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灭燕,本来出师有名是场正义之战,为何落得燕人喊打诸侯声讨?

程序正在载入中


齐国灭燕,连满口仁政的孟子都大力支持,说此时讨伐燕国就跟周文王,周武王讨伐昏庸无道的纣王一样,是一场吊民伐罪的正义之战,机不可失啊。其实在战国中晚期的时候,各国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合纵连横,哪有那么多正义可言,只不过是一场取乱侮亡的趁火打劫而已。

《史记.燕召公世家》上说: 孟轲谓齐王曰:“今伐燕,此文、武之时,不可失也。”

燕国那时候是发生内乱了,内乱的根源是燕王哙听信鹿毛寿为首的大臣们的建议要效法尧禅让贤者许由,禅位给当时的相国子之,本来可能是想做做样子,沽名钓誉嘛,没曾想一步步放权,真把自己从君变成臣了。人家许由可是坚辞不受,还跑到河里去洗耳朵,表示不听禅位的劝言。子之可不客气,全面执掌了燕国大小政务,俨然是国君的权力了。

《史记.燕召公世家》上说:鹿毛寿谓燕王:“不如以国让相子之。人之谓尧贤者,以其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有让天下之名而实不失天下。今王以国让于子之,子之必不敢受,是王与尧同行也。”燕王因属国于子之,子之大重。

那怎么能不乱呢,好好的君位被臣子给占了,关键是子之执政这几年燕国搞得也很乱,老百姓日子过得也不好,至于燕太子平更是没法子忍受了,就和子之打起内战了,两派干仗那是死伤惨重,老百姓更是民不聊生,都不知道该支持谁了。

齐宣王看到燕国乱成一锅粥,心说这不是天赐良机吗,大军直取燕国,燕人也不抵抗了,城门大开,没多久齐国就占领了燕国全境,把燕王哙和子之都给杀了,太子平也在混战中丧命。

齐国一口吞了燕国这个大肥肉,其他列国不乐意了,这打破了大国之间的平衡嘛,赵国,楚国,魏国这些后齐国接壤的国家都不高兴,心说燕国是乱,但那是人家内政嘛,这口肉本来我们也可以去吃,好歹还顾忌个颜面,你齐宣王太没有吃相了,你灭了燕国,实力大增对我们威胁太大了。于是这些国家就想着怎么让燕国复国,尤其是赵国,它和齐国,燕国都是接壤的,那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正搞得带劲呢,看着齐宣王这贪吃的鬼样就来气,于是设下计谋联合楚魏两国摆出一副要大举伐齐的样子。

齐国占领燕国后,也不干好事,烧杀掠夺估计是少不了,老百姓怨气也大,关键是燕王父子都死于战乱,燕国原本那些墙头草的贵族们现在也不能眼看着燕国宗庙被齐国给毁了啊,所以大家联合起来开始反抗齐国占领军了。

齐宣王一看内外压力都忒大,顶不住了只能撤军了,赵武灵王将在韩国做人质的公子职送回燕国即位,是为燕昭王。这个燕昭王很厉害,招贤纳士,后来以乐毅为上将军伐齐,几乎把齐国给灭了,也算了报了一箭之仇。(图片来自网络)


水木仙长


燕国当时发生内乱,就是燕王哙禅让相国子之事件,效仿尧舜禹禅让,在那时估计也只是个虚无缥缈的传说,但是燕王哙糊涂到想当大圣人,经过手下相国子之的策划,鹿毛寿的忽悠,燕王哙上当,果然把王位禅让给相国子之。

子之不客气,开始行使燕王的权利,燕王哙反而成了臣子,燕太子平,肯定不服啊,好好的王位本来就是他的。燕国于是发生内乱,太子平攻打子之,两党打得火热,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就是在燕国内乱的时候,齐国表面是派维和部队主持大义,也得到孟子大圣人的支持。实际是趁火打劫,燕国人一看,大救星来了,城门 不关迎接齐军,齐军杀了子之也就完了,把燕王哙,太子平都杀了。维和陪队变成灭国部队,典型的趁人之危。齐军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燕子上下开始不满齐国,赵国魏国也不满意齐国这种干涉别国内政的做法。齐国在这种内外交困下,迎来了燕昭王,灰溜溜的撤兵了。

以后燕王昭为了报齐灭国之仇,派乐毅为主帅,5国联军差点灭了齐,也算是报仇了。


李跃汗青


出师有名?正义之师?扯淡!希望你认真阅读本文,了解历史真相,从此改变历史错误观念。本文将讲述齐国如何乘人之危而伐燕,使得各诸侯国“群情激愤”,几双手同时将他的头按在地上“群殴”。

