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中国警方使用过的手枪型号里,54式和64式最大的区别是什么?为什么?

丛林威武堂


警方使用最多的手枪,就是那把非常有名的仿苏制托卡列夫手枪的54式手枪,这是一把军用手枪,采用枪管短后坐式工作原理,发射51式7.62X25mm手枪弹,弹匣容量8发,弹丸穿透力强,有效射程50米。

64式手枪,是国内自制的第一把军警两用型手枪,军队、武警、公安、司法和保卫人员普遍装备,1964年开始设计,1980年才正式定型量产。

采用自由枪机式自动方式,发射新研发的7.62×17mm手枪弹,弹容量7发,能有效杀伤50米内的目标,外形小巧玲珑,便于隐蔽携带,适合公安干警使用。

54式手枪和64式手枪,最大的区别前者采用枪管短后坐式工作原理,而后者则采用自由枪机式自动方式,此其一。

其二,尽管两者都发射7.62mm手枪弹,但却有所区别,54式手枪子弹发射药桶更大为25mm,而64式手枪发射药筒则稍小为17mm。

其三,54式手枪是仿制手枪,原枪为苏制TT1930/1933式手枪,而64式手枪,则为纯国产研发,枪、弹和药三者,均为新研发而来。

其四,54式手枪,是一把战斗型手枪,穿透力强,弹丸威力大,停止作用好,实际上不适合警用;而64式手枪,作为军警两用手枪,设计时就规划为一把自卫型手枪,停止作用不是很明显,在实战中曾出现过罪犯被连续击中数枪仍然能反抗的结果。

其四,54式手枪的弹匣容量为8发,64式手枪则更少,弹匣仅为7发,当时设想要用64式包括后来的77式手枪彻底取代54式手枪,但都未达成目标。

此后有了15发大弹匣9mm的92式手枪和6发警用9mm左轮手枪,才让54式这把威力极大的军用不适合警用的手枪退出了现役,包括64式手枪也基本上退出了历史舞台。


国平军史


54式手枪是做为军用手枪使用的,64式手枪则是做为警用手枪使用的,这是两种手枪的第一个不同;(一)54式手枪:是做为军用手枪装备部队使用的,54式手枪是根据苏TT1930/1933式手枪仿制而来的一型军用手枪,定型后被定名为54式手枪,54式手枪是我国生产和装备数量最多的一款手枪,广泛装备于军队和警察部队中。54式手枪口径7.62毫米,弹匣容量8发,实际使用中,单排弹匣压入8颗子弹稍显费力。54式手枪采用贴片式塑料握把,握把塑料贴片中心位置有一个五角星标志,因此也被一些地区称为“黑星”手枪。54式手枪全长: 196毫米,全重: 0.85公斤,初速: 420-440米/秒,有效射程50米,实际要大于这个杀伤半径,使用51式7.62×25毫米手枪弹。


(二)64式手枪:64式手枪可以看做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型手枪,这款手枪研制的目的就是用于公安部队使用,并且在军队中配给中高级指挥员使用,属于自卫型的单兵武器。64式手枪研制时就注意了外形小巧玲珑,美观大方,威力要小,当时我军中高级指挥员缺少一款小巧的手枪,另外公安部队使用54式手枪也太大了,特别是威力,不方便隐蔽携带,也给使用带来了局限性,要知道54式毕竟是一款军用战斗武器。从64式使用的7.62×17毫米专用手枪弹(1964式手枪弹),也能看出来减少杀伤力的目的,主要就是考虑到了警用手枪的使用需要。全长152.8毫米,全枪质量 560g,有效杀伤距离50米,初速305米/秒,弹匣容量7发。


两款手枪威力不同;54式手枪属于大威力军用手枪,研制的目的就是装备一线作战人员使用的战斗枪械,“黑星”(54式手枪)手枪的名气也以威力大,杀伤力强而名扬四海,能够在25米距离上贯穿3毫米厚的钢板、10厘米厚的木板、6厘米厚的砖墙、35厘米厚的土层,虽然有效射程为50米,实战中拥有远大于这个射程的杀伤力,100米左右距离对于无防护的人员仍然有杀伤力,经测试,54式手枪弹头进入人体的损伤效果非常突出,创口面积明显过大,即便是目前的新式手枪也不能出其右。


