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白骨精女婿,吃了白骨精一家,白骨精還心甘情願給他抓唐僧

今天小編說說白骨精的身世。首先給大家普及一個成語:為虎作倀。

《酉陽雜俎》:相傳虎齧人死,死者不敢他適,輒隸事虎,名為倀鬼。倀為虎前導,途遇暗機伏陷,則遷道往。人遇虎,衣帶自解,皆倀所為。虎食人,倀而後食之。大意是說,老虎吃人之後,人的靈魂也被老虎拘役,不能下地府投胎轉世,而是成了老虎的奴隸,叫作倀鬼。倀鬼總是走在老虎前面,給老虎排除獵人埋下的陷阱。老虎要吃人時,倀鬼就把該人的衣服脫掉,整整齊齊碼放在一邊。不明真相的人看到這幅情景,還以為此人自己脫的衣服。老虎吃完之後,倀鬼再吃老虎吃剩的東西。

倀的本意為“無所適從的樣子”,倀鬼就是沒有歸宿只能給老虎賣命的孤魂野鬼。

他是白骨精女婿,吃了白骨精一家,白骨精還心甘情願給他抓唐僧

《太平廣記》:大唐長慶年間,有個叫馬拯的人,不喜歡考試做官,就喜歡遊山玩水,是個攀巖愛好者。有一天攀爬衡山祝融峰,天已經快黑了,就趕緊往山下走,半道遇見一個獵人,正在埋陷阱。獵人跟馬拯說,你下山的路還很長,路上有很多老虎等著吃人,如果你不想死,就跟我上樹躲一躲。獵人在樹上搭了個窩棚,馬拯和獵人躲在了樹上。

大約二更時分,遠處來了三五十人,有和尚,有道士,有男人,有女人,還有蹦蹦跳跳的小孩,唱著歌跳著舞,很快來到陷阱旁。一夥人憤怒的說,是誰這麼缺德,竟然埋設陷阱陷害我們的將軍。於是一起把陷阱裡的機關取掉,手舞足蹈而去。獵人跟馬拯說,這幫人都是被老虎吃掉的倀鬼,專門負責走在老虎前面給老虎排除險情的,老虎很快就要來了。

兩人趕緊跳下樹,重新把陷阱埋好,剛剛爬上樹,忽聽得地動山搖,一隻吊睛白額大蟲咆哮而至,一下跳到了陷阱裡,被陷阱裡的機關射出的毒箭正中心窩,掙扎半天死掉了。倀鬼們聽到老虎慘嚎,一起跑了回來,爬到老虎屍體上嚎啕大哭,叫喊道,是誰殺死了我們的將軍。

馬拯忍無可忍,大罵道,你們這幫不知是非下賤的倀鬼,你們都是被老虎吃掉的,我們給你們報了仇,你們不僅不感激,反而哭得如此傷心。難道人變成了鬼,就失去前世記憶了嗎?一幫鬼聽了這話不哭了,靜了一會兒,一個倀鬼說,大家夥兒都不知道我們的將軍就是吃掉我們的老虎呀。聽了您的話,這才明白了。一幫人於是罵了死虎一會兒,眼看天就要亮了,紛紛作鳥獸散。隨後馬拯跟獵人拖著死虎下了山。

白骨精就是一隻被老虎吃掉的倀鬼。

他是白骨精女婿,吃了白骨精一家,白骨精還心甘情願給他抓唐僧

取經團離了五莊觀,早見一座高山。看不盡:峰巖重疊,澗壑灣環。虎狼成陣走,麂鹿作群行。千尺大蟒,萬丈長蛇。大蟒噴愁霧,長蛇吐怪風。那長老馬上心驚,孫大聖佈施手段,舞著鐵棒,哮吼一聲,唬得那狼蟲顛竄,虎豹奔逃。說的很明白,這座山上老虎很多,被猴哥趕跑了。

一會兒孫悟空去化齋,白骨精變成一個美女下來抓唐僧,唐僧問她家住哪裡,妖精立地就起個虛情,花言巧語賺哄道:“師父,此山叫做蛇回獸怕的白虎嶺,正西下面是我家。我父母在堂,看經好善,廣齋方上遠近僧人;只因無子,求福作福;生了奴奴,欲扳門第,配嫁他人,又恐老來無倚,只得將奴招了一個女婿,養老送終。”

白骨精說,這山就叫“蛇回獸怕”的白虎嶺。可見這座山上有隻白虎,是山中之王,蛇見了得盤著,百獸見了得躲著。但是直到白骨精被打死,這隻白虎也沒有出現。

白骨精說,她家就在白虎嶺正西山腳下,有父有母,還有個上門女婿。後來她變了兩個人,分別是父親和母親,卻沒見上門女婿。

唐僧一行剛到白虎嶺,白骨精在雲端裡,踏著陰風,看見長老坐在地下,不勝歡喜道:“造化!造化!幾年家人都講東土的唐和尚取大乘,他本是金蟬子化身,十世修行的原體。有人吃他一塊肉,長壽長生。真個今日到了。”

白骨精說,吃了唐僧肉能夠長生不老,是她的“家人”幾年前告訴她的。這裡的家人,毫無疑問就是這位沒露面的上門女婿。

那麼白虎和上門女婿去哪兒了呢?

