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司的总经理为什么不自己创业?

小猫鹿啊


大公司的总经理为什么不自己创业,这个问题就跟指点别人炒股的专家为什么不自己炒股一样,背后有着相似的逻辑。


既然能成为大公司的总经理,说明个人能力是非常强的,不管是公司运营方向把控,还是企业管理能力,用人识人的能力。如果不是在公司做过多年并且有出色的成绩,或者是在业内公司有了较高的知名度,否则很难一步坐到总经理的位置。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是一个问题。创业难,守业同样不容易,不是每个人都能把公司从小做大,最终成为规模庞大的公司。一家公司的成长,有管理者的努力,有市场需求的增长,也有经济大势的助力,不能否认个人努力,但是同样不能忽略宏观因素。


坐到大公司总经理位置时,我们先简单梳理几个福利:

1、较高的薪资福利,年入百万只是起点,还会有公司配车和司机之类的福利;

2、较高的社会地位,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挥手间可以调配的大量资源,订单,合作伙伴的一些资源;

4、可以为亲朋好友谋一些利益,只要合理合法不增加公司成本,这样做无可厚非;

5、拥有更多发展机会,还能进一步积累更多资源;

6、往往身为甲方,受到乙方们的追捧;


那么,如果自己创业呢,我们再简单梳理会面对哪些问题:

1、不在原来的位置了,之前的资源很难调用,做事会遇到更多阻力;

2、创业需要投入,多年积蓄可能会很快消耗掉,但是成功率依然不高;

3、心态会发生改变,压力会剧增,需要考虑的事情会非常多;

4、从可以随意安排各个岗位的精英,到自己寻找人才,培养团队,需要投入大量精力,一旦经营业绩不好人才会迅速流失;

5、时代发展,生产力提升,创业机会是持续减少的,能做大公司总经理,不能证明可以寻找到好的创业机会并获得成功。

6、一旦失败,积蓄没有了,稳定收入没有了,社会地位也会进一步下降,寻找工作的难度也会增大。


当风险与收益不成正比时,在大公司好好当总经理比自己创业好得多。当然了,如果有大笔股权,套现后实现了财务自由,那么自然可以任性一些。


道理很简单,工作还是创业,对于普通人来说也是一样的,有一份好工作时,创业就要好好思量了。


财智成功


大公司的经理,未必适合创业,或者未必创业就一定成功,这和很多因素有关,比如你的资金条件,你的人脉资源,以及你的行业资源。

以前,我的一个朋友就是创业失败。他在大公司里做一个部长。每个月收入在10年前有几万,经常还会介绍一些订单给圈里的朋友,赚一点回扣,一次都有几万,正是因为这样,他开始慢慢不满足于眼前的收入,要去创业,自己开公司。

开公司之前,他问我的意见,我说,他要做电池成品,是不对的选择,因为这个行业都是半年以上账期,如果,没有订单肯定活不下去;而如果有订单,你要垫款,那么,你做的越大,风险反而越大,特别是做进去一些大型的手机品牌电池,你垫款能力要越高,他们账期可能要9个月,假设你一个月垫100万,9个月就是900万周转,怎么垫得起?大公司垫款垫不起,小公司订单小而杂,价格又低,大小都做不了。

后来他还是开了公司,然后开始到处借钱,最后还是倒了。现在已经五年多过去了,还是有时候电话我要借钱度日。我也已经不敢借他了。

记得因为他忙不过来,我还去了他公司帮了半年管理,因为我长于企业和内部管理,就替他管了半年多,因为他以前做我上司时,对我非常好,所以也没收他钱,管了半年生产效率倒是上去了,但是,企业周转困难的问题,从开始创业就埋下了,解决不了。就因为这半年的管理对内外,直到现在还会有电话催债打我的电话,说明他目前还没有摆脱债务的困境。

试想,他在10年之前每个月工资有一两万,每个月介绍一点订单赚个一两万,十年下来都够在深圳买房了。而他从比亚迪出来,到之前的大公司(比比亚迪小很多,但是业内算很大的公司了),再到自己创业,再到现在还负债。一直在持续走下坡路。

一个人,是否适合创业,不一定是钱的关系,比如,你是否有足够的人脉,比如,我创业过一段时间,只做现金单的生意,有一个订单我就发动朋友圈帮忙,赚的钱分别人一点自己少赚点,但是必须有现金流,绝不垫款。