64式手枪被誉为“小砸炮”;64式手枪式样美观,小巧精致,方便携带,对于军队中的中高级指挥员来说很合适,做为一款自卫手枪威力不需要太大,够用就好,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被大量装备公安部队、执法机关使用。64式手枪在25米距离上,可贯穿2毫米厚的钢板、约7厘米左右的木板、约4厘米厚的砖墙、25厘米厚的土层。从上述数据来看,和54式手枪差距不小,另外,64式手枪杀伤射程要比54式小很多,超过50米有效射程后弹头存能衰减很快。64式手枪射击时的声音也要小很多,正是由于杀伤力低,射程近,声音小,作战使用时威力不足,这款手枪被誉为“小砸炮”(小孩玩的小摔炮)。


54式手枪和64式手枪的区别主要是型号和用途,一款军用,一款警用,一款做为战斗武器使用,一款做为自卫武器使用。两款手枪从重量、初速、长度、使用的子弹性能也更不相同,因此,威力有大小之别也就不奇怪了。目前,54式手枪和64式手枪逐步被新式手枪所取代。


兔哥42928


54式和64式两款手枪分别仿制于苏联TT-33“卡托列夫”手枪和德国PPK “瓦尔特 ”手枪,两种型号均为军用自动手枪,由于我国并无专门为警用研制的制式武器,因此又被当做军警两用武器,目前我国警方仍然装备着这两款手枪。

54式手枪和64式手枪的口径均为7.62毫米,但是所使用的子弹是不相同的,54式手枪配用51式7.62×25mm手枪弹,这种子弹俗称“卡托列夫手枪弹”,是主流苏式7.62毫米口径武器的“标准弹”,地位相当于9毫米“帕拉贝鲁姆”北约标准手枪弹;而64式手枪配用64式7.62×17mm手枪弹,该型子弹是我国专门为64式、77式这种小威力手枪研发的“贵族手枪专用弹”(64式手枪最初只配发将官或赠送国际友人,77式只配发师级以上军官),是7.62毫米口径枪弹中威力最小的子弹。

配用的子弹不同是54式手枪和64式手枪最大的区别,同也体现出两款手枪不同的杀伤力,54式手枪在发射51式7.62×25mm普通弹时初速较高,穿透力非常强,可在近距离击穿III级以下(不包括III级)防护等级防弹衣,被香港警方称为“大黑星”;而64式手枪在发射64式7.62×17mm普通弹时枪口动能仅为220焦耳,无论是杀伤力还是穿透力都十分有限,因此才在我国警界得了一个“小砸炮”的外号。

▼下图为正在枪库中清点武器装备的警官,读者朋友们能否看得出他正在检查的那一排枪是54式还是64式?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答案。

警用54式手枪和64式手枪在外观上的区别

由于我国长期无警察专用型号手枪,因此这里所说的“警用54式和64式”与军用型并无区别,警察手里就叫“警用”,军人手里的就叫“军用”。

54式手枪和64式手枪在外观上最大的区别就是尺寸,54式手枪全枪长195毫米,空弹匣状态下重量为0.85千克,弹匣装填满8发子弹状态下重量为0.94千克,外观酷似美军装备的M1911手枪;64式手枪全长152.8毫米,空枪重量为560克,弹匣容量7发。

两种手枪除了外观尺寸有着巨大区别,在制造工艺上的差别也非常明显。54式手枪在定型时正逢我国建国伊始,军事工业十分落后,不论是材料还是加工工艺都达不到苏联TT33手枪的生产要求,而且军队对制式手枪的需求非常迫切,该型手枪在苏联原型枪的基础上做出了大量修改,说白了就是降低了工艺制造要求,因此54手枪外观与苏联TT33原型枪相比略显粗糙。

