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宋太宗摧毀的太原城

前言

前面一篇【楊家將竟是抗宋先鋒】我們聊了楊令公楊業的一些故事,留了個坑,今天填一填。楊業的前半生一直為北漢效力,北漢的勢力範圍大致在今天山西省的中部和北部,跟北方的契丹族政權遼國走的比較近。北漢的國都就在今天的太原一帶。

北漢,是“五代十國”中,十國的一個。至於“五代十國”這亂成一鍋粥的時期,等我們把該填的坑都填完了再用簡單的故事串起來,講一講。

太原,是山西省的省會,就在下圖這個位置。簡稱“並”(bing,一聲),別稱幷州。是中國北方軍事、文化重鎮。但在一千多年前遭受了巨大的傷痛。

故事要從北宋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年)說起。

被宋太宗摧毀的太原城

名城太原,有好多好吃的

要不要打北漢

北宋太平興國三年,宋太宗趙光義完成了兩件大事。先是迫使在福建的陳洪進,獻出了漳、泉二州。然後一套操作,讓吳越王錢俶也獻出了自己的地盤。這塊我們以後再講。至此南方的割據政權已經全部解決。北宋在統一的道路上只剩下了北漢政權和幽雲十六州。

安史之亂以後唐中央政府的權利被削弱,到了唐朝末年,又開始了五代十國的戰亂。到了後周的時期,已經逐漸走向統一。到了大宋建立之後,這個統一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北漢是五代十國的十個割據政權中唯一存在於北方的國家。滅掉北漢是宋太宗趙光義超越他哥哥趙匡胤的一個絕佳機會。畢竟“斧聲燭影”這事兒也才剛過去兩年左右,宋太宗確實需要證明自己,也正在實行一系列去太祖化的行動。

對北漢用兵,有兩次比較大的朝議。第一次在太平興國二年五月,那次是議而未決。第二次在太平興國四年的正月。這次圍繞著兩個問題展開辯論。第一,後周世宗柴榮和太祖趙匡胤,他倆是公認的強人,而且都曾攻打過北漢,為什麼都沒成功?第二,現在我們去攻打北漢,有沒有成功的可能性呢?

宋太宗趙光義就問了樞密使曹彬(樞密使是北宋主管軍事的最高軍事長官,相當於國防部長),說,周世宗和太祖都去征伐過北漢,最後都沒有成功。難道是太原城池太堅固了,根本攻不下來嗎?

我們還是應該向曹彬學習,他回答道:

“世宗時,史超敗於石嶺關,人情鎮恐,故師還。太祖頓兵甘草地中,軍人多被腹疾,因是中止,非城壘不可近也。”《續資治通鑑長編》

意思是,當年周世宗柴榮時期,大將史超在石嶺關阻擋遼國的援軍,被幹翻了,不得不撤退。太祖那會兒,駐兵在甘草地,士兵們得了腹瀉,都拉虛脫了,根本沒法再打了,所以也撤退了。並不是太原城池的原因。

秒級!曹彬講了一圈,可以說,回答根本都不在點子上。不過,這也是曹彬聰明的地方。柴榮和太祖兩人,都沒打下北漢,特別是太祖,你總不能說太祖辣雞,總要找些客觀原因支撐一下。所以送命題被曹彬回答成了得分題。

這會兒宋太宗又問,那麼我現在派兵去攻打北漢怎麼樣?曹彬又貢獻了一個高分答案:

“國家兵甲精銳,人心忻戴,若行吊伐,如摧枯拉朽,何有不可哉。”《續資治通鑑長編》

說國家軍事實力強勁,大家又眾志成城,這會兒去打,就跟摧枯拉朽一般,怎麼可能打不過。

沒錯,國家這會兒確實比柴榮和太祖時期有了發展和進步,但是大實話從曹彬嘴裡說出,感覺就是不一樣。讓聽的人渾身都舒服了。拍的好!

