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井岡新竹

散文:井岡新竹

在井岡山無邊的綠海里,除了杉樹青松,最多見的就是翠竹了;它們是新時代的翠竹,它們是扮美井岡山的新竹。

井岡山的翠竹自由地生長,在房前屋後在溝邊山坡,甚至會覆蓋整個一座甚至幾座大山;它們波瀾壯闊地闖入我的眼眸,撼動了我的心魄。

走近些去看,我便發現,井岡山的翠竹異常修長,大多高過五六米,粗細適中,在風中搖曳,甚是美觀。其中,纖細者如美女,亭亭玉立;粗壯者如小夥,傲然挺立;還有生長年久者如老人,稍有彎曲傾斜,但依然堅守腳下的土地,決不倒下。它們大都主幹高大,不顧其枝葉的細小稀疏。這樣,一棵棵竹子聚集起來,形成竹園、竹林、竹海,也就翠綠了整個井岡的山坪井坑,扮美著井岡的山山水水。

在溝壑裡會有更多的竹林,大概是竹子親水之緣故吧。那竹子連同茅草大多是密密地生長在溝壑兩側,遮擋了光線,使人難知溝壑的深淺。我有幸站在一個寬闊的溝壑跟前,其上有橋,我憑欄俯瞰,橋下有水,潺潺流過;那水是無比清澈的泉水或溪流,水中石頭沙粒亦能清晰可見,甚是誘人。我想這水是來自高山頂上的,流過竹林,人跡罕至,絕無汙染,純淨無暇。這水一準是甘甜涼爽的,我真想捧起一把,送入口中,滋潤我的心扉;擬或洗一把臉,醒腦明目。故鄉有竹園與泉眼,使我很小就知道,有竹必有泉,有泉必旺竹;這被眼前的井岡山水所驗證。

井岡山的翠竹是經過硝煙與烈火考驗的,它們擁有了極強的生命力與堅韌性。當年井岡軍民堅守再堅守,英勇抗擊國民黨武裝的進剿會剿;缺衣少食,飢寒交迫,但他們產生了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浪漫主義樂觀主義,頑強向人類的極限挑戰,汗水和鮮血撒遍井岡山的每一寸土地。這漫山遍野的翠竹不正是千千萬萬紅軍將士的汗水與鮮血所澆灌與滋養?! 井岡翠竹也是有功的,它們曾助力紅軍。竹子被做成梭標、長矛、火把等,同敵軍作戰。在著名的黃洋界保衛戰,革命群眾削竹成釘,佈滿峽谷,阻擋敵軍的前進;在小井的紅軍醫院,竹子被削成片,烤彎成鑷子,用於醫療;竹子還被做成擔架,運救傷員;紅軍住房更離不開竹子。紅軍離開後,井岡山橫遭敵人的屠戮燒殺,竹子也為離外,但“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而且生得更繁茂、更翠柳、更新鮮。你看,這井岡翠竹根根齊整挺拔向上,這不正是戰士的品格?!那片片竹海正如紅軍方陣,巋然不動,頑強守衛;雷雨中,彷彿生出山呼海嘯般的吶喊。

在竹林竹海蒼翠欲滴的背景裡,那紅色就格外地耀眼。井岡山上處處可見紅色的印跡,紅旗紅星火炬與繫著紅帶的勝利號角等等,它們象跳動在這綠色海洋上的火苗。如果說綠是青春的色彩、戰士的色彩,那麼,紅則是青春熱血與力量的化身。紅與綠是永遠年輕的色彩組合。可以想象,嘹亮的軍號響起,一支紅軍隊伍高擎紅旗,高唱軍歌,從竹林深處遠遠走來,那是一幅多麼向上的畫面。

清晨,我漫步於井岡竹林,東方的霞光照過來,在竹林的地上留下斑駁的光影,我不禁想起唐詩宋詞裡關於竹子的句子,那些盛世的景象也彷彿就在眼前;而今日我們生活在更美好更和諧的時代,我們是多麼幸運與幸福。這井岡翠竹也是和諧的,我看見竹林的地上,也生長著不少低矮的野菜野菜與野花,四周也有杉樹、松樹,還有葉片寬大、風姿綽約的芭蕉;竹子與它們相映成趣,和諧共生。我知道,在竹林裡,也會生出竹筍蘑菇等山珍佳味,它們是大自然給人類的饋贈。我們要珍惜今日的美好生活,要愛護這青山綠水。

近前觀賞,每一片竹葉的尖上都有晶瑩的露珠,懸而不墜;我伸出手,用一指尖去輕觸那竹葉尖,一顆小小的水珠便完好地轉到我的指尖,煞是可人;我小心翼翼地端詳,心想這定是天地日月之精華,這定是井岡翠竹之魂靈,我收到了。翠竹青青,露珠瑩瑩,我心悠悠。

井岡翠竹叫我依依不捨。

2019.7.3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