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 粟裕點評電影《戰上海》:突出“戰”字不夠,“建議重寫腳本”

1977年6月11日,粟裕與電影《戰上海》編導們進行座談。編導們主要想聽聽當年上海戰役的指揮者粟裕談談對這部影片的看法,提一提意見。

粟裕點評電影《戰上海》:突出“戰”字不夠,“建議重寫腳本”

那個年代,剛剛打破幾個”樣板戲“壟斷不久,對於這樣一部戰爭題材的影片,還是十分難得的。

粟裕對上海戰役的大背景和作戰特點進行了介紹。儘管當時國民黨大勢已去,但他們仍不甘心最後的失敗,希望堅守上海一個時期,以守待變。上海戰役不同於以往任何一個城市攻堅戰,至少第三野戰軍以前從未打過這樣的大規模城市攻堅戰。包括濟南戰役,雖然也是堅固設防,但和上海戰役還是沒法比的。

當時,上海僅敵人的鋼筋水泥工事就有四千多個,這些工事是“抗日戰爭爆發前國民黨請美國、德國人修的,後來日本人、國民黨又加修了”。加之蔣介石把最後的賭注都壓在了上海戰役之上,可想而知,這場戰役並不好打。

關鍵是上海戰役,要求既要打一場城市攻堅戰,又不能把城市給打爛了,要爭取把上海基本上完整地接管過來,這就要求大炮等重型武器不能隨便使用。這無疑給戰役指揮大大增加了難度。

粟裕認為,影片突出了起義,但實際上不是起義而是投降

粟裕指出,影片突出了國軍在最後不得不起義的內容,但實際上上海戰役打到最後,敵人不是起義而是投降。當時,國民黨軍最後只剩下四萬多人了。而我軍“除蘇州河南有兩個軍向北外,還有三個軍從月浦、楊行楔入,逼近了大場、江灣,兩個軍佔領了高橋,完全封閉了黃埔江。另一個軍佔領長江南岸向東,逼近了吳淞口,這樣就完全把他的退路卡斷了。他不投降就被消滅”。(《粟裕研究文萃》第184—185頁)

粟裕點評電影《戰上海》:突出“戰”字不夠,“建議重寫腳本”

粟裕認為,“影片如果將劉義寫成投降,我們還優待他,可能從宣傳上來講更有意義”。

可能是出於人物故事情節需要,影片突出了敵人內部矛盾,而且把劉義起義的情節放大化,並且“放在緊接著我們在巷戰中打敵人據守的碉堡打不下之後,這樣容易給人產生的印象是,如果敵人不鬧內部矛盾,不起義,我們就打不下這些樓房,就打不下上海”。實際上根本不是這麼回事。上海戰役外圍打得很激烈,但市區戰鬥並不激烈。

粟裕認為,影片名字叫《戰上海》,但“戰”字體現得遠遠不夠

粟裕指出,影片的片名叫“戰上海”。“戰”字適合當時的實際情況,但在內容上並沒有突出“戰”字,這就使得整個影片主題不夠鮮明突出。

在當時我軍沒有坦克、艦炮支援情況下,外圍戰鬥打得異常激烈。特別是楊行、劉行、月浦和浦東的高橋這些地方的戰鬥,打得非常慘烈。我軍付出了三萬三千多人傷亡的代價。

由於影片沒有把“戰”字處理好,並鮮明地突出出來,這樣使“青年人看了電影以為解放上海很容易。參加解放上海的同志看了也不好,因為影片不符合實際”。(《粟裕研究文萃》第185頁)

再有,影片也沒有涉及到進城需要注意的政策問題。在當時來講,這個問題很重要,“上海本來可以早半個月到二十天解放,我們有計劃地推遲到五月下旬,主要是為搞好部隊的政策教育,做好接收上海的準備工作”。

粟裕最後明確提出了他的想法:“我的意見,還是不公映為好。我還建議最好能重新寫一個腳本,因為從人們的期望來說,確實想看到一部真實反映解放上海的好片子”。(《粟裕研究文萃》第185頁)

粟裕點評電影《戰上海》:突出“戰”字不夠,“建議重寫腳本”

主要參考文獻:《粟裕研究文萃》《粟裕戰爭回憶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