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途路引,通往另一个世界的护照!

今时今日,出国旅游已成为非常常见的一件事,护照也几乎人手一本,出入国门,少了这个物件,可谓寸步难行,护照二字,并非外洋舶来品,所谓“护照”即照会经过各国给予保护之一,最迟在清代已经普遍运用。在中国人传统信仰中,活人生活于阳世,去世之后则入阴曹,那么人去世后,阳世阴曹作为两个世界,由阳入阴是否也需要什么类似护照的文件之类呢。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里面》就对此记载了两个有趣的小故事。

所谓“护照”即照会经过各国给予保护之一,最迟在清代已经普遍运用。

发往阴司的“护照”

乾隆三十三年,纪晓岚因罪被贬到乌鲁木齐为官,直至三十五年恩命回京,在西部边城生活了整整两年。在这两年的边关生涯中,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了很多在地当地发生的奇闻异事。今天说的第一个故事就是发生在乌鲁木齐边关的一件怪事。

乾隆三十三年,纪晓岚因罪被贬到乌鲁木齐为官

纪晓岚当时贬戍乌鲁木齐,因其文采出众,在戍所主要做文案工作,一天下面的士兵拿来几十张文牒,请纪晓岚批示,纪晓岚接过文牒一看,上面文字粗俗,语句不通,不合文理,并且观察文件所盖印章,都是用红色,文牒上的批示也应该是用朱笔勾画,可是这叠文牒确是用墨汁盖印,并且士兵所捧来也并非红色的朱砂笔,而是黑色的墨笔,纪晓岚问是何缘故,士兵回道:“按照惯例,凡是外地人士客死于此地的,运送他的棺材回归原籍,都要发放一道路引文牒,(这里所说的路引文牒就和护照类似,也和以前单位开的介绍信或者路条差不多。)不这样的话,他的魂魄难以入关返乡,因为这道文牒是发往阴司,所以不用红色而改用墨色”。纪晓岚作为一位饱读诗书的精英知识分子,当然对这种说法斥之为荒诞不经,认为这是当地的基层公务员小吏的一种骗钱的手段,于是就禀报驻地军队的将军废除这一惯例。

“鬼话”可不可信?

就在废除惯例后的十天,怪事就陆陆续续发生了,有人突然禀报乌鲁木齐城西坟地有人听到鬼夜哭,在那边哭诉没有路引文牒,不能回乡,纪晓岚依旧认为这是胡编的鬼话,不信。又过十天,下面禀报如今鬼哭已从郊外转到城边了,纪晓岚还是不信。又过十天,纪晓岚突然发现自己住处的墙外,悉悉索索 好像有声响,纪晓岚想这必是那些基层小吏因为骗不到这份钱而特地装神弄鬼来吓唬他,坚决不信。又过几天,声音已经到了他的窗前,当天晚上正好月光明亮,我们的纪大人,猛地开门巡视,想抓一个现行,可是外面空荡荡,确实没有一个人。这个时候,纪晓岚的一个同事劝他说:“你说的话确实有道理,就连将军也不能反驳你,但是现在鬼夜哭,大家都听见,拿不到这个护照也确实是怪你,为什么不试着发放一些这种护照呢,如果发放了 还是有鬼哭,那也可以证明与你无关啊”,纪晓岚一听有道理,就暂且发放一批吧,没想到这护照一发放,当天晚上就一片宁静,再不闻鬼哭之声了。

