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宮燕》:重俊太子的悲憤抉擇

宮廷劇《唐宮燕》講述的是後武則天時代一幕幕血雨腥風的皇位之爭,孟凡孟芙兩位宮廷姐妹花的不凡經歷,再現唐朝變幻莫測的宮廷風雲。它不同於以往的宮廷劇《大明宮詞》和《太平公主秘史》,這次太子李重俊不再是一個小角色,戲份很足,深愛著孟芙,發動了宮廷政變,失敗後,喝下了孟芙的毒茶水,吐血身亡。

《唐宮燕》:重俊太子的悲憤抉擇


這次政變在唐代歷史上確實發生過。公元七零六年七月李重俊被立為皇太子。翌年七月,他聯合左羽林大將軍李多祚、左羽林將軍李思衝等人發羽林軍三百餘人發動兵變,史稱景龍政變。李重俊在被立為皇太子僅一年之際就發動了政變,這期間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李重俊是中宗第三子,為後宮所生,生母連姓氏都沒有留下。武則天死後中宗李顯復位為帝,李重俊被立為皇太子。中宗共有四子,韋后生懿德太子重潤,武則天年間,只因為說了幾句武則天男寵張易之、張昌宗的壞話,便被奶奶武則天用杖刑處死。第二子重福,被韋后懷疑參與陷害太李重潤而被流放外地。第四子重茂,中宗去世後被韋后立為傀儡皇帝。韋后被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聯合擊敗後,重茂讓位於睿宗。由此可以看出,李重俊是在重潤早卒,重福被貶出京師的情況下,才幸運地成為太子的。然而,這對年輕的李重俊來說就真的幸運嗎?顯然不是。被立為皇太子的李重俊並沒有獲得其作為太子所應有的的尊嚴和底氣,地位岌岌可危。可以說,威脅從四面呼嘯而來。

《唐宮燕》:重俊太子的悲憤抉擇


首先就是兩個野心勃勃的女人中宗皇后韋氏和安樂公主。由於中宗極其昏庸,寵信奸佞,貪圖享樂,導致朝政大亂,後宮毫無規範。韋后學著婆婆的樣子一步步走向通往女皇的道路。她不但與武則天之侄武三思在宮中淫亂,而且利用武三思剪滅反對之人。韋后大肆提拔親屬,韋氏宗親皆身居要職,權傾一時,飛揚跋扈,不可一世。李重俊非韋后所生,太子這個位置本應屬於她的兒子,韋后心裡當然嫉恨。另外,李重俊英武果決,不甘心受韋后的擺佈,所以自然成為韋后的心頭之患,韋后一直圖謀廢黜其太子之位。

《唐宮燕》:重俊太子的悲憤抉擇


安樂公主是韋后最小的女兒,下嫁武三思之子武崇訓。你看皇家這關係亂的,狗血劇情啊。因此,安樂公主既是李家公主,又是武家媳婦,是皇室和武家的政治連接體,這段政治婚姻具有特殊的地位。安樂公主集中宗和韋后的寵信於一身,成為一名標準的刁蠻公主。由此可見,良好的家教是多麼重要啊。

《唐宮燕》:重俊太子的悲憤抉擇


由於受母親與奶奶的影響,她對權力也出奇的熱衷,權勢極盛,王侯權臣多出其門下,甚至還受賄賣官給屠夫小販。她個人比吏部還牛,常常自寫詔書,拿進宮去,一手掩住詔書上的文字,一手卻捉住了中宗的手在詔書上署名,就這樣直接任命了。權傾一時的安樂公主不滿足於僅僅做一個公主,還想做皇位繼承人,武則天第二,甚至說“連武則天那樣的出身都能當皇帝,我是皇帝的女兒,為什麼不能當皇帝呢!”李重俊當然不招這個同父異母的姐姐待見,這簡直就是眼中釘、肉中刺。安樂公主常常罵他為奴,加以凌辱,甚至向中宗請求將李重俊廢黜,立自己為皇太女。這讓李重俊如坐針氈。

《唐宮燕》:重俊太子的悲憤抉擇

安樂公主


第二個威脅是武三思武崇訓父子。武則天雖死,但是以武三思為首的唐朝外戚勢力並未被剷除,反而做大做強。武三思與韋后、上官婉兒私通,相互勾結,把持朝政,網羅親信,迫害異己。武三思曾說“我不知道什麼樣的人是好人,什麼樣的人是壞人。但是隻有對我好的人才是好人,對我壞的人就是壞人。”一時之間,武三思氣焰非常囂張。對於太子李重俊,武三思因為與韋后私通的緣故,也將矛頭對準了他,並與安樂公主密謀將其廢黜。武崇訓也依仗其父武三思的勢力和安樂公主駙馬的身份,欺侮李重俊。武崇訓曾任太子賓客一職,他沒有以賢能老師的身份去教導李重俊,而是用打馬球等低賤的遊戲取悅李重俊,根本沒有調教愛護之意,也稱他為奴。李重俊十分憤恨。

《唐宮燕》:重俊太子的悲憤抉擇

武三思父子


第三個威脅是上官婉兒。上官婉兒是韋后的人。中宗即位後,令其專門掌管起草詔命,並封為昭容。上官婉兒不但多次勸韋后效仿武則天,而且與武三思勾結淫亂。每次下達皇帝命令,多想方設法向中宗推薦武氏族人打壓排擠李氏一族。李重俊對她非常憎恨。後來起兵攻打皇城時點名索要上官婉兒。

《唐宮燕》:重俊太子的悲憤抉擇

上官婉兒


當然,《唐宮燕》中關於這段經歷的劇情更加精彩,有興趣的可以在網上搜索觀看。

多重因素,嚴重威脅到李重俊的太子地位。而作為一國之君的中宗由於昏庸,對韋后極為放縱,對安樂公主極其寵愛,以至“縱豔妻之煽黨,則棸、楀爭衡;信妖女以撓權,則彝倫失序。”因此,作為“耙耳朵”的中宗對兒子李重俊根本起不到保護作用。在這些威脅的步步緊逼之下,李重俊十分悲憤,決心武力反抗,於是發動了政變。

《唐宮燕》:重俊太子的悲憤抉擇

中宗


在殺死武氏父子後,他又進攻皇宮追殺韋皇后、安樂公主及上官婉兒等人。韋后等人攜中宗逃奔玄武門樓。這座已經迎來唐代兩次成功兵變的玄武門,有幸目睹了這唯一次敗績。成功則扭轉乾坤,失敗則人頭落地。很顯然,兵變之前的李重俊只是想要除去奸佞之人,沒有考慮到該如何對待父皇李顯。兵變陣前的短暫踟躇,迎來的便是機會的稍縱即逝。在中宗皇帝許下“只要放下武器就能享有榮華富貴”的承諾後,李重俊手下的軍隊開始四散潰逃。可憐的李重俊在逃奔終南山的途中被部下殺死。這已經很慘了,而更為悲催的是,在《唐宮燕》中,安樂公主利用孟芙殺死了太子李重俊,兵變不成反倒被心愛的人反殺,真是令人唏噓不已。憤怒的中宗將兒子的人頭割下用來祭奠武三思,不可謂不荒唐。作為帝王子嗣,連最後的尊嚴都沒有,他的父皇李顯最終被韋后和安樂公主聯合毒殺,大唐帝國一團糜爛的政治鬧劇還在繼續上演……(更多文史解讀,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文嘆古今)

《唐宮燕》:重俊太子的悲憤抉擇

孟芙與李重俊


�\u0003�\u001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