被宋太宗摧毀的太原城

美麗的太原

你應該懂老闆的意思

回顧剛才曹彬的兩番對答,清楚的摸到了領導的意思。其實太宗心裡已經有了答案,就是打!他已經下定決心,需要百官的支持。不過,任何一個時代,都需要有敢說真話的人。他們的存在不是為了一味的潑領導冷水,而是為了將問題分析的更清楚,讓做出的決定有更充分的依據。

在攻伐北漢這件事上,宰相薛居正帶頭反對。在為什麼柴榮和太祖都沒能滅掉北漢這個問題上,薛宰相說,

“昔世宗起兵,太原倚北戎之援,堅壁不戰,以致師老而歸”《續資治通鑑長編》

意思是,柴榮打北漢的時候,北漢依靠遼國這個強大的外援,充了錢,加了輔助,還一直躲在家裡,把柴榮耗得不行,這才撤退的。

在我們現在能不能去打北漢這個問題上,薛宰相又說,

“及太祖破敵於雁門關南,盡驅其人民,分佈河洛之間,雖巢穴尚存,而危困已甚,得之不足以闢土,舍之不足以為患,願陛下熟慮之。”《續資治通鑑長編》

意思是,當年太祖把雁門關南邊的老百姓整個都遷走了,就算拿到北漢這塊地方也沒什麼收穫,哪怕拿不到也沒什麼損失,要不要都無所謂。

薛宰相居正,勸說的同時,既講了實話,還說的很巧妙。一塊你拿不拿都無所謂的地方,咱們不值得打。

看得出來,薛居正很清楚之前一直打不下北漢的原因,無非就是太原城防堅固、北漢士兵死戰(這裡面有楊業的功勞,我們在上一篇講過)、遼國外援強大。薛居正執掌朝政多年,知道不好打。再者,當今皇上不是打仗的料。太祖是武將,太宗是文人。頂尖的軍事將領都沒能打下來,你就別摻和了。所以他只好說,這個地方,拿下來也沒啥用。

還是剛才那句話,你應該懂領導的意思。宋太宗心裡是十分想打的。領導的意思是現在形勢不同了,敵弱我強。而且,不能半途而廢。雁門關的人遷都遷了

“徙其人而空其地者,正為今日之事耳”

我們當年把那個地方的人遷走,減少它的人口,減少經濟收入,弱化它的國家,為的就是今天把北漢拿下來,來都來了,所以不能半途而廢。

“朕計決矣,卿等勿復言”

非得逼得我撕破臉麼?我意已決,你們都別叨叨了。

被宋太宗摧毀的太原城

美麗的太原

說打就打

宋太宗滅北漢的準備,還是比較充分的。首先是練兵。太平興國二年的秋天,在京城開封的西郊舉行了一次大型的閱兵典禮。由御前司都虞侯崔翰來指揮。隊伍綿延二十里地。崔翰揮動五色旗,指揮禁軍,前進後退步伐一致,太宗看了非常高興。

到了太平興國三年,又一次在講武臺舉行大型軍演,對軍隊的訓練抓的很緊。不但組織這樣的訓練,還別出心裁,搞了一個特戰隊。挑了幾百個壯士,統一教舞劍。把軍事訓練、武術、雜技結合到一起來了。這幾百個人在訓練的時候,把劍拋到空中,還要跳起來在空中接過劍。遠處看是非常壯觀的。

這個舞劍特戰隊,曾經表演過很多次。遼國使者來的時候,看過表演後臉都綠了。攻打北漢都城太原的時候,讓舞劍特戰隊在太原城下,來了一個廣場舞表演。表演之後,北漢的士兵“望之破膽”。

當然,事實證明,北漢的士兵在楊令公楊業的帶領下,是死扛到底的。但是,我們也不能忽視,幾百人在人家城下練舞,確實有一定的震懾作用。

其次是組織後勤保障。太平興國二年,太宗就開始要求北方的州郡向邊地輸送糧食,加強武器和攻城裝備的製造。

此外,加強和遼國的關係。從北宋建國以來,特別是到太宗初期,和遼國的關係呈現一種上升的親密期。太平興國元年到太平興國三年,北宋至少有6次派了使者出使遼國。甚至從太平興國三年開始,派出來了送伴使。

