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7 小年辭灶神,上天言好事,小年“辭灶”講究多,都要做哪些活動?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小年,每年這個時候每個家庭都會活動起來,提前感受不一樣的家庭氣氛,為的就是更好的“辭灶”。很多地方是臘月二十三為小年,但也有一些地方是臘月二十四。至於為何有“辭灶”的說法,其實還在於民間的神話傳說。

灶王爺每年在這一天都會和玉帝彙報每個家庭的情況,之後玉帝就可以根據描述預測新的一年裡,此家庭的福禍。而所謂的辭灶,其實就是給灶王爺送上禮品,讓他彙報的時候多說好話。


小年辭灶神,上天言好事,小年“辭灶”講究多,都要做哪些活動?

民間流傳的歌謠是:小年辭灶神,上天言好事 。下界保平安,回宅降吉祥!

其實魯迅就在文章中寫到,聽到遠處的爆竹聲,就能夠猜想到灶神去天上,將東家的壞話給說出來。而想要讓灶王爺不亂說話,讓新的一年自家的生活能更好,在飲食上都能夠保證。那麼如何才能堵住灶神的嘴呢?其實大家可以用上糖堵住他們的嘴巴。

小年辭灶神,上天言好事,小年“辭灶”講究多,都要做哪些活動?

灶神其實就是傳說中負責監管百姓家裡灶火的神靈,傳說在順義的廟裡有一對兄弟,哥哥是是泥瓦匠,能夠建造好的鍋臺,能夠省下不少柴火,每家每戶都會請他,如此就有張灶王的稱號。而弟弟擅長作畫,經常給人畫畫。不過在哥哥離世後,弟弟發現家人不和,他在臘月二十三時將哥嫂的畫像放在廚房內,並說他們已經成了仙,是灶王神,男的不耕作女的罵公婆等,那就會交給玉帝處理。

家人聽了後,立馬在桌子上擺放一些糖果,還表示都是一家人,要多多美言,保佑我們平安快樂。附近的百姓聽了後,紛紛找弟弟貼畫像,從而形成了辭灶這種風俗,其實在小年這一天的風俗還是比較多的,主要有以下這些。

在民間一直都有吃餃子的習慣,在山區內還會吃上一些蕎麵和糕點,為的就是更加的熱鬧。一般來說一家人會聚在一起包餃子,彼此都會圍坐在一起,在歡聲笑語中將餃子製作好,之後將其煮熟。不過餃子可不能先食用,需要“賄賂”灶王爺才行。


小年辭灶神,上天言好事,小年“辭灶”講究多,都要做哪些活動?


小年辭灶神,上天言好事,小年“辭灶”講究多,都要做哪些活動?


先準備好一幅畫像,然後將舊有的像給揭下來,之後再用上稻草編制一匹草馬,隨後就可以將灶神給送走,在送走之前需要將比較黏的糖瓜放在灶神像的嘴巴上,之後再用上火,將舊像以及草馬焚燒掉,如此一來就可以祭灶。

將新的畫像貼上去後,還需要及時的將餃子放在灶臺上,從而祭拜灶王爺,一切準備就緒後,大家才能動筷子,預示一家人更平安幸福。

當然也有人則是在灶臺上放上各種點心以及糖果,讓灶王爺能夠吃個夠,這樣的話一家人才能更好的品嚐食用。當然也有一些家庭還會貼上對聯,比如說“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這樣是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嚮往和寄託。當然在小年過了後,大家也會及時的打掃衛生,並及時理髮和沐浴,為的就是迎接新年的到來。

小年辭灶神,上天言好事,小年“辭灶”講究多,都要做哪些活動?

不同地區的風俗不同,你們家鄉有什麼講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