▼下图为苏联原厂出品的54式原型枪——TT33式手枪,如此精湛的工艺是54式无法与其相提并论的。

而在研发64式手枪时我国经过10年的发展,轻兵器工业已经形成相对完整的体系,冶金、制造等工业也快速发展起来,因此该枪在生产工艺上与54式相比较有了很大的改善,而且为了体现出它“贵族”特性,64式手枪经过特殊工艺处理后外观十分精美,握把上还有花纹浮雕,部分用于赠送国际友人的特制版在枪身上还刻有铭文,甚至还有镀金、镶金或者干脆使用金、银等贵金属制作的定制版。

所以54式手枪和64式手枪在外观上的区别不仅仅是尺寸和造型,生产工艺更是天差地别,如果把54式手枪比作一名粗犷的蒙古壮汉,那么64式手枪就应当是婀娜的江南女子。

下图为正在警察手中把玩的64式手枪,尽管加工工艺相对于54式而言已经进步了许多,但是相较于二战德国原厂生产的原型枪瓦尔特PPK而言差距十分明显。

54式手枪与64式手枪在威力上的区别

根据我国的相关杀伤动能标准,杀伤人体所需动能为<80焦耳,而杀伤马匹的动能则为<180焦耳,研究人员参照国外有关武器的性能,量化武器的战技指标,将我国手枪枪口动能定为180~220焦耳之间。

64式手枪的枪管长度为85mm,膛线数量6条,在发射7.62×17mm手枪弹时膛压约为123MPa,弹丸初速为280米/秒,枪口动能220焦耳,有效射程50米。该枪在实验中能射穿距离25米远的2毫米厚均质钢板、7厘米厚的木板、4厘米厚的砖墙、25厘米厚的土层,但由于弹丸动能过小,虽然能有效杀伤无防护生动目标,但是停止作用不明显,比如民警在缉毒和反恐执法行动中曾出现多起使用该枪连续命中罪犯躯干3枪也未能击毙的案例,更有国外军警使用该枪作战时出现无法击穿目标防弹衣的尴尬现象。

54手枪是枪管长116mm,膛线4条,在发射7.62×25mm手枪弹时最大膛压平均值为210MPa,子弹初速为420米/秒,枪口动能520焦耳,精确射击距离50米,有效杀伤距离100米。54式手枪是一款纯粹的战斗型枪械,其原型枪TT33经历了二战洗礼,成为54式手枪后在我国经历了出朝鲜战争以外的所有共和国战争。它的特点就是威力大、穿透力强、射击精度高,在50米内使用普通弹时可击穿3mm厚的均质钢板,弹丸穿透钢板后还能继续穿透一块100mm厚的松木板,在使用钢芯穿甲弹时则能击穿III级防护等级以下(不包括III级)的防弹衣!因此警方防弹衣在交火中被悍匪使用54式手枪击穿的案例屡屡发生。

▼下图为64式手枪所使用的7.62×17mm普通弹,它通用于64式手枪、77式手枪和67式7.62mm微声手枪。

区分54式手枪和64式手枪所使用的子弹的方法

我们来学习关于54式手枪和64式手枪的51式7.62×25mm和64式7.62×17mm两种相同口径不同规格手枪弹的知识:简单来讲51式手枪弹略长于64式手枪弹。51式手枪弹的全长34.4~34.9mm,弹壳长度为25mm,因此这类规格的子弹就称之为“7.62×25mm子弹”;64式手枪弹的全长24.4~25mm,弹壳长度为17mm,所以它称之为“7.62×17mm”。可见两种不同手枪所使用的子弹虽然口径相同,但长度是不一样的,所以现实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来区分两种规格的手枪弹,稍长的是54式手枪用的51式子弹,稍短的就是64式子弹。

还有另外一种办法,那就是用手摸。由于我国制式手枪中使用了两种规格的7.62mm手枪弹,为避免在可视条件较差的环境中出现混用现象的发生,51式手枪弹在弹壳与弹丸的结合部位设计有两个凹孔,以便于射手在可视环境较差的情况下中对枪弹的辩识。射手在装弹时只要用手指触摸到弹壳上的凹孔即可确认该弹为7.62×25mm子弹,触摸时没有凹感则表示该弹不是适合的配用弹。

