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欧美俄等国能够容忍巴基斯坦拥核?而无法容忍伊朗成为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用户1692900825247499


巴基斯坦拥核与伊朗试图成为核国家有着截然不同的时代背景,虽然印度和巴基斯坦是在1998年5月11日起不到20天的时间里,相继通过总计11次核试验宣布成为“拥核国家”,但是两国为此已经付出了长期的努力,并且基本上在冷战时期就通过各自研究、国际合作和盟友支持完成了核武器研制的相应技术储备。导致南亚地区核竞赛的罪魁祸首,则是美苏当年为争霸全球,实现其各自的冷战利益,对于印巴两国和扩散趋势的放任态度。至于美俄容忍,那是谈不上的,只不过是印巴两国拥核事实成立后,木已成舟的无可奈何罢了,一方面九十年代末期以后,美俄两国争相拉拢印度,导致了对印度核试验的“低压政策”出笼;另一方面,巴基斯坦作为美国的长期盟友,美国在无法消解印度核威胁的条件下,自然也不太可能太过苛责巴基斯坦,况且巴基斯坦身后还有另一位大佬支撑,挨过美国的经济制裁和国际压力也不算是太大的难事。

▲巴基斯坦核试验场

巴基斯坦1998年核试验后,世界各方反应

首先巴基斯坦突破“核门槛”确实是因为印度,这两个国家的恩怨和“你死我活”的敌对关系自不必多讲。1998年5月11日,印度在拉贾斯坦邦克兰沙漠进行了3次核试验,很快又在同一地区进行了另外两次核试验,至此印度在48小时之内进行了五次地下核试验,试验了1个裂变装置、3个低当量核装置和1个热核装置。5月17日,印度原子能委员会主席和科学顾问召开记者招待会宣布“印度已经是事实上的核武器国家”。

▲印度在博克兰沙漠进行地下核试验

印度这样公然打破冷战后国际防核武器扩散体系,对于巴基斯坦来说当然不能“忍”,这是事关其生死存亡的大事。巴基斯坦除了强烈谴责印度的行为外,也立即采取了针锋相对的行动。1998年5月28日,时任巴总理谢里夫公开宣布在俾路支省贾盖地区成功进行了5次核试验,随后的24小时内巴基斯坦又进行了第6次核试验,紧接着巴国宣布成为核国家,并且声明“巴基斯坦的核武器试验是出于国家安全考虑,并且是受到印度的挑衅而被迫进行的”。

▲巴基斯坦后来进行的核导弹试验

巴基斯坦六次核试验之后,美国总统克林顿正式签署对巴实施经济制裁的命令,并且对声称“印巴的核试验只能使两国的军备竞赛升级,对两国安全都没有好处”。当然美国同样对印度也实施了相关制裁,并且日本也宣布对印巴两国实施全面长期经济制裁。欧洲国家和澳大利亚等国都对印巴表示强烈抗议和谴责,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表示将重新审查对印度武器出口政策,而对巴基斯坦仅表示谴责,只能说当时俄罗斯对巴基斯坦的影响力微乎其微。

印巴核试验的关键-美国态度助长

其实早在1974年,印度就已经进行了一次突破核技术的试验,虽然贯之以“和平核爆炸”的名号,实则是为发展核武器探路。当年印度进行核爆炸测试之后,与美国的邻居加拿大迅速终止与印度的所有核合作相比,而美国的反应却是模棱两可又稍显温和的。

▲印度核爆试验

七十年代冷战正酣时,美苏都不愿放弃任何一个拉拢对方盟友的机会,在1971年因在印巴冲突中支持巴基斯坦,美印关系遭受挫折。因此,美国不愿因为1974年的印度核爆炸再次得罪印度,甚至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否决了一份外交机构准备的“言辞尖锐”的指责印度的文件。基辛格认为,像印度这样一个规模体量庞大的国家,和扩散是不可避免的,美国应当通过维持与这样国家的友好关系来影响其核政策。

▲时任美国国务卿基辛格

美国的“温和”态度,使得印度没有遭受任何因核爆带来的损失。甚至在1974年印度“和平核爆炸”不到一个月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还推动了一项对印两亿美元的经济援助,美国则继续向印度交付浓缩铀。以此,可以看出美国为实现自身目的,对印度发展核能力的放任态度,那么兑对于其盟友就更没什么好说的了。所以,到1998年印巴两国都真正突破核门槛之后,美国所能做的也只是“经济制裁、谴责、武器禁运”等等,而且这些限制政策还在后来的世界发展过程中,随时根据美国的需要进行“解禁”。

总体而言,巴基斯坦拥核的因素是复杂的,而美俄也并非下定了决心制止“核武器”在南亚地区的扩散。实际上,对于美苏以及后来的美俄两国来说,防止核武器扩散是两国为数不多的利益共同点,当然世界上只有这两个国家拥核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但是“防核扩散”的优先级,永远没有这两国实现自己冷战及后冷战时代的世界影响力和利益来的重要。而军事打击印度或者巴基斯坦,恐怕波及的不仅仅是一两个国家那么简单,美俄都无法承受后果。而伊朗的处境,各位可以自己想想,没有强有力的靠山、也没有冷战时代和冷战刚结束时的空子可钻,当然很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