又比如,你是否对行业非常了解。我创业做手机,我只做预付现金的订单,我知道比如屏幕,芯片必须现金拿货,如果没有预付款,就要我自己垫款,再多的钱也不够垫。而他做电池,3c电池这个行业就是典型的垃圾行业,垫款谁也做不起来,做法的公司比小公司日子还难过。

第三,你要有合伙人,分工负责,自己只能做自己擅长的事,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而我这个朋友,尽管是大公司高管,但是,他不擅长于内部管理和成本管理,因此,内部一团糟,外部现金流压力,一开始就不可能成功。

再比如,我一个做手机的朋友,做亚马逊电商,他开始也是盲目扩张,越做越大,员工从5个人做到25个人,每个月赚的钱由开始盈利每个月十几二十几万,到越大越少,只有三五万。请教我为什么?我特地为了他去了一趟深圳,呆了一周多时间,整理分析,发展,他的主要精力在外面,公司内部没人管;第二,库存数据混乱没有数据,库存非常大,而产品跌价风险很大,第三,他的产品包装非常垃圾,只能做一单生意,别人很难复购。

最后,我们深夜畅谈,他听从了我的建议,找了以前一个同事(做成人用品工厂的),和他合作,朋友负责生产,他只负责卖货;第二,人员不要多,三五个就好;第三,财务必须完善,库存和现金流数据必须非常敏感。现在,他再也不想做大了,只要每个月赚十几二十万,每天有时间喝茶,固定的销量,现金流(亚马逊现金流非常稳定)好,信用卡套现就够周转。现在,让他去回顾自己之前的日子,和现在的日子,他对花了一年时间清理库存和库存损失,已经非常痛了,一年赚100万用了一年清理库存亏完一百万。

创业,未必适合每个人,具体,还是要看各自的条件,能力和人脉资源。


屠龙刀fei0598


我朋友在大公司当经历,对他来说一年几百万的收入远比创业来的轻松,而且创业并不是人人都能成功的,大公司的经理虽然有管理能力,但是创业需要具备太多条件了,他也不可能自己走出去创业,冒这么大的风险不就是为了赚钱,现在他就在赚钱。

创业是九死一生的事情。

大公司经理虽然出去创业很有优势,但是他们大多数更喜欢安稳的工作,因为到达他们这个职位,创业未必就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了,都是赚钱,拿着高薪在别人公司一样的。

1、创业的风险。

虽然是大公司经理,跑出去创业相当于从头开始,这时候需要资源,需要团队还有操劳各种事务,前期也未必能赚到钱,很多企业开了几年,一年千万的利润都没有,盲目的去创业,还不如在大公司拿着几百万,不是更好,比创业安逸。

2、在大公司就是创业。

为什么这么说,大公司上班晋升到某个职位,一年赚几十万上百万就是创业,因为大公司上市有股份,每年还有年终奖,作为经理也不用像基层那么忙碌,为什么还要创业?

这种非常稳定的工作环境,可以实现房车生活,比选择创业更好,毕竟不用冒险,大不了以后辞职了再创业。

因此,在大公司做经理很少人去创业,本身创业有风险,收入又高,不是和创业差不多吗。而且很多人虽然有管理能力,但是创业需要面临各种问题,也是分身乏术,并不一定大公司经历出来创业就能成功,仅仅是有优势而已,这就导致了既然在大公司上班也可以得到高收入,只要没有发生岗位危机,就会持续的工作下去。

感谢点赞和关注,欢迎评论和转发,每日分享更多观点


金美圆的财经笔记


1.心累,拿着几百万年薪,五星酒店,头等舱,各种报销,还不担风险,多舒服,肯定忙,但绝对比创业悠闲。还有猛人,拿回扣的,比创业赚的多的多。就这几天,小米一个市场部总监贪了700多万,职位比总经理低多了,总经理可想而知。

2.开公司成本太高了,几百万一年的成本都算低了,人贵,广告贵,分分钟成本吓死人。既然高管出来创业,人肯定不是开个小饭馆的。

3.经济不好,任何行业都竞争太厉害,高管是强人,但是天外有天,跟业界最顶尖的人竞争一个行业就难受了。

4.买房不是创业?反正比创业赚钱。

至于什么老板思维,根本胡扯,真正靠本事到高管的,哪个不是人精,你知道一个大公司多少个等级吗?一层一层往上爬。比开小饭店老板强百倍。 大公司的背景也是有用的,无论融资还是合作,起码人家会知道你,会觉得你稍微靠谱点。但也只是稍微,没决定性作用。