▼下图为54式手枪和弹壳上有小孔的51式7.62×25mm普通的弹,不仅普通弹有小孔,所有这个型号的钢珠弹、橡胶弹、空包弹都有这个设计。

每一种子弹都有它独一无二的特征,64式手枪弹虽然在外形上没有用于辩识的设计,但是它同样拥有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特征,而且这种特征只有用过该枪的人才会知道。由于64式手枪弹除了配用于64式手枪以外还通用于77式手枪、62式微声手枪,辨别是哪一种枪械击发的64式手枪弹,64式手枪在使用该弹进行射击时会在弹壳上留下一个凹环,这种独特的设计十分便于警方在破案时对弹种行进目视辩识。

综上所述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警方所使用过的手枪型号里,54式和64式两款同为口径7.62毫米的手枪,它们最大的区别是外观尺寸和使用弹种两方面。外观尺寸上54式手枪又粗又大,64式手枪小巧玲珑;使用弹种上54手枪配用51式7.62×25mm子弹,64式手枪配用7.62×17mm子弹。为了便于辩识两种规格不同的子弹,54式手枪所使用的51式子弹和64式手枪所使用64式子弹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辩识特征。这两款手枪虽然并不适警察装备,但是对于我国安定的社会环境而言已经基本满足警方需求,在长达半个世纪的装备时间里虽然这两款手枪暴露出诸多问题,但是还在警方能忍受范围内,真切地盼望我国轻武器类防务和警务能早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企参与、军民融合、警民融合,使防务装备和警务装备在竞争中发展,避免再出现因“拍脑门”而设计出各种奇葩装备的现象。

▼下图为我国军工开脑洞设计出来具备“单手上膛”功能的77式手枪,它配用64式7.62×17mm子弹。


兵器知识谱


54式手枪和64式手枪区别还是很大的,前者是军用手枪后者是警用手枪。

54式手枪是我国第一型自行制造的手枪,它的前型是51式手枪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托卡列夫тт33手枪,这只在二战期间立过不少战功的手枪在1951年被我国引起并且仿制,随后就被志愿军使用,在抗美援朝战场上虽然开枪的次数不多,但用过51式手枪的官兵都认为该枪战场适应能力较好,也确实击毙过美军和李承晚军!

战争结束之后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期间的军队建设方面首先就是要统一制式,在引进56式班用装备之后,对原来的51式手枪也要进行改进,使其适应我军的需要。
54手枪改进完成后开始大量的装备的各军种部队、人民公安、大型企事业单位、银行保卫部门,在火红年代是保卫人民政权的象征,任何对敌分子只要看见它就会心惊胆战,由于装备量大使用单位多,它也成为我国群众最熟悉的手枪,其威名仅次于抗战时期我军游击队/武工队所使用的“二十响盒子炮”!

54式手枪定型后仍然7.62×25毫米托卡列夫弹(我国仿制型号51式手枪弹),这种子弹不但托卡列夫手枪使用,著名的PPD/PPSH/PPS冲锋枪也使用,54式手枪发射该弹的枪口初速是420米/秒、枪口动能480焦耳(J),根据测算80米/秒速度或者80J/米的物体就会致命!而54式手枪发射51式手枪弹初速和能量这样的大目的是在25米内将马匹打死,因为托卡列夫тт33研制的年代是有骑兵的...近距离将马打死了骑兵也就没有冲击力了。
1980年代初上海市公安局组织民警进行54式手枪打靶训练。

54式手枪在我国使用了很长时间,但在非军事部门的使用当中也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就是它威力太大了,国内治安属于内部矛盾,即便是使用枪械也是起到震慑的作用,只要不是罪大恶极,多以击伤为主,但是54式因为是军用手枪威力太大,目的是致死而不是致伤,这就给使用过程中造成了尴尬,不开枪制止不了歹徒继续犯罪,开枪又因为歹徒罪不至死,还可能在开枪的过程中由于能量过大出现跳弹现象而误伤群众,所以我国在1950年代初就研制出来了52式手枪。


