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疫情後,15個最可能爆發的賺錢行業

武漢疫情後,15個最可能爆發的賺錢行業


新型冠狀病毒成了2020年飛出來的一隻黑天鵝。

這隻黑天鵝的出現,讓多少企業,多少人亂了陣腳。

但是,一切偶然的背後都是必然。

哪裡越有危險,哪裡就越有機會。


武漢疫情後,15個最可能爆發的賺錢行業


舉一個例子。

2003年的非典,由於大家都不敢出門,劉強東把中關村的實體店鋪搬到了線上,馬雲看到了C端購物的需求,順勢創立了淘寶。

2020年的今天,因為這次病毒大家又閉門不出,實體店空蕩蕩,但大街上依然有快遞員、外賣員在奔波。

像盒馬鮮生,叮咚買菜,每日優鮮這樣的平臺,你每天稍微晚一點都搶不到青菜。

所以,每一次大波折,都會倒下一批人,也站起來一批人。

這是歷史的鐵律。

那麼,這隻黑天鵝會對中國經濟產生怎麼樣的影響?

還是以非典做一個對比。

2003年的非典,中國GDP水平12萬億人民幣,但是17年後的今天,中國GDP總量水平已經100萬億。

也就是說,中國現在整體的抗風險能力,已經是當年的近10倍!

武漢疫情後,15個最可能爆發的賺錢行業


正是基於此,我堅信的是:

無論這次的病毒怎麼折騰,都不可能對中國經濟產生動盪性的衝擊,只能是帶來局部的催促。

中國經濟本來就處於大調整之中,而這一次事件,將使調整的步伐加速。

以下是15個加速的變化和可能爆發的行業。


01.消費習慣改變,宅經濟將全面興起,生鮮電商有望雄起

我們現在雖然形成了網上購物的習慣,但線下購物仍然活躍,特別是在一線城市,商業街依舊繁華,人們活躍在菜市場,聚集大量線下流量。可經歷這次病毒疫情後,相信,沒人願意再去人多的地方轉悠,購物未來會在線上完成。因此,宅經濟將全面興起。

當人們足不出戶時,就需要依賴互聯網渠道來滿足自己的居家服務,值得注意的是生鮮電商,將成為新的亮點。線上下單、線下配送生鮮蔬菜,既能讓閒在家裡的人們有事可做,也能讓人們吃的更健康,同時也能客觀上緩解諸多城市“買菜難”的困境。


武漢疫情後,15個最可能爆發的賺錢行業


02.線下娛樂被替代,視頻、直播、遊戲、音樂有望爆發

相信,這一段時間,躲在屋子裡的人們都會有所感觸,吃雞、打王者的越來越多,拿著唱吧唱歌的人越來越多,追劇的人越來越多,而那些傳統的線下娛樂場景幾乎沒人捧場。

電影在春節檔取消,廟會取消,所有需要聚集大量人群的娛樂場景通通關門,即便是病毒疫情過後,也沒有人願意冒此風險,相反視頻、直播、遊戲、音樂等會迎來爆發式增長。

有數據顯示,1月21-27日上升最快50款應用前三類為,休閒遊戲類、視頻影音、醫藥相關,分別佔比52%、8%和6%。遊戲成為了這個春節檔期間最大的贏家,王者榮耀崩了、彩虹島崩了、和平精英崩了、狼人殺崩了,這樣的消息屢見不鮮。

2019年大年三十,《王者榮耀》創下了單日流水13億的歷史紀錄;2020年大年三十,有機構預計其單日流水可能達到了20億元,或創下人類歷史上單款娛樂產品單日收入的最高紀錄。遊戲廠商們雖然刻意收斂了大規模的氪金活動,但仍然抵擋不住玩家爭相掏錢的熱情。


武漢疫情後,15個最可能爆發的賺錢行業


03.產品體驗價值突顯,傳統實體店轉型拐點已至

前面曾說到,人們既然會越來越看中線上消費,那麼是不是線下的店面就都完了?肯定不會,那樣房地產會支撐不住,引來海嘯,但線下實體店的價值會在哪呢?支付完成肯定會走線上,線下的價值重在體驗,也就是說線下是讓你體驗的,不是完成交易的。

如果實體店依然把自己當時買賣的場所,那麼將失去存在的價值。消費者對精神享受指數會升溫,誰能構建讓消費者滿意的產品體驗場景,無疑會抓住機會,大有可為。


武漢疫情後,15個最可能爆發的賺錢行業


04.傳統獲客方式跟不上時代,靠內容獲客的機會來了

相信這次疫情會讓很多需要線下獲客的企業頭皮發麻,大街上的人零零散散,門店還得支付高額租金,這裡想說的是,如果沒有線上獲客能力,你還沒有個平臺,你就快掛了,無論是什麼類型的企業,都必須擁有一種從線上獲客的能力,傳統的獲客方式無非是電話、分銷等等。

