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 盜墓賊挖15米後放棄,離墓中10噸珍寶僅5釐米

2015年一部名為《鬼吹燈之尋龍訣》的電影上映,它講述了以胡八一為首的“盜墓團隊”進入千年古墓發生的詭異故事,但古墓哪有那麼好找?只見胡八一手拿羅盤,口唸“尋龍千萬看纏山,一重纏是一重關”的祖傳口訣,然後就能精準地找到古墓,令人驚異。

盜墓賊挖15米後放棄,離墓中10噸珍寶僅5釐米

今天的故事也與一個“盜墓團隊”有關,當年他們無比精準地找到了一諸侯墓,打穿7層封土、5層木板,盜洞深達15米,甚至鋸開了頂槨板,只差5釐米就能挖到10噸珍寶,盜墓賊卻突然停住了,才使得墓中文物倖免於難。

時間要回到2011年3月某天的晚上,老裘村村民裘德雨正在睡覺,突然被雞飛狗叫的聲音吵醒了,關鍵這聲音徹夜未停,氣得裘德雨天一亮就跑去巡山,這不巡不要緊,一巡找到了直徑約1米的大洞,雖然上面蓋著茅草,但還是被眼尖的裘德雨發現了。

盜墓賊挖15米後放棄,離墓中10噸珍寶僅5釐米

這大洞深不見底,且上圓下方,洞壁十分圓滑,一看就是專業人士打的,裘德雨立馬報了警,警方看過現場後斷定此洞為“盜洞”,23日,江西省文物局的專家們抵達現場,經過測量,這個盜洞竟然深達15米,這要算起來就是5層樓高,而且站在洞底竟然能聞到濃郁的香氣,這下面絕對不簡單!

從2011年4月15日開始到2015年10月31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其他地區組成的聯合考古隊終於完成了大部分工作,這5年裡,他們發掘了約10000平方米、勘探約100萬平方米,才把墓園摸透了,它就是震驚世界的“海昏侯墓”。

盜墓賊挖15米後放棄,離墓中10噸珍寶僅5釐米

“海昏侯”何許人也?它是西漢時期的爵位,享世代承襲,共傳4代,一直延續到東漢,第一代海昏侯的來頭最大,他就是漢廢帝劉賀,劉賀的一生,堪稱一波三折。

劉賀出生於公元前92年,是漢武帝劉徹的孫子,昌邑哀王劉髆的兒子,父親死後劉賀成為第二位昌邑王,由於漢昭帝沒有子嗣,所以劉賀成了西漢第9位皇帝,但他這個人不學無術、荒淫無度,上位才27天就被廢掉貶為庶民,所以大家叫他“漢廢帝”。

盜墓賊挖15米後放棄,離墓中10噸珍寶僅5釐米

從王爺變成皇帝,皇帝變成庶民的打擊實在太大,漢宣帝興許是“可憐”他,便讓他當個海昏侯,劉賀受不了這個打擊,從此一病不起,沒多久就一命嗚呼,年僅33歲。由於他的一生太過波折,所以他遺留下來的文物更具研究價值。

盜墓賊也很清楚這一點,所以早在五代時期,就已經有盜墓賊“光顧”海昏侯墓,但他們同樣失敗了,原來是公元318年此處發生過大地震,直接把海昏侯墓淹沒到鄱陽湖中,地下水淹沒了墓室,盜墓難度太高,所以2000多年來海昏侯墓倖免於難,文物們也因為絕氧環境而保存完好,腐蝕程度低。

盜墓賊挖15米後放棄,離墓中10噸珍寶僅5釐米

可到了現代,盜墓賊也“與時俱進”,有了先進的設備,於是再次盯上海昏侯墓,幸虧村民裘德雨發現及時,不然再晚一天,盜墓賊肯定能打穿最後的木板,直達海昏侯墓室。

盜墓賊挖15米後放棄,離墓中10噸珍寶僅5釐米

經過專家們的不懈努力,海昏侯墓終於重現人世,目前已經清理出各類文物10000多件,無論是成套的編鐘、編磬、琴、瑟,帶有大量文字的竹簡、木牘,還是重達10餘噸的五銖錢,它們統統是不可多得的瑰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海昏侯墓出土的黃金,它們多達千件!被製作成精美的金餅、馬蹄金,更有意義的是,古墓出土了約5000枚竹簡,從初步清理和保護情況看,內容包括《悼亡賦》、《論語》、《易經》、《禮記》、《孝經》、《醫書》、《六博棋譜》等文獻。其中,考古人員在這些竹簡中發現了失傳1800年的《論語·知道》篇,並初步斷定屬《論語》的《齊論》。

盜墓賊挖15米後放棄,離墓中10噸珍寶僅5釐米

不得不再次感慨海昏侯墓的幸運,要是真被盜墓賊搶先一步,這些文物恐怕就永遠不能和大家見面了。

盜墓賊挖15米後放棄,離墓中10噸珍寶僅5釐米

終於,歷經5年的考古工作,終於確定了這座西漢大墓的主人身份,這種古墓的挖掘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它是目前為止我國迄今發現的保存最好、結構最完整、功能佈局最清晰、擁有最完備祭祀體系的西漢列侯墓園。對中國漢代歷史研究具有深遠影響。2017年5月29日,海昏侯墓考古發掘隊又傳來新消息,失傳了1800年的《齊論語》竹簡已完成掃描,已經為為文字釋讀做好準備,這本古代奇書終於可以重見天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