52式手枪以PPK手枪
为原型通过改进后定型的,它在我国装备的时间很短暂,制造数量也不多,随后我国又设计出了64式手枪。
64式手枪本来也是军用手枪,是配备给团以上干部用的自卫手枪,该枪从1964年开始设计由于各种原因,直到1980年初才定型,但我军那时间的战术思想已经改变了,已经不需要在给团以上干部配置自卫手枪,即便是使用也是战斗手枪...所以64式只有极少量被部队使用,大部分都装备到了公安系统,当做警用手枪使用。

64式手枪设计小巧精致更便于隐藏携带
,它也使用7.62毫米口径子弹,是7.62×17毫米但威力只有54手枪子弹的一半儿,初速为220米/秒、枪口动能为110J/米,要比54式手枪子弹低了很多,由于能量较小大多数情况下开枪都是致伤而不致死,符合警用手枪的要求足以应付一般治安,所以它从装备到公安系统之后一直都是基层派出所和分局便衣侦察员的主要枪械。

但和所有武器一样,64式手枪在使用过程也有一些不可克服的缺陷,首先就是它过于短小,手枪握把太短,女警握持时由于女性手掌小,可以将握把完全握紧,但是男警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手掌大,只能是拇指、食指、中指可以握持,而无名指和小手指根本没地方,图片里《烈日灼心》当中,段奕宏和邓超在高速公路上抓捕犯罪嫌疑人时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为了更好的瞄准和控枪,只能是双手握住枪柄,要是单手持枪在出租车这样的距离可以是可以击中歹徒的,但是超过5米控枪能力变得很差,也就很难击中了。


段奕宏的这个动作也反映出64式手枪人机工程设计不佳,变相的导致了64式手枪控枪能力差
!要知道与歹徒对射的过程中,很少出现双手握枪姿态,但一只手掌当中有两个手指头使不上劲儿,控枪能力不好也就不可能打的准...所以这是64式手枪的硬伤之一。
64式手枪子弹威力太小也成为这些年它受到诟病的原因之一,

09年深圳出现了一起保安亭绑架案件,当时一名歹徒吸毒后出现了严重的幻觉,手持菜刀绑架了一名妇女进入到小区的保安亭当中...警方接到报警后将歹徒包围,并与之谈判,但歹徒服用了较大量的毒品精神亢奋,不肯投降和释放人质...由于天太热歹徒要求喝水,警方随即派出两名干警化妆成超市工作人员以送水的名义靠近,就在歹徒拿水的一刹那,拔出64式手枪对歹徒射击,哪知子弹威力太小歹徒在连中3枪之后不但没有倒下,反而是持菜刀伤害人质...最终两名干警连开12枪才将歹徒击毙,将人质成功解救...这个案件也暴露出64式手枪在应付穷凶极恶歹徒和其它严重犯罪案件中威力太小的问题,警用手枪虽然要比军用手枪威力低,这是治安的需要,但是要求它的停滞作用非常好,也就是说:一枪就能让歹徒倒地,失去继续反抗和犯罪的可能!而64式手枪在多次面对这类案件中表现欠佳。

总之,54式手枪和64式手枪作为我国第一代军用、警用手枪已经60多年和30多年了它们为保卫国家确实立下了汗马功劳,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军警部门对于枪的需要,54式手枪虽然没有退役但是也被封存了,而64手枪虽然在公安系统当中继续服役,但是一线警员已经换装92式手枪了,它的总体性能要好于54式和64式,作为警用手枪使用它的威力适中,并且口径较大停滞功能更好,更有利于处理恶性突发案件。


皇家橡树1972


54式7.62mm手枪、是我國50年代仿研于前苏联(一代名枪“托卡列夫”TT33型)TT1930/1933式7.62mm手枪。

TT33/54式-7.62mm手枪:

口径7.62mm

全长196mm

枪型宽30mm

枪管长116mm

初速420~440米/秒

射速30分/分

射速50米

弹容量8发


54

式7.62mm手枪设计简单、有效射程大、威力大是一把经过实战检验的一代名枪,该使用可靠、大量装备我军以及公安部门。(出口美國的外贸版54式手抢、为适应美国市场采用北约制式9mm枪弹)

64式7.62mm手枪

是我國独立自主研发的第一型手枪、设计定型于1964年。



枪🔫设计时充分考虑到东方民族的手型、小巧玲珑、外型美观、携带方便、维护保养简单、射击精度高、可靠性强、是一把军队指挥员、公安机关单兵自卫手枪。


TT33/1930/1933式-/54式7.62mm手枪、64式7.62mm手枪。

一代名枪、经典之作!


