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两迁,野生鲫鱼居然不给面子,不吃红虫专吃面饵儿

钓了好多年的鱼,我还是第一次碰到这个时节野生鲫鱼不吃红虫吃面饵的现象。回想之前也碰到过面饵比红虫效果强的时候,但鲫鱼还是吃红虫的,不想今天,让我开了眼了。

一日两迁,野生鲫鱼居然不给面子,不吃红虫专吃面饵儿

今天早晨的雾很大,等到十点左右雾稍微小了点了我们才开始出门,即使这么晚了,路面上能见度也不过十五米,就这天气出钓,更验证了我们是不折不扣的“钓鱼疯子”。

一日两迁,野生鲫鱼居然不给面子,不吃红虫专吃面饵儿

今天的目的地是济阳洼里王大寺河,去年这个时候这里鱼情非常好,鲫鱼密度大、个体也大,基本大半天就可以钓十几斤的样子。昨天听群里一位朋友说,那边每天钓鱼人不少,所以我们推测又到大寺河出鱼的好时候了,所以冒着大雾跑了一百里地前来追寻大鲫鱼的足迹。

一日两迁,野生鲫鱼居然不给面子,不吃红虫专吃面饵儿

崔护诗里说:“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正好可以拿这首诗来形容今天的渔情。河还是那条河,人还是那些人,渔情却不再是去年的渔情。这大寺河水位下降太厉害了,拿手杆试了试也就半米深,我的长浮漂根本竖不起来。打上窝子,好不容易钓了两条小鱼,还是麻将鲫,随手放生吧。

一日两迁,野生鲫鱼居然不给面子,不吃红虫专吃面饵儿

跑这么远来了,总是不死心。看远处有人在玩抛竿,干脆我也伸上了根试试。鉴于这里水浅,特意用了小一点的铅坠。“嗖”的一声扔出去后,仍然需要用好大的力气把铅坠从泥里拽出来,这种钓鱼方法确实让人无奈。点了颗定神烟的功夫铃铛“叮铃铃”响个不停,提手倒竿一气呵成,一尾鲫鱼跃出水面。虽然比手竿上的稍微大了一丁点,与去年相比总归小了好多。

一日两迁,野生鲫鱼居然不给面子,不吃红虫专吃面饵儿

一个小时后小胡建议趁早换地方,上鱼也不呆在这里了,就因为水浅。想了想去年老杨沟段徒骇河渔情尚可而且距离这里只有二十来里的路,就定那里了。

一日两迁,野生鲫鱼居然不给面子,不吃红虫专吃面饵儿

看对面河里的钓鱼人,一排一排的。如果说大寺河里的钓鱼人多,好么徒骇河里面的钓鱼人更多。因为水资源不错,这里引吸了商河、济南、济阳附近的众钓友前来垂钓。以前我总感觉我们俱乐部附近钓鱼人比别处多,今天这架势让我感觉到了无知和自大。

一日两迁,野生鲫鱼居然不给面子,不吃红虫专吃面饵儿

到达目的地已经接近下午一点了,一直在找钓点,连饭都没吃。这是我们选的钓点,是这一段流域水位相对深的地方。

一日两迁,野生鲫鱼居然不给面子,不吃红虫专吃面饵儿

看到一位老大哥正在上面,在不打扰人家的情况下坐在了他东边三、四米的位置。西边一位本地钓友说:“昨天晚上我在这里打了一瓶酒米,今天早上来晚了,被他占了。一打听他是济南的,人家跑这么远来了,就让人家钓吧。今天可让他钓恣了,两根杆子都忙不过来了”。

一日两迁,野生鲫鱼居然不给面子,不吃红虫专吃面饵儿

看人家岁数大,一开始俺没有打窝,用肉夹馍打频率。心想:咱年轻啊,抛杆频率快,漂子也细(老大哥用的是加粗尾),即使他上鱼,我一会儿肯定上鱼。事实是我确实上了几尾鱼,但明显感觉速度不如那位老哥快。小胡在东边和我挨着直接酒米打窝单挂红虫,居然半小时没开竿。

这种情况让我有点犯嘀咕,抬头往老哥拉饵盘里瞅了一眼。吆喝,人家居然用的是纯面饵,而且配置了挡针,虽然起竿动作略显笨拙(可能岁数大的关系),但一看就是一个练家子。

认识到问题就得及时改正,我也学着老者的样子拿出鲫拉和了款拉饵。三下五除二完成和饵动作,上饵、下钩、漂动、提竿,鱼来了,而且还是双尾。

一日两迁,野生鲫鱼居然不给面子,不吃红虫专吃面饵儿

找到了症结,我和小胡有点苦笑,这么冷的天这野鲫居然不爱红装爱绿装-偏偏认面饵。回想起去年天热时我来过这里,大家也是青一色的用面饵,就连岁数大的老者都不用蚯蚓,我有点顿悟。大家一直在这里用面饵垂钓,随着时间的拉长,鱼儿们也养成了偏爱面饵的习惯。想想钓鱼人的力量真伟大,居然能改变这一片鱼的就饵习性,这得需要经过多少人的驯化啊。

一日两迁,野生鲫鱼居然不给面子,不吃红虫专吃面饵儿

同样是徒骇河,向东三、四十里开外的惠民李庄段鲫鱼就吃红虫,这里却不行,你说可乐不可乐?今天幸亏带了包面饵,要不然还真得交待在这里。

一日两迁,野生鲫鱼居然不给面子,不吃红虫专吃面饵儿

用上纯拉饵后效果明显比之前单挂红虫和肉夹馍好了许多。只不过时不逢时,下午已经过了上鱼高峰期。身边济南老哥说:早来的时候口可好了,下午直接就不行了。

一日两迁,野生鲫鱼居然不给面子,不吃红虫专吃面饵儿

小胡不甘心,甩上了抛杆,甩到对岸无人的地方才好不容易用红虫钓了一尾鲫鱼。

一日两迁,野生鲫鱼居然不给面子,不吃红虫专吃面饵儿

全神贯注的时候往往时间过的最快,感觉一愣神的功夫已经下午三点多了。换面饵后我们仅仅才钓了一个半小时,对这样的收获也能接受。

一日两迁,野生鲫鱼居然不给面子,不吃红虫专吃面饵儿

临走的时候捡了一件地叉,这是哪位大神儿丢的武器?

总结:

1、大寺河最近水位下降厉害,鱼儿个体偏小,适合用抛竿作钓。不过路上听当地钓友说东边水位深一些,可能那边鱼情能稍好一点。

2、一方水土养育一方鱼。比如今天我们去的这段水域,鱼儿居然养成了偏爱面饵的习惯,所以我们也要入乡随俗。

3、今天跑了二百多里地,感觉钓鱼资源越来越匮乏了,好多地方水都很少甚至干枯了,如果我们这边水库像南方那样对外开放就好了,那将是钓鱼人的福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