大公司高管创业拿天使投资容易太多了,比如像一夫多妻的多益老板不就拿了雷军的钱创业? 还有公司高管创业,给原公司提供一些服务。

例子太多了。 高管身家基本都几千万,有房有车有娃,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赌一把的。开口闭口就是创业的,大多一无所有。


慧算账


这个叫做机会成本,越是大公司,企业经营越稳定,在行业的影响力越大,那么大公司的总经理,不论从收入还是知名度,影响力,都是非常不错的,所以,这个时候选择去创业,要面临的机会成本就很大,因为创业的风险也很高,所以,一般大公司总经理不会自己创业。

但凡事都有例外,举个例子,华为公司的前副总裁,李一男就是一个典型的创业失败案例,当年任正非很看好李一男,甚至把他当作接班人来培养,结果李一男野心大,想出去单干,刚开始只是内部创业,但是后来野心大了,慢慢从华为挖走了不少人,抢占华为的市场份额,这样一来,另任正非不高兴了,这不就是白眼狼吗?结果华为开始封杀李一男,没多久,李一男公司就经营不下去了,最后李一男辗转各大企业,发展都不是太好,最终以涉嫌股票操纵,还进去了。

再来说一个人,他就是雷军,雷军一开始不是自己创业,但是凭着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做到了金山公司的总经理,最后金山上市,雷军身价大涨。

钱足够多了之后,雷军开始了创业,创办了小米,到现在,小米已经是我国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之一了。雷军也被称为“雷布斯”。这是一个典型从总经理辞职,创业成功的能力。

一个失败,一个成功,告诉我们一点,其实创业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时机选对了,团队有了,方法和策略用对了,创业成功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蒋昊说经济


职业经理人和创业者其实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职业,这个问题就像问老师为什么不去开学校、医生为什么不去开医院一样,没有可比性。

大公司总经理的工作是什么?

很多人对于大公司的总经理究竟是做什么工作的,可能不是很了解,以为就是电影电视里那样谈谈生意喝喝茶,就想人们想象中的小作坊的小老板一样,而且企业赚了钱总经理随便花、随意支配,其实,这绝对是误解。

社会早已进入现代企业制度时代了,即使没进入现代企业制度,如今的大公司管理制度也像很多影视中演的那样:掌柜的和老板是不一样的身份和职责,总经理就是旧时代的掌柜的。

创业是开了个买卖,总经理是去做买卖

这话可能有些拗口,理解起来也有些绕,第一个买卖是名词,第二个是动词。

其实,创业,就是开了个买卖,你可以理解成用自己的资本(包括资金、技能以及资源等等),有些创业者为了自己的项目能实施成功,或者为了创业初节省人力成本,可能自己亲自上阵操刀,也可以从一开始就聘请职业经理人当总经理,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回到本问题,大公司的总经理可以去创业,但那是另一个领域,要从头学起。一个会开车的司机是否需要自己造一辆车,要视情况而定。


紫竹商业评论


听说过一将名成万骨枯吗?想想其实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一个当了将军或是元帅的人,你让他去创业拉出队伍单干,可成性是多少?大公司的总经理为什么不自己创业,就是这个道理,一个将军已经在这个位置上找到了最好的自己,最佳的施展平台,也不在寄人篱下,也可被后人称颂,为何还要争一个皇帝做做?

自古英雄人物层出不穷,霍去病,樊哙,关羽,卫青,白起,杨家将,裴元庆,蒙恬,韩信,这些悍将雄才哪一个不是身经百战,功成名就,哪一个不是大公司的总经理级别人物,为什么不自己拉不开单干,很简单,什么样的人物立世于什么样的时代,在什么样的角色;在看天下,刘邦的德才兼备又有几人?朱元璋的雄心伟略又有几人,李世民的擎天大材何人能比?这几个人当初都是一样“大公司的经理”相比霍去病,韩信,蒙恬,白起这些人,他们本是一路人,可是天命不可违,有些人注定是时代的炮灰,有些人注定是败走麦城,有些人注定是擎天博玉柱,架海紫荆梁,有些人命里早以是苍天拟写好的前世今生

所以,大公司的总经理为什么不自己创业,就是因为在立世上,愿景上,刚需上,灵魂上,都满足了他们目前的需求,谁不愿意当天子?好的平台谁不想自己挑起来单干,可是在想想,这“天子”之位,有多少人惶惶恐恐,如坐针毡,又有多少人像小明王、秦二世、汉献帝刘协,都死于乱世纷争……

