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红楼梦》中描写贾母只喝一种茶,叫什么名字?这种茶真的存在吗?

浩浩和汤汤


红楼梦里众人做客妙玉的栊翠庵,曾经出现过这样一个情节。

贾母一行人进去之后,妙玉就忙着奉茶。贾母说,我不喝六安茶。妙玉说,知道,准备了老君眉。

六安茶我们比较熟悉,绿茶的一种。有一种茶叫六安瓜片,就是六安茶品种之一。这种茶性比较寒,适合夏天来喝。像贾母这样年纪大的老人呢,不适合。贾母比较注意养生,因此她就拒绝了这种茶。

那么老君眉又是一种什么样的茶?它适合老年人吗?

很多人就对老君眉这种茶,产生了质疑。在中国的茶谱上,并没有老君眉这个品种。因此这种茶具体指什么,至今没有定论。

现在形成的关于老君眉的解读,有这样一些观点。

著名红学家邓云乡在《红楼识小录》解释说:“老君眉此名不见《茶谱》,似即珍眉中之极细者,名银毫,乃婺源、屯溪绿茶中之最细者。”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的《红楼梦》将这种茶注释为:“老君眉———湖南洞庭湖君山所产的白毫银针茶,精选嫩芽制成,满布毫毛,香气高爽,其味甘醇,形如长眉,故名“老君眉”。

也有人说,老君眉是乌龙茶的一种,属于半发酵茶,这种茶偏暖,适合老年人喝,而且此茶适合解腻。它有一个俗称叫寿眉。

通过这些解释,我们就可以看出,老君眉的主要含义还在于长寿。而且这个茶应该是按照茶叶的形态命名的。比较像老君的眉毛。

红楼梦里的茶文化意蕴深厚,每一道茶的后面,都蕴含着深深的哲理。此处在妙玉处吃茶,就颇有讲究。写了喝茶水、茶具、还有泡茶的温度。

在王旭烽的《茶人三部曲》里,对泡茶的论述中着重强调茶性易染,水,茶,器,温度,环境,氛围都很重要。

从神农尝百草,到陆羽的《茶经》南方有嘉木开始,再到清代的《续茶经》,茶文化源远流长。

《红楼梦》里此处的老君眉可能也有多重含义。

比如代指贾母长寿。或者跟茶叶本身的功能,相联系,适合老年人养生的需求。红楼擅长隐喻,谶言。“老君眉”或者就是“老君没”,预示贾府在贾母亡故后,彻底败落也未可知。





桃花月球看人生


老君眉。

具有权威性的红楼梦研究所校注本《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注释为:“老君眉———湖南洞庭湖君山所产的银针茶,精选嫩芽制成,满布毫毛,香气高爽,其味甘醇,形如长眉,故名“老君眉”。

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妙玉笑回:“是旧年蠲的雨水。”贾母便吃了半盏,便笑着递与刘姥姥说:“你尝尝这个茶。”

刘姥姥便一口吃尽,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

贾母众人都笑起来。

这是一段贾母携二进荣国府的刘姥姥去妙玉的栊翠庵品茶的情节,乍看没什么,不过就是一段品茶的文字,但如果你对茶有一定的了解,对妙玉的为人有一定的了解,就不会粗粗的看过了。

关于老君眉这种茶的来源没有准确的答案,一种认为是湖南洞庭湖君山所产的白毫银针茶,一种认为是福建武夷山的名丛,莫衷一是。

据历史记载,清代确有“老君眉”茶名。该茶出产在福建省武夷山一带。据清·郭柏苍《闽产录异·货属·茶》载:“老君眉,叶长味郁,然多伪”。“由此可推断,老君眉极有可能是武夷山的名丛,是属于发酵中的乌龙茶中的一种,其汤色深色鲜亮,香馥味浓。红茶和乌龙茶比较能消食,解腻。这是清代颇为时兴的茶叶,时人又称此茶为“寿眉”。