但是這些模式的主動權越來越小,而且成本將越來越高。線上獲客的本質,是靠內容獲客,深度一點來講是靠價值獲客,未來各種線上平臺也會越來越開放。


武漢疫情後,15個最可能爆發的賺錢行業


05.教育模式革新,知識付費、在線教育快速增長

事實上,在大環境艱難、企業壓力山大的今天,無論你是老闆還是普通職員,都有自我提升的需求。老闆思考如何才能維持企業、節衣縮食熬過苦日子,員工們思考如何才能提升職場競爭力、在裁員洶湧中倖免於難。這時候,重在實用性、強調“即插即用”的知識付費便成為了利器。而在疫情這個特定時間,相關的醫療健康課程將成為一大熱點。

這一定是今年的一個重要趨勢,重大疫情來臨,學生則是那個不容忽視的群體,他們的假期延長,對傳統教育本身就是一個衝擊,特別是對線下培訓、補習班影響最大,即便疫情過後,家長也不會願意孩子去參加線下補習班。當然也有人會說,可以小班教學,但那不適用所有人,也就不是機會,知識付費、在線教育的優勢在於普惠,會迎來快速增長期。


武漢疫情後,15個最可能爆發的賺錢行業


06.工作方式轉變,互聯網辦公軟件行業迎春天

相信春節過後,很多人依然不願意冒險去上班,更願意呆在家裡辦公,西貝創始人在近期接受採訪時也說,還需要貸款去發工資,西貝只是一個縮影,有大量傳統行業工作者都不能開工,相反互聯網行業工作者影響較小,他們拿著電腦就能搞定一切。相應的互聯網辦公軟件及通訊聊天軟件也會迎來一波熱潮。

互聯網會火爆,傳統行業會遭遇瓶頸,這是大勢所趨,無法阻擋。但是不是意味著互聯網行業就可以高枕無憂了?當然不是,互聯網行業今年競爭也會異常激烈,冬天的冷氣還會蔓延到各個角落,只有擁有真正產品的價值企業,才會在今年笑,沒競爭力的客戶都找不到。


武漢疫情後,15個最可能爆發的賺錢行業

07.C端免費成趨勢,廣告、傳播行業進入黃金髮展期

這裡提到是一些向C端收費的場景,比如徐崢的《囧媽》突然放棄了院線,改為線上免費收看,開了中國電影業的先河,可以說是徹底顛覆了傳統電影行業的盈利模式,這看似是一種由疫情引發的偶然事件,實則必然,隨著2020年的開啟,傳統靠C端賺錢的模式會越來越弱,用戶變得不那麼值錢,收費自然也不那麼容易。

如果商家放棄C端收費而是改成免費,通過積攢流量再向B端收費,那麼掙錢會變得容易,比如《囧媽》免費,但是收看的人更多了,廣告費就收的多。


武漢疫情後,15個最可能爆發的賺錢行業


08.傳統醫療思路被顛覆,“互聯網+醫療”備受矚目

這次疫情,讓人們看到了科學醫療體系的重要性,就拿這次來說,醫療資源短缺的消息非常多,很多人買個除菌口罩都費勁,這問題在哪,關鍵在醫療思路上,新型醫療思路的出現對傳統思路造成打擊,一個科學醫療體系非常重要,如何在關鍵時刻合理調配醫療資源,如果做到數據互通,數據共享,做到哪有需要,及時送到哪裡,而不是倉皇接招,相信,這次之後新型醫療思路會被逐漸普及,這裡就會誕生會很多機會。

疫情期間,各大“互聯網+醫療”平臺表現都非常活躍。丁香醫生、醫聯、企鵝醫生、好大夫等平臺紛紛推出了疫情實時播報、防控疫情內容科普、在線診療諮詢服務等,在幫助廣大人民群眾更好應對疫情的同時,也完成了平臺的用戶教育、拉新獲客。


武漢疫情後,15個最可能爆發的賺錢行業

09.“病毒未來,心態先崩”心理諮詢服務望井噴

疫情面前,人們不光面臨生理上的挑戰,還有著心理上的壓力。譬如患者需要被送到封閉病房隔離治療,極易出現焦慮、恐慌、恐懼、易激怒等心理反應;醫務工作人員隨時面臨感染風險以及超負荷的工作狀態,也會讓其產生焦慮、抑鬱心理。

為了防止“病毒未來,心態先崩”,目前疫情期間的心理危機干預以及疫情後的心理恢復必將成為一大重點。在此情況下,相關的心理諮詢服務必將迎來井噴。


武漢疫情後,15個最可能爆發的賺錢行業


10.傳統城市管理模式被替代,智慧城市價值顯現

過去我們提到智慧城市都是覺得在紙上談兵,但是這次疫情後,智慧城市會被充分重視起來,傳統城市結構會被取代,萬物互聯會成為區域發展主流,哪裡有人出現情況,馬上就有人知道,哪塊遇到麻煩,第一時間信息會被反饋到城市中控臺。

試想,如果武漢的每一個市民的情況都被掌握,每一個人都可以被精確追蹤,每一個流出人口都可以被定位,那麼我們這次處理起來會更加井然有序,這就是智慧城市的價值。


武漢疫情後,15個最可能爆發的賺錢行業


11.突破時間、地理限制,無人化服務成商業新亮點

無人化服務的發展已勢不可擋,必將成為新的商業亮點。非典時期成就了電商、社交軟件等,徹底變革了人們的消費習慣,人們從線上開始走上線下;再到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生活服務領域又將發生新的變革,未來的服務行業將不再有服務員。

