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城市发展定位的演变

天津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外贸口岸、物流中心和工业城市,是环渤海经济区的龙头,也是首都北京的门户。

天津城市发展定位的演变

解放前,天津一直是北方的经济中心,但是解放后,北京逐步发展成为国家政治、文化、科技和经济中心,天津的经济中心地位有所下降,但是作为直辖市,仍是北方除北京外的全国第三大城市和重要工业经济中心。只是改革开放后,南方沿海和中西部中心城市发展迅速,近几年天津的经济发展才出现相对退步现象。下面是1949-2019年津京沪三大直辖市GDP变化情况:

天津城市发展定位的演变

影响天津经济发展因素很多,包括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转型缓慢,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天津城市定位不准确。

天津城市发展定位的演变

2000年以前国家一直把天津定位为北方重要经济中心,2006年7月27日,国务院批复《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将天津发展定位为,国际港口城市,国家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中心。2008年,国家批准天津滨海新区为国家第一个副省级综合改革创新区,总规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

天津城市发展定位的演变

2018年,天津市政府印发《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编制工作方案》,不再提北方经济中心,二是把天津定位为“一基地三区”。即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行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

2010年《全国城镇体系规划》首次把天津列为国家中心城市,国家对天津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是中国北方经济中心,国际港口城市,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北方国际物流中心。

天津城市发展定位的演变

2015年,国家发布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京津冀三地的具体功能定位:北京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天津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和改革先行示范区;河北为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对天津的这一定位比较含糊,天津未能明确作为北方制造业工业基地和北方物流贸易中心。

从天津经济发展的历史看,天津一直作为北方工业制造中心和物流贸易中心,科技研发实力和金融发展实力和北京差距较大,不能定位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天津金融业的发展空间不大。航运业只能算是华北地区的主要外贸口岸,作为京津冀国际航运核心区定位准确。这几年,天津的经济发展确实进入了一个瓶颈期,作为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显然名不符实,需要重新明确定位。

天津城市发展定位的演变

参考日本东京和横滨、越南河内和海防城市之间的定位,国家应该重新明确京津之间的城市功能定位,天津未来定位一定是北京的副中心,通过完善提升国际港口城市、生态城市功能,重点开发天津滨海新区,建设成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先进制造业和技术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协同北京辐射环渤海区域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