到这里就答案就呼之欲出了,贾母之所以吃老君眉而不吃六安茶,是因为她之前刚吃了酒肉这些油腻的东西,如果直接吃六安茶这种绿茶,容易消化不良闹肚子,而如果是吃红茶和乌龙茶,则可以消食解腻。

由此可知,贾母深谙茶性,很懂得养生之道。

这里曹公又通过品茶一节,明确地交代了贾母对于茶文化和养生之道的不俗见解,可见,贾母确是从富贵场中过来之人,见多识广,对生活对艺术都有着不俗的品味和理解。





我是二小姐丫


是“老君眉”茶。

因为关于它到底是何茶至今没有一个明确说法,根据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红楼梦》注解中说“老君眉”为君山毛尖,是因为据《巴陵限制》记载,君山毛尖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开始进贡,其“白毛茸然,形如长眉”,注家便推断此茶是书中的老君眉。

但其实我们细想便知,这个说法不通。因为当时的君山毛尖还是绿茶,所以茶性寒凉,依旧不适合贾母饮用。

另一种解释认为它是福建武夷山的名枞,这个说法到是更比较没有说服力了。因为后文随即说到:贾母吃了半盏便交于了刘姥姥,刘姥姥便一口吃尽,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一句话便交代清楚这“老君眉”断不会是武夷山的名枞的了,否则怎么会出现“淡”的评价。

其实从对于茶的外形描述和妙玉用并非冲泡而是熬煮的方式,加之贾母高龄、忌口多等线索,不妨大胆猜测这“老君眉”为白茶,而且很有可能是老寿眉的前身。

所以如果有茶友有缘恰好收到一饼货真价实转化良好且不是故意做旧的老白茶,不妨在重温《红楼梦》时拿出来泡泡或者效仿妙玉用煮茶法,大抵能品到贾母曾经的味道。


跪射俑


《红楼梦》老祖宗贾母只喝老君眉,在《栊翠庵茶品梅花雪》中有一段关于喝茶的描述,“妙玉听了,忙去烹了茶来。宝玉留神看他是怎么行事。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

可见贾母喝的是“老君眉”这种养生茶,不喝六安茶是因六安茶是绿茶,不适以老年人饮用。老君眉是湖南洞庭湖中君山产的 一种银针茶,其形细如针,故名君山银针,属于黄茶,可以消食健脾。其成品茶芽头茁壮,长短大小均匀,茶芽内面呈金黄色,外层白毫显露完整,而且包裹坚实,茶芽外形很象一根根银针,雅称“金镶玉”。



梦澜风


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作为四大名著之首,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对古人的八大雅事:琴、棋、书、画、诗、酒、花、茶,之一的茶文化,也进行了精彩的描写。

在《红楼梦》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 怡红院劫遇母蝗虫”,这回书中提到贾母喝的茶为“老君眉”。

作者写道:“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

老君眉,又名仙茶。根据最新的研究这种茶就是武夷山的名丛,该茶的汤色鲜亮,香馥味浓,能消食,解腻的特点符合《红楼梦》中描写的特征。


海娃国学


老君眉。有。这种”老君眉“,应是出自福建光泽县的乌君山。著名红学家刘心武先生在他的《刘心武揭秘》中解释这种茶”产在洞庭湖的君山,形如银针,味甘气醇“,这其实是沿袭了旧说,也不合逻辑。



古代”长眉“是长寿的象征,传说太上老君长寿,所以”老君眉“是吉祥的意思。清光绪年间《重纂光泽县志》里提及”茶以‘老君眉’名。乌君山前后皆有“。后来民国的记载中,也有类似的表述,可以说是白纸黑字、板上钉钉了。



而出自洞庭湖君山的银针茶,叫做君山银针,和”老君眉“还差得远呢。


燕风茶刀


贾母只喝六安茶!而且是妙玉在道观里,用存了三年的雪水烧开后,冲泡,才能让贾母满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