除了能夠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接觸之外,無人服務還能突破時間、地理的限制,大大拓展服務範圍,並能結合智能技術有效提升服務效率。譬如無人外賣,2018年餓了麼宣佈開啟中國首批無人機配送航線,在使用無人機配送後,消費者從下單到收到外賣,僅需20分鐘。

在無人外賣、無人快遞等之外的無人配送之外,無人化服務還將加速滲透於我們生活服務的各個領域:

1.無人智能洗車,手機查找定位智能洗車機、選擇洗車方式並控制整個洗車流程;

2.無人餐廳,通過智能點餐機點餐,並根據歷史點餐記錄分析顧客喜好;

3.無人酒店,酒店大堂刷臉完成信息錄入,電梯通過無感體控系統智能啟動、帶顧客前往其入住樓層,顧客進入酒店之後,通過語音向智能家居設備下達指令。


武漢疫情後,15個最可能爆發的賺錢行業


12.個人交通工具使用有望大幅提升,新能源迎曙光

雖然疫情來了,人們要窩在家裡,但是疫情過後,人們還是要出門工作的,那你怎麼去工作?做地鐵、公交還是?這些聚集大量人流的交通工具可能都會給人內心蒙上一層陰影,但人還是要出行,可以預見的是,個人交通工具的使用幅度一定會大幅提升。

不論是單車、電瓶車,還是汽車,擁有一個一定個人交通工具,會在未來成為趨勢,相比公共交通工具,個人交通工具將獲得消費者更多青睞。去年車市預冷,今年有望爆發,新能源再迎曙光。


武漢疫情後,15個最可能爆發的賺錢行業


13.餐廳經營模式裂變,外賣經濟扛起餐飲大旗

來一份外賣,正成為都市年輕人群的日常,而在疫情後,這個日常會適用於所有人,而在中國外賣較傳統餐飲仍是一個小眾領域,這一切即將改變,可以預見的是,餐飲行業會面臨大批退單、無人到店用餐,甚至需要暫停營業的問題。

強化外賣模式不僅能有效減少人流在公共場所的匯聚,消費者也更容易接受增加一定費用並在低風險的狀態下享受美食。


武漢疫情後,15個最可能爆發的賺錢行業


14.獲取財富思維轉變,由看中能力變為看中渠道

過去我們看到,很多人喜歡追求穩健的財富獲取方式,比如工資,但是隨著疫情到來,工資已經不在穩健,這段期間很多企業不能開工,這意味著很多人都無法工作,如果你還在依賴工資收入,你離餓肚子就不遠了,所以就需要更多可提供收入的賺錢渠道,比如拿內容工作者來說,你不上班就沒工資,但是你這段時間是不是就沒收入了?不是,你可以做號,依然有收入,同理,會有更多人在這段時間為自己打開新的賺錢路徑,不在依賴工資是一種轉變。


武漢疫情後,15個最可能爆發的賺錢行業


15.996逐漸消失,公民健康意識覺醒,養生保健迎增長

為什麼這裡提到這個,主要是來源於此次疫情增強了人們對健康的認知,因為病毒首先攻擊的都是抵抗力較差的群體,而這些人大多過著非常辛苦的生活,時長加班,經常熬夜,疫情過後,人們會注意休息,錢不是萬能的,多少都不算多也不算少,生命才是最重要的,珍愛生命的前提就是有個健康的身體,免疫力,同樣,身體也是革命的本錢,即競爭力。多度勞累並不會提升競爭力與免疫力,只會下降,人們會提升這種意識,而資本家也會在疫情來臨時發現,如果沒有員工的辛勤操作,如果沒有員工,資本家P都不是。

注重健康生活,就需要養生保健。其實無論面對什麼疫病,只要自身的抵抗力比較強大,那麼被感染的風險就會降低很多。相信在疫情之後,國人一定會更加註意平時的養生保健,無論是保健食品還是運動器材或是提供線上健康方案的企業都有望得到進一步發展。


武漢疫情後,15個最可能爆發的賺錢行業


以上就是15大變化,它們會加速到來!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災多難的民族,也是一個不屈不撓的民族。

每經歷一次困難,就會堅強一次,成長一次,我們不僅沒有被打趴,反而會變的更加強大。

這種敢抗爭、不怕輸、不服氣的性格,就是我們的民族精神。

這是一個越挫越勇的民族,它的韌性不可想象。

對企業來說,要知道世界上所有偉大的公司,都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

而我們現在經歷了兩次病毒的洗禮,我相信必然會有一部分企業邁上新的臺階。

決定一個人最終高度的,往往並非起點,而是拐點。

機遇都在拐點。

2020年是鼠年,鼠在12生肖裡排第一位,這也就是意味著是新的起點。

相信經歷這一次疫情,中國一定能站在新的歷史起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