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門口的扶貧車間讓貧困群眾脫貧增收

新晃 | 家門口的扶貧車間讓貧困群眾脫貧增收

5年前,新晃縣迎來了高鐵時代,在高鐵新晃西站旁邊,一個曾經貧窮的村莊發展成了高鐵新村。依託便利的交通,十幾家扶貧車間在這裡落地生根。如今的高鐵新村村子乾淨明亮,一排排整齊的房屋、一條條寬敞的水泥路,都在告訴人們,這個曾經的貧困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已建設成欣欣向榮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走進高鐵新村的安置區內,箱包、文具、電子元器件等十幾家扶貧車間一字排開。在藝雅箱包廠車間,一排排縫紉機上,女工們正在熟練的踩線、包邊,不一會兒,一個個精美的手包、錢包就製作完成。脫貧戶楊玉志正在聚精會神地製作手包。因要在家照顧老人和孩子讀書,2018年以前一家人就靠楊玉志丈夫打臨工的收入維持生活,日子過得緊巴巴的。如今可以在家門口就業,家裡能多一份收入,楊玉志十分高興,也倍加珍惜這個就業機會。

據瞭解,高鐵新村依託高鐵和320國道便利的交通,積極發展產業扶貧車間,以無法轉移、無法就業、無固定收入的貧困群眾為重點對象,組織他們從事侗錦織造、飾品掛件、電子元件及箱包文具等手工工藝品加工生產,為貧困群眾家門口就業增收創造了便利條件。有了家門口的扶貧車間,村民們擁有了照顧家庭、幹農活與上班掙錢三不誤的美好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