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飞来钟"(吊钟台铜钟)之谜——来自民间的考证与分析

近来翻阅《武当山志》(武当山志编纂委员会编纂,1994年出版),在"卷二""胜景撷秀"中看到了对"飞来钟"的介绍。原来,武当山的传说中不但有"飞来杉",还有"飞来钟"。

武当山

九月三十日我们一家从南神道徒步攀登天柱峰过程中,在吊钟台曾经见过这口种,我曾和晓哲一起观察过,辨认出了"敕建大岳清微宫"几个字。清微宫的钟为什么放在太和宫附近?这让我们感到很奇怪,为此还发了一个视频(见视频 )。当时并不知道它还叫"飞来钟"。

风景奇秀的吊钟台

吊钟台位于武当山主峰天柱峰西侧朝圣门脚下,大莲峰西、天合楼(故址)与天池楼之间的一个台子上,距太和宫两百米左右,南神道-清微宫-太和宫的石阶步道从台下经过。

武当山

吊钟台依一个自然岩体凿平而建,石板铺地,周围有青石栏杆,但没有配备钟楼等建筑,显得过于朴素,加之地处偏僻,少有游客光顾。事实上,也很少有游客知道"飞来钟"。

大部分游客不到吊钟台来,不但看不到这口漂亮的、有故事的大钟,也错过了天合楼脚下险峰环峙、深沟高壑、清明爽照、幽静雅远的绝美风景。这里地处太和宫西南,是武当山的后花园,风景和前山比,更为奇、秀(见视频 )。

武当山

天柱峰西南风光

"飞来钟"的传说不靠谱

吊钟台上的这口钟扣置在吊钟台上,据《武当山志》记载,高1.28米,口径1.1米。铜铸,通体黝黑,局部有铜锈。钟顶有龙形蒲牢钟钮(道教叫"钓手"),双龙、四爪,承重悬挂之用,蒲牢(相传为龙的第四子)的形态鲜活。钟肩饰有八卦图案,钟身饰有金箍、方格、如意纹,方格内铸有竖排铭文两行,一为"敕建大岳清微宫",一为"大明永乐十年吉日造",都清晰可辨,旁边若干行小字,不太好辨认。钟口由八瓣莲花状钟唇组成,古铜色,呈微外扩的喇叭形,属明清时期大钟的典型形状。由于常年处于野外,钟身已有多处刮擦痕迹。《武当山志》上记载,钟体有小窟眼一个,为文革时一干部枪击造成。但我们没发现这个弹孔。

武当山

“飞来钟”与钟顶龙形“蒲牢”

关于该钟的传说,除《武当山志》记载的外,还有一个传说,大意是有两口大钟原来是兄妹俩,从四川峨眉山飞来武当山,哥哥飞到了吊钟台,妹妹气力不支落地形成"掉钟潭"云云。

"飞来钟"的铭文已说明它并非"飞来",我感兴趣的是,这些传说是怎样产生出来的。

本地乡野有"拍古今"的习俗。冬春农闲时分,村民们围在"火笼"(即地火坑)边,烤着火,抽着烟,听老辈子们"拍古今"(即讲古今故事、奇闻轶事、誇淡话,类似北方"扯闲篇儿"),爷爷讲给儿子听,儿子讲给孙子听,口口相传中不但添"油"加"醋","传说"就形成了。武当山流传的大部分传说就是这么来的。

因为传说是老百姓在茶余饭后的即兴"创作",反映的是普通老百姓的心理与见识,因此故事的逻辑性是经不起推敲的。比如《武当山志》记载的"飞来钟"传说中,真武大帝到峨眉山去"吹"个铜钟来,这与"抢"无异,与"北极玄天上帝"身份完全不相符,这种做法在古代乡村倒是常见——老百姓以自己的见识替代了真武大帝的见识。再比如在该传说中,身为道教北方大帝,真武居然到佛教道场(峨眉山为普贤菩萨道场)去搬口钟到自己的道宫,宗教逻辑上也说不通。但"传说"创作者们不管这套,符合大众"口味"就行。

扯远了,回到正题。

清微宫的铜钟为什么放置在吊钟台?

关于钟,明代《天工开物》里说:"梵宫仙殿必用以明谒者之诚,幽起鬼神之敬。"所以,名刹宝寺皆有钟。道教宫观里的钟一般分大钟、报钟、忏钟、帝钟四种。吊钟台上的这口钟属大钟。一般道教宫观是不能悬挂大钟的,只有十方丛林(即宫观主持邀请高道担任,由官吏监督选举产生,而非传授给自己弟子的道教宫观,以区别与“子孙庙”)才可以悬挂大钟大鼓,用于召集道众或朝夕报时,起开静、止静作用。清晨称"开静"(即打开一夜之沉静),晚上称"止静"(即停止一天之活动复归于宁静)。清晨先击钟后击鼓,晚上先击鼓后击钟,故又称之"晨钟暮鼓"。大型道教宫观都建有钟楼、鼓楼,对称布置,钟楼在东侧,鼓楼在西侧。

作为武当山"九宫八观"之一的清微宫,位于太和宫西1.5公里外的华阳岩下,于明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敕建,是朱棣大建武当山道场时首批开工的建筑之一,铜钟铭文"大明永乐十年吉日造"也佐证了这个时间。

这口铜钟为什么不在清微宫而在太和宫附近的吊钟台?笔者没有查到相关史料来解释这个问题,个人推测可能有以下原因:

