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車子出了十幾萬的保費,買保險4000多,今年沒出過險,反而要七千多,這是為什麼?

全國物流調度小陳


大概是因為上一年雖然出險了,但是賠付是在下一個保單週期內完成的。

就是說,應該是上上次保單期間內發生的事故,在上次保單期間內完成的賠付,所以上次保險購買沒有漲保費,而這次購買上漲了。

畫了個時間流程圖,假如保單生效日是9月1日。

車險計算出險次數是以賠付完成的時間點來計算的,而不是事故發生的時間點。

這樣就清楚了。

今年漲保費是因為你的保險理賠是在上一個保單週期內完成的。

個人建議是即使保費上漲了還是把商業險買上。

車險是個非常透明的系統,保費上漲就說明你確確實實出險次數高賠付率也高。

想想上年賠付的十多萬,如果沒有商業險,很大部分都得自己承擔,賠付的金額和上漲的保費對比起來還是很划算的。

要知道商業車險保險公司是可以拒絕承保的。


下里巴來的人


今年的保險費用是根據你去年的出險情況計算的啊,出險費用10多萬說明出險不只一次,而你4000的保險顯然不只是交強險,那麼簡單來說,今年你保險的上浮比例是很高的,跟你去年的出險次數和費用有關。


1.交強險

若在一個保單年度,出險一次,在有責任而不涉及傷亡的情況下,那麼不管以前強險的價格優惠了多少,來年都會恢復到原值。若不小心出險兩次,同樣在有責任而不涉及傷亡的情況下,上浮比率為10%。若出現了傷亡事故,更會上浮30%。所以交強險最多950*1.3=1235。

2.商業險

保監會將車輛的商業保險費用放開,下放到各保險公司,所以這一塊是保險公司公司自己制定的。根據你的情況來看商業保險大概上浮了一倍左右(除去交強險),不過像你這種情況還算可以的,保險公司願意為你承保,說明保險公司認為你並非有意騙保。如果你反覆出險,或者出險金額太高,保險公司是有權利拒絕給你承保的,以後出事了就只有交強險。

解決的辦法只有以後不出險,這樣保費才能逐漸下來,其它沒什麼辦法。




深藍月華


我報了兩次險,一理賠了9000元,第二年就漲了兩千多保費,合理不合理也不知道


鱷魚52145104658


車險是根據你購買前出險的次數,違章次數等來計算你的折扣係數,你去年出險了,代表你的風險係數高,折扣係數就低。所以你今年買車險價格就上漲了。

我覺得奇怪的是,你去年獲得了十幾萬的理賠,居然還會在意幾千塊錢車險的價格上漲,你想想,去年要是沒買商業車險,十幾萬是自己掏腰包感覺會如何。

更何況今年你買車險7000多,如果明年不出險,違章次數也不多,再買價格就會下降,連續3年你都是謹慎駕駛,最低可以降到0.38折。那個時候交強險也就285元。不買吃虧是自己,別糾結這幾千塊保費了。


沒激活的電腦


這個還是受到出險狀況的影響,車險的保費與出險狀況有關。


題主沒有給出具體的出險情況以及細節,具體原因給不出~


我只能說一下,出險狀況對保費的影響以及保費是怎麼算的。


先來說一下

交強險.


如果出險


  • 如果是出險一次,沒有造成死亡,交強險第二年的保費情況是不會上浮,但是不可以獲得10%的優惠匯率,此時的保費是基準保費;
  • 如果是出險兩次或兩次以上,沒有造成死亡,保費加費10%;
  • 如果出險,造成人員死亡,則要加費30%;


如果沒有出險


  • 第一年沒有出險,優惠10%;
  • 前兩年沒有出險,優惠20%;
  • 前三年沒有出險,優惠30%;


再來說一下商業險


商業險的計算公式為:汽車商業保險費=基準保費*費率調整係數。其中基準保費由車輛價格、零整比係數等多種因素決定。


費率調整係數=無賠款優待係數(NCD係數)*自主核保係數*自主渠道係數*交通違法系數


無賠款優待係數:又稱NCD係數,根據近三年出險情況從0.6到2浮動。


自主核保係數:

保險公司在一定範圍內自主設置的一些商業車險核保係數。具體多少,還要根據不同地區而定。


自主渠道係數:各家保險公司對汽車商業險的不同銷售渠道制定的係數。具體多少,還要看保險公司。


交通違法系數:部分省市會將汽車商業險與該車輛或該車主的交通違法記錄掛鉤。





最後,有保險問題,找智囊保,點擊關注智囊保【專注解決保險問題,教你買對保險】


智囊保


路人蟻的世界:聊社保,侃商保,專業答疑

結論:你出過車險,保險公司賠錢了,那你自然就成了保險公司眼裡的高風險客戶,保費變貴或者拒保很正常 ,保險公司是商業機構不是慈善機構。

車險是小概率事件的生意

1隨著汽車下鄉開始,我們現在老百姓買車熱情高漲,很多人賺了錢,就是買車衝門面或者作為個人交通工具使用,加上現在的按揭貸款買車,汽車金融發達,也就讓汽車走進了尋常百姓家,除了普通車輛 ,還有各類滿足年輕人需求的豪車。現在的情況是一二線城市上班族每天被車堵路上,農村節假日回家汽車堵到村口。汽車的普及是社會發展的結果,也使得汽車保險成了人們的剛需,買車買保險同步進行,而且是強制性的要求。


車險業務對於保險公司來說也是利潤高的業務,基本都跟各種4S店捆綁銷售。需要上車險的越來越多,那也意味著需要對不同汽車司機進行不同的風險評估,在沒有大數據的情況下,為了降低風險,最簡單的一個評估指標就是這輛汽車出險的次數,還包括汽車新舊,行駛里程數等綜合的因素評估。

2 保險本來就是做小概率事件的生意,雖然每年發生交通事故的數據很多,但是車險在總計數下的佔比概率還是很低的,這也就意味著這個業務是有利潤的,如果概率很大,那保險公司就會做虧本生意,而為了降低理賠和提高利潤,對於已經出險的汽車,明年的保費肯定會上漲,而如果出險次數過多,或者發生重大出險事故,理賠額度高的,那保險公司還會拒絕再承保,你就成了保險公司眼裡高風險客戶,不能帶來業務利潤,而是虧損理賠。

3 未來隨著人工智能,無人駕駛,大數據的應用還會對每一個汽車駕駛人的駕車習慣,車速,紅綠燈記錄等,駕駛證分數情況,完完全全的瞭解汽車本身性能和汽車駕駛人的個人所有數據,來評估這個車險承保的風險和利潤高低,從而決定是否承保,是否提高保費。未來對於保持良好駕駛記錄的司機來說,車險也將越來越便宜,而這也提醒了保險公司對車險產品的風險控制和風險細分。


路人蟻


賠了10多萬保費,今天有保險公司願意給你承保就不錯了,保險公司是盈利性公司,難道給你白承保不成?


神經質神仙


這是保險公司給大家一個多年積累的概念,應該是一個不合理的選擇,其實多次出事故的車,本身的估值就下降,如果從出險費率上改變,更為合理


用戶4293666707


我三年沒出過險。買了三者100萬,車損險,不計免賠,盜搶,座位險。加上交強險等等所有的一共才1800多。你出7次險,確實有點多,估計係數是1點幾了。而不是幾折的問題了


小斑馬0


我是新手,一下買了二年的保險,去年出險賠了不到七千,今年的交強險是1345元,商業險要明年再交,還不知道多少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