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向幸福出發-寫在榆社縣脫貧摘帽之際


向幸福出發-寫在榆社縣脫貧摘帽之際

榆社縣久冠服飾扶貧有限公司車間內,工人們正緊張作業。 王程東 攝

久困於窮,冀以小康。

數年勠力同心、眾志成城;諸多艱辛努力、玉汝於成。2月27日,省政府正式發文,批准榆社縣退出貧困縣。

榆社,是晉中市最後一個脫貧摘帽縣。

三年來,全縣上下背水一戰,攻克了無數艱難險阻,打造了易地搬遷拔窮根、特色產業促脫貧、“扶貧車間”保就業、“醫養結合”強保障、“政策夜校”添志氣等一批特色亮點。脫貧攻堅取得了歷史性成效,走出了一條頗具榆社特色的脫貧攻堅路徑,書寫了脫貧攻堅的榆社樣本。

“我們深深地感到,脫貧攻堅對榆社這個貧中之貧、堅中之堅革命老區的極端重要性,打不贏脫貧攻堅戰,就對不起這片紅色的土地,更對不起這裡的貧苦百姓”

榆社縣是世界知名的“化石之鄉”,是聞名遐邇的革命老區,但它也是我市貧困面最大、貧困程度最深的縣。

長期以來,受自然、歷史和地理條件的影響,榆社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後,“兩不愁三保障”問題比較突出。

這裡丘陵山地多、河谷平川少,百姓增收難。全縣36萬畝耕地中,坡地佔84%,僅有的平地多處於沿河兩岸,土質較薄,產量較低。

這裡邊遠村莊多、公共服務少,群眾生活難。近一半的村人口不足300人,這些村大多處於邊遠山區,群眾住房條件差,安全隱患較大,而且上學就醫都不方便。

這裡戶籍人口多、常駐人口少,農村發展難。人口大量外流,謀求發展的內生動力嚴重不足。2014年建檔立卡初期,全縣貧困人口17035戶、48144人,貧困發生率42%,是我市貧困面最大、貧困程度最深的縣,也是被上下公認的“比一些國定貧困縣還貧困”的深度貧困縣。

“所有這些,我們都看在眼裡,也急在心上。”榆社縣委書記張英傑說,“我們深深地感到,脫貧攻堅對榆社這個貧中之貧、堅中之堅革命老區的極端重要性,打不贏脫貧攻堅戰,就對不起這片紅色的土地,更對不起這裡的貧苦百姓。”

於是,2016年以來的三年多,榆社縣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並明確提出了“苦幹三年堅決打贏爭先進位翻身仗,拼搏四年全力實現提前一年脫貧目標,奮鬥五年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發展目標。

脫貧攻堅是時代和人民賦予的歷史使命。縣委、縣政府希望構建起“黨政領導、部門負責、群眾主體、社會參與”的攻堅體系。但是,因思想觀念和發展意識所致,當地存在著嚴重的慵懶散作風和等靠要思想。幹部工作的積極性不高,群眾配合工作的積極性也不高。

市中醫院放射科副主任邊紅英還記得剛到箕城鎮峽口村駐村擔任第一書記時,工作開展舉步維艱。第一次召集“兩委”班子、村民代表開會,走進村委會辦公室,屋裡面垃圾遍地,桌子上塵土厚積,雜物隨處可見。“最氣惱的是,預定的開會時間到了,參會人員還遲遲不到,好不容易人到得差不多了,屋子裡已經煙霧繚繞,嗆得人喘不過氣來。開會的議題還沒討論出任何結果,兩個村幹部話不投機大吵起來,眾口勸解無效,會議無果而終……”

提升幹部群眾的精氣神,成為了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的第一仗。

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樣子。縣委書記、縣長帶頭遍訪貧困村,深度解剖典型村,走訪農家小院,踏勘河流山川,以上率下抓落實,以點帶面求突破。全縣28名縣領導、27個市直單位、122個縣直單位和9個鄉鎮,752名第一書記及駐村工作隊員、7149名幹部,包扶所有村、全部貧困戶,一包到底,一戰到底,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白天走幹訪、晚上讀寫想”。縣四套班子成員率領各級幹部,天天吃住在村,日日走訪入戶,盡心盡力為貧困群眾講政策、謀發展、解難題、辦實事、送溫暖,工作不分晝夜,輕傷不下火線。創新開辦了縣鄉村三級幹部脫貧攻堅連線“夜校”,延伸舉辦“鄉村夜校”,扶貧的同時扶智扶志,提高了扶貧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幹。苦幹實幹的號角吹遍了每一個鄉村,箕榆大地真正湧動起了決勝脫貧的時代熱潮。