孔乙己乱弹


一把属于战斗手枪,一把属于自卫/执法手枪

这么说,54基本是托卡列夫手枪的仿版,就直接从托卡列夫去谈,它是为了替换老旧的纳甘左轮而生,在弹药选择方面则是山寨了德国盒子炮的7.63x25,只是口径小了0.01mm,但托卡列夫弹由于改进了发射药,动能更强

然而托卡列夫手枪算不上成功,因为这种相对较小口径、但初速较高(420m/s)的手枪弹带来了过度的穿透力,但初速又不足以让其在人体内翻滚,因此停止作用不咋地。

再者,这种手枪虽然在射程和稍远距离的伤害上优于当时一杆9mm、.45弹,但手枪毕竟只是为了对付近距离目标,托卡列夫弹的射程和穿透并没有带来实战中的优势,而且二战中,手枪用来作战的几率本身就不高,因此到战后,毛子就用9x18mm的马卡洛夫手枪取代了托卡列夫。

64式手枪虽然属于早期自主研发的手枪,但实际上从他身上可以看到不少PPK手枪的影子

由于我国在建国之初曾仿制PPK而设计了一款52式手枪,但其所用的.32ACP弹毕竟没有自主生产线,因此64式可以说是针对52式而后续开发的一种小型的、更适合自卫的便携手枪。所使用的7.62x17mm 64式手枪弹与.32ACP(7.65x17mm)威力类似,长相也类似,最大区别在于64是无底缘(上),.32ACP是半凸缘(下)

当然,由于64手枪弹的威力较小(仅200焦左右,相比54式有将近500焦),因此只需要用简单的自由枪机原理就能实现自动装填,而54的结构则是源自勃朗宁的枪管短后坐+铰链式开闭锁,更复杂。


疯狗的轻武


其实最大区别是枪机原理不同,54式采用的是枪管短后座(short recoil)原理,而64是自由枪机原理(也叫反冲原理,Blowback)。前者是枪管和枪机共同后座一段距离后,闭锁机构解锁,枪管枪机分离,枪机继续后座,弹壳从抛壳窗抛出;后者是直接利用子弹发射时火药气体膨胀产生的反冲作用推动和枪机向后运动,完成整个循环。对于使用者来讲,最大的区别在于外观,二者尺寸相差巨大,子弹也不同,威力天差地别。

54式继承自51式,技术源头为苏联TT3手枪,这是一种大威力军用手枪,使用7.62x25mm托卡列夫弹。TT3手枪的初速高达420m/s,这在手枪里是一个非常高的初速。其实54式作为警用手枪用有点威力过剩,因为因为托卡列夫弹的穿透力太强,打穿犯罪嫌疑人身体后会还会误伤群众,毕竟TT3是一款军用手枪,对射程和穿透性有一定要求,而在警用手枪上反而显得没有必要。

54式使用的7.62x25mm托卡列夫弹(左)和9x18mm马卡列夫手枪弹对比,托卡列夫弹药筒还是长了不少的


64式的前身是仿制德国PPK的52式手枪,在设计64式的时候抛弃了德国7.65mm这个奇葩的口径,专门为64式研发了一种7.62x17mm的手枪弹。不得不说这个子弹的威力太小了。它的尺寸甚至还不如苏联的9x18mm马卡洛夫手枪弹,而马卡洛夫弹已经因为威力不足的问题屡遭诟病,64威力之差可想而知。64的动能仅有220焦耳,虽然满足国家杀伤人员的标准,也满足对大型牲畜的杀伤标准,但实际表现却是不怎么样。曾经有罪犯腿部被命中4枪后,愣是跑了200多米才倒下,还是因为失血过多,可见这个停止作用实在是不能令人满意。但64外形小巧方便携带这一点,还是比较适合警察以及特工人员的。虽然威力不强,但是警察执行任务很时候也不是为了击毙歹徒,能击伤带回去审还是最好,像54一枪能把人打死,死了就没法录口供了,这种情况反而不是最理想的。

