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上門送菜掃碼零接觸,線上授課當“主播”!武昌這個街道550名志願者這樣做

3月5日晚上9點多,

窗外已星星點點,

幾個穿著防護服的身影

還在小區樓棟裡緊張忙碌著。

她們是武昌區糧道街東龍社區沙湖小區

母女楊菁和李堯,


正在收集居民堆放在門口的垃圾,

進行統一清運。

她們也是糧道街

550名加入“志願服務關愛行動”的志願者縮影


上門送菜掃碼零接觸,線上授課當“主播”!武昌這個街道550名志願者這樣做

每晚9點到9點半,母女志願者都會收集居民門口垃圾,集中統一清運


“實施小區封閉管理,也是打贏新冠肺炎戰疫最直接、最迅速、最有效的手段。但隔離病毒,不能隔離愛,院門守住了,心門卻要敞開。”武昌區糧道街黨工委副書記徐嵐說道。


正是這樣一群志願者,

通過一系列關愛行動,

讓居民們敞開心門,

安心“宅家”,

守護著基層防疫的第一線。


上門送菜掃碼零接觸,線上授課當“主播”!武昌這個街道550名志願者這樣做

上門送菜開門掃碼,確保全面零接觸

上門送菜掃碼零接觸,線上授課當“主播”!武昌這個街道550名志願者這樣做


武昌區糧道街街道辦管轄著東龍社區、曇華林社區、戈甲營社區等8個社區,目前共招募550名志願者,統編為6支志願服務隊

,分類設置為“物資團購、政策宣傳、困難幫扶、跑腿代購、環境消殺、門崗守職”六大志願服務崗位。


“您好,我是社區‘志願服務關愛行動’招募的專項志願者,這是我的電話。大家在購買生活物資或藥品方面有什麼需求,請和我聯繫,我會想辦法幫您解決。如果您還要其他需求或建議,也可以跟我反映。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戰疫。”東龍社區沙湖小區的賈亞盛報名成為志願者後,第一件事就是跟居民們一一致電“亮身份”。這是志願者們上崗要完成的“三個一”:發一次信息、打一遍電話、上一次門,主動聯繫居民,收集需求清單。


上門送菜掃碼零接觸,線上授課當“主播”!武昌這個街道550名志願者這樣做

志願者們幫忙裝卸蔬菜


寧可志願者多跑腿,務必請居民宅在家。志願者們按照清單需求採購蔬菜後,會挨家挨戶送貨上門,再在微信群內通知大家開門領取,掃碼支付,確保全面零接觸。


上門送菜掃碼零接觸,線上授課當“主播”!武昌這個街道550名志願者這樣做

志願者們幫忙裝卸蔬菜


不僅如此,糧道街街道辦還統一製作了“糧道街防疫志願服務團隊公示牌”“糧道街樓棟防疫管理公示牌”等,將服務職責、責任人及聯繫電話在值守點位、樓棟、網絡平臺進行公示,方便居民聯繫服務。


上門送菜掃碼零接觸,線上授課當“主播”!武昌這個街道550名志願者這樣做

曇華林社區的公告牌


74歲的廣電花園居民沈冬雲通過公示牌找到志願者,解了燃眉之急。他手寫感謝信,為志願者表達感激之情。“這幫年輕人不顧自身安危,為我們老人多次排隊買藥,買到了我所需的藥品,我為他們點贊!”


上門送菜掃碼零接觸,線上授課當“主播”!武昌這個街道550名志願者這樣做

線上授課當“主播”,愛心喊話足不出戶

上門送菜掃碼零接觸,線上授課當“主播”!武昌這個街道550名志願者這樣做


“現在每天上午10點,我都會準時進群上課,養成習慣了,日子也變得充實起來。”戈甲營社區居民餘小妹說的線上授課,是社區“暖心幫幫團”的志願者們開展的特色志願服務。


原來,在6支標配的志願服務隊外,糧道街街道各個社區還結合自身特點,成立了“鄰里關照互助服務隊”“興趣愛好交流服務隊”“路段督查維修隊”等十餘支特色隊伍,大家使出十八般武藝,讓居民在家“宅得安心”“宅得開心”。


“暖心幫幫團”線上授課群的創建人,52歲的戈甲營社區居民楊敏介紹,他們把曾經在社區授過課的瑜伽老師、烘焙老師、茶藝老師、心理健康老師,還有民間大廚都拉進群,請他們以抖音視頻和圖片課件的方式為居民免費線上授課,“每天上午10點,老師準時化身主播,教居民練瑜伽、學茶藝、做美食,讓居民動起來,豐富大家的‘宅家生活’。”


“居民朋友們,在阻擊疫情的緊要關頭,大家要在家堅守,不要出門。”在曇華林社區三義村小區,有十餘位退休黨員自發組成了“愛心喊話幫”。66歲的張小榮就是其中一員,她和其他志願者一人包點一個片區,每天拿起小喇叭站在二樓自家陽臺上,為居民們隔空宣講,有時還對外出行人進行隔空勸阻,她欣喜地說:“足不出戶也能做好志願服務。”


志願者們的貼心服務贏得了居民們的交口稱讚,也有越來越多的居民挺身而出,志願者們和社區工作者、下沉幹部們共同開展便民服務,這是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最美和聲。下一步,還將多聽取居民心聲,按需調整志願者崗位,滿足居民日常生活的需要。


來源 | 長江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