“4029戶、9614名貧困人口易地搬遷安置,佔到全市搬遷人口的三分之一。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榆社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搬遷,有效解決了‘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突出問題,真正讓廣大貧困群眾實現了安居樂業的夢想”

榆社縣城東,新建的住宅小區文景苑格外醒目。這是榆社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建有11棟樓、750套房。

苗進剛是嵐峪鄉苗牛蘭村人,家裡三口人,分得了一套65平方米的住房,去年秋天剛剛搬進來。“住在這裡好啊,你看這生活條件多好,水、電、暖都不用操心,孩子上學方便,我出門打工也放心。”苗進剛告訴記者,他們村裡沒有學校,為了孩子上學,妻子常年帶著孩子租住在縣城。“現在好了,我們的搬遷安置房就離學校不遠。”苗進剛的妻子正陪著二年級的女兒在小臥室上網課,說起這套房子,她顯得很滿足。

同村的苗貴明也住在這個小區。他和老伴兒選擇了一套48平方米的安置房。之所以願意搬,是因為“看中了這個地方”。與舊村相比,易地扶貧搬遷的社區不但基礎設施齊全,而且交通便利,孩子回來看望他們也方便得多。

都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但是榆社縣大山深處的一些貧困地區,“水土”已經承載不了未來發展的需要,易地扶貧搬遷是解決這部分群眾脫貧致富的根本之策。

3年多來,榆社縣立足“邊遠散小”村居多、貧困發生率較高的現狀,克服可用財力不足、群眾故土難離的困難,下定決心實施易地扶貧搬遷。選擇學校、醫療、商業及金融網點等公共服務較近,且交通便利的縣城、鄉鎮所在地、中心村,合理佈局了9個安置點,高標準新建了寬敞明亮、結構合理的安居住房18.6萬平方米。在初定搬遷1635人的基礎上,自加壓力,投資4.8億元,最終完成了4029戶、9614人的搬遷任務。

榆社縣委副書記、縣長韓軍告訴記者,全縣搬遷人口占到了全市搬遷人口的三分之一,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榆社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搬遷,有效解決了“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突出問題,真正讓廣大貧困群眾實現了安居樂業。

“擺脫絕對貧困的標誌,是穩定實現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

在文景苑的東南角上,有一座獨立小院,整潔靜謐。這是榆社縣創新“脫貧攻堅+醫養結合”模式設立的文峰敬老院,屬公辦養老機構。

“我一個人過了一輩子,沒想到老了老了,還過上了穿衣吃飯看病都有人侍候的日子。”76歲的裴俊生老漢跟記者說起他在這裡的生活,面帶笑意。

裴俊生是箕城鎮石棧道村的五保戶。去年7月,全縣像他這樣的特困供養人員,開始陸續入住文峰敬老院,有效解決了這些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問題。

白林山是西馬鄉南白村人,他下肢肌肉萎縮,還患有糖尿病,是村裡的特困戶。之前一直跟著嫁到太谷的姐姐生活,去年7月首批入住了文峰敬老院。“醫護人員精心照顧我的生活起居,像我姐姐一樣耐心。縣中醫院還在這裡設有醫務室,像我這樣的慢性病人,隨時都能看上病。”

榆社縣中醫院派駐敬老院的護士牛德芳說,與別的養老院不同,這裡的失能老人要佔總人數的一大半,這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服務群體,每一位失能老人在生活起居上都需要精心照護。

文峰敬老院所實施的“醫養結合”模式,是近年來逐漸興起的一種新型養老模式。榆社縣針對易地扶貧搬遷中無人照料、身體不便特困老年人的搬遷問題,在縣城文景苑和雲簇鎮搬遷小區配套建設文峰敬老院、雲簇敬老院,整合民政部門的職能優勢和中醫院的服務優勢,探索推進“醫養結合”社會化養老模式,不僅實現了醫養資源的優化配置,而且能夠為老年人提供及時便捷的醫療服務,確保了老有所養、老有所醫。

“醫養結合”只是榆社縣有效提升社會保障水平的一個方面。

緊盯“三保障”目標,榆社縣“以人民為中心”,織密義務教育網,阻斷代際傳遞鏈;織密住房安全網,實現群眾安居夢;織密基本醫療網,兜住健康水平線,在鞏固提升中築牢了發展基礎。

“放下鋤頭進工廠,搖身一變成工人。扶貧車間開在社區裡,離家近不耽誤我照顧孩子,每月還能有2000多元的收入,真是生活、工作兩不誤,我特別滿足”

易地扶貧搬遷,不僅要使貧困群眾住上好房子,還要使他們過上好日子。

也就是說,宜居重要,宜業更重要。

這一點,榆社縣箕城鎮北棗林村村民李豔霞深有感觸。

從“窮窩”挪進寬敞明亮的樓房,李豔霞當然高興,但吸引她的並不單單是房子,還有就業崗位。

去年,李豔霞一家四口搬進了箕城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惠民家園。隨後,她就在箕城鎮易地搬遷扶貧產業園區內,找到了一份從事服裝加工的工作,並且因為業務能力出眾,她還被任命為小組長,每月工資能達到2500元以上。“放下鋤頭進工廠,搖身一變我也成為新時代工人了。每月收入穩定,離家又近,還能很好地照顧孩子,真是生活、工作兩不誤,我特別滿足!”

