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期開學,孩子在家學習,家長如何打造一個優質的家庭學習場所

隨著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蔓延,教育部發布了春季學期開學延期的通知。大中小學校都相應地推遲開學時間。


雖然具體推遲多久,要由各地教育行政部門按照地方黨委和政府統一部署來確定,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孩子們在家學習的時間大大增加了。


這就給很多家長提出了一個問題:你怎麼幫助孩子在家學習,你能發揮什麼作用?你的家從孩子吃飯睡覺的場所變成學習上課的地方,你做好準備了嗎?


延期開學,孩子在家學習,家長如何打造一個優質的家庭學習場所


01好的學習環境到底有多重要?


去年火遍北京、上海、長沙等城市的付費自習室,就一度刷新了人們對學習環境的認知。為了有一個利於學習的空間,很多人花錢也在所不惜。可見學習環境多麼重要!


當時這個新鮮事物,很多網友看法不一。


支持的網友覺得,共享自習室解決了教育公共資源短缺的痛點,不需要再為學習位置發愁排隊。


反對的網友認為,共享自習室是個偽命題,想學習的話在哪裡都可以,根本沒有必要為一個位置付費買單。


但是,如今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把這個命題變成了剛需,把家庭變成學習的主戰場。能給孩子提供一個怎樣的家庭學習場所,很大程度決定你孩子的分數,影響著他的學業。


心理學家勒溫有一個著名公式:B=f(P×E),B代表個人行為,f代表函數關係,P代表個人的內部動力,E代表環境刺激。


也就是說,人的表現是由他們自身的素質和當時的環境共同決定的。


還是拿付費自習室來說,為什麼人們願意花錢去學習呢?


“有學習氛圍”“有學習效率”“環境好”是體驗者主要的好評方向。


有人就對採訪的記者表示,一天一杯奶茶的錢可以換來幾個小時的不受干擾的學習時間,很值!


從這個層面上來說,共享自習室為付費者提供的不僅僅是一個位置,更有學習者需要的“環境”和效率。


有認知教育研究者認為,自習室的學習效率約是在生活區的3-5倍。


人類的行為狀態跟情境高度掛鉤。比如,客廳是娛樂、社交的地方,當我們呆在客廳這一情境中,我們的大腦會通知身體的每一個細胞為娛樂做好準備。


所以在“熟悉的學習情境中”跟“生活情境中”完全不是一個狀態。這正是在教室、圖書館等地方能保持學習效率最大化的「隱藏因素」。


由此,我們可以想象一個成年人學習時,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都如此重要,那對於那些未成年的孩子來說,環境的影響對學習的效果更是巨大無比的了。


反觀現在很多孩子的學習環境是相當糟糕的。


一個初中班主任就說他們班很多孩子家裡沒有一張安靜的書桌。


曾經有孩子放學不願意回家。保安都攆不走,只好給她打電話。原來那孩子想在學校裡面多學習一下,因為家裡面太吵了。


回到家,父母永遠都在看電視,聲音開得極大。他跟他哥哥住一間,哥哥只要在家,都是躺在自己床上刷小視頻。那魔性的聲音讓他根本無法學習。


延期開學,孩子在家學習,家長如何打造一個優質的家庭學習場所


02怎樣給孩子在家打造一個環境優質的自習室?

成年人也許可以告訴自己: 雖然我們無法改變人生,但可以改變人生觀;雖然我們無法改變環境,但我們可以改變心境。


像偉人毛澤東那樣,為了磨鍊自己的心性故意去鬧市讀書,估計沒有幾個人能做到。對孩子來說,良好的學習環境只能靠家長給他營造。


美國密蘇里州的教育目標“知識+表現=成功”告訴我們:教師應給學生表現知識的環境。同樣的,如果要想讓孩子在家學好,家長也應給孩子表現知識的環境。


第一是物理環境


首先是

整潔


孩子學習的地方要整潔,所有與學習無關的東西都不應該在學習的地方出現,更不應該把無關的東西放在書桌上。否則就會影響孩子學習的專注力。


其次是沒有雜音干擾


孩子在學習的時候,不應該有任何其他的活動,比如干家務、看電視、娛樂,聽音樂等等。這會嚴重干擾孩子的注意力和專注力,直接導致孩子注意力渙散。


再次是學習設施齊全


書桌上有幾類備用物品是必不可少的。參考書:字典、手冊、地圖集。

案頭備品:檯燈、筆筒、各種筆。其他小文具(尺子、膠水、小刀、交代、剪刀、量角器等)。

小工具:定時器、訂書器、夾子、圖釘、計算器、即時貼,地球儀。生活用品:水杯、紙巾等。


避免孩子一會兒去找這樣找那樣。


最後是溫馨舒適


溫度要合適、光線要適當、椅子要舒服,衣服要厚薄適中,腳不能凍著。尤其要有一盞好檯燈。


檯燈頻閃可能引發腦細胞損傷、誘發偏頭痛,對閱讀和視力更是有直接影響。在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時,光線問題尤其要重視。


學習環境多點綠色最好,這樣讓人感到會有節節上升的慾望,充滿靈動的生機。


延期開學,孩子在家學習,家長如何打造一個優質的家庭學習場所


第二是精神環境


1.陪伴,現在很流行,但真正的陪伴不是說陪著孩子就行,什麼都不管的陪伴不是陪伴,同樣的什麼都

管的陪伴也不是陪伴。陪伴但不干涉、不控制、不情緒化、不嘮叨,才是真正的陪伴。


2.家庭中要有個寬鬆祥和的環境。

在孩子學習的時候,你也要和孩子一起學習,這樣就可以形成學習的群體效應。

不要孩子這邊學習,你那邊看電視、打麻將,大吃大喝,吵吵鬧鬧,這會給孩子造成心裡不平衡,學習很難有好的效果。

另外,希望所有的父母,言傳身教。多多鼓勵你的孩子,相信你的孩子一定會有個好的成績!


3.學習環境以溫馨、祥和最為佳。

要是家庭裡成員關係不和,矛盾不斷,整天吵吵鬧鬧,雞飛狗跳,不利學習。別以為這樣對孩子沒有影響,實際上這是影響孩子學習的最大殺手,和諧的家庭關係是孩子最佳的學習環境。


4.學習環境最好有讀書的群體效應。

不要認為,把孩子關在一個寧靜寬大的房子裡面學習就好。因為單個安靜的環境,對孩子的學習激情會有影響,要是處在一個良好的、積極的環境裡對學習會事半功倍。


現在很多家庭不搞電視背景牆,不擺放電視機。而把客廳改造成書吧,一家人都聚在一個空間裡看書學習,做自己的事情。


總之,環境可以改變人,也可以造就人,我們要善於通過改變孩子學習的環境來改變孩子學習的狀態。


就像一位心理學講師說的:“敞開的書比合上的書更容易讓人聯繫到讀書。”改變書的形態可以改變一個人不讀書的狀態。改變學習環境一定可以改變一個人不愛學習的狀態。


這個春節,疫情讓我們有了更多在家的時間,陪伴孩子的時間,但怎樣給孩子打造一個更利於學習更利於成長的空間,也是很多家長要認真思考和亟待解決的問題。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