燕王哙禅让

燕王哙的“前任”是燕王易,子之是燕王易的儿子。燕王哙任其为国相。

这一年,齐国使者苏代访燕。哙礼节性地问道:“齐王如何”?苏代说:“必不能称霸”。“为什么?”,“因为不相信他的大臣”。燕王哙是个理想主义者,于是就特别信任之子,把国家大事任由他处理。子之以“百金”相赠苏代。这里要特别交代一下:子之与苏代是“儿女亲家”。

“鹿毛寿”说:“尧禅让许由,许由不接受。尧既得天下美名,又没失去天下。大王不如把王位让给相国,他也不敢接受。大王岂不是与尧一样的美名了”?于是哙把国家都托付给了子之。这里又要交代一下:鹿毛寿与苏代是“私门之党”。

哙竟然相信了这二人的蛊惑!子之“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发”,独断专行,酷虐百姓。百姓多有怨言。

燕国内乱

太子平反对父亲“禅让”。公元前314年,以将军市被为先锋,集结兵众夺取政权。这场祸难持续了好几个月。哙、平、子之都在这场战乱中丧生了。

齐宣王乘人之危,攻陷燕国

说白了,燕国内乱就是齐宣王怂恿、唆使并策划的。齐宣王派使者联络上太子平:“听说太子将要整治君臣上下的名义,显明父子相承的地位。我齐国虽然不大,愿助你一臂之力”。

于是以“助太子平登位”的名义,趁着燕国内乱,大举进攻燕国。差点灭了燕国。后燕王哙的次子燕王昭在赵武灵王的帮助下即位。

燕国复仇

燕昭王即位后,励精图治,国力日渐强盛。他忘不了齐国趁火打劫之辱,总想着有朝一日能报仇雪恨。但他心知肚明:虽然燕国暂时恢复元气,但国小地僻,与齐国相比,力量悬殊。若与之战,无异于鸡蛋碰石头。



于是他礼贤下士,广纳人才。各国有才之人纷纷投奔他。经过考察,他发现魏国使者乐毅很有才能,便任他为“亚卿”,把许多国家大事都交给他处理。


又过了几年,燕昭王认为燕国强大起来了,而齐国的各种社会矛盾突出,危机逐渐显露,便与乐毅商讨伐齐。

乐毅伐齐

乐毅认为齐国地广人多,单凭燕国一己之力难以取胜,建议联合其他国家共同伐齐。于是燕国分别联系了赵、楚、魏、秦诸侯各国。

此时齐国当政的是齐宣王的儿子齐湣王。他骄横霸道,经常欺负弱小的国家。各诸侯国都曾深受齐湣王的骄矜暴戾之苦,对他非常不满,都愿意同燕国共同伐齐。


公元前284年,乐毅率五国联军进攻齐国。齐国终究不敌众国的排山倒海之势,大败。齐军遭受重创。

乐毅让秦、韩军队回国,让魏进攻宋国,赵进攻河间地区。自己率军乘胜追击,长驱直入,直捣齐都临淄。齐湣王逃跑了。各国几乎瓜分了齐国。齐国遭受疆土四分五裂,势力大大削弱。

自古“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乘人之危”本来就为世人所耻。别看他一时强大,短时得利。但团结的力量是巨大的。齐国最后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国土遭受分裂的命运,那是他活该!


这就是齐伐燕,却遭各诸侯国围殴的经过。我们现在来驳斥题主的“论点”:齐伐燕究竟是不是“正义之师”?

开始时,燕民对齐军还是欢迎的,帮助平乱嘛!但打着打着,味道变了,赖着不走了,掳土掠财了,侵占城池了。

现在有不少人都认为齐伐燕是“正义之师”,是讨伐昏庸,是吊民伐罪。这种观点使我深感不安。如果齐助燕平乱之后,就撤军,还政于燕,这还算“正义之师”。但齐国不是这样,打着助燕平乱的幌子,打着自己的算盘,做着侵占他国的兽行。这还算是“正义之师”吗?我只想说:“齐伐燕是披着羊皮的狼”。

现在是和平年代。咱们不谈战争,咱往小处说吧!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有人乘人之危,乘人之困,而去施行侍强欺弱的畜行,每一个有良知的人们也不会答应。至少让他陷入與论的漩涡,唾沫星子也要淹死他(她)!


衡阳泉湖人历史观


其实说难听点,一个有底线一个没底线。

如果齐国如燕平叛,不杀抢当地贵族和百姓,只拿走官府内的钱粮,那么就是正义之师。

但是队伍不好带啊,如果没有极端的刺激,又有哪些当兵的愿意战死沙场,特别还是不是守卫家园的保卫战。

所以这个就是把双刃剑,控制好了就是千古名将,控制不住就是恶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