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读的第一本书的名字是什么?有什么感想?

常在娘娘美文分享创作


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本书应该是《一个人的朝圣》

在高三放假,期间开始到大一上半学期结束,看完。

其实可能是环境也可能是我自己,从小就没有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只是零零散散的接受一些好句子,以为自己还算个文青,可其实,你是纯粹的伪文青。

最近伪文青也要慢慢改变,读完《一个人的朝圣》,感觉有好多好美的句子也可能是我读书少,但还是感觉是一本不错的书籍。

摘抄一句:事物并不总以消失的方式终结,也不总是以突然出现的方式开始。你以为会有一个时间说再见,但人们往往在你回过神来之前消失。

感觉心灵是多多少少净化了一点,虽然还是浮躁,没法静心做事。但还是可以多多少少买书,读书了。



伪文青路人王


您的问题非常有趣。由于年代的关系,我小时候能见到的读物很少,大多都是革命书刊。记得我读的第一本书的名字叫《高玉宝》。

现在年轻人读过这本书的人可能不太多了,但那个时候可是一本畅销书。作者的名字也是高玉宝,这是他的自传体小说。电影制片厂还根据书里面的故事制作了一部动画片,名字叫《半夜鸡叫》,那个周扒皮的故事于是也传遍了大江南北,那是一代人的记忆。

下面我就说说我读这本书的感想。

我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成长的环境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社会大背景下。因为《半夜鸡叫》的故事,让儿时的我知道了作者高玉宝,而且把他视为心目中的英雄。作为一个只念过一个月书的人,能写出如此脍炙人口的作品,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一个机缘,我借到了《高玉宝》这本书,但说句实话,书中的内容我已经记不得太清楚了,脑子里反反复复萦绕的还是周扒皮的故事。作为小时的自己,既痛恨地主的残酷剥削,也为长工们勇于斗争的精神和聪明智慧所鼓舞。

伴随时间的推移,高玉宝的名字逐渐被我淡忘了。

十三届三中全会之后,身边的读物逐渐多了起来,传统故事、评书、各式各样的艺术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起来。

长大后,自己创业,从国营企业下海,自己开公司做老板。有一次,天蒙蒙亮,我开车去接两个同事和我一起出差。

车子开在公路上,看到东方的鱼肚白,想起了毛主席的那句“天将晓,莫道君行早”。

忽然间,脑海间莫名想起了周扒皮的故事,自己还在暗忖:这么早,就带着两个弟兄出门赶路了,我是不是也是周扒皮啊?

十几年又过去了,偶尔一次看到了一篇文章,好像是纪实文学类作品吧,还原真实的周扒皮,文章仔细阐述了周扒皮的原型人物周富春的事情。

心中没有过多的涟漪,文学作品来源生活,不一定就是真的生活。

直到去年,偶然他看见一则新闻,作者高玉宝去世了。

无论是周富春,还是高玉宝,都是历史沧流中的一颗水花,随长河滚滚而去。

高玉宝的书仍在,但高玉宝与周扒皮已经很少人去提了。倒是一个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唐僧被无数人改编成了无数个版本。

一些感慨,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维摩居主人


看到这题目,不禁一呆,再不禁苦笑。

我看的第一本书?第一本无疑是我8岁读二年级了才看见的语文书。那是一本只有汉字、没有插图、没有拼音,简朴得无法想象的书。但它是我人生见过的真正叫书的东西。

也许大家奇怪,读二年级了怎么才看见书?那是文革才刚刚结束的历史时期,一年级我老师手上也才一个自己编写的本子。下面排排坐的同学,不要说书,大概就剩下人了。每天跟着老师空喊白念了一年,写字也是大地为纸、木棍为笔。这一切是没经历过那个时期的人无法想象的。

现在在国内,有不少人怀念那个时代,说那时的国家多么公正,工作人员多么大公无私,大有要回去那个时代的追切。看了不禁一声叹息,哎!才吃了二碗饱饭,又想过苦日子。

那个时代人人没吃饱过,人人都破衣烂衫,当然公平,大家都穷光蛋,没谁瞧不起谁。但你真的想过这种衣食无着的生活么?恐怕是否定的,只不过把自己现在的失落视为社会的不公,又希望有过去的清廉。

历史永远不会回头,现在即使有一百个不好也比过去好,这是事实。我们唯有总结历史、面向未来才行。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富足,也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还是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排除一切干扰,聚精会神、埋头苦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吧!

注:我不是马屁党,前几天我还在人民网、新民网论坛大唱反调。为什么这样做?因为我爱这个国家,我希望它更好!