64式在国外也被叫成中国制PPK


宣仔


中国国产最好的手枪有两种 QSZ---92式9毫米手枪; QSZ92式9毫米手枪:该枪的有效射程为50米,初速为350米/秒,全长190毫米,枪管长111毫米,全枪重(含一个空弹匣)为760克。

故障率小于0。2%,全枪寿命大于3000发。该枪使用DAP92式9毫米普通弹(口径与国际接轨,并且可以通用国外的9毫米“巴拉贝鲁姆“手枪弹),该弹具有射击密集度小(在25米距离上,射弹20发,其散布圆半径不超过60毫米)、侵彻力强(在50米距离上,穿透1。

3毫米厚的头盔钢板后,仍可击穿50毫米厚的松木板,而其他手枪弹均不能击穿钢板)。 该手枪系统包括9毫米手枪和9毫米枪弹。该枪使用9毫米钢心弹,在50米处穿透钢盔后还可穿过50毫米松木板,其外形尺寸与国外的9毫米“帕拉贝鲁姆”弹(简称帕弹)相同,必要时可以通用帕弹,而且无论使用哪一种弹,故障率均在0。

2%以下,即3000发弹最多只允许出5次故障。弹匣双排供弹,容弹量15发,还可加装激光瞄准具。主要性能处于90年代同类武器的领先水平。 QSZ---92式5。8毫米手枪: 是我国第一代小口径自动手枪。

该枪的有效射程为50米,初速约460米/秒,全长188毫米,枪管长115毫米,全枪重(含一个空弹匣)为760克,弹匣容量20发。使用DAP92式5。8毫米普通弹。该弹弹长33。5毫米,全弹重6克,弹头初速约为460米/秒,最大膛压220兆帕。

它的威力是9毫米“帕拉贝鲁姆”弹的2。5倍。其射击精度也极高,在25的距离上射击,其散布贺半径仅为42毫米,综合证明,DAP92式5。8毫米手枪弹的各项性能均已处于世界同类武器领先水平,依据如下: 第一:我们的手枪在同类武器中是重量最轻、长度最短的。

第二:可靠性最好。我们的手枪在一般环境和特种条件下故障率均小于0。2%。特种条件不仅仅指高温(50℃)、低温(-40℃),还包括扬尘、淋雨、浸泥沙河水等。在浸泥沙的试验中,一立方米的水,第一阶段是1。

5千克泥沙,搅拌后将枪和弹放在其中,拿起来,不准甩,直接使用,不能出故障。到第二阶段,是3千克的泥沙,我们的手枪都能顺利通过试验。经我们试验的国外手枪一般都不能通过浸泥沙、扬尘、淋雨等试验。 第三:威力最大。

我们的手枪能在50米处穿透钢盔后还可穿透50毫米厚的松木板。与帕弹比较,其侵彻威力、杀伤威力等都要大。我们采用的是钢心弹。我们的9毫米手枪是战斗手枪,要打头盔,还要打防弹背心,所以我们对穿甲性能要求比较高,采用了钢心弹,在保证精度的同时,增大弹的威力。


歷历时空


我是雪松,我来回答你的问题:五四式手枪使用7.62*25毫米规格子弹,初速420米,有效射程50米。六四式手枪使用7.62*17毫米规格子弹,初速有些小,握把嫌短 。如果设计指托就完美了。


雪松127947852


中国警方使用过的手枪这个区别,我不是很懂,但是使用这种枪支应该是有国家规定的。经过各方论证的。个人签字可能。更适合我们中国警方,区别不是很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