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总经理私费公报,为什么大领导明知而“不问”?这三个原因很现实

妮妮是公司总部刚招聘好调到子公司的财务经理,这天,行政助理拿来了一大沓报销单据帮总经理走报销流程。妮妮认真的核对了相关科目和发票明细,她有一种莫名的违和感,其他的不说,单单办公用品采购这项,这不是一个总经理该干的活吧?于是,妮妮把疑问说了出来,行政助理一脸内有玄机的样子,让妮妮只管依惯例完成财务流程,转款给总经理就行了,不要多事。

总经理私费公报,为什么大领导明知而“不问”?这三个原因很现实

出于一个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妮妮将近一年总经理报销转款数据全部核查了一遍,她发现他们总经理似乎特别热衷于包揽一些涉及支付类的琐碎杂事,子公司几乎所有的支付类事项都是由总经理全权办理。妮妮入职尚浅,并不好明目张胆的提出疑义,她以报销凭证没有明细不合规为由要求行政助理提供具体明细发票,不要笼统为办公用品或者广宣费物料等。哪知,行政助理直接告诉妮妮就按照这样报销,以前就是这样的,再次对她说不要多事。

妮妮这下无语了,私下状似无意地向老员工了解情况,老员工们一个个噤若寒蝉,只有一个出纳让她注意总经理每天络绎不绝的快递和下班后一件件搬回家中的日用百货。这时,妮妮才明白,原来是用公账报私人的费用。至于其他没有迹象的,妮妮入职尚浅并不敢再做推断。后来,妮妮向总部领导汇报了自己发现的异常情况,领导当即表示会做处理,但是却迟迟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妮妮心中很是困惑,为什么领导明知子公司负责人私下搞小动作,却不发作,这是什么意思?她哪里知道这是领导的权衡,目前放任不管,他有自己的考虑。

总经理私费公报,为什么大领导明知而“不问”?这三个原因很现实

一、子公司挣钱多,领导还需要用他,没法管

一个子公司向总公司展现的盈利能力是最终决定该子公司地位和管理约束程度的最重要因素。子公司的总经理能力突出,能给公司挣钱,换一个人未必能有他做得出色,那么只要在总公司费用预算合理范围之内,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大错,领导愿意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凡事有度,如果子公司总经理的欲望扩张到欲壑难填的地步,挪用公款、公然以公谋私;当子公司总经理主观思维上已经戴上了不可一世、非我不可的张扬与傲慢,这已经是独自为政、不服从管理的节奏,那么无论何时、无论子公司盈利多好,即使关门,领导也必然会做出断臂的决定。

总经理私费公报,为什么大领导明知而“不问”?这三个原因很现实

二、这是财务管理制度的落实及执行的问题

子公司所有的财务流程源于总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当一个子公司财务方面出现漏洞,这是财务管理自身的问题。是否对财务制度文件没有宣贯到位?是否没有落实并坚定执行财务管理制度?

领导目前心中部署的构思恐怕有三步:

  • 第一步,财务制度的修订补漏;
  • 第二步,财务制度的培训计划;
  • 第三步,敲山震虎,重申财务制度的权威性及考核机制。
总经理私费公报,为什么大领导明知而“不问”?这三个原因很现实

三、时机不成熟,不是不管,时候未到

领导都是从全局出发来思考和行动,考虑当前的情形:

  • 一是,证据不足,不易断定子公司总经理就是真正的以公谋私、中饱私囊,如果错误判断了一个人,毁掉的是一个人的前程。
  • 二是,局势不明,不宜临时换将,动荡团队军心,从而导致子公司转盈为亏。
  • 三是,储备不足,短时间之内很难物色合适的人选作为替补。因此,领导要先放一放,看一看,再做最后的决定。
总经理私费公报,为什么大领导明知而“不问”?这三个原因很现实

职场永远充满利益的斗争、欲望的角逐,这是职场永恒不变的旋律。那些不明言说的职场潜规则,即使站到公司的最顶端的大领导也在所难逃,同样需要权衡利弊、尊规则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