我欲随波不逐流


我小时候接触的第一本书是《西游记》,当时是拿来当神话故事书读的,由于情节生动,给年少的我孩童时期带来了莫大的乐趣 现在想想,唐僧师徒经历了的那种种磨难,但他们毫不退缩,坚韧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对我触动很深。未来的岁月里,我们每一个人必须需向唐僧师徒四人学习,发扬坚韧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进取精神,做好每一件事,朝着自己既定的目标一往无前地奋勇迈进! 经过了九九八十一难,才会取到真经。这告诉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坚持,不能做到一半,就不做了,就象小婴儿学走路,即使摔倒了也不要害怕,爬起来继续向前走,最终才能达到目的。 虽然是孩童时期就接触的中国古典名著,但现在读起来一样发人深省,因此,我也向小朋友们推荐这本古典名著《西游记》。




老乐新视界


《穆斯林的葬礼》着眼于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融冲突,通过讲述一个穆斯林家族,两代人,在特殊历史时期跨越六十年间的兴衰,在国内和国外两个环境里的爱恨情仇,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以及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作家笔触细腻,真情流露,娓娓流出,一道门,隔着两个世界,一个是玉的世界,一个是月的世界,用穿插和递进的笔法,写下了震撼人心,发人深省的作品,为我们展示了穆斯林独特的风俗习惯和人生历程,描绘了中华人民在人生的舞台上,轮流演出的悲喜交加的生活大戏,体现了他们生生不息的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律政雅苑


第一: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七八十年代,甚至可能第一本书就是语文课本或者数学课本,因为那时候很多人还没有其它很多书籍。

第二:随着国家的强大,社会的进步,幼儿园的普及,很多孩子在幼儿园就可以看连环画,小人画等等。

第三:有的人可能一辈子都没有读过书,连一个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第四:所以问题应该具体点,比如,你读第一本课外读物是什么?


小智随拍


《鲁滨孙漂流记》

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有着很多的困难险阻,也有许多磨难与坎坷会阻挡自己的脚步,使自己不能前进,如果永不放弃任何事物都会被你自己征服。

古人云:骐骥一跃,不能十步;怒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不知不觉中,眼前突然出现一片汪洋大海,远处有一座孤僻的小岛,在静静的小岛中,只有鸟儿在歌唱,山羊在奔翔,树木在生长,花儿在吐露着芬芳。渐渐地,波涛汹涌地海面上,出现了一叶扁舟,划行着,狂风把他的船掀翻,只有他一个人漂流到这座荒芜人烟的小岛上。

这个撑舵之人就是听过作家笛福笔下的《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主人公——鲁滨逊。

他一个人在这僻静小岛上顽强生活,有一种声音一直在脑海里不停地回荡着:“放弃吧,这样生活着有什么意义?不会有人来救你的。”但坚持的信念很快打败了这种想法。鲁滨逊坚持着,将面临的困难一个个消灭,最后终于得到了回到文明社会的机会。

其实,我们也应该这样,遇到坎坷,应该去克服,永不放弃,这样,兴许会使自己变得更坚强更勇敢。永不放弃,坚持不懈,这样才能获得光明获得成功。

相信我吧,坚持到底,奋斗到底,只要如此,胜利才会属于你的。因为,坚持到底,奋斗一生的宝葫芦,他会帮助你走过一生的。

鲁宾逊漂流记》这本书讲的是一个从小就喜欢探险的英国人鲁宾逊在航海探险的过程中从一个少年成长为一个经验丰富的探险家,在多年的航海探险中经历人生中的最艰难、寂寞、无助的二十八年两个月零十九天的荒岛生活,最后成功回到家乡的故事。

鲁宾逊在一次航海的征途中遭遇了大风暴,船沉了,除了他以外的所有人都遇难了,鲁宾逊被海水冲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岛屿有幸活了下来,与他相依为命的伙伴是船上幸存的一只小狗。他靠从穿上带的一点仅有的生活用品开始了他艰辛而漫长的二十八年两个月零十九天的荒岛生活。鲁宾逊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在荒岛上盖起了房子,种粮食,打猎,饲养家畜,他学会了怎样烤面包,缝帽子和衣服。由于鲁宾逊在流落荒岛前有着非常丰富的航海经历,这些经历都为他打下了生活的基础,铸就了他坚强不屈的性格和勇往直前的信心。

鲁宾逊的遭遇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开拓进取,也从他那里获得了挑战自然的信心。他在被海盗抓走的时候都没有绝望泄气,用自己的机智和勇敢逃了出来。

鲁宾逊遇到最大的困难对他来说也许就是一个人的寂寞了,在荒岛上没有人和他说话,没有人可以在他生病的时候照顾他。但是鲁宾逊丝毫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爱,仍然执着顽强的生活着,虽然艰难但是乐观。

鲁宾逊还很善良又有同情心,他帮助了差点被野人杀死的土著人,用真诚打动了这个土著人并和他成为了朋友,还为他起了一个名字叫‘星期五’。

在经历了种种磨难之后,鲁宾逊终于被一艘路过荒岛的船救走了,回到了他阔别已久日夜思念的家乡。

这本书的故事非常惊险刺激。

在我的眼里鲁宾逊是水手、航海探险家,他用冷静理智的思维面对危险,用百折不挠的意志战胜困难,在没有任何人类文明的荒岛上,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生命的奇迹,鲁宾逊更是一个伟大的英雄!

