煽动明王朝灭亡的那只蝴蝶

写在前面:自武汉封城已过十八天,愿这座美丽的城市早日恢复繁华,天佑中华!


煽动明王朝灭亡的那只蝴蝶

1963年,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提出了一个理论:“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两周后可以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引起一场龙卷风。”这便是著名的“蝴蝶效应”。

孙中山先生曾说:“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因个人意志而停留。但总有几只蝴蝶,仅仅煽动了几下翅膀,便加速了历史的进程。明朝末年的一桩风流韵事,便充当了这只蝴蝶。


煽动明王朝灭亡的那只蝴蝶

事件的主人公名叫毛羽健,湖北公安人,天启二年进士。天启年间,阉党势大,大太监魏忠贤深受明熹宗朱由校宠信,号称“九千九百岁”,魏忠贤权倾朝野,残害忠良,排除异己。毛羽健担任监察御史时,因弹劾阉党,遭罢官返乡,永不叙用。

崇祯皇帝朱由检即位后,立刻动手收拾了魏忠贤,铲除阉党,将遭受魏忠贤迫害的官员重新启用,幸运的毛羽健也在其中。


煽动明王朝灭亡的那只蝴蝶

回到阔别已久的北京,毛羽健的内心重新变得火热起来,甚至感觉身体都年轻了好几岁。毛羽健此人有一大特点,十分惧内,可却控制不住自己,常常想去偷腥。终于有一次趁着夫人回乡探亲的时候,耐不住心中的欲火,偷偷纳了一房小妾。

正当毛大人和自己的小妾卿卿我我,你侬我侬之时。毛夫人神兵天降,从远在千里的湖北老家,怒气冲冲的出现在了现场。河东狮一吼,毛大人当场被吓得魂飞魄散,几个大嘴巴子下来抽碎了毛大人的一场春梦。

挨了胖揍的毛羽健百思不得其解,夫人怎么就腾云驾雾般的赶了回来?早知道夫人回来的这么快,借毛大人两个胆子,他也不敢沾花惹草啊。公安处于湘鄂交界处,距北京数千里之遥。古代交通不便,回乡探亲,一来一回长达一年也很正常。


煽动明王朝灭亡的那只蝴蝶

忍辱负重的毛羽健经过一番调查后才发现,夫人是“乘传而至”,也就是坐着驿站的高速马车,一路马歇车不歇的赶了回来。愤怒的毛羽健不敢埋怨夫人,也不反思自己的生活作风问题,将气全撒在了驿站身上。于是他一封朝奏,夸大其词的诉说驿站之害,建议裁撤全国各地的驿站,

驿站是我国古代的通讯机构,相当于现在的邮局,同时兼有政府招待所的职能。早在商代时期就已经出现了邮驿,早期的驿站主要为官用,负责政令和军情的传递。到明朝的时候,驿站机构已经相当完备。由于幅员辽阔,全国驿站工作人员及相关从业者多达二十万人。政府信息传递极为便利,但这些国有机构也造成了极大的财政负担。其实早在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就曾下令,非军国大事,任何人不得擅用驿马及邮递设施。为了此事,朱元璋还曾大义灭亲,杀了用驿站走私茶叶的驸马欧阳伦。只是明朝经过了十六位皇帝,社会矛盾突显,政令早已松弛。


煽动明王朝灭亡的那只蝴蝶

崇祯皇帝大概是历史上最为节俭的帝王,他和周皇后经常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处处精打细算,弥补国库亏空。后来无可奈何之下,还曾向大臣借钱来发军饷。毛羽健的奏章让为财政入不敷出而头疼不已的崇祯眼前一亮,一拍脑袋便答应了此事。

金口玉言的皇帝上嘴唇一碰下嘴唇,数以万计的驿站公务员全部下岗失业,没有了生活来源。远在陕西米脂的李自成也被迫丢掉了铁饭碗,因土地贫瘠,几无可耕之田,这里的老百姓大都靠在驿站养马、赶车、跑运输谋生。更加雪上加霜的是,不久后又发生饥荒,连草根树皮都成为被争抢对象。

李自成出身贫苦,几经奋斗才当上了驿站的驿卒,没想到好日子还没开始,饭碗又丢了。早在几年前,因妻子出轨,李自成便杀掉了妻子。这位无牵无挂、一无所有的年轻人,在饿死和造反之间,选择了后者。


煽动明王朝灭亡的那只蝴蝶

公园1644年,李自成率起义军浩浩荡荡的杀进了北京城。崇祯皇帝在煤山(今北京景山)的歪脖树上自缢身亡,存在近三百年的明王朝自此寿终正寝,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明朝在中后期时,已是千疮百孔,奄奄一息,毛羽健的一封奏章只能算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但反过来想,如果将李自成换成张献忠、高迎祥,他们能完成推翻明王朝这样艰巨的任务吗?李自成的队伍在一次次失败中发展壮大,最终成为了明王朝的掘墓人。

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明亡于御史毛羽健。”这对毛羽健来说或许罪责过于沉重,但他身为言官不能忠君爱国、为国纾难,反而是因一己私欲,连私利都算不上,草率的上书言事,最终为明朝埋下了祸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