搬遷是手段,脫貧才是目的。

為了讓廣大貧困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榆社縣制定出臺了《關於加快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後續產業發展政策的實施意見》,大力發展後續產業,兩地發力做好“後半篇文章”,讓百姓生計有著落。

在遷入地,採取“車間就業、轉移就業、居家就業、公崗就業”四種模式促增收。其中,扶貧車間就業是最大亮點。全縣規劃建設10個扶貧車間,建設運營6個,吸納貧困人口355人,人均工資2000餘元。轉移就業則是搬遷家庭脫貧增收的主渠道。轉移就業上實現就業貧困人口2223戶3355人,有勞動能力的搬遷貧困戶至少一人就業率達100%。

在遷出地,深入實施“激活農村資源、促進鄉村振興”攻堅行動,實行“拆舊復墾+土地流轉”一體推進,目前68個整體搬遷村已土地流轉9個村,有20餘個村達成了土地流轉意向,實現村退資本進,為規模經營、產業轉型奠定基礎。特別是把土地增減掛鉤政策與脫貧攻堅相結合,交易增減掛鉤指標2000畝,收益3.6億元,為脫貧攻堅提供了資金保障。

“產業是精準扶貧的‘牛鼻子’,產業也是農民增收致富的底氣。產業找準了,路子走對了,‘錢袋子’變鼓了,我們的日子越過越舒心了”

陽春三月,萬物復甦。

榆社縣西馬鄉西馬村設施蔬菜園區的草莓大棚內,一壟壟草莓長勢喜人,等待採摘;西紅柿大棚內,豐收景象令人沉醉。村支書任三明介紹說,整個園區建有86個大棚,全村共有86戶貧困戶,實現了戶均一個棚。平均一個棚一年收入四五萬,這是貧困人口脫貧致富的“錢袋子”。

在榆社縣社城鎮花卉種植基地,26座溫室大棚內,返鄉能人郭衛試種、示範的鳳仙、小麗花等花團錦簇,生機盎然。該基地採取“村集體+公司+能人+貧困戶”的發展模式,陽光大棚全部由貧困戶種植。社城村貧困戶張丁國負責管理其中一個大棚:“過去外出打零工,收入不穩定,現在家門口就能就業,還能學一門技術,以後增收致富也不發愁了。”

辣椒、煙薯、笨雞蛋、羊肚菌、玉露香梨套種藥材黃芪……春耕備耕時節,箕城鎮峽口村第一書記邊紅英又在謀劃新一年度的種養計劃,以特色產業發展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郝北鎮王寧村發展小雜糧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已成氣候,並逐漸形成了以王寧小雜糧加工廠為龍頭的郝北鎮小雜糧產業區。王寧村第一書記王鑫堅信:“產業找準了,路子走對了,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了,日子就越過越舒心了!”

曾經“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耕生產,逐步向多元化、特色化的綠色農業轉變,發展的道路寬了,農民的錢包鼓了。這些喜人的變化,與榆社縣實行脫貧攻堅,全力推進產業扶貧密不可分。

榆社縣持續擴張設施蔬菜、中藥材、小雜糧和豬、驢、牛、羊、笨雞等特色種養業的發展規模,健全完善“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的利益聯結機制,精心打造了一批產業示範點,實現了“村村有產業、戶戶能增收”的產業脫貧目標。全縣特色產業惠及貧困人口7.68萬人(次),人均增收1800元。

再加上生態產業、光伏扶貧、旅遊扶貧、電商扶貧、金融扶貧等,榆社縣產業扶貧“組合拳”確保了貧困群眾持續穩定增收。從2014年到2018年,全縣農民人均收入從4171元增長到5901元,年均增幅達到10.3%。2019年達到6800元,同比增長15.2%,增幅全省第一。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2020年是脫貧攻堅“交總賬”之年,榆社縣不忘初心邁征程,牢記使命再出發,將繼續完成剩餘貧困人口脫貧任務,實現已脫貧人口的穩定脫貧,堅決做好脫貧攻堅“後半篇文章”,確保脫貧攻堅決戰完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