妻子享受过长久的幸福生活。他似乎游离与世间,这尘世,似乎与他无关。他似乎总是孤独的,孤独地游走在这人世。纳兰是极容易感伤的,善感虽显示人的聪慧,却并非好事。总是愁肠多薄命。

容若,这是他的字,更像是他的诗。纳兰容若,这四个字连在一起,便已经是一首词了。四个再简单不过的字,合在一起,便无端透露出一种轻雾般的悲凉和忧愁来,柔婉,而苍白。像极了他的一生。

纳兰一生的爱情是不顺利的,但这不影响他是一个痴情又长情的人。人们都说,最难忘是初相逢。那时,一切晴好。那时的情意,纯粹,透明,而又美好。"正是轱辘金井,满砌落花红冷。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谁省,谁省,从此簟纹灯影。"容若的初相逢,在他的字里行间,在他短短三十一年的生命中。那是他娇娇小小的表妹,是楚楚动人,怯怯地叫他"表哥"的小姑娘。或许这一秒,他的心,便在那个可人身上了。

纳兰容若:生命虽短,情思悠长,一个用一生在写情的男子

可世事从来不由人,也由不得人。往日种种美好,日后关山日长,再不复当初。生死不由人,情爱,亦是不由人。表妹的入宫,让他的"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念想顷刻化为泡影。谁知纳兰心思有几许呢?

纳兰容若,这个如他的词一般哀婉精致的名字,温柔了整个清朝的冷月。岁月漫长,青丝难忘。在这漫长岁月翩然走过的纳兰容若,像一弯浅浅的眉,像一道泠泠的月光,举世无双,难掩风华。他带着他的情思,远去。留给我们的,是辽远的悸动与感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