当我郑重地翻过最后一页,读完了这个情节曲折,跌宕起伏的故事之后,我想我真的被它震撼了。这本《鲁滨逊漂流记》的著作是被誉为"英国小说之父"丹尼尔·笛福在59岁时写的。主人公鲁滨逊怀着云游四海的高志远向,越过大西洋和太平洋,在惊心动魄的航海中历经无数险情,后来整条船终于在太平洋上不幸罹难,唯有他一人得以奇迹般地活下来,并只身来到一座荒无

他从绝望的缝隙中得到了生命的启示,在孤岛上瞬间便几十年。他在孤岛上劳作生息,开拓荒地,圈养牲畜,生产水稻和小麦,年复一年与孤独为伴,克服了种种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他曾与野兽斗智,也曾与吃人肉的野人斗勇。

曾有人说过,“作为一个人,首先应该学会的便是如何生存。”鲁滨孙并未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而是和我们一样在生活着。但这些琐碎的细节却又是鲁滨孙同困境对抗的过程,而这些困境又是几乎每个人都曾体会到的:黑暗,饥饿,恐惧,孤独。鲁滨孙的经历之所以具有传奇性是因为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困境被放大了,对抗困境的时间被拉长了。

如果我是他,当船遇到暴风中失事的时候,我不可能像他那样去接受那重重的困难和波折,因为我没有自信。

如果我是他,当独自一人置身于荒岛之上,我不可能像他那样去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积极自救,因为我没那个能力。

如果我是他,当看到野人用自己同类开宴会时,我不可能像他那样勇敢的站出来,与他们搏斗,因为我没有那种胆量。

虽然,我是个男生,但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软弱与无能,在自己的生活中,很难遇到挫折,即使遇到了,爸爸妈妈总是扶着我,然而幸福中的我根本没意识到家人关爱是一种莫大的快乐看着鲁滨逊的经历,让我可以想象到他在孤岛生活的艰辛,体验到他不屈不挠的冒险精神,更使我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热爱之火。

生活就像是一幅画,有的人画出了春天的生机,夏天的绿荫,秋天的收获,冬天的希望.而有的人却画出了春天的寂寞,夏天的焦躁,秋天的凄凉,冬天的悲哀.画的色彩如何,全取决于作画人本身对生活的态度.鲁滨逊那种对生活不断追求,对交往的向往都源于他那对生活无比热爱崇尚的精神.

如今,我们的生活如此丰富多彩,我们是否有去珍惜,甚至还有人会去轻生,多么愚昧的举动啊.想想鲁滨逊,他为了生存下来,回到正常的社会中去,一直坚持不懈地拼搏着.而对于那些人们,我不知他们领悟到了什么.生活中是存在着千千万万个困难,但也共存这许许多多的精彩与幸福,我们应该去挖掘去体会,那我们才会得到更多.

我崇尚着我的生活,尽管它很普通.我热爱生活,我要用我笨拙的笔去画,画出一张最美的生活!


一片叶子的故事


我真正读的第一夲书是小说,就是《三国演义》,从图文并茂的连环册到成套的《三国演义》,从曹操战官渡夺粮仓打败袁绍,实行军屯田制到赤壁之战被孙刘联军火烧连营,记忆比较深,巜三国演义》中的许多人物像钉子一样铭记在心中,如神化了的孔明、正统化的刘备刘皇叔、还有生仔当如孙仲谋的孙权,后来出来工作在单位与人交往有些问题想不通,回到老家,父亲提醒,应纵横、圆滑,多看《三国演义》。后来,买了夲陈寿著的《三国志》白文本,对比研读了更加深了理解,诸葛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故鲁迅先生曾有"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之论。时至今日,感触良多。




羽落沧海


多年前在老师那里偶然看到一本书,是余华的(活着)书里的内容让我感到震惊。当时不是很理解书中的内容,如今步入社会才慢慢有所体会。在特殊的情况下所遇到特殊的事件并非常事,在当时特殊时期普遍存在着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无论何时、人为因素导致的突发事件基本是接二连三,所谓祸不单行。周围环境会影响人物的思维方式,认知缺失者会造成不良行为,是自身陷入困境,无法自拔。坚定不移的信念往往会起到正面作用,当然也会受到一些影响,最起码不会那么糟糕。当今社会也是如此,缺乏认知能力的人比比皆是,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拥有良好的生活态度十分重要。不能过于追求物质生活,也不可过于攀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