城隍庙所出具的文件

这件事是纪晓岚自身所亲身经历,无独有偶,在他的朋友身上也发生过一件相类似的事情,纪晓岚有一位朋友叫田松岩,据他说,那年六月,他的一位随从侍卫死在滦阳这个地方,当时有一位总兵名叫爱星阿,和这位随从是好朋友,于是为他亲自准备棺椁,护送他的遗骨回乡,一天晚上半夜起来上厕所,月色微亮,看见一个人模模糊糊,就像站在烟雾之中,问他是谁也不回答,骂他也不为所动。这位爱星阿总兵,据说平时就有些阴阳眼,再仔细一看 ,正是死去的那位侍卫,即是熟人那也就不害怕了,于是特地对他说,当初为你办丧事的时候,我能力有限,东西准备的不多,你也知道我没钱,今天在这里现形,不会是怪罪我吧。说了之后,那侍从的鬼魂依旧不发一言,于是又说,我听说死于塞外之人,不烧路引文牒,他的鬼魂进不了关,我不小心忘记了这件事,现在将要进关,你不会是因为这件事来的吧。此话说完,鬼魂随即弯腰作揖,一下子就不见了。于是这位爱总兵,特地写地为他准备了文牒前往当地城隍庙焚化,从此就再没有见过他的鬼魂了。

在上面两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共同点,所谓落叶归根,那些客死异乡之人,魂魄若要返回故乡,均需要发放焚化路引护照, 照会沿途地方关卡一体保护,勿阻滞留难。而发放这个路引护照的机构一般是各地的城隍庙,所谓城隍,乃是一个地区阴间的行政长官,当然出于阴阳同构的原理,阳世之官于阴司之官,职位对等,所司不同,所以阳世之官,就像纪晓岚这样,也有权利出局这种路引护照,当然一般都是有城隍庙所出具此类文件。

这类文件在道教中有一个专有名称,称之为“冥途路引”,“冥途路引”顾名思义就是死后赴幽冥路上所用的介绍信或者护照,在各地都有广泛的流传,历史上相关的冥途路引文本,现在大家去一些地区的纸扎铺或者金纸店 还能看到这类物件。当然现在市面上流通的这些冥途路引,据我所见到几种,就真的如纪晓岚所说的文字差错,语法不通,错别字连篇,简直看不下去,另外严格来说购得这类路引还需要去当地的城隍庙,盖上城隍老爷的大印方才有效,或者有举行法事的道士法官盖印出具,也可以。并不是买来直接烧一烧就有用的,这就好比你随便路边摊上办本错别字连篇的假护照,到了海关还不给扣下来呀。

关于出具这种冥途路引的机构——城隍庙在此也简单和大家聊一聊,城隍二字原意是保护城市的城墙和护城河,后来因为他守护一方土地,就引申地方守护神,阴间地方行政首长的含义,多是以历史在当地有重大贡献或者忠孝节义的历史人物由皇帝敕封而担任。根据行政区域的大小不同,还可以分为县城隍,府城隍,都城隍,以及京师城隍等各级,所对应的爵位也各自不同。

京城的三座城隍庙

北京城之前有三座城隍庙,一座是紫禁城内的内城隍庙,一座是位于成方街上的 “都城隍庙”,另一座则是位于原宣武区(现西城区)南横街东口路北的“江南城隍庙”,在北方之地,怎么会出现一座江南城隍庙呢,北京宣武区曾经汇聚了全国各省的会馆、商号,尤其是南横街这个地方,历史上就汇集了泾县会馆、淮安会馆、全浙新馆、粤东新馆等几家南方会馆。相传凡是客死在北京的南方人士,必须要在此江南城隍庙领取冥途路引,方能顺利魂归故里。大约就类似现在的驻京办事处吧。由此可见,这种客死他乡,需凭冥途路引返乡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

“此心安处是吾乡”。

如今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才的流动早已百倍于过去,离乡工作更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落叶归根的思想也没以前那么的强烈了,苏东坡曾经说过“此心安处是吾乡”。其实说起落叶归根未必一定是死后如何如何,当我们这些游子客居在外的时候,有空多关心关心留在家乡的双亲,打个电话问候一下,又何尝不是另一种落叶归根的形式呢?

冥途路引,通往另一个世界的护照!


冥途路引,通往另一个世界的护照!


冥途路引,通往另一个世界的护照!


冥途路引,通往另一个世界的护照!


冥途路引,通往另一个世界的护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