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欖核手串如何保養?上油步驟?陰皮、花皮又是什麼?

橄欖核手串如何保養就不會開裂?橄欖核的陰皮,花皮又是什麼?橄欖核的上油保養步驟?先送上兩個包漿後的橄欖核,各位玩家可以看下包漿效果



其實橄欖核保養的方式有很多,我根據我接觸這幾年多的經驗告訴朋友們,其實橄欖核雕最好伺候了,我不鼓勵大家給核雕抹橄欖油,油多了容易花核,現在也有人用嬰兒護膚油保養,主要是花挺貴的錢買到後出現裂紋就可惜了。核雕收到後,先用手盤,依靠人的體溫和人-尤其是人臉上排出的油和漢保養最好,不玩的時候放在密封袋中,每天盤2小時就行,也不要刻意的去玩,在看電視,看電腦時都可以,髒了用家裡不用的牙刷清理一下就行,俗話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不要讓玩影響我們的生活,10-15天就不會裂了,盤出包漿就可以做配飾了。

如何挑選橄欖核


■防曬

太陽光或高溫燈光長時間照曬易導致開裂。

■防水

橄欖核作品掉進水裡或用水刷洗清潔,空囊進水後蒸發很慢,外表蒸發很快,導致由內向外膨脹而開裂。如果著水,可放在食品保鮮袋中打一鬆結,讓水分慢慢蒸發,切忌速幹。

■防風吹


橄欖核在材質上也有講究,即材料自然、顏色均衡,色調特深處即為“花點”。出現“花點”就會降低藝術效果。很多“花點”是後天產生的,所以在用油刷清理時,切忌刷油過多。

橄欖核的分類

■單核:也叫做大核,一般長度超過5釐米,比較適合雕刻單件作品,價值很高。

■小核:與單核相比,小核是很小的,市面少見,價格較高。

■怪核:就是形狀比較奇怪的橄欖核,如佛手,本身就是一種獨特的藝術品。

■細長核:形態狹長,一般用來雕核舟一類的題材。

■圓核:形體通圓,就是最常見的雕刻十八羅漢的核,這類橄欖核比較常見,也常用來製作素珠。

按照顏色分類


橄欖核最怕水和乾燥,因為核裡面有種子,千萬注意防水!其實想不讓核裂,可以說太簡單了,也可以說太難了。我說的大家要能做到(只要核質沒問題就肯定安全)把玩時在手裡盤,不玩時就放到密封袋裡,在放到袋裡時把袋卷著往前滾,最後封口,這樣袋內就沒有空氣了。


為什麼很多人說還是容易裂呢?其實就是因為大多數人堅持不了。買了就戴,要不就放在家裡長時間晾著(其實也不是有意的,只是忘了放袋了) 換句話說,我是開店的如果到了冬天核都要裂的話,那就OVER了 ,更何況我還不可能像大家天天能把自己心愛的核保養一遍呢。

另外我還想說一點就是花核問題.首先要做下區別,花核和陰皮是兩個概念.花核是在把玩過程中短時間內,局部顏色產生不一致叫"花核" 陰皮是指在保養核時上油多,油的濃度也高。油長時間停留在作品凹的地方產生了顏色過深叫"陰皮"。


花核也只是個過程不是結果,時間長了花斑越來越多連成片顏色就會一致,所以花核並不是不好的核!(周泉根曾經說過一句話:能花的核才是好核) 以上是個人一點經驗,謹供大家參考,至少我一直是這樣做和認為的,一年四季一顆核沒裂過。四花核就真的好嗎?很多人喜歡四花核,原因是四花核稀有。其實我個人認為四花核只能說是相對少,但絕對談不上稀有二字。

一棵橄欖樹上結的橄欖假定是100顆,那基本四花核有10%~20%左右,如果這棵橄欖樹就是4花品種,那這一棵樹結的橄欖80%以上都是4花核。從材質上講:四花核和三花核核質大致是相同的,但三花核比四花核密度相對要高,穩定性相對要強不少。我個人偏向於三花核。原因是橄欖核筋線的位置密度相對低,著風著水很容易順著筋線的位置開裂,假如三花有三成開裂的可能,那四花就要再大上一成危險。再有四花核內部是4個空腔,核的結構變了,空腔又多了一個,內外溫差如果比較大,那裂的機率貌似又大上一成。


其實只是數量上比三花的少了那麼一點點,有得必有失,就看哪邊優點佔的多和個人喜好了。再說說新核與老核:原料在下樹後都有些水份,這時的核確實要放上一段時間,等水慢慢跑掉才可以雕刻,要不很容易在雕刻過程中開裂。一般放上半年到一年。鐵圓核因為天生密度高所以不用放的太久。,那年份越老的核就越好嗎?這個要看怎麼說了。

核放的時間越久核內空腔裡的核肉油份就會慢慢的往外反,核皮顏色也會慢慢隨著油份的反出而變紅,但如果是那時做出的作品,核上面就會有花斑或者色差,這個其實是正常的,就算剛請的核當時沒有花,把玩一段時間也會產生花,多盤一段時間就會一致了,這個很正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