而如今,天下最不缺的就是人才,北上广深,能者比比皆是,一样在这个平凡的世界里摸爬滚打,在国内,我们不做专家,因为专家太多,我们只管把自己最熟悉的事情做好就可以。渴了有人给递来水,饿了有人管饭,累了,有自己一亩三分地的地方休息,大公司的总经理为什么不自己创业,我还要再细说吗?最后在补充一句话,有时候,情怀这东西不但成不了事,反而会毁了自己的前途!各位总经理切记切记


五月博主


创业者和职业经理人还是有很大的差别,能当好职业经理人的不一定能创业成功。

在一个已经稳步发展的公司当总经理,更多需要思考的是管理问题,利用好资源的问题,而对于整个公司的发展方向还是由董事长和股东说了算。

所以大多数职业经理人都是偏管理或者偏销售型的,比较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唐骏,唐骏在微软和盛大都做的还算不错,但是从来不自己创业。

创业需要更高的综合素质

创业者是将0做到1,对于项目的前瞻眼光,对于发展趋势的预测,项目如何冷启动,第一批团队怎么招揽过来。

如果发现发展方向不理想,有没有魄力去放弃。没有资金了,怎么说服投资人相信自己等问题。

这是非常苦也非常累的阶段,失败率非常高,职业经理人不一定具备这样的经验和能力。

十鸟在飞,不如一鸟在手

职业经理人往往薪水都不低,甚至是超过绝大多数小企业的净利润。当然,他们得到今天的成绩也并不容易,也是非常优秀的一个人。

所以他们既然已经有了这么丰厚的回报,并且在已有的资源平台上发展,更容易在行业内积累名气。与其去面对风险这么高的创业,还不如好好的发挥自己所长,帮别人把企业做好。

而且很多总经理都是有公司股份的,理论上,公司也有他们的一部分,所以不管于公于私,他们也会非常尽力的做好服务的企业。

总经理也有创业的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的,也有很多总经理在经营公司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好的机会,于是自己开始尝试创业。

这里面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有些失败后又回去重新做职业经理人。

总之,首先是定位不同,其次是目的不同,最后是在稳定的利益面前,很少人会去选择冒险。


小渔的创业信条


这是个好问题。特别实在的好问题。

1,创业和职业经理人的要求完全是两个不同频道。创业是9死一生,all in ,赢了财富自由,输了倾家荡产,妻离子散,甚至坐牢者不少。职业经理人,最多就是996,007了吧,按固定套路打工,风险别人扛,薪水旱涝保收。创业风险远大于打工,都干上大公司总经理了,收入自然不低,一年至少几百万,去冒创业巨大风险有点不值当。

2,创业合适啥人?一对资源要求极高,有资金,有人脉,有资源,懂得行业真正操作技巧,桌子底下那些事。忽悠搞创业的摸着石头过河,是极度不负责的。拿创业者血汗钱打水漂,交学费。二,一无所有,走投无路者,反正也没啥好再失去的,那就去创业吧。


浅野拓哥


自主创业和职业经理人,完全是两条不同的路线,可以说差别也非常大。很多职业经理人在大企业担任总经理非常得心应手,但一旦创业大部分失败收场,这种例子可以说是非常常见。

曾有位知名职业经理人说过,我可以选择创业也可以去管理一家世界500强的公司。如果选择创业,我创立的企业很难成为500强,但我可以选择去管理一家500强公司,在任职期间去实现更大的价值。好比阿里巴巴的董事局主席张勇可以掌舵这么庞大的企业走向辉煌,若自己去选择创业就很难有这个成就。

创业本是九死一生,即使是大公司的职业经理人失败概率也非常高。

创业者和职业经理人角色位置是非常不同的,有位企业家说过,创业者遇到困难时必须要趟过去,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因为没有退路;不少职业经理人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会饶过去,原因是改有退路可选。

另外职业经理在大公司,拥有完善的团队、资金、资源等可以支撑起想要达到的格局,而一旦自己创业角色位置转变不一定能适应。在原来的大企业中明确的分工机制使每个人成为专业的人,专业的人有优质的资源来匹配才能发挥其作用。创业后经常会出现在初创期团队不完善的情况下,要么分工过度明确导致内耗太大和过度官僚等现象,要么过高的愿景和团队配置完全不匹配,导致小车拉重货直接压垮。

所以很多职业经理人在大公司担任总理也不轻易创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