  • 第一种推测:在建设过程中铜钟因故没有运到清微宫而遗留在天柱峰。网络上有这种说法,认为这口大钟从来没有运到过,以至于这口钟还得了个"从来没有敲响过的大钟"的诨名。但笔者分析,这种可能性基本不存在。原因在于,一则大修武当从明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开始,到永乐二十一年所有宫观全部竣工,其中清微宫于永乐十七年完工(据《武当山志.大事记》记载),这说明清微宫是建设完成的宫殿,并非半途而废;二则当时征发军民夫达二、三十万之众,十个上百吨的龟驼碑都一一运输、安装到位,一个一吨左右铜钟不会因运输问题而搁置,作为皇家工程,军民人等战战兢兢,谁敢马虎?因此,铜钟在建设时一定运到了清微宫,也就是说铜钟应该是从清微宫搬运过来的。
  • 第二种推测:清微宫的铜钟被太和宫占用。永乐十年朱棣曾给孙碧云下达圣旨说:"尔往审度其地,相其广狭,定其规制,悉以来闻,朕将卜日营建。"(《太和山志》)。显而易见,永乐大修武当山之前,是由专人进行过勘查、规划的,并有大批建筑设计者参与设计,不是临时起意,也不是仓促上马。作为武当山道场的核心建筑,太和宫配备有钟、鼓楼(位于目前朝拜殿前),钟楼内悬挂着铜钟一口,系永乐十四年铸造的,高1.57米,口径1.435米,是武当山现存体量最大、造型最美的一口钟。道教宫观建设规制为一钟一鼓,超配不符合规制。吊钟台的大钟在太和宫外西侧二百米,位置也不对(一般钟在东侧鼓在西侧)。因此,清微宫的铜钟没有被太和宫占用的可能性。
  • 第三种推测:清微宫遭毁弃后铜钟被运至天柱峰保护。据考证,宋、元年间著名高道叶云莱创立清微派,并在此广授门徒(率众建成南岩宫的武当著名道士张守清就是其中姣姣者),使清微派成为当时武当的重要流派。清微宫在元代就有了相当的规模。明永乐十年(1412年)建玄帝大殿、山门、廊庑、方丈、道房、斋堂、圜堂、厨堂、仓库等计31间,扩建完成后,永乐皇帝亲赐宫额为"清微天宫"。在其后的数百年里,清微宫成了武当高道云集之地,是清微派北方的传播中心。后因年久失修以及其他一些尚不清楚的等原因,清微宫逐渐毁废(毁废年代不详),大部分建筑成为残垣断壁,目前仅存有大殿、配房十数间,以及琉璃化纸炉等少数大件器物。由于清微宫地处后山,山路狭险,人烟稀少。因此,清微宫毁废后将铜钟转移至太和宫附近保存,这种可能性是很大的。从大钟位于清微宫-太和宫路口这一位置来看,也支持这种推测。当然,笔者目前没有找到相关史料做支撑。
  • 综上所述,第三种推测的可能性最大,即清微宫遭毁弃后铜钟被运至天柱峰附近保护。

清微宫铜钟搬运至吊钟台时间的考证与分析

承接上文,现在我们来探讨一下清微宫的铜钟搬运至吊钟台的时间。

笔者通过查询,限于资料太少,没有找到这个时间记载。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查询"吊钟台"这个景观出现在史书、典籍、山志中的时间,倒退铜钟放置在吊钟台的大致时间。通过查阅,有些收获。

  1. 关于铜钟放置在吊钟台的时间下限:

《武当山志》(1994年出版)在"卷二"中介绍了"飞来钟",因此"吊钟台"出现的最晚时间应该在1994年之前,即1994年之前清微宫的铜钟已放置在吊钟台。

2.关于铜钟放置在吊钟台的时间上限:

  • 《续修大岳太和山志》(出版时间:民国11年即公元1922年)在"卷二.山水"的第33页有"台"的统计,"台"这一条目中分别记述了飞升台、更衣台、诵经台、望仙台、天马台、朝圣台、礼斗台、赐剑台、琼台共九个台,没有吊钟台与"飞来钟"的记载。在"卷三.宫殿"的21-24页中记述了太和宫的相关建筑、景观,以及琼台、摘星台、试剑石等周边景观,也没有吊钟台的记述。该条提到清微宫为太和宫所领二宫一庙之一,但没有清微宫是否毁弃的记载。总之,《续修大岳太和山志》没有"飞来钟"与吊钟台的相关记载(以上通过国家数字图书馆读者门户"数字方志"查阅)。
  • 根据《历代武当山旧志考述》(张全晓,2014)一文,在《续修大岳太和山志》之前的山志为《大岳太和山纪略》(刊刻时间:清乾隆十年即公元1745年)。在《大岳太和山纪略》"卷二.山水"的第33-35页关于"台"的统计、在"卷三.宫殿"的23-26页中关于太和宫的记述,与《续修大岳太和山志》基本相似,均没有"飞来钟"与吊钟台的记述(以上通过国家数字图书馆读者门户"数字方志"查阅)。
  • 因此,通过以上资料考证,可以推测出清微宫的铜钟放置在吊钟台的时间上限应该在民国11年即公元1922年之后。

综上所述,可以初步判定,清微宫的铜钟放置在吊钟台的时间应该出现在《续修大岳太和山志》出版之后、《武当山志》编纂之前,即1922年(民国11年)——1994年之间的72年间的某一年。至于具体时间,还需要进一步了解或者寻找其他资料佐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