他是白骨精女婿,吃了白骨精一家,白骨精還心甘情願給他抓唐僧

貞觀十三年九月望前三日,唐僧奉了李世民之命前往西天取經,李世民給他配了兩個隨從和一匹白馬。三人一馬剛出鞏州城,就被寅將軍抓了。寅將軍是一隻吊睛白額大蟲:雄威身凜凜,猛氣貌堂堂。電目飛光豔,雷聲振四方。鋸牙舒口外,鑿齒露腮旁。錦繡圍身體,文斑裹脊樑。鋼須稀見肉,鉤爪利如霜。東海黃公懼,南山白額王。

寅將軍喝令眾妖一齊將三人用繩索綁縛,正要安排吞食,只聽得外面喧譁,有人來報:“熊山君與特處士二位來也。”這兩個搖搖擺擺走入裡面,慌得那魔王奔出迎接。熊山君道:“寅將軍,一向得意,可賀!可賀!”特處士道:“寅將軍丰姿勝常,真可喜!真可喜!”魔王道:“二公連日如何?”山君道:“惟守素耳。”處士道:“惟隨時耳。”三個敘罷,各坐談笑。

寅將軍本來就要把唐僧吃掉了,恰在此時,熊山君和特處士在外面大聲喧譁,打斷了他的進餐。兩人“搖搖擺擺”進來,“慌得寅將軍奔出迎接”。從寅將軍對熊山君和特處士的態度可以看出,他對這二位頗為忌憚,這二位對他卻並不如何禮遇。

只見那從者綁得痛切悲啼,那黑漢道:“此三者何來?”魔王道:“自送上門來者。”處士笑雲:“可能待客否?”魔王道:“奉承!奉承!”山君道:“不可盡用,食其二,留其一可也。”魔王領諾,即呼左左,將二從者剖腹剜心,剁碎其屍,將首級與心肝奉獻二客,將四肢自食,其餘骨肉,分給各妖。只聽得嘓啅之聲,真似虎啖羊羔。霎時食盡,把一個長老,幾乎唬死。

寅將軍本來準備三個人一起吃,但是特處士提議,把兩個隨從吃了,把唐僧留下。其實兩個客人啥都沒吃,都被寅將軍和手下吃了。因為熊山君一直在“守素”,不破戒。而特處士“隨時”,就是順遂天時大道,也不殺生。寅將軍把頭顱和心肝這些上等食材獻給二位,只是表示尊敬而已。就如南方人請你吃魚,就把魚眼睛給你夾到碗裡,他吃魚尾巴。

天亮之後,唐僧就被太白金星救了。太白金星道:“處士者是個野牛精,山君者是個熊羆精,寅將軍者是個老虎精。左右妖邪,盡都是山精樹鬼,怪獸蒼狼。只因你的本性元明,所以吃不得你。”

熊和牛的出現,除了阻止老虎吃唐僧,別的啥都沒幹。因此可以推斷,他們是按照太白金星授意,專門從虎口下救唐僧一命的。

他是白骨精女婿,吃了白骨精一家,白骨精還心甘情願給他抓唐僧

差點被白虎吃掉是唐僧“初出長安第一難”,而白骨精也是第一個知道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並且決意要吃的妖精。於是一條線索出來了。

就在觀音東上組建取經團,半雲半霧行走在空中給唐僧物色徒弟的時候,盤踞在白虎嶺的一隻吊睛白額大蟲得知了這個消息。於是他變成一個帥哥,入贅到山下的白骨精家中,當了上門女婿。沒過多久,就把一家三口全都吃掉了,一家三口就成了倀鬼,被他任意驅使。得知唐僧要出長安,他就跑到鞏州城外的雙叉嶺,準備第一個吃唐僧,本來已經抓住了,正要吃,卻被熊山君和特處士攪黃了。但他不甘心,就給白骨精下了指令,讓白骨精在白虎嶺吃唐僧。其實這隻白虎就在白虎嶺,只是被孫悟空趕跑了,但並沒有走遠。

白骨精也並不是要真的吃了唐僧,其實她只是白虎的一隻倀鬼,給白虎打前站的。她主要負責抓住唐僧,把唐僧衣服脫了,然後給白虎吃,白虎吃完了,她再吃白虎吃剩的殘餘。

孫悟空打死白骨精後,白骨精的脊樑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這行字就是白虎寫的,就是告誡白骨精,你永遠是我的女人,你永遠是我的奴隸。因此白骨精心心念念自己有個“家人”,有個“上門女婿”,女婿在地裡幹活很辛苦,女婿很愛她,她要給女婿送飯吃。其實她不知道,正是這個“家人”,這個“上門女婿”,吃了她一家三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