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流入日本的王羲之名作,讓國人心痛惋惜

王羲之(303—361,一說是321—379),琅琊(今山東臨沂)人,字逸少,東晉書法家。他的書法既有法度,又有極高的審美境界,在之前基礎上取代了前人,成為一種全新的文字範式,被尊稱為“書聖”。

從唐代開始,王羲之的書法也在日本受到追捧,並深深地影響了日本的書法風格。

王羲之《定武蘭亭序》、《十七帖》、《集王聖教序》等,都是難得一見的稀世文物珍品,可惜無數作品流落到世界各國。

以下例舉的只是流入日本的部分作品,而這些只是冰山一角。

《孔侍中帖》

唐代摹搨墨跡, 紙本,行草書,現由卷改裝成軸。藏於日本東京前田育德會。

流入日本的王羲之名作,讓國人心痛惋惜

《頻有哀禍帖》、《孔侍中帖》、《憂懸帖》合裝。前後九行共一紙,縱24.8釐米,寬41.8釐米。亦總稱為《孔侍中帖》或《九月十七日帖》。

流入日本的王羲之名作,讓國人心痛惋惜


流入日本的王羲之名作,讓國人心痛惋惜


流入日本的王羲之名作,讓國人心痛惋惜

此帖是奈良時期由遣唐使帶入日本,佈施給東大寺,這些書跡被視為日本的國寶。“中和”之美,“多力豐筋”於此帖盡顯。

《大報帖》

2013年1月8日,日本NHK電視臺宣稱發現中國“書聖”王羲之作品的唐代雙鉤精摹本,將其稱為“世紀新發現”。長25.7釐米、寬10.1釐米,共3行24字。日本私人藏。

流入日本的王羲之名作,讓國人心痛惋惜


從上有王羲之兒子的名字“日弊”和整個字的風姿來考證,應屬王羲之的早期摹本。專家鑑定是由遣唐使帶到日本的,隨後一直留存於民間,保存狀態完好。該摹本於2013年在東京國立博物館舉辦的“書聖王羲之特別展”上首次亮相。上海博物館書畫部主任單國霖表示,如確為真本,無疑為稀世之珍。

《妹至帖》

乃唐代根據王羲之書法作品雙鉤廓填的摹搨本。因篇首“妹至”兩字而得名。2行17字,草書。日本中村富次郎收藏,1973年在“昭和蘭亭紀念展”上首次公開於世。

流入日本的王羲之名作,讓國人心痛惋惜


《喪亂三帖》

王羲之行草書作品,《喪亂帖》、《二謝帖》、《得示帖》連成一紙。現藏於日本宮內廳三之丸尚藏館。

流入日本的王羲之名作,讓國人心痛惋惜


流入日本的王羲之名作,讓國人心痛惋惜


流入日本的王羲之名作,讓國人心痛惋惜


流入日本的王羲之名作,讓國人心痛惋惜


《十七帖》(上野本)

草書,因卷首“十七”二字得名,一直作為學習草書的無上範本,被奉為“書中龍象”。原墨跡早佚,現傳世摹刻本甚多。姜宸英本,又稱上野本,藏於日本京都國立博物館。

流入日本的王羲之名作,讓國人心痛惋惜


《樂毅論》(越州石氏本)

王羲之的楷書作品。原作者為夏侯玄,真跡早已不存,現存世刻本有多種,以《越州石氏本》最佳。現藏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

流入日本的王羲之名作,讓國人心痛惋惜


《定武蘭亭序》摹刻本

真跡早佚,傳世摹刻本極多,以開皇本、定武本、神龍本三種為著名。

(吳炳本),藏於東京國立博物館。

流入日本的王羲之名作,讓國人心痛惋惜


流入日本的王羲之名作,讓國人心痛惋惜


(開皇本),藏於東京三井記念美術館。

流入日本的王羲之名作,讓國人心痛惋惜


流入日本的王羲之名作,讓國人心痛惋惜


(獨孤本),原帖經火禁,僅存踐片。今藏東京國立博物館。

流入日本的王羲之名作,讓國人心痛惋惜


流入日本的王羲之名作,讓國人心痛惋惜


《集王聖教序》

由唐太宗撰文,672年立,原碑在陝西西安弘福寺。碑文由弘福寺沙門懷仁根據王羲之的書跡,彙集整理而成,其中缺失之字皆由懷仁依靠原字拼接組合而成,故稱《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

(松煙本)

由松木燃燒後提煉成松煙墨。用此墨拓出的碑帖被稱為松煙本。為明代王鏞舊藏,1929年流入日本。現藏東京三井記念美術館。

流入日本的王羲之名作,讓國人心痛惋惜


(劉鐵雲本)

亦稱內庫本,藏於東京三井記念美術館。

流入日本的王羲之名作,讓國人心痛惋惜


流入日本的王羲之名作,讓國人心痛惋惜


以上例舉的只是流入日本的部分名作,還有數不勝數的文物流落在世界各國。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流失海外的珍貴文物達167萬件,令人觸目驚心,令國人心痛惋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