送伴使的意思是,你來了人到我家,吃完玩完後,我還得把你送回家。

這一通操作為的是,我動手的時候,你就別插手了。不過後來遼軍接到北漢求援時還是插手了。

被宋太宗摧毀的太原城

美麗的太原

刀光劍影

攻打北漢是從太平興國四年的正月開始,一直打到太平興國四年的五月初六,總共四個多月。太宗任命潘美(楊家將裡潘仁美的原型)為總指揮,作為北路都招討制置使。先是逐步拿下太原周圍的小城,使得太原成為一座孤城,然後四面圍著打。

除了圍城,還有打援。打援的將領是駐守北漢邊境二十多年的郭進,在太原城北邊五十公里的石嶺關(太原北部第一個重要的重鎮)候著。

北漢的皇帝劉繼元在得知宋軍攻打太原時,就向遼國求救了。遼國派了南府的宰相耶律沙,監軍敵烈,從幽州(北京)出兵。當他們日夜兼程趕到石嶺關的時候,郭進早就在那等著他們了。

當時遼國的兩個主將意見不合。耶律沙主張等後續的援軍到了再渡河,而敵烈急於冒進。結果敵烈帶領部隊搶先渡河。郭進在遼軍渡河一半的時候突然攻打,直接幹翻了遼軍,同時也把敵烈給報銷了。

殺了敵烈後,郭進並沒有停止,追過去一直殺到遼國後續的援軍到來,才停止追擊。把第一次的援軍打敗以後,北漢的劉繼元又派了一個使者,帶了一封封蠟的信,又去求援。巧的是,求援的使者被大宋的軍隊抓住了,並且當著太原守軍的面,在城下把這個使者當場殺了,斷了北漢的念想。

到了太平興國四年的四月底,宋太宗親臨城下,指揮攻城,晝夜不停的攻。北漢的軍隊和百姓就在城上晝夜的抵抗。我們在上一篇講過,北漢的皇帝劉繼元慫了,寫信給楊業,說我都投降了,你們也別抵抗了。這樣,才把太原城拿下。

北漢的皇帝劉繼元主要還是擔心,死扛之後被拿下的結果大概率是屠城。宋軍這麼強大,早晚會破城,然後就是洩憤,肯定慘不忍睹。

至此,北漢所管轄的10個州41個縣全部歸了大宋。除了幽雲十六州之外,北宋在太宗手裡算是完成了統一。徹底結束了“五代十國”這一中國歷史上分裂動亂的時代。

被宋太宗摧毀的太原城

有著悠久歷史的太原

抹掉太原

即使是投降了,也難以消解太宗心中的憤恨。所以,回到了我們本文的標題,太宗還是毀掉太原城了。

第一步,水火交融的太原城。

“盡焚其廬舍,民老幼趨城門不及,焚死者甚眾。”《續資治通鑑長編》

“萬炬皆發,宮寺民舍,一日俱盡。”《宋會要輯稿》

一把火把有著1500年曆史(北宋初年往上數1500年)的太原城化為灰燼。

城內被燒了,城牆還在。攻城的那年由於水源不夠,於是在第二年,太平興國五年四月,太宗下令,把晉、汾的水堵掉,灌太原城。由於當時的城牆都是夯土製成的,泡過水之後就廢了。

第二步,太原改稱平晉縣。

第三步,降級。把幷州的中心遷到榆次,改名叫緊州軍事,這塊不再是幷州的中心城市了。

第四步,新建。太平興國七年,在唐明鎮,重新建一個太原城。據說這個新太原在建的時候,所有的十字路口都修成丁字路口。丁同釘,等於是釘破太原城。同時把城外的系舟山山頭削平。削去龍首,不想讓太原城成為出現新的真龍天子的所在地。

大唐就是因為李淵在太原起兵。五代時期的有四個王朝發家都在太原,防止出現新的割據政權。

不過,毀掉太原也出現了新的問題。太原是大宋在山西一帶防止遼國從北方入侵的一個重要屏障。遼軍沿著山西南下的時候就沒有可防禦的重要據點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